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糖进入空前牛市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68416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2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糖进入空前牛市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食糖进入空前牛市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食糖进入空前牛市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食糖进入空前牛市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食糖进入空前牛市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糖进入空前牛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糖进入空前牛市(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糖进入空前牛市食糖进入空前牛市 虎年行情震荡加剧虎年行情震荡加剧 2009 年白糖市场回顾与年白糖市场回顾与 2010 年展望年展望 作者:张向军作者:张向军 北京中期研发部高级分析师北京中期研发部高级分析师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2009 年郑糖走出历史性牛市行情 第二部分 食糖减产奠定上涨基础 外盘领先展现牛市本色 1、 减产题材带领糖价走出低谷 跨年度牛市就此展开 2、 政策调控先收后抛 形势迥异收效不同 3、国际糖价创 28 年来新高 郑糖创 3 年来新高 第三部分 2010 年政策调控维护供需平衡 外糖走势影响调控效果 国内供需相对偏紧 政策抛储保证平衡 国内糖价走势追随外盘神似重

2、于形似 第四部分 2010 年糖价还将创新高 下半年或出现深幅调整 第一部分:2009 年郑糖走出历史性牛市行情 第一部分:2009 年郑糖走出历史性牛市行情 (图一) 2009 年郑州白糖期货走出历史性牛市行情(见图一) ,无论是上涨幅度还是持续的时间 都是空前的。价格在年初自的不到三千元起步,年末已经突破五千五百元,广西南宁的现货 报价也上涨了两千余元。另外,2009 年还是国家既实施收储又进行抛储的唯一年度,食糖 由供应过剩演变为短缺,政策调控对于稳定市场的意义更加重大。还有,国际糖价在供应持 续紧张的刺激下接连突破 20 美分、25 美分/磅等重要阻力位,创出 28 年来的新高。 郑糖

3、自 2009 年初起完成熊牛走势的转换,减产预期逐渐变为现实加上国家收储的支持促使糖价出现恢复性上涨,由低于生产成本的二千余元回升到四千元左右。 (图二) 2009 年 12 月郑州白糖期货走出见底反弹的行情。此时白糖产量显著低于预期,截至 2009 年 1 月末,本制糖期全国已累计产糖 585.6 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糖 684.49 万吨) 。按 此进度推算整个年度的食糖总计或许在 12001300 万吨,大大低于榨季初期 1448 万吨的预 测值。减产的预期加上政策收储的支持导致糖价快速回升。 4、5 月份食糖减产已成定局。4 月 23、24 日在昆明召开了国内食糖会议,中糖协理事 长贾

4、志忍总结指出:由于减产,今年的食糖产量为达到 1234 万吨左右。食糖的消费量预计 比去年同期高,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供小于求的局面。5 月 11 日广西自治区有关部门 提前宣布 2009/10 年度甘蔗收购价格,并宣布为控制甘蔗种植面积和制糖产能的盲目扩张, 调控食糖市场供求关系。以 2007/2008 年榨季和 2008/2009 年榨季平均产糖量为基数, 2009/2010 年榨季各市增产部分糖量原则上由该市负责收储,收储所发生的费用由当地财政 承担 (增产糖量由自治区经委核定) ; 自治区近期不再批准新建或扩建制糖生产能力。 这样, 2009/10 年度产量增幅已经受到限制,糖价的升

5、势得到持续。 在郑州期糖价格突破四千关口之后,市场出现关于国家及地方将要放储或轮库的传闻, 并与辟谣声明交替。6、7 月糖价高位整理,糖价反复波动。 2009 年 8 月起郑糖受到国际糖价突破 2006 年高点创出历史性新高的鼓舞完成由四千元 向五千元的跨越。恢复性上涨走势演变为超级牛市行情的延续,并在 12 月发起了对历史高 点的冲击。 (图三) 8 月国内糖价剧烈震荡。 月初国际糖价突破20 美分之后接连创出28 年以来的新高, 尽 管国内食糖7 月销售数据欠佳, 但在外盘凶悍上涨的带动下也激发了冲高的热情, 最高时期 货主力 1005 合约短暂突破 5000 元大关,广西现货报价也接近

