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筑材料》教学大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75473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路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路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路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路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路建筑材料》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建筑材料》教学大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测量学测量学 B教学大纲及实训大纲教学大纲及实训大纲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测量学测量学 B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测量学 英文名称:Surveying and mapping 学 时:64(40+24) 学 分:3.5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应用)数学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测量学是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 程是研究如何为建筑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及保养维修等阶段提供数据资料,并以此配合指 导施工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建筑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基本的测绘和测设知识,为建 筑工程

2、技术专业的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一)知识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及应用;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测设的 能力。 (二)技能目标:(二)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常规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普通测量工作,并能对测量仪器进行一般 性的检验; 2能正确使用测距仪、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等仪器,并对 GPS、电子水准仪等新仪器有所了解;3根据规范要求,能正确记录测量数据,能

3、正确计算放样时所需的测设数据; 4在校期间通过技能训练,达到中级建筑放线测量工的水平。 (三)能力目标:(三)能力目标: 1能进行小区域平面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及数据处理; 2能独立组织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并掌握地形图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能掌握施工控制网的测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方法; (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宜学过高等数学 、 计算机基础 、 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等课程。学 完本课程,能为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 、 工程计量等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课程内容、实验实训说明三、课程内容、实验实训说明(一)绪论(一)绪论内容:掌握

4、测量学的基本概念、任务与作用;理解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系(大地、天文) 、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了解用水平 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重点:测量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异同;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难点:大地水准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法。2(二)水准测量(二)水准测量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 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 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 数据

5、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 构造及操作方法。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三)角度测量(三)角度测量内容:理解水平角、竖直角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操作与读数方法;水平角 测量的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掌握竖盘的基本构造及竖直角的观测、计算方法;掌握光学经纬 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了解水平角测量误差来源及其减弱措施及电子经纬仪的测角原理及操作 方法。重点:光学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水平角测回法测量方法;竖直角测量方法; 难点: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四)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四)距离

6、测量与直线定向内容:理解距离的概念、了解距离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掌握钢尺普通量距、精密量距的实施及成果三 项改正、精度评定方法;掌握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掌握直线定位、方位角的概念及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了解磁偏角和子午线收敛角的含义及用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的方法。重点: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的方法;方位角的概念及计算方法。难点:精密量距的三项改正;磁偏角和子午线收敛角的含义。(五)测量误差基本知识(五)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内容:了解测量误差来源及产生的原因;掌握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理解精度评 定的指标(中误差、相对误差、容许误差)的概念;了解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重点:系统误差和偶

7、然误差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难点:中误差、相对误差、容许误差的概念;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六)小区域控制测量(六)小区域控制测量内容:了解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作用、布网原则和基本要求;掌握导线的概念、布设形式和等级技 术要求;掌握导线测量外业操作(踏勘选点、测角、量边)和内业计算方法(闭合、附合导线 坐标计算) ;理解高程控制测量概念,掌握三、四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和要求。重点:闭合导线、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难点:闭合导线、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七)全站仪使用(七)全站仪使用内容:了解全站仪的分类、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

8、角、测边、测三维坐标 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全站仪的对边测量、悬高测量、面积测量等方法。重点: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3难点:全站仪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八)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八)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内容:理解地形图、比例尺精度、分幅与编号、图名、坐标格网的概念;掌握地物与地貌(地物符号、 地貌等高线、注记)的表示方法;掌握利用地形图确定图上点的坐标和高程、距离、方位、坡 度、绘制断面图、面积计算和土石方计算等应用;理解视距测量原理;掌握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特征点选择、碎部测量的方法(经纬仪测绘法为主) ;掌握地

9、物描绘、等高线勾绘、地形图的 拼接、整饰和检查方面知识;了解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视距测量原理;经纬仪测绘法地形图的方法;地形图的应用。难点:视距测量原理;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九)建筑工程测量(九)建筑工程测量内容:掌握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三要素的测设方法;掌握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极坐标法、直 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及坡度线的测设方法;掌握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 线、建筑方格网)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掌握民用建筑、高层建筑定位、放线方法;了解建 筑物变形观测、竣工测量方法。重点:点平面位置及坡度线测设方法;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的测量方法;民用建

