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营养与保健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69065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8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营养与保健专业教学标准(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等职业学校营养与保健专业教学标准(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等职业学校营养与保健专业教学标准(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等职业学校营养与保健专业教学标准(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等职业学校营养与保健专业教学标准(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营养与保健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营养与保健专业教学标准(试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中等职业学校营养与保健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营养与保健(100400)二、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 基本学制3 年四、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院、社区卫生保健机构、养老机构、学校、幼儿园,以及餐饮、食品与保健品等行业,培养具有基础营养、公共营养、临床营养知识与技能,服务于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患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五、 职业范围序号对应职业 ( 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 (技能) 方向1营养师营养士(技士)资格证书公共营养师资格证书(4 级)营养师(技师)资格证书2营养配餐员营养配膳员3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师说

2、明: 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 1 或 2 个证书。六、 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 职业素养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2. 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3. 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医疗、食品卫生相关法律法规。1-6P医药卫生类(第二辑).indd 32015-5-29 15:04:2544.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将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促进健康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5.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与社区居民、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专业交流。6. 具有良好的服务

3、意识和一定创新精神。7.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适应不同机构与岗位营养与保健工作的实际需要。8. 具有大预防观,能将营养与保健贯穿于疾病的三级预防之中。(二) 专业知识和技能1. 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与临床知识、技能,能开展营养相关疾病的体格测量、临床检查,会识读理化检验报告。2. 掌握基础营养相关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提供健康成年人、老年人、孕妇、儿童各种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正确计算热能分配。3. 能应用临床营养相关知识与技能,对患者配合进行初步的临床营养治疗,会配制常用治疗膳食。4. 能开展膳食调查,建立饮食档案,具有基本的统计分析能力。5. 会评价健康人、患者等不

4、同人群的营养和膳食状况。6. 能合理编制健康人、患者等不同人群的食谱。7. 能开展营养与保健健康教育与咨询。8. 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食谱编制、结果评价、营养指导等。9. 能对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上报与紧急处理。七、 主要接续专业高职: 医学营养专业本科: 营养学专业1-6P医药卫生类(第二辑).indd 42015-5-29 15:04:255八、 课程结构专业技能课毕业实习综合实训专业选修课1. 保健食品概 要 2. 烹饪学基础 3. 食物成分表 应用 4. 营养与食品 卫生法律法规 5. 人际沟通 6. 其他公共 基础课公共选修课1. 心理学基础 2. 文化与风俗 3. 其他职

5、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语文数学英语化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专业核心课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临床诊断与疾病概要基础营养与食品安全特殊人群营养临床营养公共营养营养软件实用技术健康管理中医食疗药膳营养配餐与设计九、 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一) 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职业生涯规划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

6、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2职业道德与法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3经济政治与社会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1-6P医药卫生类(第二辑).indd 52015-5-29 15:04:256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4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60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

7、现专业特色128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288化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489计算机应用基础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2810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4411公共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12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二) 专业技能课1. 专业核心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

8、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掌握人体各系统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消化生理的基本知识,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分解代谢等物质代谢; 能正确辨认人体消化器官的解剖标本、模型,识别人体重要脏器的体表标志,解释人体物质能量代谢; 会初步分析环境对人体功能的影响962临床诊断与疾病概要了解体格检查常用方法及其应用、注意事项、临床意义; 掌握与营养、消化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会识读理化检验报告963基础营养与食品安全掌握营养基础知识、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合理营养、食品卫生; 能对食物营养成分做初步分析,能通过食物感官性状辨别食材的新鲜程度, 能正确消毒餐具、

