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体脂成份_下肢肌力和血清雌激素_维生素d的关系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6761887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体脂成份_下肢肌力和血清雌激素_维生素d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体脂成份_下肢肌力和血清雌激素_维生素d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体脂成份_下肢肌力和血清雌激素_维生素d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体脂成份_下肢肌力和血清雌激素_维生素d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体脂成份_下肢肌力和血清雌激素_维生素d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体脂成份_下肢肌力和血清雌激素_维生素d的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临床研究作者单位: 200021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通讯作者:郑昱新,Email :sgzhengyuxin 163. net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体脂成份、 下肢肌力 和血清雌激素、 维生素D的关系郑昱新 周吉韦 徐宇 石印玉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体脂成份、 下肢肌力和血清雌激素、 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 上海市区5070岁社区绝经后女性,经DEXA骨密度检测,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共72例,应用MES肌肉骨骼运动分析系统进行体脂成份(含量)、 下肢肌力的检测,同时进行应清雌激素(雌二醇)和维生素D(252OH2D)的测定。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下肢肌力与血清雌二醇的相关系数为01068 ,而下肢肌力与血清维生素D的相关系数为01095;体脂成份(含量)与血清雌二醇的相关系数为01140 ,而体脂成份(含量)与血清维生素D的相关系数为01086。但这些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下肢肌力较高的A组,其血清雌二醇和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下肢肌力较低的B组(P2个标准差,即认为是骨质疏松症患者4。 根据这一标准,72例妇女诊断为骨质疏松症。115 血清雌激素的测定清晨空腹抽取2 ml血液,离心后取血清,置- 4 冰箱保存,所有标本在病例全部入选后,按照 试剂盒(由天津德普公司提供)说明书的步骤采用放 免的方法进行检测血清雌二醇(E2)的含量

3、,单位为pgml。116 血清维生素D的测定 清晨空腹抽取2 ml血液,离心后取血清,置- 4 冰箱保存,所有标本在病例全部入选后,按照 试剂盒(由美国DiaSorin公司提供)说明书的步骤采 用放免的方法进行检测血清骨化二醇(252OH2D)的 含量,单位为ngml。117 资料统计分析 应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软件进 行统计分析;各变量间相关系数应用采有逐步回归分析,两样本间显著性检验应用t检验,P0105)。表1的数据显示,虽然所有的相关系数都无统 计学意义,但可以看到雌激素与全身脂肪含量的相 关系数大于维生素D ,而维生素D与下肢肌力的相 关系数大于雌激素。212 不同

4、程度下肢肌力和体脂成份的维生素D和 雌激素分泌的比较见表2、 表3。 下肢最大肌力合力的中位数约为115 ,以此为 界,将72例骨质疏松症妇女分为两组,其中A组34 例,下肢最大肌力合力 115 ;B组38例,下肢最大肌力合力 40 %)。3组血清雌二醇(E2)和血清骨化二醇(252OH2D)含量见表3。774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5年11月第11卷第4期 Chin J Osteoporos ,November 2005 ,Vol 11 ,No.4表3 、 、 三级血清雌二醇(E2)和血清骨化二醇(252OH2D)含量的比较组别例数 (n)检测项目 血清雌二醇(E2)血清骨化二醇(252OH

5、2D)24361729131331885149 2921921113341825168 19617221753351345145注:3与 组比较, 组血清雌二醇含量,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t=1197 ,P=01047;与 组比较, 组血清雌二醇含量,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t=9156 ,P01001;与 组比, 组血清雌二醇含量,经t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15138 ,P01001由表3可见,全身脂肪含量不同的3组,血清骨化二醇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而全身脂肪含量 35 %组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3 讨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 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骼脆性

6、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随着社会人口日益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医学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雌激素和维生素D作为两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 病理生理以及治疗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有学者研究了体成份和肌力在骨矿代谢方面的影响123 ,5 ,6,但尚无综合研究雌激素、 维生素D、 体成份和肌力的报道。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因中,雌激素缺乏被认为是造成骨丢失的最主要因素;骨丢失往往会表现为增加尿钙以及轻度的低血钙;尿钙增加的结果使PTH分泌相对减少及血浆1 ,252OH2D水平相对下降进一步导致小肠钙吸收减

7、少;久而久之形成不可逆的骨矿丢失。长久以来维生素D被认为是一种基本营养素,是钙平衡的重要调节因子,随着近年来对其研究的日趋深入,维生素D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类固醇激素,它可对30多个组织发挥作用,许多细胞可以合成维生素D。而且还具有其特异性受体7。骨骼肌也是维生素D代谢物的靶器官,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在各种维生素D缺乏的状态中,如骨质疏松症、 吸收不良综合症、 胃切除术后和慢性肾脏疾病时会出现肌无力,肌肉收缩和松弛异常,特别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妇女还显示肌肉力量减弱这是除了骨密度因素以外的另一个髋骨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维生素D代谢物一方面通过基因作用在肌肉细胞的维生素D受体上,另一方面

