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清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_梁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674926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炎清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_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胃炎清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_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胃炎清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_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胃炎清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_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炎清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_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第 1 1 卷 第 8 期2009 年 8 月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8 Aug .,2009砂六君子汤加味方中之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组成 四君子汤, 有益气健脾之功 ; 方中柴胡、 香附可疏肝 理气, 陈皮理气运脾调中, 木香辛散温通、 调中宣滞, 砂仁、 半夏化湿行气、 醒脾和胃, 枳壳行气宽中除胀, 莱菔子理气和胃降逆。全方既能疏肝理气、 调理气 机, 又能健运脾胃, 使郁可疏、 虚可补、 滞可行、 逆可 降, 从而恢复脾胃气机升降的协调状态, 故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

2、疗效。 参考文献 1 汪鸿志.消化不良的临床与分型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5, 15 ( 1 ) : 9-1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 .南京 : 南京 大学出版社, 1994 : 34. 3 刘新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肠动力异常 J .中华消化杂志, 2002, 22 ( 1 ) : 44.慢性胃炎属于中医的 “胃脘痛” 、“腹胀” 、“嘈 杂” 、“痞证” 等范畴。中医中药通过调节肌体免疫 力, 调整体内环境及直接抑杀幽门螺杆菌 (Hp) 作 用, 在临床症状、 胃黏膜炎症的改善、 HP的清除、 副 作用小、 价格低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由名老 中医余

3、绍源教授创制的胃炎清胶囊就是其中的一 种代表药。黄穗平教授等已经作了相关临床对照 实验1, 因此本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病例数, 进一步验证胃炎清胶囊的临床疗效及其疗效 的可重复性。通过观察自2005年7月2007年12 月共128例口服胃炎清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 伴HP感染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 胃镜疗 效、 组织学的炎症改善、 HP清除率和根除率等方面 的疗效, 并与43例口服德诺 (胶体次枸橼酸铋) 治 疗的历史对照组进行比较, 来进一步证实胃炎清胶 囊的实际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西医诊断标准 慢性胃炎诊断标准 : 参照 1990年

4、悉尼世界胃肠病学大会确定的诊断标准2与1995年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第二辑) 的CSG的西医诊断标准3: (1)病程迁延, 有与进食 有关的上腹部疼痛以及其他上消化道症状 ; (2)符合 CSG内镜诊断标准4与活体组织检查。 Hp感染诊断标准 : 采用病理组织切片染色法、 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3C呼气试验, 任意两种方法结 果阳性即可确诊为HP感染。 1.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考1989年11月全国中西 医结合学会南昌会议制定的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 诊断、 辨证和疗效标准”5和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 的CSG中医辨证标准3, 分肝胃不和、 脾胃湿热、 脾胃虚弱、

5、 胃阴不足、 胃络瘀血 等证型。 1.1.3 纳入标准 年龄从1865岁者 ; 西医诊断标 准 ; 符合中医辨证标准的其中一种证型。 1.1.4 排除标准 (1) 年龄小于18岁, 大于65者。 (2) 合并有消化性溃疡、 胃息肉、 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 者。(3) 合并严重心脑血管、 肝、 肾、 造血系统等疾病 者及严重精神病患者。(4)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5) 服用胃炎清胶囊同时服用西药治疗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 由于试验经费和人员条件的限制, 本研究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 以 中药治疗幽门螺 杆菌相关性胃炎之随机对照试验 一文中的口服 德诺 (枸橼酸铋) 治疗的43例病人

6、为历史对照组。 口服胃炎清胶囊治疗的128例病人为治疗组。两 组一般资料见表1。表1资料表明, 两组在年龄、 性 别、 病程(年)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具有可 比性。 表1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 (xs)组别 n tage/a 性别 t *DC/a男 女治疗组 128 37.8613.16 73 55 3.873.56对照组 43 36.6511.62 26 17 3.092.93注 : * DC(disease course), 病程。 1.2.2 用药方法及疗程 治疗组 : 胃炎清胶囊(由 黄连、 蒲公英、 佛手、 三七、 黄芪等中药组成, 本院制 剂室制造, 每粒含生药0.5

7、g), 用法 : 口服, 每次4粒, 每日4次。 对照组 : 德诺 (胶体次枸橼酸铋, 山西迈特制药胃炎清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梁自平, 余绍源, 黄穗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 广东 广州 510120)摘 要 : 目的 : 观察由余绍源教授创制的胃炎清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HP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疗效 的作用机理。方法 : 观察128例口服胃炎清胶囊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 胃镜疗效、 组织学的炎症改善、 HP清除率 和根除率等方面的疗效, 以及综合疗效, 并与43例口服德诺治疗的历史对照组进行比较, 来进一步证实胃炎清胶囊 的实际临床疗效。结果 : 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

8、 (对上腹胀、 嗳气、 纳呆食少) 、 胃镜疗效、 组织学炎症改善疗效、 HP清 除率优于对照组 (P0.05), 故具有可比性。 2.2.2 两组病例Hp感染程度的比较 治疗前治 疗组重度感染者32例(25.00%) ,中度感染者74例 (57.81%), 轻度感染者22例(17.19%) ; 对照组重度感 染者12例(27.91%), 中度感染者24例(55 .81%), 轻 度感染者7例(16.28 %), 经Ridit分析, 两组差异无显 著性(P0.05), 故具有可比性。 2.2.3 症状疗效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症状改 善见表3。经2检验, 治疗组对上腹胀、 嗳气、 纳呆 食少的

