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教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74902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4.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教育(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教育主讲人:国家行政学院 丁文锋 教授2014.11.8.目 录 引言 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与信息红利 三、网络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结语引 言 正确认识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正确对待网络教育包括慕课、微课等新现象,需要我们审时度势 审时度势要求我们弄清我国现代化的历程、特征和趋势,正确把握信息化是当代现代化核心这一时代特征 信息化对教育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网络教育、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学习、包括慕课、微课等的产生与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发展大势 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与信息红利 三、网络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一、现

2、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概念 1、现代化概念的提出 (1)社会变化是自古就有的现象。任何社会相对于过去的社会而言都是现代社会。在启蒙思想家之前,过去的学者曾用神意或循环论来解释社会变化。 (2)直到18世纪,启蒙思想家开始用理性的发展作为线索试图作出解释。19世纪的学者则从进化论的原理出发,用生物体的进化来比拟社会的进步。20世纪以后,有工业化理论和发展理论。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概念 1、现代化概念的提出: (3)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进步是个多层次的变化时,感到需要用一个崭新的概念来表述这一种现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创建了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

3、并创办了该委员会的学术刊物文化变迁。1951年6月文化变迁杂志在芝加大学举行学术会议时与会者感到使用“现代化”一词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比较合适的。 现代化这个术语从此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了。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概念 2、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1)到底如何界定现代化呢? “两分法”把现代化视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关键项”理论则把现代化视为工业化或合理化。也可谓众说纷纭。 (2)我认为:所谓现代化,首先是一个“化”的问题,发展主体已经认识到变化的基本方向和必要性,是人类的理性选择,不同于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自发变化过程,而是一种自觉的行动。这就把现代化与近代以前的社

4、会变迁区别开来。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概念 2、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其次,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为契机的,也就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应用,是现代化的实质所在。 再次,现代化不仅是指科技革命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主要还引起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二战以后新的科技革命及其广泛应用导致了信息社会的出现。本质上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不应排斥在现代化研究之列。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概念 2、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界定:所谓现代化,就是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和由此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以及社会

5、结构的根本转变的社会变迁过程。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二)现代化的特征1、享廷顿(Samuel. P.Huntington)的九特征说 (1)现代化是一个革命性的过程。 (2)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将现工化过程简单地归纳为某一种因素或某一个范围。它包含着实际上是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 (3)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联系并影响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 (4)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过程。现代化起源于15、16世纪的欧洲,但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性现象。 (5)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6)现代化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现代化是从传统阶段开始,到现代阶段结束。 (7)现代化是一个趋同的过

6、程。 (8)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9)现代化又是一个进步的过程。现代化最终将会给人类带来文化上和物质上的美好生活。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二)现代化的特征2、评价:享廷顿采用了综合法,吸收众家之长,使人们对现代化的特征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深刻的、能反映实质性的认识。但笔者同时认为,(1)关于现代化的阶段性和趋同性问题,并非完全正确,起码可以再作修正和完善。现代化当然可分为一定的阶段。但“所有社会都必须经历这些本质上相同的阶段”,对此我不能苟同。至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出现的“趋同”现象,倒是客观存在;但这种现象到底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还是盲目“西方化”的结果?值得探讨。(2)另外七个特征也

7、可再作归纳;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它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现代化的全球性和不可逆性,表明了现代化的客观必然性及其范围和影响。这五个方面的特征都是属于事实要素,而革命性,进步性则属于价值范畴。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二)现代化的特征 3、基本特征和实践特征 (1)基本特征:三性。社会变迁过程要能够称之为现代化,起码应具备上述三个属性:即自觉性(或理性选择性)、科技性(或科技带动性)、整体转变性(科技应用于生产进而导致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 (2)实践特征:三性。在实践中,现代化过程派生出时序代际性(阶段性)、经济核心性(以经济现代化为核心整体转化)、系统演进性(具有重点的

8、多元系统演进)。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三)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特征 1、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醒得早(发端于1840年鸦片战争) 起得晚(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民国,直到1949,经过30年准备,到1978年改革开放) 厚积薄发、一发而不可收(1978年到2008年持续30年高速增长创人类奇迹、2008至今增速下降仍在中高位)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三)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特征 2、中国现代化的特征 (1)生产关系和体制特征:洋务运动同明治维新的比较;一般规律与特殊道路;由自然经济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2)生产力特征: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而向信息社会

