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部运动损伤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669878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30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部运动损伤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下肢部运动损伤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下肢部运动损伤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下肢部运动损伤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下肢部运动损伤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肢部运动损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部运动损伤(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肢部运动损伤下肢部运动损伤 骑士捩伤(股内收肌损伤) 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是股内收肌群的损伤,在马术、短跑、跨栏、藤球、 体操及芭蕾中较多见。 病因病机 股内收肌的作用有二, 一是使髋关节内收; 二是当单足站立时有内旋髋关节的作用 (也可谓是使骨盆外旋的作用),因此,内收肌发生损伤的机理也不尽同: (一)髋内收伤:大都是当骑马时内收肌突然收缩所致,特别是当跳沟、跳栏时,骑 者双腿用力内收夹住马鞍,而当马跳跃落地时,又因鞍向上撞击臀部使两腿分开,牵拉 内收肌造成损伤。是谓骑士捩伤。 (二)赛跑时,后腿向前迈步,内收肌猛力收缩使骨盆外旋,可引起内收肌损伤。 内收肌损伤,可为急性伤也可为劳

2、损伤。其病理有以下几种: (一)肌腱止点伤:主要是内收长肌的止点,位于坐骨的耻骨枝,病理见末端病。 (二)内收长肌肌腹与腱的连接部的捩伤或断裂。 (三)内收长肌肌腹断裂。 症状及诊断 体征一般都很典型,大腿的内侧疼痛、内收无力、不能骑马分腿及跑步。检查时其 体征因损伤的病理不同而不同,如果是肌肉断裂,则在大腿的内侧有明显肿胀,并有皮 下出血,有时,在断裂的部分可以触到凹陷;如果是肌腱捩伤,则在大腿内侧上部相当 肌腱与肌肉衔接部有压痛;撕裂点如果在耻骨上,则疼痛局限于耻骨。所有这些损伤在 髋内收抗阻时,都在伤部出现疼痛。 治疗 (一)推拿治疗:活血化瘀、理筋止痛 (二) 冰敷及弹力绷带固定是较有

3、效的治疗方法。并可做日常生活活动。但完全 恢复约须 46 周。 运动员股四头肌挫伤 临床上极为常见。尤其是以下肢为主的运动,如足球、跆拳道等项目的队员,其 受伤率更为突出。 病因病机 股四头肌挫伤是外力冲撞所致,如奔跑时的碰撞、跳跃时的摔跌、高处坠下及相互 弹踢等,造成软组织急性受压、擦伤以致血管破裂、局部瘀肿疼痛,而出现症状。与肌 肉断裂不同,有残留的功能,与捩伤也不同,它不是牵拉伤。 股四头肌挫伤的病理有轻有重,晚期,较严重病例常常继发化骨性肌炎。 症状及分型 按伤后症状和处理的需要,可分成轻、中和严重三型。 (一)轻度挫伤:压痛局限,膝可屈至 900位,轻跛。 1(二)中度挫伤:局部明显

4、肿胀,可以摸到肿块,膝不能屈曲至 900位。跛行,上楼 或起立时均痛。 (三)严重挫伤:肿胀广泛,摸不出肌肉的轮廓,膝不能屈至 450,跛行明显,只能 用拐走路,有时膝关节出现积液。 治疗 可分为三期治疗: (一)限制活动期:此期的主要治疗目的是止血,应休息、冰敷及抬高患肢。也可立 即用厚棉花和弹力绷带压迫包扎。股四头肌抽动练习,轻型伤后 24 小时开始,中度 48 小时开始。用手掌于伤患部位的周围,作轻缓柔和的来回抚摩 25 分钟,以缓解局部 伤痛。 然后用单手或双手拇食指分别于伤损局部的左右两侧作上下来回轻柔地揉捏 2 5 分钟,以散瘀活血、消肿通络。 (二)恢复活动期:当受伤的股四头肌伤

5、情稳定病人自己可以控制股四头肌收缩时, 膝即应开始伸屈轻微活动。可行推拿治疗,推按弹拨,舒筋活络、消炎止痛。增加活动 度也有作用。 活动,首先应是膝伸直位功能练习。屈曲练习应根据伤情缓慢开始,不能急燥。首 先是在床上膝的屈伸活动(足不离床),不应坐在床边作膝的抗阻伸屈练习。下地时应在 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扶拐行走。如果这时突然屈曲,再伤,其治疗则需重新开始。这期 的目标是膝屈 900和不用拐行走。属轻型者其治疗可直接过渡至第三期。 (三)机能恢复期:逐渐增加伸膝抗阻的力量,直到膝的活动范围完全恢复正常,并 可逐渐参加一些非对抗性的活动如游泳、网球。 运动员髌腱腱围炎和髌尖末端病 本病又称跳跃膝(J

