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色香粉的唐代青铜盒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75656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3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白色香粉的唐代青铜盒 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前白色香粉的唐代青铜盒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白色香粉的唐代青铜盒 (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铜盒带原粉2 0 1 5年1 1 月2 7 日 星期五 责编 查雨霏 美编 刘兴佳 责校 胡艳芳A 1 7本城 文化东莞时报记者沈汉炎昨天下午2 点半,“合而不 同 古 代 开 合 的 艺 术(盒 子)展” 在莞城风篁美术馆展 出, 展览共5 0 件唐宋金元等时 期的宝盒, 涉及金、 银、 铜、 石、 漆、 瓷等材质, 种类、 尺寸、 颜 色各异, 工艺精湛, 有不错的 观赏性。 此次展览由东莞市文联、 深 圳望野博物馆、 风篁美术馆主 办。据主办方介绍, 此展中多有 稀罕之物。其中有唐代金盒, 内 墨书 “尚药局” 同时原存丹丸仍 在其中; 唐代青铜盒, 1 3 0 0 年前 的白色香粉完好

2、保管其内。此 外, 展中陶瓷质地的盒子数量众 多, 且窑厂遍及巩县窑、 芝田窑、 相州窑等十几个, 其中青釉瓷碾 盒, 稀奇的外形、 特殊的用处, 将 宋人吃茶碾粉的工艺完好地展 示出来。 开幕式结束后, 主办方还举 行了古董鉴赏讲座。“中国人对 合和 哲学的认知可以推演 到数千年之前, 这种认知在物质 器物上有独特的展现。 ” 主讲嘉 宾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说, “古汉语中的盒, 更多用 合 , 讲 究的是开合的概念, 而非名物。 其中错落的 开合 将内储物更 好地包容内裹, 使中国人内敛含 蓄, 不事张扬的民族性也有了最 具象的写照。 ” 展览将持续一个月, 展至 1 2 月2 7 日。

3、唐代錾刻银盒 述说唐代金银器冠绝一时此展中多有稀奇珍罕之 物。比如其中的唐代金盒, 内墨 书 “尚药局” , 同时还保存了当时 的丹丸, 是唐人好服丹药的历史 证物。而另一款唐代青铜盒中, 还完好保留着1 3 0 0 年前的白色 香粉, 虽然香味早已消散。“丹药 的主要成分是汞, 而香粉主要是 小麦的灰烬经过多次淘洗, 掺杂 进珍珠等美颜药材, 质地非常细 腻, 作为化妆品不会堵住毛孔。 ” 阎焰解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 唐代金银器 冠绝一时, 此次展览中多有唐代 錾刻银盒, 如珍珠地花鸟纹圆 盒、 珍珠地花鸟纹蚌形盒, 银材 细纯, 錾刻工艺精湛, 造型俊挺, 构思巧妙, 坯体厚重, 是典型

4、的 盛唐内廷 “文思院” 制器风格。 “珍珠地花鸟纹蚌形盒当时收购 时花了5 0 0 万元, 是展品中最贵 的, 堪比西安何家村、 法门寺遗 宝, 难得一见。 ” 阎焰说。 除金属之外, 唐宋两代亦大 量使用石材制盒。目前考古和 传世遗留的海内外唐宋盒器, 多见有用白滑石、 黑滑石、 曜 石、 白石、 孔雀石、 端石、 歙石等 等。“其中唐时孔雀石及白滑石 用量为多, 宋代则石材繁杂, 尤 其奇特者是以端歙制砚之石做 盒, 可见文人嗜好之开阔。 ” 阎 焰说。本次展览中有宋代黑石 刻双凤纹盒, 与金银器、 瓷制、 丝织之纹样异曲同工, 工艺细 腻、 纹饰流畅、 图案精美, 堪称一时上选。唐三彩

5、盒 证明三彩并非墓葬专用冥物展览中还有四五件来自日 本的唐三彩盒子, 这些盒子以 黄、 绿、 白为基本釉色, 在灯光下 熠熠生辉, 非常精致漂亮。但由 于长期以来, 很多唐三彩多发现 于墓葬陵寝, 所以很多人一直以 为三彩为唐时墓葬冥物专用, 唐 三彩是冥器之说根深蒂固。 “然近几十年来, 唐代三彩 大量现市, 其中多有工整精致之 盘、 碗、 碟、 壶、 瓶、 罐、 洗、 炉、 枕、 盒、 奁等器具, 许多制品明显具 备实际使用功能。 ” 阎焰对三彩 是墓葬冥器专用物的观点表示 不认同。他说, 在日本 “正仓院” 所存号称最珍贵之东来大唐至 宝的天皇旧物中就有三彩; 在日 本其他十几处宫殿、

