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73995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二讲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二讲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二讲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二讲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 和人的发展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田晶1导 言n高等教育本质回答“高等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它 揭示高等教育这一社会现象有别于其他社会现象 的根本属性。n高等教育规律回答“高等教育是如何运行的”,它 揭示高等教育在运动和发展中所要遵循的必然的 逻辑轨道。2n辞海:规律,“亦称法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 联系和必然趋势。规律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但是能认识它,利 用它来改造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并且限制某些规律 对人类生活的破坏作用。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 有对十分丰富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才能认

2、识规律。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客观 规律,并用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3第一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n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受制约起作用相适应4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n高等教育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生产力发展提供基础提出要求5n高级专门人才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生产力发展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6普通高校学生与研究生情况统计(单位:万人)年份普通高校招生在校生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在校生1999160413923200022155612.930.120012687191739200232190320502003382.21108.626.965.12004447.31333.532.68

3、2200550515623798200654017394011020075661885421202008607.7202144.6128.320096392144.751.7140.52010661.82231.853.8153.82011681.52038.556164.82012688.82391591722013699.82468.161.1179.4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n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美国 1929年1957年 国民收入总增长中33%是因为增加教育投资取得的; 日本 1930年1955年 国民收入总增长中25%是因为增加

4、教育投资取得的。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在 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 理论。 8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投资资量投资领资领 域国民收入量1960年1970年1975年1卢卢布教育3.28卢卢布4卢卢布4.13卢卢布1卢卢布农业农业5.12卢卢布4.12卢卢布2.60卢卢布经济发展教育投资加大9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 纪末达到4%。 2012年3月5日,温总理向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作政 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 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编制进行预

5、算,并且达到 4%。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单位:%)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 比例2.322.352.362.552.792.633.213.32 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比例3.282.792.163.013.323.483.593.66102009年,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 ,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63.9倍。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我们以人均GDP来 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 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日本 为4

6、.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 助项目成果)11二、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n高等教育受政治制约思想灌输控制领导权控制入学权12n高等教育为政治服务专门人才的培养巩固政治制度巩固经济制度为政治服务13三、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n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文化以观念形态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 生产关系变革过程。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 文化现象,文化从思想上影响教育者与学习 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制约着一定社会的高 等教育目的的形成和整个高等教育教学工作 的组织形式、方法与手段。14n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文化的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更新、创造

7、文化的吸收、融合15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青年中后期向成人过渡,生理发育成熟,心 理特征获得相应发展。n独立自主n自我实现n思想活跃n勇于创新n务实进取16(二)高等教育应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世界上在科学技术上首次作出突出成果的人 ,最佳年龄在三、四十岁左右。17n培养昂然向上的精神气质 n培养宏阔多元的认识视域 n培育清明淡定的人生涵养 n提供理性道德的体验情境 n筑牢立足社会的专业基础18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主要社会职能n1980年,哈佛大学曾认真考虑是否自建以赢利为目的的公 司。哈佛的一位教授发明了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使细菌异 源蛋白质的方法,通用电器公司

8、的一个子公司要用50万美 元将专利买下。但这时,哈佛想要赚大钱,它准备与投 资公司合作开办一个公司,由哈佛出教授、专利和设备 ,投资公司出钱、负责销售。但这一想法遭到哈佛教授 、学生、校友、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认为 如果哈佛带头从事盈利性商业行为,将在美国高等教育 界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与企业界的直接竞争。n大学在追求获利的时候,别丢掉自己的学术 灵魂!19n在现代社会,大学的真正使命究竟是什 么?n大学应该发挥什么样的社会职能?20n美国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指出:“在二十世纪 ,大学确立它的地位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两 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 论为基础,另一

9、种则以政治论为基础。”n所谓认识论的哲学,指人们趋向于出于闲逸的好奇 精神去追求知识,即大学主要为学术自身发展的理 由而存在。n所谓政治论哲学,是指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 于闲逸的好奇,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即 大学探索知识主要为满足社会的需要。21一、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基本概念n所谓“职能”,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 :“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n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为“人和事物以及机构 所能发挥的作用与功能”。22n高等学校职能是高等学校依据其社会分工所应当承 担的工作及能力。n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应该做什么,其二是做到什么 程度。 n从第一层含义来说,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高等学校这

