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稳态观之形神论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667640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8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稳态观之形神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稳态观之形神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稳态观之形神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稳态观之形神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稳态观之形神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 T C M. Ma y 2 0 0 6 , V o 1 . 4 7 , N o . 5中医稳态观之形神论吕凌 指导: 陆秀兰 谭素娟摘要中医稳态是指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 机体自我调节所达到的一种内外环境相适宜的最佳状态, 机体自我调节的方式主要包括生理调节和心理调节两个方面。 中医学的形神合一论主要研究形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认为形与神之间的关系在人 体指形质及由形质构成的形体与生命机能活动的关系, 二者是密切联系的, 即“ 形神合一” 。 二者的目的都是使形与神相协调, 将结构有序与功能有序相统一, 并且从内外涨落关系上把握建立和维持有序稳定的机制, 从而达到生命的平衡稳态。主题词形神

2、学说 形神合一中医稳态是指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 机体自我调 节所达到的一种内外环境相适宜的最佳状态川。 其中 “ 机体自我调节” 是达到稳态的关键所在, 如果各种致 病因素的合力对人体的影响在机体自我调节的范围之 内, 人体就会保持健康状态, 否则将表现为发病。外界 刺激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劳形” 和“ 劳神” 两个方 面, 因此, 机体自我调节的方式主要包括生理调节和心 理调节两个方面, 其目的都是使形与神相协调, 从而达 到生命的平衡稳态。中医学辩证法认为, 人体的平衡不是简单的对称 性平衡, 而是人体五脏六腑、 组织器官及其机能活动协 调吻合所产生的平衡; 认为人体的平衡不是消极的

3、静 态平衡, 而是动态的平衡 2 1 。可以说, 该论述所包含的 思想内容与中医学形神合一的整体恒动观不谋而合。 1 形神合一的思想内涵 1 . 1 形与神的概念形与神, 指人的形体与精神, 是一对标志人体的结 构和生命本质及其关系的范畴 3 1形即指物质、 形体 4 1 0 素问 六节藏象论 曰: “ 气 和而有形, 因变以正名。 ”素问 宝命全形论 日: “ 人 生有形, 不离阴阳。 ” 由此可见, “ 形” 既指一切有形之物 体, 又指包括脏腑、 经络、 气血、 津液等在内的人的 形体。神的含义很复杂, 与形相对, 它是无形的, 但又不 同于物质范畴的无形之“ 气” 5 1 素问 天元纪

4、大论 日: “ 物生谓之化, 物极谓之变, 阴阳不测谓之神。 ” 素辽宁中医学院研究生部,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 7 9号 ( 1 1 0 0 3 2 )收稿日 期: 2 0 0 5 -1 0 -0 9问 阴阳应象大论 曰: “ 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 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 ”灵枢 天年 曰: “ 失神者死, 得神者生也。 ”素问 宣明五气 曰: “ 心藏神。 ”灵枢 邪客 曰: “ 心者, 五脏六腑之大 主, 精神之所舍也。 ” 以上的论述揭示了神的双重含义: 从自然界而论, 神指自然界变化的规律; 就人体而言, 类经 称之为“ 人身之神” , 其含义有广

5、、 狭之分。广义 的人身之神是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总括, 狭义的神是指 J b 所主的神志, 即魂、 魄、 意、 志、 思、 虑、 智等。 1 . 2 形与神的体用关系南北朝范填曾指出: “ 神之于质, 犹利于刃; 形之于 用, 犹刃之于利” , 并进一步揭示出: “ 形者, 神之质; 神 者, 形之用” 。这便将形神关系科学地概括为体用关 系 5 1 。 广义的“ 用” 指的是一切生命活动, 不仅包括一般的生理活动, 也包括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对人体脏 腑、 气血、 津液等物质及其生理机能有依赖关系, 同时 中医学也极重视心理现象对人体生理的反作用 5 1 1 . 2 . 1 神本于形, 形

