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辞世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682227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6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辞世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辞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辞世(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访华时不慎跌倒1982年9月23日,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两国围绕 香港前途的谈判正式开始。 第二天,邓小平会见撒切 尔夫人后, 撒切尔夫人走出人民大会堂时失足跌倒。 虽然撒切尔夫人在其与中国的谈判中仍显出其强硬 政治作风。 但香港形势已绝非由她控制。 1984年12月 19日下午,中英签署了 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撒切尔夫人无奈接受了一国两制的办法。 1984年10月12日,爱尔兰共和军在保守党大会场 所布莱顿饭店安装炸弹, 撒切尔九死一生后发表演 讲,巩固了自己的 “ 铁娘子”声誉。 1984年,全国矿工联合会发起矿工大罢工。 撒切 尔夫人早有准备, 她早先已经增大了煤的储存量,所 以并

2、未对发电厂的供应构成影响。 另外,警察采用强 硬手段:警察除了阻止任何罢工的支持者接近罢工矿 场的范围,而且更与罢工矿工的纠察队在约克郡欧格 里夫爆发了激烈的流血冲突。事件最终以工会无条件 投降而告终,大大削弱了工会左右英国政局的能力。外交上亲美疏欧撒切尔夫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她与1980年新当 选美国总统的罗纳德 里根建立一种理念上和心灵上 的盟友关系。 两人对内财政制度相似,对外联手对抗 苏联。撒切尔甚至欢迎美军在英国军事基地装置巡航 导弹,从而引发一连串大型反核示威。 1986年,美国未 曾事先告知,就从英国基地出动战机轰炸北非的利比 亚,令英国上下哗然。面对各方此起彼伏的质疑声浪,

3、撒切尔只抛出了一句, “ 盟国就是盟国”。 当萨达姆侵略科威特时,她立刻想到美国总统老 布什,她要求美军部署到中东地区,迫使萨达姆撤军。 老布什当时犹豫不定。但撒切尔夫人对他说: “ 没有时 间去犹豫了! ” 英国在外交上一直亲美疏欧。甚至有些看不起海 峡对岸的欧陆。 撒切尔支持英国加入欧盟,以从中获 得自由贸易的优惠,但是她强烈反对加入欧元区。 此 政策得到沿用,英国至今没有加入欧元区。 1979年11 月,在都柏林举行的欧洲理事会上,撒切尔夫人曾批 评英国在欧洲经济共同体承担的预算金额,远高于其 所应得的利益。她更在峰会直言: “ 我们不是问欧共体 或任何人要钱,我们只是要回我们自己的钱。

4、”后来在 1984年枫丹白露举行的峰会,她的论据终于成功被接 纳。 欧洲经济共同体同意每年向英国部分退款,总额 达英国在欧洲共同体付出与回报的差额的66%。 至今 每年的退款仍然生效,并且引起欧盟部分成员国的不 满。 撒切尔夫人在结束冷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除 了配合美国搞军备竞赛,是她首先认识到戈尔巴乔夫 是 “ 可以打交道的人。 ”撒切尔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根 据得到的情报,戈尔巴乔夫此人不够谨慎,容易被诱 导,极其爱好虚荣。 于是,西方力图影响戈尔巴乔夫, 想通过他实现西方的想法。此后戈尔巴乔夫在其任内 开始推行新改革,直接导致了1989年以来,东欧各国 纷纷脱离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

5、1990年,柏林墙 拆下。 1991年,东西德统一,苏联解体,冷战时代也随 之结束。辞职后深居简出出于缩减财政赤字,以及迫使地方政府压缩公共 开支的考虑,撒切尔夫人决定改革原来以财产为基础 征收的地方税,代之以 “ 人头税”一种为了选举权 而所有人不论贫富均交同样数额的税。此举遭到激烈 抵制。 同时,撒切尔夫人反对深化欧洲一体化进程的 立场,使保守党内部出现分裂,最终导致了撒切尔的 辞职。 退休后,在1992年,撒切尔夫人被册封为终身贵 族,成为了林肯郡克斯蒂文的女爵。 2005年10月13日, 撒切尔夫人庆祝了她的80大 寿,并在海德公园的东方文华酒店举行酒会,伊丽莎 白女王、首相布莱尔、前

6、首相梅杰等贵宾均应邀出席。 事实证明,无论哪一党执政,绝大部份 “ 撒切尔夫人主 义”的理论已经成为共识,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撒切尔 夫人的挚友、 前保守党议员尼尔 汉弥尔顿的妻子在 其回忆录 更好更坏中披露,撒切尔夫人向其倾诉, 最担心有人向她扔臭鸡蛋。 近年来,撒切尔夫人患上 老年痴呆症,已深居简出。 也许撒切尔夫人最大的贡献是其保证了英国的 增长。在其治理下,英国的通货膨胀由1975的27%降至 1986年的2.5%。 从她第2任期开始,英国经济开始持续 稳定增长。 在她第3任期内,英国政府自50年代以来的 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 至今,人们对她褒贬不一,撒切尔夫人在2002年 的 最伟

