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题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75486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题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按人与生活和经济活动分: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 产资源、海洋资源按属性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的特性自然资源的特性:1 有限性 2 潜力的无限性 3 分布是有规律的 4 地域的整体性 4、能源资源能源资源:常见能源:水、土壤、生物能矿能、:太阳能、光能、地热能、核能。 5、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能给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自然现象和过程,它可以是自 然原因引起的自然变异。 6、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所引发的自然灾害。 7、地质灾害地质

2、灾害:1 地震 2 火山喷发 3 滑坡、泥石流。 8、火山火山: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火山分类火山分类:1 活火山 2 死火山 3 休眠火山 构造: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 分布区域分布区域: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新疆、昆仑山、甘肃、环太平洋 沿岸、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9、地震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 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地震的构造:1 震中(垂直于震源)2 震源 3 地震带:环太平洋沿岸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震级增加一级能量增 30 倍) 10、滑坡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

3、,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梯下滑的现象. 11、泥石流泥石流:山区爆发的特殊的洪流,包含泥沙、石坡及巨大矿渺石。 13、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气象灾害气象灾害:1 台风 2 洪涝 3 干旱 4 寒潮 16、台风台风:热带气候中强度最大的一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 级或 2 级以上,位于西北 太平洋称台风。 构造:台风面、台风眼(最安全的) 17、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使人口总体不断的延续 下去。 18、原始型原始型:死亡率很高,出生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增加,死下降, 自较高 过渡

4、型:死降低,出下降,自下降 现代性:出很低,死有所回升,自率低 19、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任和地区生育率的变化主要是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婚 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等社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也称为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也称为 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 21、人口素质主要是人口身体素质和人类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素质主要是人口身体素质和人类科学文化素质。 23、人口迁移的特点人口迁移的特点:a.空间移动(行政区的变化 b.时间较长(大

5、约一年以上)c.改变住所 24、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 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的改变。 2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自然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 素。 26、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分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按方向分为:a.农村到农 村 b.农村到城市 c.城市到农村 d.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 27、聚落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的总称。 28、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交通 e 自

6、然资源 29、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 程。30、城市化有三个主要标志城市化有三个主要标志:a.城市人口的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c.城市 用地规模扩大,农村用地专用作工厂、商店及住宅等非农业用地。 3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终指标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终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2、城市化产生问题、城市化产生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就业问题、自然问题。 33、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该事物所处位置。,该事物所处位置。

7、 34、农业三大区位因素、农业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市场、交通、政策 科 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35、农业生产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方面。农业生产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方面。36、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特点:a.小农经营【集约经营】b.单位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控制人口】c.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大力发展机械化,加大科技投入转变农耕概念】 d 水利工程大【加大投入兴修水利】 。 区位因素:气候(光照与热量)地形(大江大河冲积平原)水源

8、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劳动力丰富 市场广阔 37、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加 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以美国为例的商品谷物业的区位因素:优势的自然条件【地广人稀,水热光照充足,水 系发达,土壤深厚肥沃】便利的交通运输高度发达的工业和科技 38、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潘帕斯草原为例的区位因素:气候温和,地广人稀,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水资源丰富, 私聊加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39、混合农业混合农业:把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农业

9、。 欧美混合农业特征:地广人稀,规模生产,商品率高。中国:山地丘陵,以家庭经营为主, 规模小,机械化成都小,商品率低 40、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 系系。 40、工业生产的特点工业生产的特点:a.地域上的灵活性 b.季节上的连续性 c.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 d.科 技化程度越来越高。 44、现代化运输现代化运输:铁路【特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造价高,消耗金属原料多, 占地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 水路【特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受天气等环境影响大

10、】 航空【特点: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小,能耗高,投资大】 管道运输【特点:损耗小,运量大, 】 。 45、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 放到环境中。 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是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 环境问题的形成:索取量大于生产再生能力,排放量大于环境自净能力。 46、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水体、土壤、生物污染。 47、由于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由于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48、生态破坏问题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

11、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49、自然资源的衰竭自然资源的衰竭:森林草原矿产资源减少和破坏。 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人地和谐论 50、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是 20 世纪世纪 80 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报告中提出来的。中提出来的。 基本观念:1 发展的观念。2 公平的观念。3 环境的观念。4 权利的观念。 理念核心: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 的基础上。 51、可持续发展包含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包含的原则:1 公平性原则。2 持续性原则。3 共同性原则。 5

12、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 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53、可持续发展含义可持续发展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机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5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a 消除贫困,建设和谐社会,控制人口规模 b 自然资源的 可持续发展 c 转变发展模式 d 协调人地关系从自我做起(与简答 3 小题结合) 55、区域区域: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使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 分出来的区别于临近部分的地理单元。 【与区位的差别:区位指物品/产矿企业的地理位置, 与其他空间位置的联系 区

13、域指范围】 56、地球上区域有两个本质特征地球上区域有两个本质特征:a 整体性 b 结构性 57、判断是否可持续发展判断是否可持续发展:a 自然资源系统的开发利用是否合理 b 经济系统是否高效 c 是 社会系统是否健康 d 生态环境系统是否能实现良性循环。 58、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主体) 、资源(物质基础) 、环境(载体) 、发 展(硬道理)1 为什么赤道附近不会发生台风?为什么赤道附近不会发生台风?虽然有小高的温度,充沛的水气,但不会产生气旋。 2 台风的巨大能量从何而来?台风的巨大能量从何而来?根本来源是太阳的辐射,直接来源是水汽凝结。 3 以

14、家乡为例我们的家乡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以家乡为例我们的家乡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由传统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如:退耕还草,退耕还林, 减少废弃物排放,防止水污染,禁止滥捕,实行休渔制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如: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节约用水用 电,将旧衣物玩具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珍爱生灵,万物共存。 4 地质灾害的防御地质灾害的防御:1 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 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提高建筑物的防震措施、实施护坡工程、 植

15、树造林等 5 气象灾害的防御气象灾害的防御:1 加强气候预报检测系统 2 修建各种水利工程 3 植物造林涵养水源(对 台风利用卫星雷达监视其强度、方向和速度及时发布台风预报警报,同时加强国际合作, 对寒潮加强天气预报,做好准备,以减少损失干旱和洪涝的防御:加强气候卫星监测和预 报,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将修建各种水利工程,提高防御洪涝护林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水 旱兼治。 ) 6 人口身体素质的好坏人口身体素质的好坏:a.取决于遗传因素 b.取决于环境因素 c.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包括 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 素。 7 影响人身体的环境因素影响人

16、身体的环境因素:首先人类创造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制度, 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其次是人口身体素质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制 约。 8 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趋势明显,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 工业化早,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效率,人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二战后纷纷独立,民族经济发 展,人口迅速增长,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农村劳动过剩】9 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都比较寒冷区出现了不同的产业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都比较寒冷区出现了不同的产业:因为不同的地形是以不同类型的 产业。某地近年来出现大量的葡萄种植,几年前却很少:因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 业生产的类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