6、神互根: “ 形存则神存, 形灭则神 灭” , 神必须依附形体才能存在, 而且它的功能也必得 形体健康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故有“ 形体不敝, 精神不 散” 之说。 灵枢 经脉 说: “ 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 髓生。 ” 张景岳强调“ 神依形生” , “ 无形则神无以生” , “ 血脉和则精神乃居” 。对此, 荀子 天论 中也曾指 出: “ 形具则神生, 好恶喜怒哀乐减焉” 。这些认识肯定 了精神心理产生于形体物质及其机能活动之上, 正确 地把握了形神( 心身) 间的先后主次关系, 体现出了唯 物的形神一元观 6 灵枢 天年 说: “ 血气已合, 荣卫已通, 五脏已成, 神气舍心, 魂魄

7、毕具, 乃成为人。 ” 指出 了形与神产生的物质基础。 形、 神两种物质之间, 脏腑、 经络、 精、 气、 血、 津液之形, 化生其神, 脏腑、 经络、 精、 气、 血、 津液之神的机能活动, 又为其形的构成和更新, 补充了新的物质基础 4 1 。 此正如明代医家高镰在 延年 却病笺 中所说: “ 人之所生, 神依于形, 形依于气。 气存 则荣, 气死则灭。 形气相须, 全在摄养。 设使形无所依, 神无所主, 则致姐谢为命尽, 岂知命者哉, 人能养 气以保神, 气清则神爽; 运体以却病, 体活则病离。 ” 1 . 2 . 2 神能役形, 形神合一: 孟子 正义 中指出: “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

8、物, 物交物, 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中医杂志 2 0 0 6 年 5 月第 4 7 卷第 5 期宫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 ” 因此, “ 神虽由精气而 为运用之主者, 又在吾心之神。 ”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 五脏为中心, 以神为主宰, 以经络为联系通路, 以精气 血津液为物质基础, 从而实现器官与机能的统一。 刘河 间谓: “ 神能御其形, ” “ 百岁, 五脏皆虚, 神气皆去, 形骸 独居而终矣。 ” 说明人之衰老亦是形与神离的结果, 形 衰则神无所主, 神乱则形有所伤。 1a u 康在 养生论 中生 动地描述了心神支配形骸的种种现象: “ 夫服药求汗, 或有弗获; 而愧情一集,

9、焕然流离。 终朝未餐, 则嚣然思 食; 而曾子衔哀, 七日不饥。夜分而坐, 则低迷思寝; 内 怀殷忧, 则达旦不螟。劲刷理鬓, 醇醛发颜, 仅乃得之; 壮士之怒, 赫然殊观, 植发冲冠。 由此言之, 精神之于形 骸, 犹国之有君也。 ” 由此说明了“ 形恃神以立” , 一旦精 神受损, 形骸也会受到损伤。又如 素问 上古天真 论 所说: “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能形与 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 说明了“ 形与神俱” 之重要性。 因 此, 只有形神统一, “ 形与神俱” 才能“ 尽终其天年” 。在 人体制神的主宰下, 把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个体与系 统、 局部与整体、 机体与环

10、境, 从微观和宏观上辩证的 统一起来C 4 1 . 3 形神合一论“ 形神合一论” 是在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心身 观的直接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对精神与躯体、 心理与生理关系的准确而精辟的概括C 7 。如在春秋战 国时代, 荀子在 天论 中, 就强调了“ 身” 与“ 心” 、 肉体 与精神的统一, 指出: “ 形具神生, 好恶、 喜怒、 哀乐藏 焉。 ” 汉代 淮南子 一书中, 也十分强调形体和精神的 统一, 指出: “ 形者, 生之舍也; 气者, 生之充也; 神者, 生 之制也; 一失位则三者伤矣。 ” 即形、 气、 神是三位一体 不可分割的统一体C s 中医学的形神合一论主要研究形

11、与心理现象之间 的关系, 认为形与神之间的关系在人体指形质及由形 质构成的形体与生命机能活动的关系, 二者是密切联 系的, 即“ 形神合一” E 5 1 。张介宾明确指出“ 无形则神无 以生, 无神则形不可活” 的形神相互依存关系。综上所述, “ 形神” 是人类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 贯 穿于脏腑、 经络、 营卫、 气血各方面新陈代谢的发生、 发 展和变化之中, 是推动生命活动的源泉和动力C s 2 形神合一论对构筑生命稳态的指导作用中医学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形成了自己的稳态 观, 将结构有序与功能有序相统一, 并且从内外涨落关 系上来把握建立和维持有序稳定的机制 t 0 。因此说, 从古至今

