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3期(总第3期)年薪制应是高校工资改革的方向失业率高,创业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74048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第3期(总第3期)年薪制应是高校工资改革的方向失业率高,创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8年第3期(总第3期)年薪制应是高校工资改革的方向失业率高,创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8年第3期(总第3期)年薪制应是高校工资改革的方向失业率高,创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8年第3期(总第3期)年薪制应是高校工资改革的方向失业率高,创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8年第3期(总第3期)年薪制应是高校工资改革的方向失业率高,创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第3期(总第3期)年薪制应是高校工资改革的方向失业率高,创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第3期(总第3期)年薪制应是高校工资改革的方向失业率高,创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 厦门理工学院高教所选编选编2008 年第 3 期(总第 3 期)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高教研究与决策参考 2008 年第 3 期(总第 3 期)1年薪制应是高校工资改革的方向年薪制应是高校工资改革的方向对于“工资不足经费补”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高抒认为,这种做法正在导致高校教师行为的异化,其表现是科研人员给钱越多越卖力地争取经费,对于研究和教学本身反而不重视了。他建议,实行年薪制,提高高校教师收入,杜绝灰色收入,保证科研和教学的质量。大量的本科生毕业之后进入考研的队伍,许多人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专心致志作研究的研究生较少,而敷衍了事、随意应付的人

2、却不少。一部分导师的工作态度更使得研究生培养的问题雪上加霜。另外,刚参加工作的年轻科研人员的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实际上很难申请到经费。在表面看似公平的申报体制下,年轻教师实际上是处于不公平竞争之中的不利一方。“科研经费的流失是大家都知道的现象,虽然有明文规定科研经费不可以用于哪些方面,但是没有规定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置、由谁来监督执行,因此成了一纸空文。”高抒说:“就像没有监督的权力一定会出现腐败一样,科研经费没有监督也没有第二个结果。” 高抒认为,高校工资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年薪制,其基本特点是上限固定、收入透明。“长期的灰色收入体制已经造成人心涣散。现在只有先把物质利益理顺了,才能谈评价体系。

3、只有实行了年薪制,对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的收入监督才具备可操作性,许多人才能从发财梦中醒悟过来,学校才有可能督促研究生导师把精力放在研究和教学上。”(来源:教育高教观察2008 年第 4 期)失业率高,创业教育必须先行失业率高,创业教育必须先行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称创业成功率极其低下遏制了刚走出校门(或在校门内)的青年人的创业热情。不完全统计数字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 3。 报告粗略地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不牢。创业意识需要从小培养,在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往往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相比之下,我国的创业教育把重点放在面临就业的大学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则明显不足,导致创业教育基

4、础薄弱。 二是热情不高。正是由于起步比较迟、培养比较晚,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缺乏热情,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等、靠、要”的依赖情绪。高教研究与决策参考 2008 年第 3 期(总第 3 期)2三是上面已经提到过的成功率低。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 1,而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 2030,并且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据教育部 2004 年的一项报告,全国 97 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 17,学生创办的公司,5 年内仅有 30能够生存下去。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人才报告建议,一方面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减少他们创业中的障碍;另一方面要加大高校创业教

5、育的力度,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来源:大学2008 年第 10 期)调查显示:理科生调查显示:理科生创业成功率远高于文科生创业成功率远高于文科生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创业群体相比,哪个更多一些呢?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日前联合开展的关于“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更容易创业成功”的调查显示,3275 名接受调查的网民中,有 64.99%的人表示身边理科生创业的居多,23.37%的网民表示文科生居多,而有 11.64%的网民表示两者数量差不多。 “在高校里,创业的理科学生要远远超过文科学生,因为文科生创业的难度相对更大。文科创业项目一般是靠创意取胜,技术含量相对较少,但创意是很容易被复制的,所以文科生

6、创业成功的几率不是很大。”一位网友这样认为。调查还显示,54.25%的网民认为文科生的创业难度更大,23.84%的人认为文理科生创业的难度是一样的,只有 21.91%的网民认为理科生创业难度大。 “文科与理科所关注的学科领域不同,因此造成了学生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理科生可能更擅长逻辑思维,文科生往往比较感性,这些学科造成的差异就会导致学生在创业时产生差异,当然,他们也存在着各自的优势。”中央民族大学 KAB 讲师周其洪认为。(来源:扬子晚报2008 年 10 月 7 日)大学生流行组团创业大学生流行组团创业 成本分摊风险自担成本分摊风险自担不久前,大学毕业生许鹏和裴济终于收拾好了租来的房子

7、,置办齐了办公用品,安装了宽带网。他们准备开始创业,然而他们并不是去注册一个企业,而是共用房子和办公用品,分别注册自己的企业,许鹏称他们的创业方式是“组团创业”。 许鹏去年毕业于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一年来换了几个工作都不理想,逐步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想开个礼品公司;然而,算了一下创业投入,又高教研究与决策参考 2008 年第 3 期(总第 3 期)3觉得自己经济能力达不到。不久前,他认识了在山东大学刚刚毕业的裴济。裴济也想自己创业,搞个企业策划公司,也苦于缺乏资金。二人一合计,为什么不分担成本呢?于是,从 9 月初开始,他们在省城和平路租了一套小房子,又购置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用品

