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71352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9.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三 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学目标:1、掌握学校教育出现的社会性原因 。2、把握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间的( 纵向)规律性联系。3、把握现代社会教育系统的结构与 功能 主要内容:1、教育发展的历程2、现代社会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一、原始教育(一)原始社会教育的发展 儿童逐渐成为主要的教育对象,老人则成 为教育工作的天然承担者。 教育内容丰富起来了,不仅包括生产经验 ,而且原始宗教、艺术和军事训练也逐渐 成了教育的内容。 教育方法上也有些发展,如游戏、讲述、 有意识的示范都成为教育的方法 。(二)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原始性3、教育的同一性每个人受到的教

2、育基本相同。教育目的、内容、方法 简单、粗糙和低水平。教育未从社会生产和 生活中完全分化出来 ,成为独立的社会活 动。二、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虽然在目的、 内容、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由于一定 社会的教育被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 ,这又注定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和相 同的地方。所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 育同属古代教育的范畴。(一)奴隶社会教育的发展1、学校教育的产生 根据史料与考古发现,人类大约在公元前 3500年左右开始进入奴隶社会,以四大文 明古国为代表的人类社会踏上了真正意义 上的文明之路。 奴隶社会在教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学 校的产生。教育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 活中

3、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单独的事业。 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 苏美尔人建立很多的 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2000年: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 家,先后出现古巴比 伦帝国、赫梯帝国、 亚述帝国、波斯帝国 。公元前4世纪:外族 入侵。 最早的学校教育应出现于两河流域。 从考古的材料来看,苏美尔人的学校教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学校分为三大类:近王宫的学校;位于神庙附近的学校;近书吏居住区的学校,可能是私立学校。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王室和神庙培养书吏,以满 足土地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教学内容:基础课(语言课)、专业技术课和文学 创作课。 教学方法以读、背为主。体罚严厉。 古埃及: 公元前6000年

4、: 上、下埃及建立有 規模的部落。 公元前3000年: 初步统一的古埃及 国家建立(法老时 代)。 公元前6世纪:波 斯人入侵。 公元前332年:希 腊马其顿人征服 。 公元7世纪: 阿拉伯人入侵。 大约在公元前2500左右, 出现了学校。 古王国时期出现培养法老继承人宫 廷学校,也培训一些贵族子弟成为 官吏。中王国时期出现职官学校, 僧侣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以僧、 吏为师”、成为古埃及教育的特征。 古埃及重视道德品质培养。古埃及教育特别重 视书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专业知识传授。方法 是灌输与惩戒。 印度 公元前3000年:印 度河出现一些小国 。后历经“哈拉巴 文化”、吠陀时代 (约公元前1

5、500 600年)、列国时代 (公元前600400 年),进入孔雀帝 国时代(公元前324 187年)。 1、婆罗门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 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 是最高。2、刹帝利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 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 力。3、吠舍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 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 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4、首陀罗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 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地位。 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宗教盛行,教育权利 (家庭教育)掌握在宗教僧侣 手中。只有三个姓氏的人有权 受教育,只有僧侣可任教

6、师。 早期以教子诵经。 后学习内容扩大,出现了语法 、法律、天文、哲学等专门学 校。佛教从前世纪兴起,佛 教寺院成为教育主要场所。佛 教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子入尼 姑庵受教,读成为比丘尼。这 种教育为神学教育,在家修行 受教也被提倡。 有历史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中国就有 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已经确定,我国殷商时代有 了学校教育。 学校机构主要有 : 庠(养老兼 教育的场所)、 序、学(习射的场所,后来成 为军事教育的机构)、 瞽宗(礼乐教育机构) 。古希腊古希腊 (爱琴文明) 克里特: 前2017世纪。 迈锡尼: 前1612世纪。 荷马时代: 前119世纪。 古风时代 : 前86世纪。

7、 古典时代: 前54世纪中期 。 马其顿时代: 前4前2世纪。克里特克诺索斯王宫全景(复原图)克里特克诺索斯王宫遗址克里特排水系统米诺文明的象征公牛角储存食物的泥坛迈锡尼古城复原图迈锡尼狮子门遗址迈锡尼军事题材浮雕盲诗人 荷马古希腊的行吟诗人希腊城邦的形成斯巴达人教育目的: 培养骁勇的军 人和武士 教育内容: 军事体操(赛 跑、角斗、骑 马、投掷)伯里克利胸像, 大理石复制品,高48 厘米,现收藏于伦敦 大英博物馆,原作为 青铜,克雷西勒斯作 于公元前430年。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黄金”时期 公元前443至429年五百人会议(民主的争论)卫城卫城雅典民主政治和古典文化的象征雅典民主政治和古典文化

8、的象征 雅典人教育目的: 培养多方面 发展的人 教育内容: 哲学、文学 、艺术、体 操等。体育体育奥林匹亚宙奥林匹亚宙 斯神殿遗址斯神殿遗址奥林匹亚赫拉神奥林匹亚赫拉神 殿遗址殿遗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的圣火点燃仪式在附的圣火点燃仪式在附 近举行近举行学校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在奴隶社会? 学校出现在奴隶社会并不是偶然的,因为 该社会具各了产生学校的一系列条件。 首先,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了 使一部分人能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 从事脑力劳动的水平。从政治的需要看, 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需要有官员 从事管理政权的活动,需要武士为保卫政 权而战,还需要有一批掌握知识的