6、4200 元, 9 月国内糖价走势相对平稳,广西降雨浇灭对于干旱题材的炒作,但云南旱情未得到明 显缓解。10 月新糖开始上市,投资者多谨慎观望,国内外糖价一同进行震荡整理。 11 月初召开郑州糖会,权威机构作出减产预测,多头信心重新恢复。但 11 月 20、23 日 短暂冲高之后却恰遇股市暴跌引起大宗商品普遍调整,加上迪拜债务危机造成恐慌情绪蔓 延,郑糖也快速减仓回落。此时 ICE 价格在触及整理区底部的关键时刻坚定地大幅反弹, 郑糖借力一举突破 8 月高点。进入 12 月之后,国际基金踊跃进入食糖市场,ICE 原糖价格 突破持续数月的整理形态开始新一轮上涨。在外盘带动下郑糖牛市还将持续。 第

7、二部分 食糖减产奠定上涨基础 外盘领先展现牛市本色 第二部分 食糖减产奠定上涨基础 外盘领先展现牛市本色 在 2009 年中,食糖减产题材、政策调控及国际市场的示范作用是指引郑糖行情的重要因 素。 1、 减产题材带领糖价走出低谷减产题材带领糖价走出低谷 跨年度牛市就此展开跨年度牛市就此展开 供需形势是决定商品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 对于国内白糖市场而言, 产量比销量对糖价 的影响更加显著。 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05001000150020002500300094/9595/9696/9797/9898/9999/0000/0101/0202/0303/0404/0

8、505/0606/0707/0808/0909/10万亩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万吨种植面积 糖产量(图四) 从图四可以看到, 近来国内食糖产量在 2005/06 年度出现 881.5 万吨的阶段性低点之后, 到 07/08 年度处于增长期。相应食糖价格自 2006 年初高点 5500 元(广西现货价格) 、6238 (郑糖指数)震荡下跌,到 2008 年 9 月(即 07/08 年度末)分别下探 2070 元、3077。 2008 年 11 月 1 日中国糖业协会在东莞召开食糖产销会议,预测 2008/09 年度食糖产量 将达到 1448 万吨,较 07/0

9、8 年度略减。后来,随着榨季生产的进行,食糖减产的迹象越来 越明显, 在 2009 年 2 月 19 日南宁糖会上做出本榨季食糖产量将减少 231 万吨的更正。 于是,糖价完成筑底形态得到基本面上的支持,历史性上涨行情正式展开。 到 2009 年的 4、5 月份,当年食糖减产两百余万吨得到证实,连续四年的增产趋势已经 结束,就此进入减产周期。5 月,广西有关方面发出要“控制甘蔗种植面积和制糖产能的盲 目扩张,调控食糖市场供求关系。”的通知,且传言北方甜菜的种植面积显著萎缩的消息, 这些题材对于糖价升势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郑州期糖跨上了四千元关口。 到 2009 年 8 月召开西宁糖会时, “甜

10、菜糖减产已成定局,云南也基本确定出现减产”的 观点得到共识,但对于广西的情况还存在分歧,认为增产、减产的都不乏支持者。在 2009 年 11 月 1 日召开南宁糖会, 中糖协正式做出 2009/10 年度食糖减产至 1200 万吨的预测。 由 于上年度结转库存不足 40 万吨, 而预期消费需求将达到 1400 万吨, 所以供应缺口十分明显。 这样,郑州期糖对五千大关发起冲击。 2、 政策调控先收后抛政策调控先收后抛 形势迥异收效不同形势迥异收效不同 由于在 2009 年国内食糖供应由过剩向短缺转变,糖价也由远低于生产成本一路上涨到 历史性高位, 为了稳定市场, 管理层先后通过收储和抛储来调控食

11、糖供需进而干预糖价的运 行,这也是在同一年中既进行收储又实施抛储的特例(见图五) 。 2009 年 1 月 4 日,国家有关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 2008/2009 榨季国产糖收储计 划的通知 。指出:2008/2009 榨季开始以来,市场糖价低迷,制糖行业亏损企业增加,农 民糖料款兑付困难。为了保护农民和制糖企业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收储国产食糖 80 万吨。本次国家收储分两批实施,第一批 50 万吨,第二批 30 万吨。主要收储 2008 年 10 月份以后生产的白砂糖。收储的白砂糖质量必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7-2006壹级及以上。收储基础价格为每吨 3300 元(南