8、通过在肌肉细胞膜水平上调节钙离子通道、 蛋白 激酶A和C信号转导的非基因途径来影响肌肉的钙代谢8 ,9。人体成份主要由骨骼、 肌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 而瘦组织作为体重的主要组成,其中又主要为骨骼肌,也对骨骼发挥生物力学作用,肌肉组织多者,骨骼也相对大,因此有较高的骨密度。而Felson等10认为脂肪也是影响妇女骨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绝经 后妇女,脂肪组织是可将雄烯二酮转化为有代谢活性雌激素、 雌酮的部位。与瘦弱的妇女相比,绝经后肥 胖妇女血循环中雌激素水平较高,因而有较高的骨密度。另有研究报导,对肥胖的绝经后妇女限制饮食减 肥时,随着体重的下降,骨量下降明显增加,伴随着骨代谢和骨吸收均增强,

9、雌激素水平也明显降低11。而本研究的结果与上述研究相反,肥胖的妇女雌激素 水平反而较低,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人种不同。有关脂肪含量、 雌激素分泌和骨代谢之间的关系尚需在中国人群中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研究。 本研究测定了血清骨化二醇(252OH2D)水平,252OH2D亦称25羟化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在血循 环中的主要形式,它的功能是作为活性维生素D的一种储存和转运形式,仅有少量252OH2D经肾1羟化酶的作用,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1 ,252OH2D)。体内维生素D减少,往往首先表现为血清骨化二醇(252OH2D)水平的下降。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雌激素与全身脂肪含量的相关系数大于维生素D ,而维生素

10、D与下肢肌力的相关系数大于雌激素。下肢肌力较大的患者,其血清雌二醇和骨化二醇水平明显高于下肢肌力较小的患 者。全身脂肪含量不同的3组患者,血清骨化二醇 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而这些患者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却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的结果提示雌激素对脂 代谢和肌肉功能均有调节作用,而维生素D仅对肌肉功能起作用。 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建议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除了根据患者血清雌激素和维生素D的浓度来 选择治疗药物外,还可参照患者的体成份和肌力等 状况进行综合考虑,因为血清雌激素和维生素D浓度的测定没有体成份和肌力的测定来得稳定。【参考文献】 1 刘继洪,扬延斌,曹海伟,等.成年人骨密度、 骨量、 体重、 年龄、

11、身高、 脂肪含量相互关系的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02 ,18:1462147.(下转第508页)874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5年11月第11卷第4期 Chin J Osteoporos ,November 2005 ,Vol 11 ,No.4需更多的体内、 体外试验进一步探讨它的作用及作 用机理,比如可开展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观察,以获 得更多有用的证据。如能得到更多试验的支持,将 为我们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一种新的选择,具 有价廉、 有效、 安全和副作用轻微的特点。【参考文献】 1 Santoro NF , Cal NF , Eckman MH, et al1Therapeutic co

12、ntrovercy: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2where are we going ? J Clin EndocrinolMetab ,1999 ,84(6) :179821812. 2 Majumdar SR ,Almasic EA ,Stafford RS1Promotion and prescribing ofhormone therapy after report of harm by the Womens HealthInitiative1JAMA ,2004 ,292(16) :198321988. 3 Wattel A ,Kamel S,Mentav

13、erri R ,et al1Potent inhibitory effect ofnaturally occurring flavonoids quercetin and Kaempferol onin vitroosteoclasic bone resorption1Biochempharmacal ,2003 ,65(1) :35242. 4 Wattel A , Kamel S,Prouillet C,et al1Flavonoid quercetin decreasesosteoclastic differentiation induced by RANK L via a mechan

14、isminvolving NF kappa B and AP211J Cell Biochem, 2004 ,92(2) :2852295. 5 Woo JT,Nakagawa H,Notoya M, et al1Quercetin suppresses boneresorptionbyinhibitingthedifferentiationandactivitionofosteoclasts1Biol Pharm Bull ,2004 ,27(4) :5042509. 6 张俊平,吴堂明,胡振林,等 1 槲皮素对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1前破骨活性的抑制作用 1 中国药理学报,1996 ,

15、17(3) :2612263. 7 Prouillet C, Maziere JC, Maziere C, et al1Stimulatory effect ofnaturally occurring flavonols quercetin and kaempferol on alkalinephosphatase activity in MG263 human osteoblasts through ERK andeatrogen receptor pathway1Biochem Pharmacol ,2004 ,67 (7) :130721313. 8 Horcajada2Molteni

16、MN ,Crespy V , Coxam V , et al1Rutin inhibitsovaliectomy2induced osteopenia in rats1J Bone Miner Res ,2000 ,15(11) :225122258. 9 Ingold P , Kneissel M, Muhlbauer RC, et al1Extracts from onionprevent tibial cortical and cancellous bone loss induced by a highphosphatelow protein diet in aged retired breeder rats1Bone ,1998 ,23(suppl) :s387.10 崔伟,刘成林.基础骨生物力学(一)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7 ,3(4) :822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