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针灸流派述评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676261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针灸流派述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针灸流派述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代针灸流派述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代针灸流派述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代针灸流派述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针灸流派述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针灸流派述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 9 9 2年第2期医史文献古代针灸流派述评山西省阳城县中医院(0 48100)梁保义、郑桂英针灸是中医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已逐步走向世界,成为深受世界人民欢迎的 医疗方法。在针灸学历史上,曾一度出现过不同的针灸学派,各学派在学术观点上见仁见智,在临床实践中各有植长,通过争鸣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针灸学术的进步。古代针灸学派各有其特色。在今天发展针灸,振兴中医的历史进程中,回顾和分析不同学派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洲源,弘 扬各学派之长,对针灸学科的继承和发展将可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不揣冒昧,试对我国古代针灸流派略作如下述评。一、古代针灸学派 的形成与发展我国古代针灸学

2、术诚派,是在针灸理论整理和临床实践中自然形成的。我国针灸学理论奠基 于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民 间出现了不少通 晓针灸术的中医,他们临床治病,针药并 举,效验很好。如战国时的秦越 人(扁 鹊),汉代时的涪翁及其弟子程高、郭玉,东汉末年的华佗及其弟子樊阿等人,在针灸医术方面,都有一定建树。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一书问世,确立了针灸学 的专科地位,奠定了针灸作为一个 专门学科的基础。周代,医学史上有了分科制度,但当时学科的分化仅限牙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个方面,很显然是比较粗枪的。出现医学十三科还是唐、宋以后的事。金元时 代,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一些医家根 据自己.户曰、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3、一一一、一一沪一护一尹、产、”八一 一一 一 一 J、八 卢、产、六 声.八碑、内目、洲、沙 、J、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水停。这种气血的关系在肝硬化腹水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肝硬化腹水气滞水停的原因可归为二方面.一为肝络 的疲阻,气机不得伸展,一为久病气虚,推动无力。前者需行气逐玻药为之疏导,后者则需益气为之补充。同时水湿过盛又反来奎 滞气机的运行,因此逐水亦是一大关键,益气化疲,气水并治正是在此基础上的概括总结。翻们三:李某,男,48岁,于19 76年5月息肝硬化腹水,脾大平脐,住它院治疗腹水不消,肝功能反见恶化。AL T:2 10.9。,T T T,2

4、 6。4u于7 7年2月2 2号 来我科诊治。时腹水今+小,腹围94公分,不得矢气,尿赤少、舆妞、口干舌燥。经用上方治疗,腹水起落三次,终至消失,腹围8 4公分,AL T1 64 u,后数年一直 坚持服用中药。董老临证数十年,经验甚多,以上仅介绍了 导师治疗肝病的 几个方面,难以尽叙。肝病其变化是复杂多样的,临证辨证用药钩选择上亦很丰富,但纵观而言,热、郁(疲)、虚是导师 临证中非常重视的三点,或消热或解郁消疲,或补虚。但热多见于急性肝炎或慢肝加重之时,郁(疲)则贯穿疾病的始终,虚多为晚期表现。有热必须清除务尽,郁(疲)必 须消解,虚则补之,唯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顺应病情,达到治疗之 目的。且

5、不可 人云亦云,忌畏如虎,有是症而不用是方是药,唯唯诺诺,延误病情,实为怡肝病者戒。(收稿日期1991一04一12)31的医疗实践,自然地形成 了自己的学 术体系,有了自己特定的学术思想,学术争鸣之风盛 行,出现了金 元四大家。自此以后,随着针灸学术的普及和发展,随着大量的针灸J描床实践,针灸学术流派也渐渐形成。二、古代针灸学派的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纵观我国从春秋战 国到明清时代的针灸历史状 况,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针灸学派 的轮 廓。笔 者温习了中国医学史及有关资料认为我国古代针灸学术界可以大致分为玫泄、温补、调气、理论文献整理和 综合等五大学术流派。l、攻泄学派:此派 的特点是力主攻泄,