6、古城、 衙署、 庙宇遗址, 也都考古出土发现 枕、 罐、 碗、 盘等三彩器用制品。 这些三彩制品当年多是遣唐使、 遣唐僧, 在长安、 洛阳、 扬州等地 采办后携回扶桑的。 “当年日本遣唐使不至于蠢 到, 千里迢迢到中国买些冥器, 奉为至宝地献给天皇或留做珍 藏自用。所以, 三彩除俑、 兽、 瓶、 罐等丧葬冥器外, 有相当数 量的精细制品是实用之物, 此展 中多件精美三彩盒器可为实 证。 ” 阎焰说。青釉瓷碾盒 完整展现宋人吃茶碾粉工艺展览还有数件1 0 世纪之前 的北方巩县窑、 邢窑、 定窑白瓷 盒, 以及1 0 世纪前后南方越窑 的青瓷盒,“南青北白” 跃然眼 前。其中黄釉大捧盒, 平底足,

7、 内膛收口处理, 修坯工整, 色泽 亮黄, 远看像黄金一样, 体现了 唐人对工艺的极致要求。而越 窑刻划双芦雁纹 “大” 字铭盒、 越窑剔刻池塘荷花纹盒, 皆为 世所难见的大名物, 尤其后 者, 海外学界更称其为宋瓷 “神品” 。 “陶瓷在唐宋之时成为国人 器用的主流。当时窑场林立, 华夏万里之地皆有烧造, 种类、 花色、 造型、 样式等穷极一时。 ” 阎焰边导赏边解说道。“而此展 中陶瓷质地的盒子数量最多, 且窑厂广泛: 有巩县窑、 芝田窑 等十几个; 釉彩色泽多变, 工艺 技法复杂: 白釉、 黑釉、 黄釉、 绿 釉、 青釉、 褐釉、 三彩、 红绿彩、 贴花、 剔花、 刻花、 划花、 模印、

8、 堆塑、 绞胎等等, 异彩纷呈, 蔚 为大观。 ” “当年茶团饼也曾存放瓷盒 之中, 加盖既保持了茶饼存放的 卫生和方便, 盒内底碾板又增加 了实际使用功能, 一物多用, 古 人之智慧可见一斑。1 9 6 9 年河 北省定州市贡院内静志寺塔基 地宫出土的白釉龟, 就是典型的 茶龟碾 , 数十年未被人识。 ” 阎 焰指着一款青釉瓷碾盒说, 盒内 底有处理碾板块, 稀奇的造型, 具有特殊的用途, 完整展现了宋 人吃茶碾粉的工艺。“从盒子的实物造型与开合 中, 我们可以体会更多物用的变 化。同时就盒子口部的处理、 实 体的大小, 内外的变化可以判断 出, 直壁子母口有可能是放固体 或粉饰的; 内收倭

9、口的处置是为 存放油质或类似液体准备的。 ” 阎焰说, 作为古代物质器用的独 特展现, 就目前的考古研究和发 现, 盒子与枕具是非常多见的两 种古代器用。枕以荐首, 夜夜入 梦; 盒而储物, 一日不离。尤其 是盒子, 古人在数千年前就开始 使用。 在阎焰看来, 其实盒子作为 物质器用的背后, 更是蕴含着中 国独特的哲学表达。“古汉语中的 盒, 更多用 合 , 讲究的是开合的 概念, 而非名物。 ” 他认为,“盒子” 更具有中国人的哲学概念, 不同 的材质、 不同的样式、 不同的大 小、 不同的变化, 在完成开合的用 途之余, 尽显差异; 错落的开合将 内储物更好地包容内裹, 中国人 内敛含蓄、

10、 不事张扬的民族性也 有了最具象的写照。“一块肉、 一 粒丹、 一撮粉、 一滴油、 一枚钱、 一 叶金、 一面镜、 一颗香、 一朵花、 一 束丝、 一封信、 一片心; 物物皆可 入盒, 事事皆成开合。 ” “此外, 君子和而不同, 礼之 用和为贵, 家和万事兴, 和气生财 等等, 都是中国人的文化理念。 ” 阎焰说,“盒 还与 和 谐音, 国 人从两千多年前开始, 就喜欢各 式盒子, 除了物质用途外, 也反映 了儒家 和 文化对国人的影响。 ”“合而不同古代开合的艺术 (盒子) 展” 昨在莞城开幕 完好保存1 3 0 0 年前白色香粉的唐代青铜盒 1 0 世纪前后巩县窑、 邢窑和越窑的陶瓷盒 5 0件古代宝盒带你领略国人独特的哲学表达三彩印花卉纹盒如意云纹金盒昨天下午,“合而不同古代开合的艺术 (盒子) 展” 在莞城风篁美术馆展出。 本版图片均由东莞时报记者 赵浛锐 摄知多D“开合” 概念蕴含 中国独特的哲学表达黄釉盖盒堆塑碟纹盒石刻马纽五瓣花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