12、医家所追求的最佳状态是形神合一, 是一种 动态平衡。形神合一的理论贯穿于中医基础理论、 生理、 病理、 治疗、 养生的各个方面, 在全方位的动态变化 中把握了生命的本质, 对预防和治疗疾病、 恢复和保持 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成为构筑生命稳态的 坚固理论基石。 2 . 1 形神相离打破生命稳态神的活动以形的生理为基础, 只有两者活动的变 量范围相一致才能保证机体持续处于稳态中, 一旦形 神相离, 就会打破生命稳态, 导致机体患病。相对于形 而言, 中医更重视神的反作用。 内经 中反复论述了不 良的精神状态对人体脏腑造成的损伤, 故“ 怒伤肝” , “ 喜伤心” , “ 思伤脾” , “

13、 优伤肺” , “ 恐伤肾” (素问 阴 阳应象大论)。当社会、 心理因素作用于个体, 首先的 直接反应不是躯体的疾病, 而是各种情绪反应, 与机体 有直接联系的是所激发的情绪活动, 但外在的刺激因 素消失后, 被激发的情绪活动并没有停止, 而是对躯体 继续产生作用口 。从心身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看, 在心的方面表现精神情志活动异常, 在身的方面则表 现为与精神情志活动异常同步或相继出现的神经系 统、 内分泌系统和免疫机制等病理变化E l l 。有研究表 明, 不论是人类或动物, 心理应激可通过C N S , N E S及 S N S的间接和直接作用, 引起红、 白细胞免疫系统质、 量及功能的

14、改变, 其中H P A轴和 S N S在应激免疫调 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心理应激引起 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改变有一个基本的态势。白细胞系 统变化趋势为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的增殖反应降低, 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百分比发生改变, 抗体生成 量减少, 免疫反应延迟等。红细胞系统变化趋势为: 红 细胞补体 I 型受体( E C R 1 ) 活性受到抑制, R B C C 3 B r r 和R B C I C R下降等。 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这些改变, 一方面有利于调动资源维持内稳态; 另一方面, 由于机 体资源有限, 过度和持续的应激有可能使资源耗竭, 增 加 机 体 对 某 些 疾 病

15、的 易 感 性 C l a 总而言之, 形神一体, 精神和形体是不能分割的。 从生理上说, 形与神互相依存, 从病理上说, 二者又互 相影响。 外邪伤形, 形体互损, 会引起神气衰退, 即所谓 “ 形伤则神为之消” 。而形体衰败之极, 神气亏损, 也会 导致形体衰退, 即所谓“ 六欲七情哀乐销砾, 日就形枯 发稿。 ” (遵生八笺 ) 。 “ 神气衰败之极, 形体亦难存活, 故 谓 “ 失 神 者 亡 ” C97 2 . 2 形神相即达到生命稳态形神共养观认为, 不仅要注重形体的保养, 而且还 要注重精神的保养, 使得形体健壮, 精神充沛, 二者相 辅相成、 相得益彰, 从而形体和精神得到均衡

16、的发展。 主张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在形神的关系中, 神起着主.3 2 8 J T C M. Ma y 2 0 0 6 , V o l . 4 7 , No . 5导作用。 “ 神明则形安” , 故中医养生观以调神为第一要义, 养生必须重视神的调养, “ 守神而全形” 就是从调神人手, 保护和增强心理健康以及形体健康, 达到调神和强身的统一。 同时形体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 有了形体, 才有生命, 有了生命, 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和生理功能。 因此, 保养形体是非常重要的。 张景岳说: “ 形伤则神气为之消” , “ 善养生者, 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 善治病者, 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强调神 依附形而存在, 形盛则神旺, 形衰则神衰。养形与养神有密切关系, 二者不可偏废, 要同时进行。“ 守神全形” 和“ 保形全神” 是在形神合一理论指导下的对立统一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