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认同与东盟安全模式的转变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667702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21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认同与东盟安全模式的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地区认同与东盟安全模式的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地区认同与东盟安全模式的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地区认同与东盟安全模式的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地区认同与东盟安全模式的转变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区认同与东盟安全模式的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认同与东盟安全模式的转变(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摘 要 摘 要 地区认同是国际关系领域内的一个新型概念,它是地区主义与由文化认同所衍生的集体认同重叠而产生的一种交叉概念。地区认同影响和制约着地区安全战略的发展与选择。当地区认同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时,在功能性阶段区内国家倾向于选择均势安全,在归属性阶段区内国家倾向于选择合作安全。当地区认同朝着消极方向发展时,在一定阶段区内国家可能选择均势安全也可能选择狭隘的集体安全(军事同盟) 。综观东盟的发展历史,其安全战略的转移深受地区认同的影响。1970 年代中期以前东盟的地区认同是指向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安全战略是军事集团战略。1975 年到 1995 年东盟的地区认同指向东南亚地区内部,安全战略是平

2、衡的均势战略。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今的东盟其地区认同指向东亚地区,其安全战略开始倾向于合作安全。至于东盟安全战略今后的走向笔者根据地区认同理论认为:随着东盟与亚太地区国家的交往加深,逐渐确立起自己的亚太地区认同,它将把合作安全继续进行下去。相反,如果它与亚太地区国家关系出现裂痕,则会从合作安全战略折回而奉行均势战略。东盟通过经济交往的良性互动,它与亚太地区各国的集体认同感加深但还未完全形成亚太地区认同,因为双方关系发展中存在着不稳定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将长期的影响着东盟安全战略。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与军事集团的军事对峙已不合实际。因此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

3、间内东盟的安全战略仍将是以大国均衡战略为主,但积极通过与亚太地区国家特别是其中的大国的良性互动,不失时机的把自己的安全战略向合作安全转变。 关键词:地区认同;安全模式;东盟 IIAbstract The regional identify is a new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It is a kind of intersecting concept yielded by the overlapping of regionalism and collective identify derived from cul

4、tural identify. The regional identify affect and restrai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hoice of regional security strategy. When the regional identify develops toward the positive direction, the nation is inclined to select the balance-of-power security in the functional phase area and cooperative secur

5、ity in the belong phase area. When the regional identify develops toward the passive direction, the nation may select the balance-of-power security or narrow collective security (military alliance)in a certain phase area.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to developing history the ASEAN, it security st

6、rategy shifting was affected deeply by the regional identify. The ASEANs regional identify before the mind 1970s pointed to the west capitalist camp, and its security strategy is military bloc strategy. From 1975 to 1995, its regional identify pointed to the inside of the southeast Asia region and s

7、ecurity is balance-of-power strategy .From the mid-1990s to now, its security identify pointed to the east Asia region an its security strategy is inclined to cooperative security .As for the trend ahead of its security strategy, the author thinks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identify theory that the A

8、SEAN will continue its cooperative security with its association with countri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deepe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ir own theory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al identify on the contrary, if there are fights in its relations with countri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t will t

9、urn back from cooperative security strategy to the balance-of-power strategy. Through benign interaction of economical association, the ASEAN deepened its collective identify with countries in the Asia-pacific identify region, but didnt form completely the Asia-pacific identify because of instable e

10、lements in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Which will influence the ASEANs security strategy over a long time .After the cold war, peace and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subject in the world, so it doesnt conform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launch a large-scale war and military an frontation of mi

11、litary bloc. Therefore, long time in the future,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ASEAN is still with the stress on the balance-of-power strategy among great nations, but positively through benign interaction with countri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especially the great nations The ASEAN seize the opport

12、unities to change its security strategy to cooperative security strategy. Key word: The regional identify; security model; The ASEAN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

13、名: 日期:2006 年 5 月 10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2006 年 5 月 10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2006 年 5 月 10 日 1引 言 引 言 一、课题来源 众所周知,理论知识的生命力不在于它的理论构架如何美妙,也不在于它理论论证多么充分

14、,而在于它在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或者解释人们的实践,为知者提供方向,为不知者指明道路。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接触到建构主义,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其进行了局部的研究,粗约的了解了该理论的大致框架、理论结构、论证逻辑以及理论缺陷。后不久,于学校图书馆拜读了刘兴华博士关于地区认同的论文。很受启发,并琢磨其与建构主义的关系。后发现其实它就是从建构主义理论衍生出来,与地区主义联姻而产生的一个新型概念。长期对东盟的研究,使我养成了一种思维定式:遇到新的理论,就尝试着将新的理论运用到对东盟发展运动的解释的实践中去。这样一则可以多角度多方位解释东盟的发展运动,加深笔者对东盟的了解同时弥补其他理论阐述的不足;二

15、则,在实践中检验该理论是否完善,是否具有说服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笔者将毕业论文选为地区认同与东盟两者相结合的题目。 二、课题研究状况 地区认同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近年的事,也是在学界引进建构主义理论后结合地区主义与身份认同概念所应用而生的新事物。对其的研究刚起步,这方面的资料不多,完整的理论著作尚未面市,只能零星的找到几篇有所涉足该领域的论文,除了刘兴华博士的地区认同与东亚地区主义稍详尽的介绍外,其他论文不是借用该名称就是一带而过。因此该理论体系还有待完善、许多理论知识需进一步补充和改进。 三、写作方法、框架以及目的 就写作方法笔者按照普通的思维逻辑,先念的假定地区认同对东盟安全战略的变化

16、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影响。通过论文的各章节论证,得出结论或者是正面的肯定,或者是在正面论证进入死胡同而得出相反的结论。笔者在第一章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了论文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这些概念的界定对论文的展开至关重要,一方面它是下文展开的前提,另一方面它又是检验全文论点正确与否的标准。正文中,笔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与国别介绍东盟地区认同的演变导致其安全模式的转变。写作目的有二。一则,从学术上讲,为了验证地区认同理论的实践张力或者说是它的应用能力;二则,通过对地区认同对东盟安全战略变化影响的论证,为2我国对东盟的政策提供可选项。 四、论文的不足之处 由于笔者理论功底不甚扎实,才疏学浅,自觉论证方法简陋而且力不从心,弊漏诸多。笔者自认为不足之处有三。一,出于论文的结构性考虑,将东盟自始自终做为一个整体看待,对东盟内部国家关系的发展缺少相应的地区认同视角分析。二,限于论文的篇幅原因,论文缺少关于研究成果对中国关于东盟政策的指导性意义分析。三,论点太过新颖,参考资料不足,笔者自身能力有限,论证乏力。3第一章 地区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