10、 筑、高层建筑定位、放线方法。难点: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的测量方法。(十)(十)GPS 定位原理及应用简介定位原理及应用简介内容:掌握 GPS 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掌握 GPS 的坐标系统和基本定位原理;理解 GPS 定位方法 分类中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的概念及用途。 重点:GPS 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GPS 基本定位原理。难点:GPS 定位方法分类中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的概念及用途。四、四、 课时分配课时分配本课程计划授课 68 学时,其中讲课 42 学时,课间实习和练习 26 学时。具体如下:测量学测量学 B理论教学课时分配表理论教学

11、课时分配表课 时 分 配实践教学序号课 程 内 容 小计理论教学 课间实习练习课程设计1绪论222水准测量10643角度测量12664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225测量误差基本知识2246小区域控制测量12847全站仪使用6248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8629建筑工程测量86210GPS 定位原理及应用简介2211期中考试或机动2212课程总复习2213总计684226本课程授课计划中,安排有 22 学时的课间实习,要求学生完成的技能训练项目如下:测量学测量学 B理论教学课间实习技能训练项目理论教学课间实习技能训练项目序 号技 能 项 目训练学时数1等外闭合水准路线测量22水准仪检校23经纬仪的操作与读

12、数24水平角测回法、方向观测法25竖直角测量及经纬仪检校26闭合导线外业测量27全站仪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28四等闭合水准路线测量29经纬仪法测大比例尺地形图210建筑主轴线调整及据已有建筑物进行建筑物定位211全站仪放样点位2合 计22说明:在本课程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有 3 周时间的测量学教学(生产)实习,具体内容和要求,见测量学 B教学实习大纲。五、考核方式五、考核方式 考核按平时成绩占 40(作业 10%、实验报告 20%、考勤 10%) ,期终考试成绩占 60的权比进 行总评。平时成绩以来计算。测量教学(生产)实习成绩单独考核,单列记学分。六、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六、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1

13、李生平.建筑工程测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52合肥工业大学等编.测量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3覃辉.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24姜远文.道路工程测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5王劲松.测量学课间实习指导书及报告(校内使用)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测量学测量学 B实训大纲实训大纲课程名称:测量学教学实习 英文名称:Practi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学 时:3 周 学 分:3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应用)数学、测量学一、目的及要求一、目的及要求本次实习是在学完测量学课程后进行的一

14、次综合性实训,为期三周。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测绘 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对常规测绘仪器的熟练使用,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具体 如下: 1熟练掌握常规光学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及全站仪的操作使用方法。 2完成小区域平面控制测量(导线)和高程控制测量(水准)外业及内业计算。 3完成经纬仪法测大比例尺地形图、全站仪数据采集法测绘数字地形图工作。 4完成建筑基线的测设、建筑物定位的工作。 5掌握工程测量工作的外业记录要求和内业计算方法,能够对简单的工程进行施工放样,为将来 从事建筑施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实训内容二实训内容1用经纬仪、水准仪进行小区域控制平面测量和高程控制。 (2 周) 2经纬仪法测大比例尺地形图;全站仪数据采集法测数字地形图(1 周) 3用全站仪进行建筑基线测设和建筑物定位(1 周) 。三进程安排:三进程安排:1实习动员及领取仪器: 0.5 天; 2检验与校正仪器,测区踏勘:0.5 天; 3控制测量及内业计算:9 天; 4经纬仪法测大比例尺地形图;全站仪数据采集法测数字地形图 6 天; 4建筑基线测设和建筑物定位:3 天; 5实习成果整理:1 天。四实习考核要求四实习考核要求1实习结束后,要上交小组所有的测量外业记录手薄、内业计算资料、图纸及个人实习总结。2实习后,使用仪器的熟练程度,要达到广东省建筑中级测量放线工的考核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