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弱势群体权利宪法司法保护的论文.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75375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弱势群体权利宪法司法保护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弱势群体权利宪法司法保护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弱势群体权利宪法司法保护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弱势群体权利宪法司法保护的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弱势群体权利宪法司法保护的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弱势群体权利宪法司法保护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弱势群体权利宪法司法保护的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弱势群体权利 宪法司法保护的论文 内容提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弱势群体的权利纳入宪法司法保护轨 道,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性保护。这种趋势的发展不是偶然现象, 它具有必然性。我国应当借鉴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弱势群体进 行宪法司法保护。对弱势群体进行宪法司法保护具有一些有利的条 件,特别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保护弱势群体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这给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会采 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弱势群体/宪法/司法保护 abstract:more and more countries make great efforts to safeguard the right

2、s of the enabut has its inevitability.e favarouble conditions indoing the constitutional judicial remedy,especially enthas made a decision to protect the ote the 不同学科的学者在界定时,由于其研究 视角和目的、方法各不相同,因而具体定义存在一些差别。目前, 界定较多的是社会学领域。如有的在批判了五论即低收入群体论、 贫困群体论、民政对象论、竞争弱者论和综合特征论之后,指出, 经济利益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上的脆弱性,

3、 共同构成了社会弱者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的同一性。贫困性、低层 次和脆弱性是社会弱者的本质特征。任何社会弱者,都内在地、必 然地具有贫困性、低层次性和脆弱性。因此,从社会学视角来看, 社会弱者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 质量的低层次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这样的界定,既 全面地概括了社会弱者这一概念的本质性,又准确地把握了其周延 性和确定性,也体现了抽象性的表述要求,因而,对于学术界廓清 关于社会弱者的模糊认识,科学地把握社会弱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 具有全新的理论和现实启迪意义。1不少学者着眼于我国的国情认 为,弱势群体指社会中的弱者,即需要人们给予特殊关爱和援助

4、的 人群共同体。包括城乡贫困人口、再就业困难的劳动者、合法权益 得不到有效维护的劳动者主要是非公有制企业的雇工群体和城市里 的流动农民工。2也有的将我国改革中出现的弱势群体与历史上和 西方国家的弱势群体加以区分。3我们认为,从社会学视野考察, 弱势群体是一个具体的历史概念,它是强势群体的相对概念,是指 与另一部分人群相比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 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一部分人群。传统理论主要从阶级观点进行 分析和分类,奴隶社会的奴隶、封建社会的农民、资本主义社会的 工人等属于弱势群体。今天,人们通常从更广阔的视野进行考察, 如阶层、职业团体、年龄、体力、智力等。如从年龄看,少年儿

5、童 和老人属之;从性别看,妇女属之;从健康状况看,残疾人属于这一类;从工作获得与否看,失业人员属于弱势;与企业主相比,劳 动者属于弱势;与多数民族相比少数民族属于弱者;与行使权力者 相比,被管理者属于弱势等。可见,”脆弱者群体的存在,是一种普 遍现象”.4但弱势群体的形成往往具有时代性特点,如今天许多国 家的同性恋者、爱滋病患者等,在古代社会是不存在的。可见弱势 群体也具有相对性和历史性特点。 法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与社会学及其他学科中的这一概念既 有区别,也有其共性。目前,法学上尚未发现有作出明确界定的概 念。笔者认为,它除了具有其它学科中的普遍性、时代性、历史性 和相对性等普遍共性外,与其它

6、学科相比较,法学中的弱势群体概 念,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法律规范性。这种规范性可以以多种形 式表现出来,既可以是宪法法律法规,也可以是作为法律渊源的判 例和习惯等;与法律规范性相应的还具有强制性和可司法性的特点。 从发展趋势来看,其法律规范性、强制性和可司法性的程度越来越 高,这是导致其司法保障地位日益提高的重要原因。 我国宪法未明确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但这并不表明宪法 没有保护弱势群体的的原则、精神和规范。宪法学界对弱势群体的 研究主要是通过”特定群体的权利”或者其它更为具体的某一个人群 来指称。如有的使用弱者、特殊人群等。其中的”特定群体”就有相 当一部分属于弱势群体的范围。目前,国内学

