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化研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6766177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化研究(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化研究制度。这项开始于辽宁省的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被推广开来。目前,天津、上海、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和新疆8 个省、市、自治区也开展了个人账户做实试点。可以说,个人账户的逐步做实,弱化了一度为人批评的“空账”问题,夯实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个人账户做实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个人账户年金化在我国具有了财务基础。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我们的政策仍然漠视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方式的错误性,几次的改革都忽视了这个问题。但笔者认为,尽管个人账户年金化与当前我们的政策有着较大的出入,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长期来看,个人账户年金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亦是

2、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重要配套制度。围绕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年金化的问题,论文从我国的实践情况出发,以我国的养老文化为基础,全面论述了个人账户年金化问题。论文总共六章,第1 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与个人账户年金化”,主要介绍了个人账户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的制约因素,笔者认为截至目前,个人账户制在我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时阃划分,分别是1 9 9 3 1 9 9 5 ( 产生阶段) 、1 9 9 6 - - 2 0 0 6 ( 改革阶段) 、2 0 0 6 年1 月1 日至今( 账户做实阶段) 。但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昂贵的管理成本、给付方式的单一及投资汇报的波动性等影响了个

3、人账户的稳定运行。本章另外一个论述重点是个人账户年金化,从界定其定义出发,研究了运行的基本原理,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了个人账户年金化在我国发展的推进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入口寿命的延长引发的长寿风险、家庭养老的弱化、改进福利、国外养老保险改革的动向、个人账户做实等。第2 章研究个人账户年金化的需求效应分析,在界定个人账户需求概念的基础上,对个人账户年金化需求做了文献综述,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分析了影响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化的影响因素。个人账户年金化需求是账户持有人在一定时间内年金转换欲望和经济支付能力的统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了这种需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年金率、个人账户规模

4、、通货膨胀、逆向选择行为留遗产动机、预防性储蓄和法制环境等是个人账户年金化需求的影响因素,而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文化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第3 章分析了个人账户年金化的供给问题,认为年金价格、国家政策、市场的发育程度及政府的监管共同影响了个人账户年金化2摘要供给。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年金市场还没有充分发育的情况一F ,社保机 勾和保险机构邵可以作为供给主体。通过比较分析,笔者得出从长期看,养老金公司或者专业化的年会公司更应该成为供给主体的论断。在年金产品的开发思路上,笔者主张以当前一些寿险公司歼发的产品未蓝本,结合我们养老传统丌发出适合个人账户年金化的产品。在本章的最后提出了我国个人账户年金化供给体

5、制构建的思路。第4 章和第5 章针对个人账户年金化涉及的一些料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目题包括成本溺题、强制性姆题、年会收益的指数化l 口J 题以及定价问题。第6 章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年金化的构建机制作为总结。关I 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年会化制度的构建,论文提出了以l i 手要观点:第一,立法层面上明确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化。在当前我们的国情下,法律也许并小会解决所有问题。国家还没有做出政策根本调整的迹象,但现实情况是,对于个人账户年金化更不要说从法律法规上界定了,这样法制环境是不利于我国个人账户年金化进程的实施。我们应以社会保险法的制定为契机,个人账户年金化制度的构建纳入社会

6、保险法调整的范畴。或是另起炉灶,针对个入账户年金化制定专门的法律。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构建法律,以下内容应包括其中:一是个人账户年金化强制性的规定,二是个人账户年金化的额度,三是年金收益的税收如何筹划,四是对个人账户年金化有关利益主体权力衽义务韵甥确界定,五是惩罚机锱,在必要的时嫉引入刑法,加大违反制度的惩罚力度,六是个人账户年金化的监管机制。第二,为消除逆向选择风险,除了个人账户年金化的强制性规定为,主管机构应加大对年金供给商定价机制的调控。如采用统一的生命表,明确男性和女性在年金给付领耿上的共同标准。第三,政府主管机构牵头,联合年金供给商建立个人账户持有人的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

7、个人账户养老金收支的清算系统,还要包括有关账户持有人生命健康等方面的信息。构建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消除年金供给商和年金购买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第四个人账户年金化供给体制构建。在这一点上,论文第三章做了详细论述。概括而论,一是在5 到1 D 年内,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年金市场,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化研究是政府在供给体制中角色的界定,即构建供给体制的监管体系、提供收益担保以及帮助年金公司的成立,甚至在开始的时候政府和一些寿险部门联合成立年金公司,但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把年金公司的管理权交给其他金融组织。三是以养老金公司为基础,成立一批专门的年金公司,专业化操作个人账户年金化业务。四是开发创新性的年金产