6、umpingknee), 是指引起髌尖下极髌腱附着点及髌腱、 腱围部疼痛 的创伤性病变。 病变在髌腱及其腱围和髌腱在髌骨尖的附丽处, 髌腱部痛者称为髌腱腱 围炎;以髌尖痛为主者称为髌尖末端病。本病可因一次撞击或拉伤引起,更多的是因慢 性劳损所致。跳跃、篮球、排球等弹跳多的运动项目多发。 病因及损伤机制 从生物力学上看, 伸膝动作是由股四头肌通过髌骨与髌腱实现的。 运动员跳跃时髌 尖髌腱承受牵拉力是很大的。据 William 等记述,体重 91kg(一般腿负重 45kg),双膝 134 度角半蹲时,每侧髌腱受牵拉力为 1866kg(即一侧脚负重 45kg 的 411 倍)。半 蹲角 40 度时约

7、为 80kg。跳远踏跳一瞬间,最大垂直力达 300kg,如果起跳角为 40 度,则髌腱所受牵拉力为 300x176 为 528kg。跳高起跳一瞬间垂直力如为 160kg,髌 腱受力约为 285kg。这些计算数字可能与动态实际受力有些出入,但应承认在跳跃运动 中髌尖、髌腱承受拉力是相当大的,这和发病有直接关系。 1慢性劳损 最常见如跳跃运动员长期大量专项训练过多。反复牵拉髌腱及其髌 尖附着处,可引起血液供应障碍,反应性增生变性而出现症状。此外,反复牵拉也可使 腱围血管破坏影响髌腱;或血管受到反复牵拉劳损,引起内膜肥厚;或因局部过劳血流 加速、血量加大,致使毛细血管动脉化,进而管腔狭窄,供血不足引

8、起变性。 2猛力弹跳时一次拉伤 损伤髌腱甚至出现小的撕脱骨折,或所谓“镜下骨折” 。 3直接撞击髌尖部出现症状 (二)损伤病理 正常髌腱组织为波浪状无血管的腱纤维。 腱背侧与深筋膜之间有 4 5 层结缔组织, 称为腱围。 每层都有滋养血管。 各层间有结缔组织连接也有血管通行。 层间可以滑动。腱与腱围很易剥离。 2正常髌尖部腱附着处的连接方式为骨组织钙化软骨层潮线纤维软骨带腱 纤维等几种组织层次顺序连接,以保证腱止点的加固,即所谓“腱止装置”或“末端装 置” ,似电话线接头(图 10-3331333)。出现损伤性改变称“末端病。 出现病变后可引起以下病理变化: 1肉眼所见 腱及腱围变为黄褐色,腱

9、围充血肥厚,与髌腱粘连并有血管侵入。 腱本身变粗变硬。腱内有玻璃样变、脂肪侵入、钙化(图 103334339)。 2显微镜所见 (1)腱止点: 骨髓腔纤维变, 髓腔开放(潮线与钙化软骨层消失或变得不规则、 断裂, 使髓腔开放)。 也可见潮线推进(涨潮)新生骨化骨现象。 有时可见小骨折片被结缔组织包 围,成坏死骨即所谓“镜下骨折” 。纤维软骨带有毛细血管增生、毛细血管小动脉 化,或出现玻璃软骨岛或玻璃软骨骨化。 (2)腱组织:腱纤维变性,波浪状消失,玻璃样变、纤维变或脂肪浸润。血管侵入、 管壁厚、腔狭窄,周围有小圆细胞浸润,或有出血。腱内有时有软骨岛及骨岛。 (3)腱围:血管增生,管壁肥厚,管腔

10、狭窄,或有小圆细胞浸润。 (4)滑囊:肥厚。 诊断 (一)多有专项训练史,长期膝半蹲发力、跳跃史。 多数病例中没有急性受伤史, 而和专项训练有关。 往往经过一段专项训练后出现症 状。症状也多与专项训练有关。 (二)主要症状;跳痛、上下楼痛、半蹲发力痛,打软腿。 运动员患者中,一般平时症状不明显,做辅助训练症状也不严重,但专项训练时症 状突出。不能做大强度练习。如跳高运动员,跳到一定高度时则疼痛加重,不能完成训 练计划。 (三)体征:可能有股四头肌萎缩,髌腱腱围炎者,腱围增厚、髌犍变粗、硬韧。压 痛阳性。 髌尖末端病型者,髌尖增长,压痛阳性,腱止两侧压痛锐敏。 抗阻伸膝痛阳性。多在膝屈 90 度

11、左右。 (四)X 线表现:可见髌尖延长或腱内钙化。 由于本病症状和髌骨软骨病、 伸膝腱膜炎相似, 又常常与之并发, 故诊断容易混淆。 应注意鉴别。本病疼痛位在髌尖或髌腱,而不在髌骨后或腱两侧。抗阻伸膝痛的角度往 往比髌骨软骨病小。 本病多在 90左右最痛; 而髌骨软骨病多在 30 度50 度左右最痛。 再综合以上的体征不难诊断。必要时在上述压痛点局封(1普鲁卡因),如症状体征消 失即可诊断。 治疗 (一)保守治疗 绝大部分运动员采用非手术治疗可以保持训练水平。 1推拿:以痛点为中心行手法治疗。尤其对髌尖型者有时可收到良好效果。手法 的要点是对髌骨缘的痛点施行刮、掐,配合点按附近的穴位及揉捏。

