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复习实验与探究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74176 上传时间:2017-08-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型复习实验与探究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题型复习实验与探究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题型复习实验与探究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题型复习实验与探究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题型复习实验与探究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题型复习实验与探究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型复习实验与探究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 版习题题型复习(三) 实验与探究题近三年云南各市科学探究题灵活性强、稳中有变、考查面广,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考查内容包括: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必考)、物质成分的探究、有关催化剂的探究、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探究、燃烧条件的探究等,分值保持 18 分不变。一、题型简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此类专题通常利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以实验为载体设计化学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实验、科学探究等能力。题型多样,涉及选择、填空等题型,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根据实验考查的不同要求进行归类:物质组成的探究;物质性质的探究;物质变质的

2、探究;其他方面的探究。二、方法指导1.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所给的新信息,并加工处理好信息;2.选择合理的仪器药品;3.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4.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得出结论。题型之一 物质组成的探究要明确题干所提供的科学探究的步骤,根据题意,提出合理科学的猜想,不能使猜想进入“死胡同”,要使“探究路”宽广,依据离子或元素的性质,选择可行的物质及方案去探究物质的组成。例 1 (2013大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 6 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B、C 、D、E、F 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 E 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E 溶液的

3、成分是什么?【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E 溶液不可能是_(填序号)。酸 碱 盐【提出猜想】猜想:NaOH 溶液;猜想:Na 2CO3 溶液;猜想:Na 2SO4 溶液;猜想:_溶液(任写一种)。【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如下表所示实验。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 7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_实验结论 猜想正确【分析与推理】(1)完成“实验一”后,李成同学即认为“猜想”正确,张平同学认为“猜想”不一定正确,他的理由是_。(2)何刚同学认为只需要完成“实验二”即可得出“猜想”正确的结论,你认

4、为该说法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3)请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一”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_;观察发现D、E 试剂瓶的瓶塞是橡胶塞,使用橡胶塞的原因是_。word 版习题思路点拨:【初步判断】根据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利用对各类物质的组成特点的认识,猜想该药品的物质类别;【提出猜想】根据对物质类别的猜想,进一步猜想该药品可能为什么物质;【设计并实验】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的原理分析现象;【分析与推理】(1)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的性质进行分析;(2)从氢氧化钠易变质生成碳酸钠分析猜想的合理性;(3)碳酸钠和氯化钡

5、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思与评价】根据测定该溶液酸碱度的操作方法指出错误;根据实验室盛放 NaOH 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 SiO2 发生反应且反应的产物会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1.(2014云南)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 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 CaH2 加入 Na2CO3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 2;猜

6、想三:NaOH、Na 2CO3; 猜想四:NaOH、Na 2CO3、Ca(OH) 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实验验证】实验 现象 结论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_不成立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 猜想三成立【反思与拓展】若向 NH4Cl 的溶液中加一定量 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_。登山运动员常用 CaH2 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2.(2013德宏)某同学在表演完“水能生火”的魔术后解释说:“该魔术是向包有淡黄色过氧化钠(Na 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就能燃烧起来。”

7、小红听完后对这个“魔术”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作出猜想】产生了支持燃烧的氧气,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热【设计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P 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实验二:待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看到有白色固体出现,探究该生成物是什么?(1)小张猜想该生成物是 Na2CO3,小军则认为该生成物是 Na

8、OH,他们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所示实验,请你参与并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由白色固体配制成的溶液少许于试 没有气泡产生 _word 版习题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_再取由白色固体配制成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CuCl2 溶液_ 生成物为 NaOH(2)取由白色固体配制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_色,如果滴入的是紫色石蕊试液,则石蕊试液变_色。【得出结论】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2014遂宁)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后,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9、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溶质有 NaCl、HCl、NaOH;乙同学猜想:溶质只有 NaCl;丙同学猜想:溶质有 NaCl、HCl;你的猜想:溶质有_(填化学式)。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_ 丙同学的猜想正确_ 有蓝色沉淀生成 你的猜想正确4.(2014泸州)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铵、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下列各问:【实验探究】(1)A、B、C、D 四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

10、验:写出下列的两个化学方程式:A 中的反应_;D 中的反应_。【挖掘实质】如图是 A 组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OH- H2O。【实践运用】完成实验后,四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再将废液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用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变为红色。(2)溶液中的白色沉淀一定是_,理由是_。(3)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4)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溶液中可能含有离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可能含有_ 取滤液滴加_ 现象明显 含有该离子5.(2014益阳)益阳市生产的松花蛋全国闻名。将水、生石灰、纯碱,食

11、盐按 10011.25.33.5 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料浆,将鲜鸭蛋粘上料浆密封一段时间即可得到松花蛋。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料浆澄清液(“料液”)word 版习题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料液的主要成分(H 2O 除外)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充分讨论,作出如下猜想:料液中一定含有 NaOH、NaCl、Ca(OH) 2;料液中一定含有 NaOH、NaCl、Na 2CO3。【对猜想的解释】(1)料液中一定没有 CaO 的原因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料液中一定存在 NaOH 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进行实验】.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 2-3 滴酚酞试液,

12、料液显红色。.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 Na2CO3 溶液,料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直到过量,没有现象发生。【实验结论】(3)该料液中含有的物质除 NaOH 与 NaCl 外,还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交流与拓展】(4)松花皮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如果将松花皮蛋蘸上食醋食用,则轻微涩味会被去除,味道变得更为鲜美可口。请你说明食醋可以去除松花皮蛋涩味的原因_。(5)现在有的皮蛋厂直接用烧碱(NaOH)代替生石灰和纯碱,但制得的皮蛋口感不如益阳产的松花皮蛋。烧碱一定要密封保存,其理由是_(选字母填空)。A.烧碱易吸水潮解 B.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 C

13、O2 而变质C.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D.烧碱溶于水时放出热量6.(2014福州)为探究气体 X 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资料在线】(1)加热条件下,气体 X 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 X 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 X。(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 1.15 gL-1。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2)取一定量氧化铜固体,准确称得其质量为 2.40 g。(3)按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见表)。(4)连接 A、B、C 装置,将气体 X 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 D 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 A 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 X 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见表)。【实验装置】【相关数据】数据编号测量项目 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g 52.40 51.92B 装置(含药品)的质量/g 102.00 102.54氮气的体积/mL 243.5【回答问题】(1)B 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