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转变作风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673806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转变作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申论—转变作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申论—转变作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申论—转变作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申论—转变作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转变作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转变作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1 转变工作作风参考答案转变工作作风参考答案 (一)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 概括(一)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 概括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解决哪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解决哪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 (2 25 5分)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 200 字。 【参考答案】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解决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学风方面,轻视学习,理论素养不高,不思进取、把学习当门面;第二、思想作风方面,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不强;第三、工作作风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滋生腐败;弄虚作假,虚报

2、浮夸;第四、生活作风方面,包养情妇,腐化堕落。 (计空格 170 字) (二)(二)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 。从“表哥” 、 “房叔”的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 。从“表哥” 、 “房叔”的落马,再到“雷政落马,再到“雷政富不雅视频” 、 “单增德离婚保证书”等热点事件,富不雅视频” 、 “单增德离婚保证书”等热点事件,网络曝光已经成为腐败案件查处的一条网络曝光已经成为腐败案件查处的一条重要路径。请结合资料内容,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网络反腐的。 (重要路径。请结合资料内容,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网络反腐的。 (3030 分)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不超过 300 字。

3、 【参考答案】 网络反腐,即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网络反腐有利也有弊。一方面,网络举报成本低、速度快、影响大;有利于有关部门调查反馈,提高了案件查办效率;发挥了教育警示作用,对潜在腐败分子产生很大的震慑力量。另一方面,网络反腐信息真假难辨; 失真的网络言行可能对一些优秀干部造成伤害, 对反腐倡廉工作和社会稳定带来干扰;而且我国关于网络管理、 网络监督的相关制度法规不够健全。 因此, 要想有效利用网络反腐,健全制度法规,发挥互联网在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计空格 268 字) (三)(三)领导干部下

4、基层,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似的领导干部下基层,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似的“身入身入”,而是饱满热情和责,而是饱满热情和责任的任的“心入心入”。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如何才能实现领导干部下基层由“身入”到“心入”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如何才能实现领导干部下基层由“身入”到“心入”的的转变。转变。 (3 35 5 分)分) 要求: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 350 字。 【参考答案】 实现领导干部下基层由“身入”到“心入”转变,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端正态度,改变作风,树立察实情、办实事的思想意识,要真正深入基层,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 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

5、;第二,下基层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开展社情民意调查活动,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切入点,深入开展访民情、听民意活动,了解实际情况;第三,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与基层弱势群体搭建帮扶纽带,积极解决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第四,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活动,建立接待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认真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五,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出台相关规定,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违反规定的按违规情节给与严肃处理,以此让领导干部拿出了干劲、深入基层。 (计空格 333 字) (四)(四)结合给定资料内容结合给定资料内容,以“实干兴邦,以“实干兴邦 从转变工作作

6、风开始从转变工作作风开始”为题,自选角度,写”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一篇文章。 (6 60 0 分)分) 要求: 1.观点鲜明,论述深刻; 2.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1000 字左右。 【参考例文】 实干兴邦 从转变工作作风开始 党的作风关系民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在作风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注意,比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骄奢淫逸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不仅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更影响党风,影响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唯有下大力气转变工作作风,才能实现“实干兴邦”的伟大构想。

7、转变工作作风,要在树立宗旨意识上抓落实。与群众心相连、情相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要求。只有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并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践行群众路线,才能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实际,体会百姓生活的喜忧, 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 才能心中有人民、 眼里有群众, 自觉自愿地服务群众。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转变工作作风,要在深化为民服务上抓落实。人民群众养育了我们的党,成就了党的伟大事业。 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化为民服务, 把工作重心放在回应民求、 解决民难、 化解民怨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

8、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问题, 多做解民忧的好事, 勤做暖民心的实事,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3 甘做听民声的小事,切实树立起新时期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做到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时时刻刻为民服务。 转变工作作风,要在长效机制上抓落实。 “时事相催,重任在肩。 ”机制是使制度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 开展干部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 必须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治本之道来抓。要建立健全干部下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机制,健全办实事、解难题、 暖民心的考评激励和督查落实机制, 健全结对帮扶促发展长效机制, 使活动务实管用、经常有效,真正服务于民

9、、扎根于民。 “党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 ”作风建设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党员领导干部要具有忧患意识,时刻牢记国家之忧、民众之忧。心怀人民,扎根人民,执政为民必将是我们党永远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转变工作作风,必须要把树立宗旨意识作为关键,把深化为民服务作为核心,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保障,以此来顺应党心民心,谱写实干兴邦的伟大篇章。 (计空格 1021 字) 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保护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有学者评论,古村落急剧消亡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文化悲剧。请根据给定资料(一)有学者评论,古村落急剧消亡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文化悲剧。请根据给定资料 1 16 6,指