8、。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二人终于完成了创业前的准备。许鹏高兴地说:“前期准备工作花了一万多元,两个人分担就觉得轻松多了。”据记者调查,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创业困难重重。近年来,济南大学生不断创新形式,逐步兴起了一种几个人一起创业、项目自选、风险自担、成本分摊的形式。正如许鹏所说:“买东西兴团购,创业也可以组团呀。”家在济南市历下区的陈强也采取了这种形式。他从重庆的西南大学大专毕业后,回济南和原本不认识的山东轻工学院本科毕业的小张、一家民办高校毕业的小颜等人,一起创办了济南废品网。他们进行了分工,分别负责回收纸制品、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等。他们每人

9、负责一项业务,分别管理自己的业务,风险和收益自己承担,成本则是大家分摊。创业时间不长,他们就和几十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常年废品回收协议。随着业务的开展,大家的收入逐步提高,参与创业的几个年轻人都很满意。陈强很欣赏这种创业模式。通过自己的创业经历,他认为组团创业模式是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这种模式分担成本,解决了大学毕业生缺乏资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创业,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让大家都有信心坚持下去。”(来源:大众日报2008 年 10 月 7 日)现阶段后勤保障体系的几种类型现阶段后勤保障体系的几种类型汤国君在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模式选择与运行的研究一文中将现阶段后勤保障体系归纳为以

10、下几种类型:1事业型管理体制、企业化运行模式这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后勤隶属于学校的事业型管理体制,从宏观上来说,它们是学校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学校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它们从属于学校,服务于学校,同时也依附于学校。而从微观上来说,它们的运行机制又是企业化方式,是按照有约束、有指导、有范围、有程度的模拟市场规律经营服务。这类模式在当前高等学校的主要形态有:一是一体两制;二是管理与经营分开,如“小机关、大实体”;三是有些高等学校也实行经营任务总承包模式。高教研究与决策参考 2008 年第 3 期(总第 3 期)42事企分离的企业型模式这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后勤完全从学校事业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建

11、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体系,从管理体制和运转机制上完全企业化。它的最大优点是:后勤从学校的整体管理中分离出来后,将使学校管理从后勤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将集中使用财力主要用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使学校的教育生产力获得最大程度的解放,实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目标。3高等学校后勤服务集团模式所谓集团是指由多个法人缔结的联合体。从法律地位上看,集团总体不是一个法人,不具有公司制企业那样的单一法人经济实体地位,以区别于单个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各法人企业具备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包括集团的核心企业、紧密层企业、半紧密层企业和协

12、作企业。集团通过一定的联结纽带组成,这个联结纽带,一般有资本、技术、生产、价格等形式。其中资本纽带是集团最主要的联结方式,以其控股、持股等方式联结而成。4社会化服务型这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学校不拥有自己的后勤服务系统,将学校主要的后勤服务交由社会承担。拥有较丰富财力的新建学校和民办校采用这类模式。归类分析,上述四种类型中,第四种类型适合新建的或民办的规模较小的学校。前三种形式较为普遍,几乎涵盖了全部公办大学的后勤现状。(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 年第 10 期 作者:赵喜江等)中国高中国高等教育界等教育界应更多关注美国公应更多关注美国公立大学立大学总体来说,美国的高等教育可以粗略地分为两

13、大类:“公立”和“私立”。哈佛、耶鲁等常青藤盟校均属于私立大学(或是学院)。我们也看到,中国高等教育界也更关注这些名校的动向。这没有错,因为它们确实代表着世界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然而,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忽视美国庞大的、同样也很强大的公立大学群体。但可惜的是,我们对诸如 UC 系统、UT 系统等知之不多甚至是知之甚少。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这样的现状。首先,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公立大学乃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的大学排行榜举世闻名,在其2008 年的大学排名中,在国家级大学(national universities group)的分类中,总共统计了 262

14、 所,其中 164 所为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则为 98 所。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对占据了三分之二比例的公立大学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高教研究与决策参考 2008 年第 3 期(总第 3 期)5其次,美国的公立大学非常优秀。以 UC 系统为例,就其本科教育而言,10所分校有 9 所的排名都在全美高校 100 名之内,而其中有 6 所在 50 名之内。在UC 系统内,仅以在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的 2008 年大学排名中位居第 25 位的洛杉矶分校为例,现有教师 4000 余人,其中诺贝尔奖得主就有 5 位。再次,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的公立大学与以公立为主的中国的大学所面临的机制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很多问题也

15、都大体相似。比如,美国的公立大学,上有美国教育部,下有各个州的立法机关,它们对公立大学都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同时,公立大学如何为所在州、所在城市的地方经济服务,如果州政府对大学提出各种要求(比如压缩财政经费、增加入学人数)时,大学该如何应对等等。这些都与中国大学所面临的问题有相同的地方。我相信,美国公立大学解决问题的思路乃至具体的方式方法,都可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来源:科学时报总第 4410 期 作者:郭英剑)高校的问题在于高校的问题在于“没有市场竞争没有市场竞争”中国高校当前出现的问题,在于没有市场竞争机制,学校很少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对于整个学校来说,招生时受教育者没有充分的选择权,培养时受教育者也没有选择权,学校间没有通畅的转学制度,学生很难从一学校转到另一学校,与之对应,学校也很少对学生实施淘汰。对于学校领导来说,由于任命权、评价权、考核权,在上级管理部门手中,因此,往往办学眼睛朝上,对上负责多,对教育本身负责少。对于学校教师来说,由于几乎没有任何资源配置权力,无论是招生、培养、学科发展,都少有自己的发言权,因此,在办学中,遵照行政命令多,自主开展教学与学术研究者较少,难以实现育人梦想与学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