12、宁车板交货价,含税),加上运到承储仓库 的运杂费,作为送货到库最高结算价(含税)。 1 月 9 日进行的 2009 年国家第一期 50 万吨食糖收储于当日 9 时 31 分结束,此次挂牌 收储的数量共计 50 万吨在交易中全部成交,最低竞卖价全部为 3300 元/吨。 2 月 18 日国储糖交易在当日 9:41 分结束。最高价 3570 元/吨,最低价 3300 元/吨,成交量 30 万吨。 另外, 根据国家有关部委精神, 广西自治区政府决定从 2 月 16 日开始启动 40 万吨地方 食糖收储工作。 (图五) 2009 年 12 月 8 日,为了稳定市场,保证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

13、、财政部 宣布决定投放部分国家储备糖。第一批投放数量为 20 万吨,品种为白砂糖,投放时间为 12 月 10 日。本次国家储备糖竞卖底价为 4000 元/吨(仓库提货价)。竞买主体限于食品加工 企业。2009/2010 榨季第一批国储糖竞拍于当日上午 11:10 时结束,挂牌的 207445.69 吨 国储糖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为河北省公司库的 5130 元/吨,最低成交价为湖北滠口库的 4760 元/吨。 首次抛储过后糖价未出现明显下跌,为了稳定市场,保证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 部、财政部决定于 12 月 21 日投放第二批国家储备糖,数量 30 万吨,竞卖底价为 4000 元/ 吨(仓

14、库提货价)。国家储备糖投放通过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电子网络系统公开竞卖,竞 卖标的单位为 300 吨, 竞买主体限于食品加工企业。 2009/2010 榨季第二批国储糖竞拍于 17 时结束,成交总量为 28.82 万吨,最高成交价为山东青岛直属库的 4860 元/吨,最低成交价 为湖北滠口库 4490 元/吨,成交均价为 4672.23 元/吨。 从政策调控的效果来看,2009 年初收储配合食糖大幅减产,糖价自然获得支持应声上 涨。年末虽然密集抛储,但区区 50 万吨的数量还不及曾经收储的规模,加上 2009/10 年度 再次面临减产,供需缺口偏大需要管理层进行更多抛储才有望弥补。所以,200

15、9 年 12 月调 控效果不佳,抛储过后糖价创出新高。 根据以往政策表现来看,食糖价格是决定是否实施调控的重要依据。不论是 2006 年和 2009 年的连续抛储,还是 2007、2008 和 2009 年的收储,都是在糖价相对偏离合理水平时 实施政策调控。不过,确定的收储和放储基准价格之间差距有限,其中收储价格主要在33003400 元,而抛储价格则在 38004000 元,仅仅数百元的空间显然不适用于对食糖价格 的调控,这也是年年调控、年年价格都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 3、国际糖价创、国际糖价创 28 年来新高年来新高 郑糖创郑糖创 3 年来新高年来新高 由于中国商业性进口食糖数量有限, 出

16、口规模更小, 所以国际食糖价格更多是在心理层 面对于国内糖市施加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内主力机构以此作为拉抬或打压糖价的借口。 (图六) (图七) 从图六、图七可以看出,2009 年初国内外食糖价格止跌筑底,早期郑糖反弹的力度明 显快于 ICE 原糖,主要是由于国内食糖产量的降幅大于预期。2009 年 5 月之后,ICE 糖价 突破 2008 年反弹高点,尽管此时郑糖减仓缩量涨势放缓,但仍有效突破并站稳在四千元关 口之上。 从技术形态来看, 57 月郑糖出现圆顶迹象, 成交量一度萎缩到低于年初筑底时的水平。 市场上关于抛储的传言及辟谣交替出现,观望气氛相当浓厚。就在郑糖指数由 4200 回落到 4000 附近时,圆顶形态接近完成,ICE 价格适时加速上涨,挑战 2006 年高点并一举突破创 下自 1981 年 4 月以来的新高。于是,郑糖成交再次活跃,效仿国际糖价向上突破持续数月 的整理形态,完成由 4000 元向 5000 元的迈进。 9 月初,国内外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