9、人从事 各种精神、文化的活动。这些人都要经过 一定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 其次,体脑的分工也使奴隶主阶级有时间 从事专门的文化教育活动,这一方面促进 了文化的发展,使学校教育有内容可教。 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从事学习和教 育的空闲时间。 最后,在奴隶社会出现了文字。如古埃及 文字、我国的甲骨文,巴比伦的苏美尔人 的楔形文字等。文字的出现,使人要掌握 文化就需经过专门的学习。同时文字的出 现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由此可见,学校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和 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其中经济提供了教 育专门化的条件,政治成了设立学校的最 主要的需要,文化,尤其是文字的出现, 为文化的积累和传递提供了脱离经验主

10、体 机体的独立存在的媒体,也促进了教育专 门化。古埃及人用纸草造纸 楔形文字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 头和泥版(泥砖)上。2、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手中的工 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学校教育是直接为满足统治阶级维护自己 统治的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在培养 目标上,主要培养官吏、文士、武士、僧 侣、政治家、雄辩家等。这些人都属统治 阶层,是国家机器的操纵者或维护者,亚 里士多德宣称:“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 。应陶冶公民使他们的生活适应于政府的 形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在奴隶社会中,统治阶级从不讳言或掩盖 教育的阶级性。(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奴

11、隶社会中体脑分工与对立必然导致学校 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相脱离和对立。 注意: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 离并不等于奴隶社会的全部教育活动都与 社会生产劳动无关。事实是,在奴隶社会 中,除了有学校教育外还有非学校教育。 广大的自由民和奴隶正是在学校之外,在 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接受教育的。 (3)学校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随着奴隶社会文化的发展,学校教育内容 也就日趋分化了。 在我国 在古希腊 罗马帝国的后期西周,就有“六艺”之分,到春 秋时期,教育内容不仅增加了“ 易”、“春秋”,而且在重心上也 发生转移,不再是以军事、体 力的训练为重点,而是以当时 认为的最重要的知识,政治、 伦理

12、的内容为重点了学校教育中加强了文法、 修辞、逻辑等知识性的内 容。在雅典柏拉图的学院 门口,挂着“不懂数学者 莫入”的牌子。(公元4世纪)文法 、修辞、逻辑、音乐 、体育、几何、算术 等七门学科,已被确 定为学校的课程。(4)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在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体系中,首先发展 起来的是初等教育和当时意义上的高等教 育。中等教育在当时还未普遍、明确地成 为学校教育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阶段。 在学校内部教育的组织制度也是不健全的 ,没有年级和班级之分,教学形式主要是 个别教学。初等教育的任务主要是 为统治阶级子女奠定进 一步学习的基础,作为 学校教育的起点,它必 然率先建立。高等教育是培养 将

13、直接参与社会 的政治活动和文 化活动的人。(二)封建社会与教育 在欧洲,封建社会自公元5世纪末直至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约一千 两百年。 在我国,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算起(公元前 221年),到1840年鸦片战争止。1、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 统治阶级为废除旧制而限制学校的发展。 在建立新制的过程中,统治者往往利用教 育的功利性作用来为维护统治利益服务, 从而发展教育。 封建社会教育的鼎盛时期与社会的鼎盛时 期基本一致。在欧洲,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8世纪以前,希腊 化时期形成的学校几乎全部被封闭。在我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也演了一场“焚书坑儒 ”、不办官学也不办私学、专靠法治来破坏旧

14、文化和旧教育的“武打戏”。这一现象实质上 是与夺取政权和控制、巩固政权联系在一起的 。新的统治者要从掌握旧文化的人手中夺得权 力,就要剥夺他的文化优势。欧洲从8世纪80年代查里曼大帝的教育改革开始 重建学校。我国从汉朝起重建太学。 在我国出现在唐朝,在欧洲出现在13世纪。社 会的鼎盛也使封建教育形成了自己的机构体系 和思想、内容、方法体系 。2、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 如我国唐朝官学中的六馆,共分四级,每 一级的入学资格都有严格规定,其区分的 标志主要是祖、父辈官品的高低。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僧侣属第一等级,他 们几乎垄断了文化教育的权力。 国子学,只收文

15、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 太学,收的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四门 学,以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为招收对象。 八品及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只能入书学、 律学、算学等的三个馆。此外,还有专门 为皇亲国戚的子弟设立的崇文馆和弘文馆 。 (2)对象、规模、种类的相对扩大与增多 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队伍的扩大及封建统治 方式发生了改变导致学校教育对象、种类 的扩大与增多。 在初等教育方面:不仅规模扩大,网点下 伸至大的村或镇,而且到了封建社会后期 ,在西欧逐渐出现了不同于教会学校和骑 士教育的商业学校和行会学校。 中等教育方面:开始出现一些新型的、相 对独立的进行中等教育的学校。其中部分 带有专业性和职业性。如,欧洲最

16、早出现 的航海学校、后来的古典文科中学;我国 中央官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地方官办 的,如太医署设医学,其中分为医科、针 科、按摩、咒禁、药师等专业。司天台设 天文、历数、漏刻等专业等。 在高等教育方面:欧洲出现了中世纪大学 。 最早的一批大学有: 博洛尼亚大学(1158年得到政府承认,后 增设医学、神学,但以法学著称) 萨莱诺大学(1231年得到政府承认,以医 学见长) 巴黎大学(12世纪80年代法国国王和教皇 竞相承认,以神学著称) 牛津大学(1168年得到承认,1209年从牛 津大学分出一部分建立剑桥大学) 大学之母萨来诺大学想象图巴 黎 大 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大 学 的 教 学三、 近代教育 欧洲的近代史一般是从1640年的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起,到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胜 利为止。 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