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答题方法与技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68821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案例分析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案例分析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案例分析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案例分析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答题方法与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答题方法与技巧(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案例分析答题方法与技巧一、案例分析答题方法与技巧n n1 1、案例分析一般考查方式:如何定性,如何处理、案例分析一般考查方式:如何定性,如何处理 ,如何评价,如何评价( (看待看待) )等。等。n n2 2、做好案例分析应具备的条作条例 、公务员法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法、行政机关行政机关 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务员处分条例等;等;熟知熟知贪污、受贿、的违纪构成。用资金等错误的违纪构成。3 3、认真阅读案例材料,抓住关键字眼,把握、认真阅读案例材料,抓住关键字眼,把握 出题人意图出题人意图( (能清晰知道每个案例考查的知识能清晰知道每个案例考查的知识 点点),),排除干扰,务求定性准确。排

2、除干扰,务求定性准确。4 4、在准确定性的基础上按照违纪构成四要、在准确定性的基础上按照违纪构成四要 件(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件(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 结合案件材料来论证所定的案件性质即分析结合案件材料来论证所定的案件性质即分析 过程。这里应注意必须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过程。这里应注意必须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切忌抛开材料空谈。切忌抛开材料空谈。二、违纪构成基本知识二、违纪构成基本知识n n(一)定义:违纪构成即违纪行为的构成,是指(一)定义:违纪构成即违纪行为的构成,是指 决定某一行为危害性及其程度并为该行为构成违决定某一行为危害性及其程度并为该行为构成违 纪行为所必

3、需的主观要件(主体、主观方面)和纪行为所必需的主观要件(主体、主观方面)和 客观要件(客体、客观方面)的有机整体。客观要件(客体、客观方面)的有机整体。n n(二)违纪构成要件(二)违纪构成要件n n1 1的是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要件。如贪污错误侵犯的是 行为客观方面。用以说明违纪行为、违纪行为客观方面。用以说明违纪行为 客体是通过行为人怎样的行为受到的侵害,客体是通过行为人怎样的行为受到的侵害, 以及受到何种程度侵害的要件。包括危害行以及受到何种程度侵害的要件。包括危害行 为、危害结果以及特定的时间、地点、方法为、危害结果以及特定的时间、地点、方法 。如贪污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如贪

4、污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 务上的便利,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或其他务上的便利,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或其他 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其结果是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其结果是 公共财物的所有权被非法转移。公共财物的所有权被非法转移。n n3 3、违纪行为主体。即由谁实施的违纪行为、违纪行为主织,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 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国家行政机 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 )。如失职、渎职类错误要求违纪主体为特)。如失职、工作人员身份。n n4 4、违纪行为主观方面。说明违纪主体在

5、怎、违纪行为主观方面。说明违纪主体在怎 样的心理支配下实施危害行为的要件。包括样的心理支配下实施危害行为的要件。包括 :故意(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失(疏:故意(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失(疏 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三、应掌握的几个主要违纪行为三、应掌握的几个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 物的行为。物的行为。n n1 1,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面为利用职务上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 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主观方面具有将公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主观方面具有将公 共财物非法占有的故意。共财物非法占有的故

6、意。n n2 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1)国家工作人员范围国家工作人员范围: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 单位(国有公司、企业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单位(国有公司、企业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其;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其 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2 2)侵犯的对象是侵犯的专项资;用于扶贫和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

7、中的私、集体企业(3 3)贪污刑事立案金额贪污刑事立案金额 标准标准:50005000元以上。元以上。n n(4 4)触犯此行为从重或加重处汛、优抚、扶贫、社保基金和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 移民、救济、防疫款物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移民、救济、防疫款物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5 5)贪污共犯问题)贪污共犯问题: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 ,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 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 以贪污共犯论处,行为人可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以贪污共犯论

8、处,行为人可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 身份。身份。(6 6)贪污既遂与未遂的认定)贪污既遂与未遂的认定。应当。应当以行为以行为 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标准,已实际控制作为区分标准,已实际控制 财物的为既遂。财物的为既遂。n n(二)职务侵占(二)职务侵占:企业(公司)或者其他单:企业(公司)或者其他单 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注意,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注意 :此行为与贪污行为的区别应把握两点:(:此行为与贪污行为的区别应把握两点:( 1 1)主体不同,贪污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主

9、体不同,贪污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 职务侵占是企业(公司)或者其他单位中的职务侵占是企业(公司)或者其他单位中的 非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2 2)侵犯的对象不同:)侵犯的对象不同: 贪污侵犯的是公共财物而职务侵占侵犯的是贪污侵犯的、人民团体,违反企业(公司)、事业单位、人体私分给 个人的行为。个人的行为。注意此行为与贪污的区别注意此行为与贪污的区别:要:要 点在于是单位集体行为还是个人行为。私分点在于通常表现为由单位负责人或者决策机构 集体讨论决定,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案或者分集体讨论决定,单位名义分发给本单应定贪污。应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 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

10、或者非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 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n n1 1、这里应注意为他人谋利的问题、这里应注意为他人谋利的问题。(。(1 1)在索取)在索取 财物的场合,不需要以财物的场合,不需要以“ “为他人谋利为他人谋利” ”为要件。(为要件。(2 2) 在收受主动送来的财物的场合,需要以在收受主动送来的财物的场合,需要以“ “为他人谋为他人谋 利利” ”的条件。(的条件。(3 3)是否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是否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 关键是关键是是否明知他人有具体的请托事项是否明知他人有具体的请托事项。明知他人。明知

11、他人 有具体请托事项而收受财物的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有具体请托事项而收受财物的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 利益。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实施、实现三个利益。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实施、实现三个 阶段的行为,只要有其中一个阶段的行为就具备了阶段的行为,只要有其中一个阶段的行为就具备了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后面结合实例分析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后面结合实例分析) )n n2 2、以受贿务的人员,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受财物在经济往来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受财物 或者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或者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 人所有的,以务的人员,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

12、公务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 托人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索取请托人财 物,或者收受、变相非法收受请托人物,或者收受、变相非法收受请托人 财物的行为。(此行为专业术语通称财物的行为。(此行为专业术语通称 为为“ “斡旋受贿斡旋受贿” ”)n n展开说一下斡旋受贿。斡旋受贿与一般受展开说一下斡旋受贿。斡旋受贿与一般受 贿不同点:行为人不是直接利用本人的职贿不同点:行为人不是直接利用本人的职 权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而是利用本人职权权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而是利用本人职权 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 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