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城中学2002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75693 上传时间:2017-08-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城中学2002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木城中学2002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木城中学2002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木城中学2002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木城中学2002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木城中学2002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城中学2002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城中学 2012 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号: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 ) (3 分) (共 37 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宽恕(sh) 涟漪 (y) 根深蒂固(t)B 、炽痛(ch ) 朔方(shu) 锲而不舍(qi)C 、阔绰(chu ) 诘责(j) 即物起兴( xng)D、颔首(hn) 不逊( xn) 广袤无垠(mo)2、 下列词语中字型有错的一项是( ) (3 分)A、摆渡 范畴 气冲霄汉 失魂落魄B、绯红 羁绊 专心致志 谆谆教诲C、竞然 默契 杞人忧天 鸦雀无声D

2、、分歧 泯灭 骇人听闻 心悦诚服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B、每逢节假日,中央大街两旁的店铺,就会顾客盈门,生意葱茏。C、面对各路强手,17 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勇夺奥运举重金牌。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学习围棋如果只看棋谱,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达到较高水平。4、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便成了空壳!B、 “泥人张”彩塑用色明快,用料讲究,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传

3、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C、 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D、沿着汽车行进的方向,我们发现这片戈壁深处的原始胡杨林次第呈现出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颜色。5、 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初唐四杰”B、 郦道元三峡水经注C、 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美国D、 高尔基童年自传体小说6、 按要求默写(每空一分) (11 分)(1) 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 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日月之行,_; 星汉灿烂,_。 (曹操观沧海 )(4)

4、 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 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 后值倾覆,受任与败军之际,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7) 登高望远,古人往往诗兴大发,壮志满怀。杜甫望月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8)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战目的和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_,_。7、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下图是某同学活动中搜集来的绿色食品标志(图一)与中国环境标(图二

5、)请根据画面内容指出这两幅标志图的创意。 (6分) 构图创意:构图创意:8、根据所给词语创设情境,围绕一某个中心词,写一段话。(不少于 50 字)(5 分)月明风清 斑斑驳驳 悠游自在 二、 古诗文阅读理解(共 30 分)(一)诗歌赏析(4 分) 望 月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 这首诗历来被称为是咏泰山的名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诗写出了泰山_和_特点。 (2 分)10、 你是如何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的?(2 分)答:_(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3 分)言默戒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

6、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知曰:“夫鸡鸣能不祥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时夜:司夜,打更报晓。时:掌管1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1)或旦而不鸣 或:_(2)皆足取祸也 取:_12、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夫鸡鸣能不祥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_ 1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

7、自为不祥”?(4 分)_1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 分)(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3 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配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着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吾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5、两篇短文的作者柳宗元、苏轼分别是我国_代和_代的文学家。 (2 分)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 分)(1)悄怆幽邃_ (2)怀民亦未寝_17、 小石潭记第二段通过刻画游鱼的形神姿态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3 分)18、 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对月夜进行了描写,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3 分)19、以上两篇文章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

9、表达了柳宗元和苏轼怎样复杂的心情。 (3 分)三 、现代文阅读(共 33 分)(一) (15 分) 海 啸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 20 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 6.5 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 20 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

10、心部位的巨浪高达 60 多米,之后 15 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 5 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 2-200 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 40 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 4000 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 40 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 713公里/小时,波长为 475 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 1

11、-2 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 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今年 3 月 11 日在日本近海发生的 9.0 级强烈地震就引发了约 10 米高的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造成重大地质灾害。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

12、很少。 (根据有关资料改编)20、从第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2 分)21、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 分)22、指出下列加点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4 分)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 4000 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 40 分钟。2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述理由。 (6 分)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其震源深度在 20 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 6.5 级以上。(二) (18

13、 分) 雨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带雨” ,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 ,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好多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江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