9、转变 (3)时序特征:商品化、市场化结合进行;工业化、信息化结合进行。 总之,具有“后发优势”和“二次点火”的典型特征。 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与信息红利 三、网络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与信息红利 (一)信息化的概念 1、背景:信息化是20世纪中后期发端于发达国家的超越工业化的革命性社会变迁过程,目前正处于方兴未艾之时,由于近几十年的信息化过程大体上属于原生型形态,是一个内生的、自然的过程,虽然它已给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但尚未引起人们(特别是经济理论界)应有的足够的重视。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与信息红利 (一)信息化的概念 2、不同

10、观点: 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论。认为信息化就是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领域,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这种观点倾向于强调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重要性;二是信息资源(内容)发展论。倾向于强调信息资源和内容的重要性;三是经济发展论。倾向于强调信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四是社会革命论。这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信息化的转变过程。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与信息红利 (一)信息化的概念 3、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不是单纯的技术进程,仅从某一个方面来定义信息化是不全面的。所谓信息化是指由于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变化过程:即经济发展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演进,社会发展由工业社会向信

11、息社会演进。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与信息红利 (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 1、现代化是具有阶段性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过程的核心内容。经济现代化的主体是工业化和信息化。 2、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经济现代化的崭新主体。近现代以来,现代化从生产力角度可划分为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阶段。在当代,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与信息红利 (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 3、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再信息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就不得不接受信息化的挑战,不得不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进行。但无论现代化水平和进程如何,信息化作为当代经济现代化的主体,不可避免地摆到了世界各国面前,成为当

12、代现代化的核心。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与信息红利 (三)信息社会、信息文明、信息思维、信息红利 1、信息社会:取代工业社会占取主导地位 2、信息文明:取代文明的不是生态文明而是信息文明。信息文明同生态文明的历史耦合关系 3、信息思维:也叫网络思维,智慧开放、互联共享 4、信息红利:先发优势 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与信息红利 三、网络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三、网络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其影响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己将人类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时代或者说网络时代。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不仅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还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生

13、存方式和竞争方式。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把所有复杂的事物都简化为数字1和0;并借助于数字l和0把一个虚拟的集声、光、电、色、图、文于一体的神秘莫测却极富诱惑力的网络世界呈现于人们面前。网络世界的出现引发了人类社会全方位的变革:从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从社会的生产方式到社会的生活方式,从人的行为方式到人的思维方式。三、网络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其影响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时,我们终于发现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既是新文化,更是新生活,即数字化和网络化生存。如今,我们发现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宇宙”之中

14、,“一个是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世界,一个是数字化导论数据构成的虚拟世界,即赛伯空间的世界。” “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当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身体素质和知识水平,还表现在传播技术和传播能力上。有人认为:21世纪的文盲可能不只是那些不识字的人,那些不会操作电脑、不会使用网络的人也会被称作“文盲”。三、网络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信息化时代对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对教育产生影响。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技术,拓宽了教育信息传输的渠道,“其影响涉及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

15、、教育结构及至整个教育体制。”人们对网络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便利赞许有嘉,对它带来的负面效应则痛心疾首。三、网络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信息化时代对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挑战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以其优于其它媒体的形象性使人的形象思维发达,但也同时削弱了人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网络以其快捷的传输,丰富的各式各样的内容吸引着青少年学生,使他们就整日整夜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浏览网页而不能自拔,从而导致学业荒废。网络世界的形成加剧了世界的分裂,使青少年的世界分裂为相对独立的现实中的生活世界、学校里的知识世界、计算机前的网络世界。网络世界中丰富的信息给人们一种幻觉:只要有了网络,足不出户便可以拥有一切,从而使得青少年沉迷于计算机前的网络世界,变得“闭关自守”起来,加剧年轻人的自我封闭。三、网络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三)信息化时代的教育选择 教育是一种时代性很强的活动,总是随时代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引领着人类进入到网络化时代。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价值取向等方面做出改变。三、网络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三)信息化时代的教育选择 1、信息化时代的教育理念 (1)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超越了传统的阶段性教育、制度化学校教育、“书本中心”教育、“教师中心”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