12、2理疗。蜡疗及超短波有一定效果。 3针灸:髌尖末端病型,以针向上斜刺到髌尖,针尾用艾熏。 4强的松龙类药物加普鲁卡因腱围下(腱围与腱间)注射,每周一次,最多不超过 三次。 副肾皮质激素(如醋酸强的松龙)加普鲁卡因局封,每次强的松龙 05ml(125mg) 加 1普鲁卡因 23ml。如痛点在髌腱部应注入腱围内,即注入深筋膜与髌腱之间, 即可收到良好效果。禁忌注入髌腱组织内,这易促使髌腱变性。方法:针头稍斜刺人皮3下后,再刺过一层薄的硬膜(有阻挡感为深筋膜)后即达到腱围部。此时,针尖有触到硬 的腱性组织的感觉,但不要刺入。注药阻力甚小即为正确。髌尖型者应自髌腱向上斜刺 进入髌尖表面及深部注药。如一

13、次局封未愈,57 天后可重复注射。一般 3-4 次为 1 疗程。连续次数过多,弊多益少,易引起组织退行性变。 非手术治疗必须同时调整训练方法及训练计划。 单纯治疗不配合训练安排往往效果 不满意或易复发。 (二)手术治疗(保守无效症状严重者) 对非手术治疗经久不愈,影响专项训练和比 赛,或者影响日常生活,如走路、上下楼都痛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前应局封普鲁 卡因检查,局封能立时消除症状的,手术才有效果。 采用腱围剥离术;腱围怒张血管结扎切除术;变性髌腱部分切除术;腱纵行切开松 解术;腱“V”形切开延长术;髌尖切除术等。 症状通过适当安排训练可以自愈, 不使发展到不可逆的病理过程。 再加上适当的

14、治 疗,更能加速痊愈。所以对本病的预防及治疗,实行医生、教练员、运动员相结合共同 研究训练及治疗计划是很重要的。 。 提出以下训练原则: (1)加强负重静蹲及蹲起力量练习,使髌尖部结构及髌腱逐渐适应牵拉力量。也有 利于防止突然拉伤。 (2)训练中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尤其新运动员要逐渐增加跳跃运动量,使之逐 渐适应。 (3)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据研究,跳高时膝关节起跳角度越小对髌腱的牵拉力越 大、观察一些优秀运动员时发现,起跳角度小(髌腱受牵拉力大)时成绩不一定好。而制 动角在 170 度-180 度,起跳角在 150 度左右时成绩最好,髌腱处痛最轻。要使运动员 掌握良好的起跳角度。 尤其已伤

15、运动员改正不正确的技术对治疗尤为重要。 做杠铃辅助 练习时也应注意角度。如开始时负重角度大,以后减小。负重大时角度大,负重小时角 度应小等等。 (4)对已伤运动员应调整训练安排,暂减跳跃量。配合治疗加强肌力练习后,再逐 渐增加跳跃练习,重新适应。 SindingLarsenJOhansson氏病 又名髌骨骨骺炎、生长性髌骨炎或青少年髌骨炎。发生于 l014 岁的体育爱好者。 一般认为本病为髌骨次发骨化中心牵扯性炎症,主要在髌骨下极。 诊断 (一)膝关节疼痛,运动后加重。起跳落地痛,重者跛行。 (二)发病多在髌下极,也可在上极。 (三)局部压痛阳性,触诊局部热。可见软组织肥厚。伸膝痛。跪地痛。

16、(四)X 线表现:髌骨下极轮廓不清,呈锯齿状改变,软组织肿胀。或见圆形骨块。 治疗 1、推拿治疗 2、停止运动,休息,用支持带保护。重症者,制动 612 周。局部理疗消炎。口 服睾丸酮,每日 2550mg。 4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此症为青少年时期胫骨结节髌腱止点处的骨骺慢性牵拉损伤, 足球、 跳跃运动多见。 诊断 (一)多发生于 1315 岁少年。 (二)跳跃时胫骨结节处痛,重者上下楼痛,运动加重,休息减轻。 (三)体征:胫骨结节处隆起,压痛阳性,可见软组织肿胀,抗阻力伸膝痛。 (四)X 线表现: 胫骨结节处软组织肿胀。 胫骨结节处骨骺增高, 可见钙化或骨化点。 治疗 (一)急性期 消炎消肿为主,停止训练,局部休息 23 周,推拿、理疗,腱周围 注射强的松龙类药物。 (二)慢性期 控制运动量,减少弹跳、踢球。静蹲练习增强股四头肌力。 (三)用支持带保护(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