10、 一社会机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基于第二层含 义,高等学校的职能又受社会现实需求的制约。23二、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历史演进(一)培养人才: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n“所有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专业教育,时代 需要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大学接受了这一任 务。法律、医学、神学和艺术都是需要有能力并 接受过教育的人所从事的专业,大学正提供了这 些教育。”n可见,中世纪大学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官吏、牧师 、法官和医生等专业人才。24n最早对中世纪大学职能进行精辟描述的首推牛津大学学者 纽曼。作为19世纪的高等教育思想家,纽曼是大学单一 职能”论的信奉者。他于1852年在大学的理想( The Idea of a

11、 University)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当时牛津大学的 思想。n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传授所有知识的场所”,大学是 为教学而设,为学生而设。大学应该是一个提供自由教育 (Liberal education),完整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专门化 教育的地方。大学的目的在于“传授”学问而不在于“发 展”知识。大学的教育要达到提高社会理智格调、培养大 众的心智、净化民族的情趣等目的。252、科学研究: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n高等学校的职能演进的第二阶段与19世纪德国大 学的改革相联系。n1806年拿破仑战胜普鲁士后,德国著名的哈雷 大学被拿破仑镇压。威廉三世基于“国家必须 用精神力量去弥补物资上的损失”的思

12、想,接 受人们的呼吁力主重建大学,并任命洪堡为内 务部长改革普鲁士教育制度。洪堡上任后不负 众望,在其倡导下于1810年创建柏林大学。26n柏林大学彻底改变了中世纪大学传统办学的模式, 确定了科学与学术民主在大学的地位。洪堡提出的 “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以及强调大学 追求科学发展的办学思想,在柏林大学得到了充分 体现。n柏林大学被公认为第一所具有现代大学意义的大学 。其科研职能的确立,促进了德国科学技术与国家 经济的发展。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德国取代法国 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从此,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 职能得到广泛的认同。273、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的第三职能n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

13、的职能产生与19世纪中叶,最早发端 于美国。n德国大学的改革步入了一个极端,即重理论而不重实际, 重在培养具有高级思辨能力的学者而非社会需要的人才。 德国大学这一传统使大学成为“象牙之塔”,严重脱离社会实 际,走到了社会的边缘。美国没有完全效仿德国大学的传 统,在营造学术研究氛围的同时,将“实用主义”的精神渗透 到办学实践中,引发了大学的第三种职能服务社会。28n19世纪中叶,美国已初步建立起自己的近代机器制 造业,在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业的工业化过程中 ,要求高等学校为其培养工业和农业技术人才。但 当时美国高等学校仍然保留着从英国移植来的办学 传统,培养的是法官、牧师、医生等,不能适应当 时

14、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29n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Morrill Act),该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1人,联邦政 府便拨给土地3万英亩,可用其收入作为建立农业和 机械工程学院的基金,培养发展地方工农业所需的 专门人才。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称之为“赠地学院” 的来源。n莫雷尔法案的颁布、赠地学院的建立和“威斯 康星思想”的出台,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革 命,并使美国高等教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 的先导。大学脱离了“象牙塔”,开始与社会各个 领域合作,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30n美国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于1963年在他的 大学的功用一书中,用“多元巨型大学”来描 述当时

15、美国的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的发展 情况。他认为,现代大学是一种多元的结构,有多 重目标,多个权力中心,为不同的顾客服务。现代 大学不仅具有培养人才的传统职能,也应该具有发 展科学的职能,还应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能,大学应 该成为社会的服务站”。31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10月9日于巴黎发表的 世界高等教育宣言第四条中提出,应该通过根据 社会对高校的期望和高校的行动之吻合程度,评定 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可见,社会与大学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的范围将日益扩大,并成为大学未来的重 要生存方式。32n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农业工业知识)中,高等学 校职能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33高等教育与社会世界经济强国意大利大学起源,1088文艺复兴法、英本科教育,1200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德国新大学运动,1810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研究生教育,1876世界中心国高等教育大众化,1960后工业化知识经济日本的高等教育,1950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高等教育,197734n谢谢参与!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