7、大的100名英国人中排第16名,是在世的人 物中排名最高的一位;可是,她在2003年 最坏的100 名英国人中却又排行第3。本报综合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 撒切尔8日早晨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 她的 发言人蒂姆 贝尔说,她去世时 “ 很平静”。34岁当选议员玛格丽特 希尔达 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 瑟姆市。 开杂货店养家的父亲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他常告诫玛格 丽特: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看法,不要随波逐流。 撒切尔夫人少年生活平 淡:一家街边小店,柜台后面挂着一块块咸肉,空气中弥漫着烤面包的香 味,她自己则在柜台前称白糖。窗外通往北方的铁路上不时有列车驶过。 家中父亲崇

8、尚道德,母亲性情贤淑,一家人节俭、克制、爱国、富有责任 感,生活得井井有条。 撒切尔夫人的学业成绩一向优异,她在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学习 化学期间,于1946年成为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1948年,撒切尔夫人 出选达特福德选区的保守党候选人。1950年竞选失败,1951年再次失败, 但她不断地努力,不停地演讲、宣传,终于在她34岁 ( 1959年)那年,成为 英国历史上第一名女议员。为政治生涯重塑形象1951年,玛格丽特 罗伯茨从政治激情中抽出时间与商人丹尼斯 撒 切尔结婚。 之后改随夫姓,正式成为玛格丽特 撒切尔。 与富商的结合使 她迅速进入英国的上流社会,也为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9、婚后, 丹尼斯支持她去研修法律课程,她于1953年取得了讼务律师资格。 1953 年,她生下一对双胞胎卡罗尔和马克,生孩子4个月后她便回到了法庭。 此后,性格腼腆的丹尼斯一直是她的坚强后盾。 撒切尔夫人明白仅靠出众的才华、诱人的政策难以赢得大选,还必 须想方设法树立起个人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她接受广告师戈登 里斯 的指点。开始讲究着装,注重发型,还整形了牙齿。戈登 里斯为了改变她 的说话语气、演讲方式,为她聘请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指导,他还为她聘请 一流的演说家,指导她的演讲姿势,以便使她的演讲更具政治家的风度。 撒切尔深知人们对女性角色的期待,于是媒体上经常会出现女首相买菜 做饭,为丈夫泡茶的

10、贤良一面。上任后推行改革1979年5月3日,英国首相在工党和保守党之间进行了决选,最终撒 切尔夫人取得胜利,入住唐宁街,开始了她长达11年半的撒切尔时代 ( 共 任三届首相)。但撒切尔夫人面对的是前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就在去年 的冬天,全英国几乎所有工会,包括环卫工、学校老师、医院职工,掘墓者 在街上罢工。甫一上任,她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思想是 以利伯维尔场来代替政府的干预,鼓励市场机会和私营企业,反对国有 化和中央集权。 她首先精简政府,使得大批公务员下岗或转入竞争机制。 然后掀起 私有化浪潮,开放市场。 英国石油公司,英国电信公司、天然气公司等国 有企业被统统被卖给私人。 甚

11、至连运送囚犯事务,都向市场开放。 虽倡导无为而治,但她也同意政府有必要提供一些公共财产,如国 防,清洁空气,街灯,警察和公路等,因为这些都是社会所需但经济收入 又不足以吸引市场参与的。 另一类政府要提供的必须服务,例如医疗卫 生和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质素。激进的改革激活了经济,但也导致了失 业率增加,英国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等问题。铁腕政策引争议作为一名女性首相,她对同为女性的议员似乎没什么兴趣。 生活中 她也没什么女性朋友。 倒是 “ 她的男人们”有一些共同特点,高大,帅气, 有品,富于魅力。当然包括之后的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甚至法国总统密特 朗。这也不影响她认为女性在政治上优于男性的观点,她曾

12、说: “ 政治上, 假如你想要的是空谈,问男人;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 ” 1981年, 一批爱尔兰共和军囚犯在北爱尔兰的美斯监狱举行绝食, 要求得回5年前被取消的政治犯待遇。 其中最先发起绝食的波比 山德 士,不久后在狱中被选为英国下院议员。 此时,包括美国议员、爱尔兰共和国议员、罗马教皇特使等人纷纷劝 和。 不过,撒切尔夫人毫不妥协。 最终10人因绝食而饿死,此事件导致北 爱地区的爆炸活动激增。 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许多平民都会拿着自制 的燃烧弹袭击英国驻派当地的士兵。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兵占领英阿争议领土马尔维纳斯群岛。 一 天后的4月3日,撒切尔夫人向阿根廷宣战,4月4日,皇家海军特混舰队就 驶出了英国本土。 经过两个半月的海陆空较量,6月14日阿军战败投降, 英国夺回了群岛,重申主权,撒切尔夫人的声望亦由谷底反弹。撒切尔夫人去世2013年4月9日星期二责任编辑:李吉华电话:89880089B12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辞世? ? 2005年10月13日,撒切尔夫人(右)庆祝了她的80大寿,伊丽莎白女王(左)等贵宾均应邀出席。退休后,撒切尔夫人被册封为终身贵族。离开唐宁街10号,撒切尔夫人眼中带泪。幼时的撒切尔丈夫丹尼斯撒切尔是她的坚强后盾。1982年访华时,撒切尔夫人不慎摔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