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附解析一套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46747307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真题附解析一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真题附解析一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真题附解析一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真题附解析一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真题附解析一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真题附解析一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真题附解析一套(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真题附解析一套中考化学真题附解析一套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 16 小题,满分 60 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卷”共 4 页, “答题卷”共 2 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Na-23 Cl-35.5 K-39一、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2、 混合 B. 成型C. 晾干 D. 烧结【答案】D【解析】A、将原料混合在一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B、将泥巴成型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C、将瓷器晾干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D、瓷器烧结需要燃烧,发生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2. 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 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 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C. 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D. 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答案】B【解析】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合理,错误;B、施用大量农药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合

3、理,正确;C、合成新型洗涤剂可以减少氮磷排放,合理,错误;D、研发易降解材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合理,错误。故选 B。3. 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相对原子质量为 10.81g B. 属于金属元素C.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5 D. 原子核外有 6 个电子【答案】C【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不能带 g,错误;B、硼是非金属元素,错误;C、由图可知,硼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5,正确;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原子核外有 5 个电子,故错误。故选 C。4.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

4、置的气密性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答案】A【解析】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B、加入药品后,要先预热,后对准药品加热,故错误;C、收集气体时,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故错误;D、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后停止加热,故错误。故选 A。5.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硬水经过滤后可软化 B. 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C. 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D. 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答案】D【解析】A、过滤只能除去水

5、中的难溶性杂质,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除去,故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B、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错误;C、霉变大米有毒,故不能食用,故错误;D、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正确。故选D。6.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为A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型 D金属的化学性质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故正确;B、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错误;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错误;D、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金属氧化物,不是盐,故错误。故选

6、A。7. 科学家研制出一中代号为 DEPA 的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 C12H17NO。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属于无机物 B. 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17C. 由 4 中元素组成 D. 由 31 个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A、C12H17NO 是有机物,故正确;B、C12H17NO 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2:17,故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12:17,故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C12H17NO 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和氮元素四种元素组成,故正确;D、C12H17NO 是由分子构成,故错误。故选 C。8. 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

7、下转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CO B. 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 X 的化学式为 CH2 D. 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答案】D【解析】A、该反应方程式缺少条件,故错误;B、固碳酶是催化剂,故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错误;C、由图可知,X 的化学式为 C2H4,故错误;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正确。故选 D。9. 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C 探究空气是燃烧

8、的必要条件 D 探究 CO2 与水反生反应 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红墨水分子在 50ml 的热水扩散的速度比冷水中快,故能说明分子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故正确;B、该实验中缺少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的对比实验,故错误;C、该实验中缺少不与氧气接触的白磷的对比实验,故错误;D、酚酞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都不变色,故错误。故选 A。10.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 和 CO 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 曲线表示 CO 含量的变化B. 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 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 蜡烛熄灭时,

9、容器内氧气耗尽【答案】B【解析】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降低,故曲线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故错误;B、反应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反应,故正确;C、蜡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故错误;D、当氧气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蜡烛就熄灭,故错误。故选 B。二、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4 分11. 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应用 “蛟龙号”深潜器 “神舟”五号宇航员航天服 新型水处理剂用到的材料 特种钢 高强度涤纶 纳米铁粉(1)上述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属于合金的是_。(2)纳米铁粉能吸附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吸附后经沉降、_(填操作名称)可除去污染物。下列

10、物质也能因吸附而具有净水作用的是_(填字母序号) 。a生石灰 b活性炭 c纯碱(3)纳米铁粉还能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 ,写出铁粉与含硫酸铜的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涤纶 (2). 钢 (3). 过滤 (4). b (5). Fe+CuSO4FeSO4+Cu【解析】 (1)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涤纶,属于合金的是特种钢;(2)纳米铁粉能吸附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吸附后经沉降、过滤后可除去污染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故选 b;(3)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12. 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查阅

11、资料:常温下,CO2 难溶于饱和 NaHCO3 溶液。(1)仪器 X 的名称是_。(2)实验室制取应 CO2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属于_(填反应类型) 。(3)常温下,下列收集 CO2 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填字母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 NaHCO3 溶液法(4)某同学进行图 D 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答案】 (1). 长颈漏斗 (2). A (3). CaCO3+2HClCaCl2+H2O+CO2 (4). 复分解反应 (5). b (6). 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高处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少

12、【解析】 (1)X 的名称是长颈漏斗;(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故可以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可以选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收集,故选 b;(4)其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高处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少;13. 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已知:Sn+SnCl22SnCl4(1)SnCl4 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_。(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_(填“强”或“弱” ) ,固体 A 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3)写出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

13、_(回答一点即可) 。【答案】 (1). +4 (2). 弱 (3). Cu (4). 2SnCl2 Sn+SnCl4 (5). 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加环保【解析】 (1)SnCl4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锡元素的化合价是+4 价;(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弱;铜没有参加反应,故固体 A 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铜;(3)SnCl2 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Sn 和SnCl4,反应方程式为 2SnCl2 Sn+SnCl4(4)该工艺中可以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加环保;14. “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

14、Cl) 、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 1) 。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进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_。(2)小明对振荡实验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溶液中溶入 CO2;溶液中溶入 O2;溶液中溶入_(填化学式) 。(3)小红利用图 2 装置,从 A 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由此_(填“能”或“不能” )得出猜想正确,原因是_。(4)为探究猜想,利用图 2 装置设计实验方案:_。【答案】 (1). 葡萄糖 (2). N2 (3). 不能 (4).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氮气和氧气等 (5). 从 A 端通入氧气,

15、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若溶液不变蓝,则猜想不正确【解析】 (1)人体六大营养素由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油脂、无机盐和水,故填糖类;(2)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故可能是溶入了空气中的氮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氮气和氧气等,故变蓝不能确定是二氧化碳溶于后变蓝;(3)从 A 端通入氧气,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若溶液不变蓝,则猜想不正确;15. 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 10.00g 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时间 质量/g水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氢氧化钠浓溶液 氯化钙溶液1 天 8.16 8.37 8.64 11.18 9.38 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