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复习(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69839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4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期末复习(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毛概期末复习(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毛概期末复习(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毛概期末复习(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毛概期末复习(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期末复习(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期末复习(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复习n平时成绩n题型结构n重点内容题型结构1、单项选择题(201=20分 ) 2、多项选择题(152=30分 ):难度最大 3、辨析题(38=24分):难 度次大,以“我国的政党 制度是一党制而不是多党 制”为例说明其答题思路 4、分析题(213=26分): 亦称半客观题,实际是5-6 道简答题。要点 分明层次 清楚第十四章复习内容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 阶级:三点原因、三个特 点、地位未变原因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 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 级的

2、一部分:发扬精神340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1)六类人员:为何也是中特社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中出现,符合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三点P341从总体上看,他们勇于开拓、敢冒风险,拥护党的领导 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 法,热爱祖国,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之路(2)为什么“没有也不会否认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的主体地位”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o劳动、知识、人才、 创造四者关系:先进 生产力的四个基本要 素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

3、、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1)是什么 (2)内容:两个范围的联盟 (3)基本任务 3、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人民政协的两个主题和 三大职能P347 4、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教分离原则和独立自主自 办原则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1、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2、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1)两大历史性课题、三化总目标、总要求P352 (2)积极防御方针: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以信息 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技

4、术革命 (3)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P355-356五点 3、新时期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 发挥 4、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五点(创新军事理论; 人才建设;体制编制改革;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复合 式发展;走精兵之路)第十四章考试重点主观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有哪些?为什么说新 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怎样理解改革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变化并未改变其 地位? 选择题关于建设和保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有哪些?劳动、知 识、人才、创造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什 么?什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统一

5、战线包括两 个范围的联盟有哪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社会 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 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我国处理宗教问题的政策和原则有哪 些?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第十五章复习内容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A、性质:两个先锋队(6原因、不可分割性) B、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四原因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原因;3 措施(两大历史性课题)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邓小平两条 最根本

6、东西;党最大政治优势和最大危险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3原则;P376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 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最高衡量标准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1、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1)7项建设:P378主线、各自重点 (2)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完全 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P381六点经验;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依法执政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第十五章考试重点主观题:1、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之间是什么关系?2、新 时期党的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客观题: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7、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中 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由什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根 本目的是什么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什么为最 高衡量标准?新时期党的建设所要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 ?在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建设这一系统工程的主线是什么?加强 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什 么党的作风中,哪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新世纪我国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完成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第十三章复习内容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四个 基本点P31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P320 2、世

8、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重要特征(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 中的合作);多极化与单边主义斗争的关键因素(军事力量) P321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生产交 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和重要推动力(新科技革命)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含义2点;原因三点P324-326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P327建国初 期三大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P330 含义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基本立足点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宗旨:P332 (2)四点内容:新安全观的核

9、心和相互关系;和谐世 界的内涵P333 (3)外交工作布局:四点第十三章考试重点主观题:当前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宗旨和外交工 作布局分别是什么?我国外交政策有哪些基本原则?客观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世界格局多 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是什么?在世界格局 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关键因素是什么?新中 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有哪些?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 立足点是什么?我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什么?第十二章复习内容一、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港澳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

10、题 ,是中国与英国、中国与葡萄牙之间的问题;台湾 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 的内政问题,不容他国干涉P294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之一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1、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2、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3、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n50年代后期的32字要点:P298n60年代的“一纲四目”:P299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一国两制的形成和确立n“三通”是谁最早在什么时候提出的?P300n一国两制概念是谁最早在什么时候提出的?P301 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1、n基本内容:10点与前4点n重要意义:P303-305五条 3、 “一国两制”构想在港澳的成功实施n形成香港问题的三个不平等条约P305n60年对港澳问题的方针:长期打算、充分利用P306四、新形势下“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1、对“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n2、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nP311胡锦涛2005年四“决不”意见n六点意见第十二章考试重点主观题:“一国两制”涵义和基本内容是什么?台湾问 题与港澳问题有何区别?客观题: “一纲四目”中的“一纲”是指什么?台湾问 题产生50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大致经 历的两个重要历史时期是什么?构成香港问题三个不 平等条约是什么?“和

12、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意 义何在?2005年3月胡锦涛提出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 系的四点意见是什么? 第十一章复习内容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o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P274o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P274-275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o含义:P276o社会主义性质P277o两个关系:P277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o三点理论意义和四点实践意义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1、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n指导思想:P281n基本原则:P281-282n目标任务:P283 2、加快推进以改

13、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n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基本要求:P284n六点内容:教育(重要基础、根本途径);P285就业三 方针;提高两个比重和调节收入的5条措施P287;社会保 障的总要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总的原则和要 求;P289-290社会管理格局与安全生产管理的三方针第十一章考试重点主观题: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和科学含义 是什么?2、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战略措施 是什么?客观题: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扩大社 会就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政策是什么?推 进社

14、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要健全的社会管理格局是什么?第十章复习重点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oP250三点原因(战略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o根本任务:P251o“四有”关系:P252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o二为、双百、三贴、两用、两手抓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体现n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P256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n灵魂地位与作用P257nP258两个坚定不移、绝不含糊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树

15、立社会主义荣辱观n八荣八耻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教育科学文化建 设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4点内容P263-264 2、发展教育和科学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n文化体制改革的三点内容:P267-268n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方针n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针第十章考试内容主观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是 什么?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哪些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在社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客观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形成什么?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神包括哪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点有哪些?我 国发展公益性文化

16、事业的方针是什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 持什么? 第九章复习内容o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n1、坚持国、民、党的有机统一(四句话)o五个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n2、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中国特色P223n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西方议会制的不同p225n4、政党制度: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人民政协的性质与 职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征P228-230n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与原因n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个内容;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n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含义与意义P236-237n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要求o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n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o政治体制的含义、评价标准、改革要求(或原则) p239-240n2、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o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首要的人权;实现自 由、民主、人权的根本途径第九章考试内容主观题: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