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数学教材解读大赛参赛稿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75533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届数学教材解读大赛参赛稿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届数学教材解读大赛参赛稿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届数学教材解读大赛参赛稿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届数学教材解读大赛参赛稿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届数学教材解读大赛参赛稿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届数学教材解读大赛参赛稿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说教材与学情“营养午餐”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课题,熟悉的是学生每天都必须接触,陌生的是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搭配才是合乎营养标准的“营养午餐”还没有达到科学合理的认识,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在学生群体中比比皆是。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几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首先是民主路小学为学生提供的三种午餐菜谱;其次是营养专家介绍了 10岁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标;接着是让学生尝试合理搭配自己喜欢的午餐菜谱,最后通过统计、排列组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

2、面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设计思路:本节课属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自主配菜,了解营养,调整 菜谱等一系列活动,综合应用简单排列组合、统计、计算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设计上从生活入手,着眼生活问题。 关于营养午餐的搭配,教师力求创设各种情境,巧妙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 积极投入课堂学习。最后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问题,2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本节课还注重

3、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从生活入手,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 学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 实践中检验,在生活中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理念营养午餐属于第二学段综合运用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设计的第一个综合运用 活动。对于综合运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 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 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 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各种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 的一些基本指标,还能促使学生克

4、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教材分析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计算等数学知识, 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是进行综合应用活动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活 动教材主要安排了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了解每份菜的营养含量以及岁左 右的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标;第二判断列出的菜谱是否合乎指标;第三,学生 根据已有的素材动手搭配合乎营养标准的午餐菜肴;第四,通过评选活动,让学生运 用相关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第五,学生通过对“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问 题的思考,渗透极值思想。第二部分解读:第二部分解读:所选课节内容的解读(重点选择一节课解读)。包括:课节

5、教学目标;课节的教材说明。所选课节内容的解读(重点选择一节课解读)。包括:课节教学目标;课节的教材说明。(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经历判断、选择的过程,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2、通过了解各种菜肴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3、通过小组间合作、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二)教材研读(二)教材研读营养午餐的这一内容主要是透过生动有趣的营养配餐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

6、奇妙与作用,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几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首先是民主路小学为学生提供的三种午餐菜谱;其次是营养专家介绍了 10 岁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标;接着是让学生尝试合理搭配自己喜欢的午餐菜谱,最后通过统计、排列组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营养午餐属于第二学段综合运用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设计的第一个综合运用活动。对于综合运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

7、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各种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还能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3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计算等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是进行综合应用活动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活动教材主要安排了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了解每份菜的营养含量以及岁左右的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标;第二判断列出的菜谱是否合乎指标;第三,学生根据已有的素材动手搭配合乎营养标准的午餐菜肴;第四,通过评选活动,让学生运用相关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第五,学生通过对“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问题的思考

8、,渗透极值思想。第三部分解读:第三部分解读:所选课节的教学设计。包括:学生数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每个环节要达成的目标;教学中学生可所选课节的教学设计。包括:学生数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每个环节要达成的目标;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设计思路:本节课属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自主配菜,了解营养,调整菜谱等一系列活动,综合应用简单排列组合、统计、计算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设计上从生活入手,着眼生活问题。关于营养午餐的搭配,教师力求创设各种情境,巧妙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

9、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最后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本节课还注重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从生活入手,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在生活中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1)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提高学习兴趣。(2)从交谈中初步了解学生平时的饮食习惯。(3)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缓解刚上课的紧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二、开展活动,解决问题二、开展活动,解决问题(一)分析菜谱(一)分析菜谱(1)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热

10、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接下来的不合理点菜做伏笔。(学生容易点出低热量或高脂肪)(2)对这十种菜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为后面合理调配时做到荤素结合做好铺垫。(二)初次点菜(二)初次点菜(1)让在乐中学,然而却未意识到所点的菜并不科学、合理。(2)本环节的汇报越积极,说明所点菜式越不合理。(3)通过这一环节初步了解本班学生的饮食习惯,为教育学生要注意合理饮食打下基础。(三)对比专家建议(三)对比专家建议(1)通过学习专家的建议,了解热量和脂肪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人体对热量和脂肪的需求并不是越多越好。(2)对比后,让学生明白到个人的喜好与科学、合理的饮食发生了冲突,从而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

11、点菜方式。4为接下来的合理调配做铺垫。(四)合理调配(四)合理调配让学生明白:点菜是不能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点,点菜时也应该多考虑科学、合理。通过分析发现午餐菜肴要荤素搭配,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五)汇报交流(五)汇报交流(1)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在操作中思考,在操作中创新,同时发挥团队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2)通过反馈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认识到合理搭配的重要性。三、合理营养,科学饮食三、合理营养,科学饮食(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2) 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学生知道不科学的饮食一定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要克服偏食、挑食、厌食的不良习惯。四、全

12、课总结,自我评价四、全课总结,自我评价(1)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形成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框架。(2)学会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五、实践作业,拓展深化五、实践作业,拓展深化1、从提供的 10 道菜肴中任选 3 道配成一个菜式。小组合作,把所有符合专家标准的菜式列出来。2、调查家中午餐的菜谱,评价午餐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并向父母提出你的建议。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实践是数学知识的延伸,也是数学知识的来源。再次教育学生不挑食、不偏食。第四部分解读:第四部分解读:所选课节配置习题的解读。包括:配置的习题;习题的类型;所配习题的意图和价值。所选课节配置习题的解读。包括:配置的习题;习题的类型;所配习题的意图和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