9、 炊具,保持环境卫生,能对食品进行采样和留样; 会对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做初步处理96续表 1-6P医药卫生类(第二辑).indd 62015-5-29 15:04:267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4特殊人群营养熟悉孕妇、乳母、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生理变化; 掌握各类人群营养素及热能的需要; 了解各类人群的膳食指南及营养与膳食的注意事项325临床营养了解医院基本膳食,治疗、试验和代谢膳食; 掌握与营养、消化相关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与方法; 能对患者配合进行初步的临床营养治疗; 会配制肠内营养膳食646公共营养掌握各类人群的营养需求,营养调查、咨询、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能正确汇

10、总饮食种类并初步进行相关统计,能针对常见病、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进行营养知识的咨询与宣教、营养评估、食谱编制和营养指导等; 会撰写食谱评价报告487营养软件实用技术掌握利用营养软件进行各类人群,包括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营养健康管理。学会营养档案录入、 营养评估、 营养配餐, 以及营养食谱管理、 疾病管理、营养知识管理等488中医食疗药膳了解中医食疗与药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常用中药的药理特点; 掌握中医保健理念、特点,食疗药膳调理作用、 滋养作用、 保健作用的主要机理和保健原则;能针对不同人群营养需要初步制订食疗药膳489健康管理了解健康管理的基本流程; 掌握社区人群慢性病监测随访以

11、及健康档案的管理; 能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协助开展健康状况监测、信息收集和一般统计学分析; 会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健康评价和健康干预8010营养配餐与设计掌握正常人群、常见慢性患者群的食物选择范围、营养配餐与设计要求; 能对目标人群进行营养点菜设计、营养食品设计322. 专业选修课(1)保健食品概要。(2)烹饪学基础。(3)食物成分表应用。(4)营养与食品卫生法律法规。(5)人际沟通。(6)其他。3. 综合实训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必要的技能训练,放在专业技能课程学完之后。主要实续表 1-6P医药卫生类(第二辑).indd 72015-5-29 15:04:268训内容为膳食调查基本技能、营养评估基本

12、技能、食谱编制基本技能、健康教育基本技能、肠内营养膳食制作基本技能。综合实训主要设备、设施配置应不低于相关标准,功能齐全,职业氛围浓厚,满足综合实训教学要求。4. 毕业实习第三学年安排毕业实习,共 40 周。在学校、幼儿园、餐饮行业及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进行膳食调查、个体营养状况评价、营养咨询与健康教育、营养食谱编制及计算、肠内营养膳食制作、营养专业软件应用等实习内容。十、 教学时间安排(一) 基本要求每学年为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含复习考试) ,累计假期 12 周,周学时一般为 28 学时,毕业实习按每周 30 小时(1 小时折合 1 学时)安排,3 年总学时数为 2 9003 3

1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 1618 学时为 1 学分,3 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 1 周为 1 学分,共 5 学分。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 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学时及主要选修课内容。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 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 10%。(二) 教学安排建议课程类别课程

14、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23456公共基础课职业生涯规划232职业道德与法律232经济政治与社会232哲学与人生232语文10160数学8128英语8128化学348计算机应用基础81281-6P医药卫生类(第二辑).indd 82015-5-29 15:04:269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23456公共基础课体育与健康8144公共艺术236历史236公共基础课小计57936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696临床诊断与疾病概要696基础营养与食品安全696特殊人群营养232临床营养464公共营养348营养软件实用技术348中医食疗药膳348健康管理580营养配餐与设计232小计406

15、40综合实训9144毕业实习401 200专业技能课小计891 984合计1462 920说明:(1) “”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2) 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以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十一、 教学实施(一) 教学要求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专业技能课按照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和健康管理师岗位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

16、一体化, 突出“做中学、 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执业资格考核要求,提倡早期接触工作实际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续表 1-6P医药卫生类(第二辑).indd 92015-5-29 15:04:2610训基地, 将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二) 教学管理学校应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学校的教学管理细则或实施办法,制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的教学文件及相关教学资料。要合理调配教师、实习实训场地、仪器设备以及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等教学资源,为课程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教学环节应有科学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教学质量检查、分析和监控制度化, 执行规范、 严格并有创新。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