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674387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土地养育着我们四、土地养育着我们1 1、人们在土地上耕耘、人们在土地上耕耘萝卜的故事萝卜的故事教学目标: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教学重点: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

2、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二、体验与交流: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讨论交流并归纳:第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按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腮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2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留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

3、爷仍然必须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能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第五幅图画是灌溉。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三、小结并布置作业:说说怎样种萝卜。3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二、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1、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2、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三、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 。教师引导学生讨沦:1、虎子家为什么要用

4、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2、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说说自家主要靠什么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4从种植到收获从种植到收获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道理。教学重点: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教学难点: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从

5、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事”中了解到,从每年 3 月初种植到 5 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这是为什么呢?二、解决问题讨论阅读本课题第一段的课文,讨论: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年中“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间里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的生长” ;请学生根据自己回家以后对父母和长辈的调查,谈一谈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和时间,由此得出“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的结沦。三、讲授:二十四节气四、教师小结五、作业布置:了解一种农作物的来历。5第二课时一、导入农作物的种植不仅和季节有着密

6、切的关系,而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出产的。比如我们每天吃到的食物,商店里出售的食品、蔬菜、水果,并不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有的是本地出产的,有的是从外地运来的。 ”二、讨论交流1、阅读教科书第 9 页的课文,讨论: “你知道哪些农作物生长所要求的土壤、气候是不同的?”通过交流知道,有的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像水稻、甘蔗等;有的作物喜欢温暖,像小麦、棉花;有的农作物喜欢沙质土壤,像花生;有的农作物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像玉米等杂粮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种植。2、阅读中国政区图,通过政区图上的图例了解主要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南方几乎不生产小麦?水稻在北方也有

7、,可是为什么要少得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3、通过探究知道:(1)小麦喜欢在温暖、干旱的环境中生长,易结穗。南方太热、潮湿,不适合小麦的生长。温度太高就会疯长枝叶,不容(2)水稻和小麦的习性完全不同,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喜欢生活在水里,所以南方种植得多。北方虽然也有种植,但必须抓准农时,不然天气转冷,到了霜降,水稻的籽粒还没有成熟,就不会有收成了。三、小结课堂并布置作业: 农作物的生长哪些因素是最重要?6第三课时一、导入二、继续探究1、小麦、棉花喜欢温暖和强烈的阳光,我国中部及新疆部分地区具备这样的气候条件,所以有着广泛的种植。2、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和充足的雨

8、水,所以在我国南方种植得比较多。青稞适应高寒条件,所以只在西藏和青海地区有种植。3、水果对阳光和水的要求都比较高,我国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以及新疆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这些地方有出产。4、玉米等杂粮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很多地方都能够栽种。三、探究活动观察教科书第 10 页图画所出示的小麦、玉米、甘蔗、大豆、苹果、花生等农作物,并讨论:“这些粮食、蔬菜、水果最早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讨论明确:现在人种植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都是人类从野生的植物物种中经过漫长的年代,通过选育、驯化培育出来的。四、课堂小结:阅读教科书第 10 页的课文,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五、作业布置:说说

9、自己身边的粮食、水果和蔬菜。7妞妞的困惑妞妞的困惑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可是,由于现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许多农产品都有残留农药。对此,生活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也是妞妞的困惑。二、全班讨论(1)知道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吗?(2)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 11 页的图画和课文,讨论:我们只是

10、个普通的消费者,面对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都有残留农药,我们该怎么办?(要购买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商品,购买有纯大然、无污染、公害标志的农产品。 )(3)出示一些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并提问:你在商店、超市见过这类农产品吗?家长有没有买过这类农产品吗?三、探究讨论:对于豆博士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妞妞的另外一个困惑,应该怎办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四、教师小结五、作业布置:了解商店和市场出售的食物、蔬菜、水果中,有没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问问爸爸、妈妈是否认识绿色农产品的标志。82 2、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希望的田野上从传统到现代从传统到现代教学目标1、解在

11、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家具,这些农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2、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3、通过化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风、祟尚劳动,祟尚劳动者的态度。教学重点:了解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变革过程,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教学难点: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农作物的生长不仅靠自然规律,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还要依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简单农具。这些都是人手的延伸,是人类的伟大创造。二、观察活动通过教科书第

12、 12 页的五幅插图,探究:1、这些是什么农具?2、是做什么用的?3、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三、体验与交流:本村经常使用哪些简单的农具,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找几件小农具,让学生化验一下,与徒手进行劳动相比,这些看似简单的农具设计的巧妙之处,是怎样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教师加以辅助说明。9四、阅读讨论指导学生阅读和观察教科书第 13 页课文和插图,并思考:这四幅插图反映了农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生产效率有什么变化?五、教师总结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之源。人类从双手采摘一筹莫开始了农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与收获,从徒手劳动到发明简单的手工家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发展到

13、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聚着劳动的力量,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六、作业布置: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发生了什么变化?10劳动者的创造劳动者的创造教学目标:1、知道四川都江堰和新疆的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和结晶。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祟尚劳动、祟尚劳动者。教学重点:认识我国古老的水利工程。教学难点: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祟尚劳动、祟尚劳动者。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从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农业机械的伟大成就。其实劳动者的创造不止这些,下面,我们去参加瞻仰一下我们祖先的伟大

14、创造吧!二、阅读讨论:阅读教科书第 14 页的课文,讨论“农业生产中的靠天吃饭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们明确: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如果水的来源主要依靠自然降雨,不可能那么及时,不可能尽如人意,所以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三、 探究:1、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 14 页有关四川都江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都江堰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师提示讲解。2、观察和阅读 15 页有关新疆坎儿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在新疆干旱少雨地区,为什么要利用坎儿井地下暗渠来运输和使用天山雪水?四、课堂小结:四川都江堰被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新疆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在戈壁滩上运输和使用水源的地下暗渠工程坎儿井,创造

15、了一个个神奇的绿洲。我们今后要多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五、作业布置:你知道农业生产中人们还有哪些创造?11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2、了解科学技术提升和改变了农业生产单纯依赖自然的局面,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3、知道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解决了世界上五人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教学难点:理解科学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出示图片)大量农机进入农业生产以后,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二、阅读与介绍1、在阅读袁隆平院的照片和

16、文字时,进一步讨论:袁隆平院科学研究的成果增产了那么多粮食,这说明了什么呢?(科学技术具有巨大的力量,是第一生产力。 )2、在欣赏玻璃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技术的照片和文字时,讨论无土栽培技术。3、在欣赏网箱养殖、规模化禽蛋养殖、现代化饲养牲畜的照片和文字时,讨论:这些生产技术有什么好处?4、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三、课堂小结: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才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越来越丰富的优质产品。我们要学好文化知识,为将来打好基础。四、作业布置: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12第二课时一、导入前面我们了解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迈进了现代农业的门槛,科学技术又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向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我们的农业不仅为我国,同时也为世界做出了伟大贡献。二、阅读与讨论1、我们伟大的祖国用只占世界九分之一耕地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免除了饥饿。2、我国有 4.7 亿人口从事立契农业劳动,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着农产品的交流。通过讨论知道,我国既出口农产品,也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