7、者根据我国宪法规定 一般认为,特定群体(或称特定主体或特定人或特殊群体)包括妇 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及华侨、归侨、侨眷等。有学者还将少 数民族人权、残疾人人权、难民人权保障、罪犯人权保障纳入特定 群体。5有学者将退休人员、军烈属、母亲列为特定群体。6从国 际范围来看,对弱势群体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概念。1993 年的联合 国维也纳大会提出,必须特别关注存在于所有社会的弱势群体的状 况。大会提到的这类群体有:迁徙工人、少数人口、土著人、难民 和寻求庇护者,以及残疾人。大会要求为改善妇女和儿童的状况, 尤其是那些易受伤害群体因而加倍不利的妇女和儿童的状况作出更 大的努力。7可见,无论法学界还是实

8、务上均未确立一个被各国都 认可的概念。科学的弱势群体概念还需要法学界的共同努力。为了 说明问题的方便,本文的视角是从广义的角度和人们公认的范围考 虑,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土著居民、黑人、奴隶、妇女、儿童、老人、 相对于雇主的劳动者、失业者、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再就业困难群体 等。本文主要以妇女、劳动者、黑人、农民等为考察对象。 二、将弱势群体权利纳入宪法司法保护成为一种趋势 近代宪政法治建设以来,为了实现社会正义,许多国家采取 了包括立法、行政、物质、精神、道义等多种方法保护弱势群体,这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当今社会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通过宪法 司法手段加以救济。认真研究这一规律,对有效保护弱势群体的利

9、 益、推进我国的宪法实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的社会局面等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越来越多的国家运用宪法司法手段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 护,两大法系国家均不例外。 美国在运用宪法司法手段维护弱势者权益方面有许多判例, 涉及妇女平等权、黑人的教育权、就业权等诸多方面,采取过多次 影响很大的行动。所谓”肯定性行动”即”affirmativeaction”就是保护弱 者的一个重大行动。它最初在肯尼迪总统发布的行政文件中,该文 件命令与美国政府签约的承包商肯定在非歧视的基础上招工。后来 约翰逊总统将此命令扩大到要求承包商采取”肯定性行动”以保护所 有职业雇工的非歧视。到七十年代初,

10、这种推进公平就业的”肯定性 行动计划”由强调所有人就业公平转变为要求少数种族、民族实现强 制性的机会均等,从而要求对曾遭受歧视的少数种族或民族的后代 予以优先补偿。8著名的巴基案件判决就是一例。9在教育方面, 1954 年的著名的布朗第一案中,最高法院宣布各州对中小学实行的” 平等隔离”政策违宪,保护了黑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其在美国引起了 巨大的轰动。10近些年来,美国法院又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对就业 歧视、保护平等工作权的宪法判例来保护弱者。11学者们公认英 国是有宪法的,即不成文宪法。英国不成文宪法的主要渊源之一就 是法院的判例,即宪法判例。12关于保护弱势者的宪法案例很多。 在国家防止虐待儿童

11、协会一案中,英国上议院作出如下判决:国家 行为的主体并不局限于皇室和中央政府部门,国家指的是一个政治 组织的所有机构。国家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是由皇室宪章所设立的, 因此,亦属于国家的一部分而享有公共利益豁免原则的保护。该判 例确立了一条宪法原则,即所有通过立法而设立的机构的行为属于 国家行为。13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英国还在 1998 年制定了专门 的人权法案。 印度历史上严重的种姓制度至今影响深远,为此 印度宪法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是增添一些特别规定。宪法第 15 条第 (3)、(4)款;第 16 条第(4)款,允许对妇女儿童、表列种姓 和表列部落、”落后”阶层及公民以保护性、补偿性的区别对待。