6、临床擅用粗针放血。攻泄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张从正。张从 正(约1一5 6一1 2 25年),字子和,宋、金时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著有儒门事亲15卷。张 从正认为,疾病, 1卜 人身素有之”,皆乃“邪气入 侵”而致,故提出“汗、吐、下”三法,“攻 之可也”的论点。在针灸治疗上,他 擅 用排针(被针)放血疗法,常把出血与发汗类比,认为“出血 之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张从正用诽针放血 治疗 喉痹、目暴赤肿痛,头痛腰脊强痛,木舌胀,面上生疮、背疽、小儿赤瘤丹肿,阻 囊 燥痒,湿癣等病 症,均能 收到讯捷可靠的效果。在儒门事亲中,对针刺放血理论也有一 定的发挥。2、温补学 派:此派 的特点是擅用灸法温

7、补,其理论是临床治病宜以“保扶阳气为本。”古 代擅长灸法温补的医 家较多,如晋:葛洪、鲍 姑;唐:王烹;宋:闻 人省年、庄绰、窦材,元:罗天益,明:薛立斋、龚居中等人。其中实以宋代的窦材最有代表性。窦材曾编著扁鹊心书三卷。此书虽名日扁鹊心书,实则记录了窦氏的学术思想。窦材在做“太医令”期间,曾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极力主张 临 症宜“保扶阳气,”提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又说:“医之 治病用灸,犹如做饭需薪,”极力强调灸法温补的重要性,从扁鹊心书中,可以看出窦材临床施灸,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灸的壮数特别多,有十壮、百壮乃至几百壮的,二是用穴专而 精,有时仅用一、二穴取效。如他 在扁鹊心书中曾记

8、载到:肾气 虚脱、寒精自出者,灸关元六百壮而愈。”又如他治水肿、朦胀、小便 不通、气喘不卧症,急灸命门(食窦穴)二百壮,关元穴三百壮而愈。3、调气学派:此派 的特点是擅 用毫针调气,临床很少运用泄血和艾灸法,认为针刺“得气”与“气至病所是针刺治病的关键。代表人物有汉代的涪翁、程高、郭玉 以及金元时代的窦默等人,其中以窦默最有代表性。窦默(公元r19 612 80年),初名杰,字子声,后改名默、字汉卿,古广平肥乡(今河北省广平、肥乡、成安一带)人, 著作有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 、六十六穴流注秘诀等。窦 氏主张在临床施行针术时,要在“辨气”的 基础 上“调气”。他认为临床施针,应“先详多少 之宜,

9、次察应至之气。”关于针下得气的至 与未至,窦默的经验是“轻滑慢而未来,沉紧涩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 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 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对于气至 与未至 的处理,窦默说:“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 候气。”关于针下得气感的临床价值,窦默认为:“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从针经指南 、标幽赋中可以看 田:窦默对针刺调气十分重视,对如何调气也讲究得比较细腻。4、理论文献整理学派:此学派的特点是在针灸理论文献的 整理上卓具成效,并籍此而大力地推动 了针灸学木的 继承、繁荣、发展和进步。这一学派以晋:皇甫谧,宋:王淮一,元:滑伯仁为代表人物。皇甫谧(公 元1 25 2

10、82年),字士安,幼名静,晚号玄晏先生,晋时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他是个学富五车、声著朝舒的大学者,中年患风痹之疾,曾得益于针炎,同时也感到编纂一部针灸专著的重 要性,遂矢志厦定穴位,整理针灸学典籍,他广泛涉猎 医学书籍,不辍寒暑,历尽辛苦,终于“使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写成了划时代的第一部针灸专著一一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的问世,奥定了针灸学木专门化,系统化的基础,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宋天圣年间,由于各种针灸著作在民 间长期辗转传抄,故出现了一些错漏疏简之处,给当时针灸临床运用带来了很大困难,人们认为这是“人命所系、日用尤急”的大率,所以,当时政府决定对针

11、灸穴位进行一次认真的 整理和订 正,由对针灸有所 研究的尚药奉御王淮一主持这项工 作。王惟 一遂“定僵侧于人形,正分寸于脑募,增古今之饮验,刊日相之破漏,总会诸说,勒成三篇,编撰成铜人瑜穴针灸图经一 书,于天圣四年(公 元10 27年)刊行天下,使经穴分明,分寸统一,穴名统一,对促进针灸教学,普及针灸知识,促进临床运 用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元1341年,滑伯仁又对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加任督二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将奇经八脉中有自身穴位的任督二 脉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编著成十四经发挥 一书,对十四经的走向、络属、转拆、循行、出、入等都进行了一定的核定和发挥,对针灸经络学理论 又提高了一