9、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 。此结果表明, 胃炎清胶囊对消化不良症 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表3 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例( )组别 胃脘痛 上腹胀 泛酸 嗳气 纳呆食少治疗组 89.6(103/115) 84.0(63/75) 81.0(47/58) 87.2(102/117) 85.7(42/49) 对照组 82.9(29/35) 58.6(17/29) 81.8(18/22) 65.9(27/41) 56.1(9/16)2.2.4 胃镜疗效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 经Ridit分 析, 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为优(P0.05,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2.2.7 总疗效 治疗组治愈74例(57

10、.8%), 显效33 例(25.8%), 有效9例(7.0%), 无效12例(9.4%), 总有 效率为90.6% ; 对照组治愈15例(34.9%), 显效11例 (25.6%), 有效9例(20.9%), 无效8例(18.6%), 总有效 率为81.4%, 经Ridit分析,P0.05, 两者差异有显著 意义。表明胃炎清治疗组总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2.2.8 治疗组总疗效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调查病例 中各中医证型的总疗效比较, 痊愈率以脾胃湿热型 最高, 达到了50.79, 与其他各证型比较, 经2检 验,P0.05, 其差异有显著性。 2.2.9 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呕吐、

11、头晕、 皮疹、 腹泻、 便秘及其他不良反应, 患者依从性 较佳。 3 讨 论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 Hp感染是CSG的一个重 要病因, 控制Hp感染是治疗CSG的一个重要方法。 目前西医主要采用短程、 小剂量的 “三联” 疗法以抑 杀Hp, 有效率达90%左右。然而这些药物不同程度 存在着毒副作用, 药物依从性差, 易产生耐药性, 不 能长期服用, 因此影响了其临床疗效和应用。近年 来的研究表明, Hp感染率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 阳 性率以脾胃湿热型为最高6-10, 因而中医药治疗Hp感染多以清热祛湿的中药单方或复方治疗, 临床疗 效满意。余绍源教授在结合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认为 Hp是一种外邪,

12、 侵袭人体后致正邪交争, 初始表现为 湿热证候, 随着病情的演变, 湿邪一方面阻滞气机, 气行则血不畅, 气滞血瘀 ; 湿邪另一方面损伤阳气, 脾胃受损、 气虚失运。因此, 湿热、 气滞、 血瘀、 正虚 之病机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胃炎清胶囊是根据余 绍源教授多年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而成的, 该 方由黄连、 蒲公英、 佛手、 三七、 黄芪等组成。方中黄 连、 蒲公英清热祛湿解毒为主药, 配佛手行脾胃之滞 气, 三七活血祛瘀, 黄芪补中益气。诸药配伍, 共奏 清热祛湿、 行气活血、 扶正固本之功效。用于治疗本 病临床疗效显著, 对改善CSG症状、 胃黏膜炎症和清 除HP等均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的

13、结果表明, 该药 治疗各种中医证型的CSG伴Hp感染的临床疗效较理 想, 但以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为最佳。 多项研究11-16表明, 本方主药黄连对Hp有很强的抑杀作用, 蒲公英、 佛手、 三七和黄芪16对Hp也有一定的抑杀作用。邵金阶17证实蒲公英对Hp有良好的抑制或杀灭的效果, 而且性味苦寒, 其气和 平, 重用不伤正, 久服不伐胃, 诚可谓 “至贱而有大 功” 之品。另有试验18表明蒲公英、 三七等对Hp敏感, 能有效的抑制胃内Hp繁殖。同时配合活血化瘀 能促进细胞的代谢活动, 增加超氧化物阴离子的形 成, 从而增强杀菌作用, 并灭活病原微生物在体内产 生的毒素, 增强免疫力和抵

14、抗力。 除直接抑杀Hp外, 还与黄芪、 佛手提高机体的 免疫力, 三七改善胃黏膜循环等作用有关。黄芪具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促进机体 代谢等多方面的作用19。佛手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对胃肠平滑肌的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还有一定的 镇痛和抗炎作用20。Hp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炎症改变, 导致胃黏膜慢性损伤, 即一系列缺血、 瘀血病理 改变。本方中的三七在活血化瘀这方面的功效可能 在治疗CG中起重要作用。有人用单味三七研究发现, 三七对大鼠胃黏膜血流量(GMBF)明显增加21。而GMBF是胃黏膜重要防御机制之一, 它不仅可以 为胃黏膜细胞带来氧气和营养物质, 还可以带走代 谢废物

15、和其他损伤因子, 从而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 当胃黏膜发生损伤时, 充足的血流量有利于胃黏膜 病变的修复21。同时, 三七也是一种强有力的自由其清除剂22。有人研究发现 : 经三七治疗后大鼠胃黏膜丙二醛(MDA)含量大大降低, 而MDA本身是一 种细胞毒性物质, 能使DNA与富于游离氨基的组蛋 白发生交联而破坏核酸。这说明三七有对抗自由基 的损伤作用, 从而使胃黏膜细胞得到保护并逐步修 复病变, 这是三七治疗CG的另一机制之一。 从以上药物作用机理分析可见, 胃炎清胶囊治 疗CSG的作用机制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方面疗效的 综合结果。因此, 与西医 “三联” 疗法比较, 具有明 显改善临床症状, 副作用小, 安全可靠, 不会出现耐 药性等诸多优点,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黄穗平, 余绍源, 罗云坚, 等.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 炎之随机对照试验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18 ( 1 ) : 38-42. 2 Price A,B. The Sydney system: Histological division 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1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