8、品,这些产品适合个人账户年金化的特点,同时要体现出我们的文化特色。第五,加快养老保险制度不同支柱养老账户对接机制的构建。这种机制的构建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资金的调拨机制,具体的操作上,有两种手段。一种方式是新加坡的经验,在统一的账户下,分设各个小账户,形式是分散的,但事实上是统一的一个账户。另一种方式是仍然保持现在的分散状态,在个人购买年金的时候,可以从别的账户转出一部分资金,使得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资金和转来的资金可以购买一份年金,以承担职工养老的重任。个人账户年金化问题在我国还是一个崭新的命题,论文力图从新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并做了一些创新性的尝试。概而言之,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在对个

9、人账户年金化推进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个人账户年金化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趋势。二是要实现个人账户年金化,必须要减少退休职工对个人账户年金化的逆向选择行为,这就要求我们需从法律法规上明确个人账户年金化的强制性界定。三是个人账户年金化的研究应放在整个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大框架下探讨。个人账户年金化应该与年金市场甚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结合起来,在研究个人账户年金化的过程中,联系到整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四是目前我国个人账户年金化供给主体应是多元化的,包括政府机构、寿险公司等都可作为年金的供给人,但从长期看,养老金公司或者专业化的年金公司更具优势。4关键字:养老保险制度个

10、人账户年金化人寿保险A b s t r a l c tA b s t r a c tA t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t h e1 9 8 0 s ,C h i l er e f o r m e dt h ep e n s i o ns y s t e m ,a n db e c a m et h ef i r s tc o u n t r yt or e p l a c ei t sp u b l i c - a s y o u - g os y s t e mw i t hi n d i v i d u a la c c o u n t s S i n c ei t

11、si n c e p t i o ni n1 9 8 1 ,t h en e wp r o g r a mh a su n d e r g o n ean u m b e ro fc h a l l e n g e ,b u tt on o wi ts t i l lw e n tw e l l B e c a u s eo ft h eh i g hp e r f o r m a n c e ,C h i l es y s t e mi st h em o d e l ,w h i c hi sp o p u l a rw i t hm a n yd e v e l o p e da n d

12、d e v e l o p i n gc o u n t r i e si n c l u d i n gC h i n a T h e s ec o u n t r i e st r yt og e tl e a r nf r o mC h i l ea n dr e f o r mt h e i rp e n s i o ns y s t e m I n1 9 9 7 ,t h eS t a t eC o u n c i lo fC h i n ai s s u e dD o c u m e n tN o 2 6u n i f yt h ed i f f e r e n tp e n s

13、i o np l a n sa c r o s st h ec o u n t r ya n dt oe s t a b l i s hap a r t i a l l yf u n d e db a s i cp e n s i o ns c h e m e T h es c h e m ei n c l u d e sad e f i n e d - b e n e f i t ,p a y r a s y o u g os y s t e mf o ro l d e rw o r k e r sa n dr e t i r e e sa n dam u l t i p i l l a r

14、s y s t e mc o m b i n gs o c i a lp o o l i n ga n di n d i v i d u a la c c o u n t sf o ry o u n g e rw o r k e r s A t h o u g ht h e r ee x i s tm a n ya d v a n t a g e s ,i n d i v i d u a la c c o u n t si si nd a n g e ra tt h er e t i r e m e n tb e c a u s eo ft h es i n g l ew a yt og e

15、tb e n e f i t si nC h i n a N o wa c c o r d i n gt oo u rr e g u l a t i o n s ,r e t i r e e sh a st og e tp r o g r a m m e dw i t h d r a w a le v e r ym o n t hf r o mt h ei n d i v i d u a Ia c c o u n t s I ti Sp o s s i b l ef o rt h er e t i r e e st ou s eu pt h e i ri n d i v i d u a la

16、c c o u n t sc a p i t a l S oW en e e da n n u i t i z a t i o n E m p l o y e e ss h o u l db u ya n n u i t yc o n t r a c t T h em o n e yi sf r o mt h e i ri n d i v i d u a la c c o u n t s I no t h e rw o r d sW eh a v et oa n n u i t i z eo u ri n d i v i d u a la c c o u n t sc a p i t a li no r d e rt ob ea g a i n s tl o n g l i f er i s k I n d i v i d u a la c c o u n t sa n n u i t i z a t i o ni m p r o v et h ep e n s i o ns y s t e mo fC h i n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