12、 ”独立后的印度在制定司法制度时希望遵循这样一个政策,即 纠正历史造成的不平衡.这一政策在印度宪法有关平等的条文 中,有明确地体现。”14印度最高法院运用宪法规定,采取了多种 倾斜性的判决使弱势者的权益得到补偿和特殊关照。如它革新了陈 述权的概念,把肯定性救济发展到任何美国先例都未达到的地步, 从而为更容易地获得司法帮助提供了方便。印度最高法院在促进人权的过程中露了一手绝活:在基本权利中纳入了”国家政策的指导原 则”,像国家有义务提供像样的生活水准、最低工资、公正人道的工 作条件、提高营养和公共健康水平等等。在 francis chralie muffin 一 案中,法官巴格瓦蒂宣称:”生命权

13、包括有尊严地生活的权利,包括 所有与此相关联的东西:基本的生活必须品如足够的营养、衣着和 栖身场所。”15再如,法官利用法学的能动主义努力去掉形式主义 来达到分配的公正,印度最高法院开始把许多宪法性诉讼转变为公 众利益诉讼,旨在使社会正义成为普通人可以获得的东西,使他们 有可能实现其社会的和经济的权利,但现在最高法院日益被人民以 及法官们认为是”被压迫者和困难者最后求助的场所”.我们在印度发 展起来的公众利益诉讼模式是为社会地位低下的及其他软弱的阶层 的人在政治经济方面”寻求回旋活动地位”的。改变传统的办事规则, 创立了书信管辖权制度16.其他一些普通法系国家也采取宪法司法 方法保护弱势群体。

14、在日本,妇女是社会弱势群体。”日本没有美国 的那种对待黑人以及(特别在过去)小宗教派别和种族团体的广泛 而深入的社会经济歧视格局;但在它的同第 14 条平等要求有关的记 录上却也是污迹斑斑。1985 年的平等雇佣机会法增加了职 业女性的择业机会。在同样的学历条件下,妇女的基础薪金正日趋 接近于男子;但与美国一样,在晋升机会上存在着性别歧视。”17 法院为此对妇女的平等权利进行保护。在昭和四五年八月二六日名 古屋地判等案件中,法院判决认定:女性从业人员结婚时应一律退 职之惯例,乃就劳动条件依性别所加之不合理差别待遇,对女性从 业人员之结婚自由而加以制约,故违反宪法第 14 条、13 条、24 条

15、 之精神及民法 90 条而无效。181993 年 6 月 23 日东京高等法院作 出的二审裁判中,裁定日本民法典第 900 条关于非婚生子女的继承 份额为婚生子女的 1/2 的规定违反宪法第 14 条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 原则的规定,维护了非婚生子女这一弱者的宪法权利。19在澳大 利亚,原著居民由于英帝国的入侵而使土地的所有权受到白人掌权 者的侵害和剥夺,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属于弱势者。1992 年,澳大 利亚联邦最高法院作出了其自澳大利亚联邦成立以来最富冲击力的 判决,即玛伯诉昆士兰州案(二号)(以下简称”玛伯”),使原著 居民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恢复和承认,并在澳洲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 响。20最高

16、法院认为昆士兰议会通过了昆士兰沿海岛屿宣布法对 原住民族之权益有负面影响而不影响非原住民族,构成种族歧视, 该法律和 1975 年联邦政府通过的反种族歧视法相矛盾。 在加拿大,法官也逐渐发挥积极主动的司法职能,作出了一系 列有利于妇女的判决。 最高法院经过多年发展,逐步抛弃了原来的一些陈旧观念。 其采取的新的”不利”标准要求法官留意妇女或其他权利诉求者在现 实世界所处的境遇,同时直面以下事实:即妇女所经历的系统遭侵 犯和权力被剥夺是由于她们在性别等级中的地位所造成的。当提起 宪法诉案时,妇女有机会质疑男性界定的结构和体制,并揭示平等 是如何仅仅通过基于男性自己的需要和特点的规范而达到的。这并 没有排除在有些情况下,适当补救仍要求与男性相同的对待的可能。 在”布鲁克斯诉加拿大安全公司”案里,怀孕女工在福利规定上受到 较之男性和不怀孕妇女所受的不利待遇。最高法院特别裁定,怀孕 妇女所经历的不利之所以发生,原因在于她们的条件因为她们 有所不同。为决定是否存在基于性别的歧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