12、大步,从而 促进了针灸临床的发展。5、综合学派:这一学派的特点是在针灸临床上 主张钊-灸并举,药物相须,针灸药因疾而施,互 相配合,或针灸结合一些调摄、推拿、导 引之法,同时 在经验总结,文献整 理继承方面也有其 突 出的 贡献。此学派以唐:孙思邀、明:杨继洲为其总代表。此外,汉:淳于意,宋:王 执中,明:徐风、高武、汪机等人和战国时名医扁鹊、三 国 时名医华佗也可以视为具有针灸药综合治疗思想 的 医家。唐代名医孙思邀,学识渊博,技术全面,养生有素,治病捷验,针、灸、药、膳兼通,曾享得百余岁之高寿。他在 其著作千金方 中,曾明确提出 了针、灸,药综合运用,因病而施的主张,他认为临 床治病“其有

13、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 之,不宜 针者,直尔灸之,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民,针灸而不药,药耐不针灸,尤非良医也 ,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孙 思邀临症确信,“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挟,病必自愈。”故孙思邀先生在针药合 治方面能取得很大的学术成就。受孙思遴 先生综 合 治疗思想 的影 响,宋代名医王执中亦曾提出“针灸须药”的主张。他说:“此言针灸与药之 相须也,今人或但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或惟用药而不知针灸者,皆犯真人之 所戒也。”明代著名中医杨继洲,虽然在钊灸学方面具有杰出的才能和精深的理论造诣,但其在临床上,也多主张针灸药三者得兼,如他在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中论述到:“人之一身,犹 之

14、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攻,人身之气,不能以恒平,而必待于调摄之技。故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正因为基于 这个认3 3 一. 口. . . . . . . . . 曰口. 识,所以,杨 继 洲先生 虽以针灸见长,但并未拘泥 此术,他临床诊疾,眼界宽阔,认识全 面。或针或灸,灵活掌握,针灸与药、因病而施,内外结合,左右逢源。综观杨氏之医案,有时单针不灸,有时只灸不针,亦有时针药并举,甚或有在疾病 的某一阶段,单用药而未针灸者。杨氏临症,真正做到“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数,变通随乎症,不随乎法。”(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故观杨 氏治病

15、案例,效验的确不同凡响。在文献整理继承上,杨氏能够长 时期“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 摄之法,分图折类,”(见王国光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叙),终于促成了名著针灸_ 大成的问世,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孙、杨二氏作为针灸药综合运 用之大师,其学术思 想影响既深且远,即使是在今天,对中医针灸学术界影响也是巨大的。三、针灸学派 出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愈义:针灸学术流 派的出现,是针灸科学繁荣和学科深化的 必然产物。古代针灸学派是在临床中自然形成的,它标志着针灸学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今天,我们充分认识针灸学派形成 的历史渊博和各学派的特点,一来有裨于 针道,二来通过反思,还可以 汲取厉史经验,

16、弘扬各学 派之长,避免各学派之短,从而闷发古义,融会新 知,启迪后学,促进 整个 中医学世界化的进程。古代针灸学派为形成,曾无形中促成了针灸学术的争鸣,各学派之 间的学术争鸣,又有力地促进了针灸学术乃至整个中医学术的繁荣和进步。各学派 的大量临床实践,促进了针灸研 究 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所以,从历史的观点看,古代针灸学术流派各自的理论和实践特 点,在针灸学发展史上,都 有其不朽的历史功绩。然而,作为一种独特的医疗方 法,作为一种可 与药物治疗并驾而骊或者说相辅相成的疗法,针灸临床治疗一定要讲究适应症,要在治一 病过程中有的放矢,避免千篇一律。各种针灸方法,又需辨证施用,或合理配合, 避免扬此抑彼。此话 怎讲?因为古代针灸历史和现 代针灸临床上都一度存在过这种户现象。比如唐代擅长灸法温补的医家王煮,就曾十分强调艾灸的作用而贬低针刺的功效。他曾 说:“艾火特有其梢色,”“针能生杀人,不能起死人。”现在临床上,前几年也曾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