10、出出现这种文化悲剧的原因。 (,指出出现这种文化悲剧的原因。 (3030 分)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 300 字。 【参考答案】 这种文化悲剧表现在我国古村落急剧消亡,其消亡的原因有多方面。一、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农村土地。二、对政策理解尽科学,导致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标准单一、 盲目拆建古村落情。 三、 农民观念转变, 期望改变生活方式,破坏了村落原有结构。四、古村落年久失修,自然老化。五、部分地方政府实施的古村翻建工作缺乏专业性,存在“破坏性保护” 。六、部分地方政府领导思想觉悟不高,盲目用文化资源换取 GDP 或视传统村落为封建产物进行改造

11、。 七、 过度商业化, 导致原住居民完全搬离、原有风貌受损。八、政府工作中存在权责不明确,缺乏主管部门等问题,对古村落的保护不到位。 (计空格 290 字) (二) “活着的千年古镇”(二) “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的保护模式受到了广泛好评,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西塘的保护模式受到了广泛好评,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西塘模式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了哪些启示。 (谈西塘模式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了哪些启示。 (2020 分)分) 要求:对策具体可行,有针对性。不超过 250 字。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4 【参考答案】 西塘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原生态、活态的保护的典范。西塘模式揭示出在古村落的保护中

12、应注意:一、改善基础设施,吸引原住居民,保留原有生活方式,实现景区保护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统一;二、科学合理实施修复,保护村落建筑原有风貌;三、挖掘民俗文化遗产的潜力,大力发展旅游业;四、发动居民全方位参与旅游开发,分享经济收益,提高居民积极性;五、举办国内外知名活动,利用现代元素提升知名度;六、履行政府职责,坚持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合理规划,保护景区。 (计空格 232 字) (三)有评论指出,对于传统村落,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必须在保得住的同时,让(三)有评论指出,对于传统村落,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必须在保得住的同时,让传统村落活起传统村落活起来” ,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

13、的理解。 (来” ,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040 分)分) 要求: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观点明确,分析恰当,语言流畅。不超过 350 字。 【参考答案】 对传统村落最有效的保护形式是在保持村落原有风貌和文化遗产的同时, 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传统村落的保护对历史传承和现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 保护古村落是探寻中华农耕文明根源的基础; 其次, 只有保护了传统村落才能更好地大量附于其上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保护古村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 要保护传统村落, 必须要对其进行一定开发利用。 传统村落具有活态和立体的历史属性,

14、同时也是生产、生活的基地及农村社区,不发展,将难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因此,当前存在的将古村落作为博物馆保留,以及肢解村落风貌及文化、进行过度开发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要实现村落的发展,应对其实施保护性开发战略。 (计空格 310 字) (四)请(四)请根据给定资料,以“守望田园居根据给定资料,以“守望田园居”为”为主标主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题,写一篇议论文。 (6060 分)分) 要求:1.观点正确、结构完整; 2.有真情实感; 3.10001200 字。 【参考例文】 守望田园居 保护传统村落 建设幸福家园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目标。中国中公

15、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5 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传统村落,建设美好家园,必须保护民族根性文化。而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看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基本处在农耕文明时期,中华文化则深深根植于这些这些姿态万千的古老村落之中。 然而, 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之中,这些村落却正面临着灭顶之灾。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这些古村落或古韵悠远,或景观独特,折射出丰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诸葛村、西塘地的保护模式声名鹊起,这样的案例只是凤毛麟角,当前历史文化村落的存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连片且上规模的历史文化村落越来越少, 一些健康的民间习俗逐渐消逝。 我们必须要

16、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立即行动起来!总体来看,保护历史文化村落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随着乌镇、西塘、诸葛村等历史古村镇近年来成为国内知名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关于历史文化遗迹会被变相利用和遭到破坏的质疑也随之产生。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事实上,国内一些古村落已因为旅游开发而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出现了“文化被肢解”的悲剧。 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实现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 要明确协调发展的标准,即既保护好古村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又让村民依据其价值进行了适度的利用; 要加快制度出台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方案, 通过民主听证等方式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要加强对古村落开发利用的监管力度,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对古村落进行合理利用。 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历史文化村的的保护是个巨大的难题。 一方面是村落保护往往与村落的发展构成矛盾;另一方面是需要政府部门精密分工、团结协作,同时具备高度文化觉悟; 再一方面是无论中外可资借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