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优秀实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67392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恨歌——优秀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长恨歌——优秀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长恨歌——优秀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长恨歌——优秀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长恨歌——优秀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恨歌——优秀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恨歌——优秀实用(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幽幽烛光掩映憔悴的脸庞 我站在你窗外风呼啸人凄凉 箫声怨落花寒心碎不忍看 里面是谁领略你的温暖云断雨残想起从前的时光 夏日长蝶成双比翼飞花摇晃 夜漫漫路弯弯尽头横在眼前 爱如凝霜遍地都是绝望恨不能化作你的影子守在你身旁 恨不能陪你天荒地老看潮退潮涨 收不回东流水花开花落梦一场 一觉醒来只能学会遗忘恨不能化作你的影子守在你身旁 恨不能陪你天荒地老看潮退潮涨 收不回东流水花开花落梦一场 一觉醒来只能学会遗忘一觉醒来只能学会遗忘长恨歌(贵妃版) 张振宇教学目的1、了解白居易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2、通过对课文的具体讲解分析,讨论主题。3、了解长恨歌、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大影响 教学要求1、了解白居

2、易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2、分析李、杨爱情悲剧的深刻历史教训。3、学习本诗在叙事、写景、抒情上的艺术技巧。过华清宫 (其一)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欲盖弥彰千金一笑马嵬(其二) 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对比反差n chngpbldinwiqingshngmi骊宫霓 裳临邛鼙鼓仙袂钿合千乘钗擘马嵬字字 音音jng 旌旗jing 玉扃d 凝睇 yng y 萦 纡bn 云鬓y l 迤 逦chu ch 踌 躇长恨歌 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

3、“恨”是什么意思, “长恨”应作何 解释?“恨”是沉重的遗憾, “长”表时间, 是 感情的延绵, “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 表 达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杨玉环是蜀州 司户杨玄瑛的女儿 ,随叔父杨玄琰入 长安,及笄,嫁与 玄宗第十四个儿子 寿王李瑁为妃。后 为李隆基看中。李 欲将杨占为已有, 又碍于名分,于是 ,让她出宫做女道 士,而后再迎归宫 中,掩耳盗铃。天宝十四 载(755),手握 重兵的范阳节 度使安禄山打 着讨伐杨氏、 以清君侧的幌 子,发动了叛 乱,兵临长安 。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 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 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

4、高 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关于白居易的小故事 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 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 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十岁生日那天,亲 朋好友都来祝贺。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 堂上对句:“曹子建七步成诗。”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 意默然不语。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 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白居易笑着 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众人 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 居易一时无对。”舅父听了颇为高兴。 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 甲的名诗人顾况求教。白居易见到顾况说:“顾大人 ,我是来向您请教的。我写了

5、一卷诗,请大人指教! ” 顾况一见是乡下来的,很不耐烦。当他看到诗卷 上的名字是“白居易”时,更觉得可笑,说:“长安米 贵,白居不易啊!你还是快回乡下去吧!” “我是在乡下居住,很快就要回去。只是听说您 是很有学识的人,想请您过过目。要是您重任在身, 来不及看,我可先读一首,请您听一听。”说罢,白 居易翻出一首诗,读了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 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顾况听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由 自主地站了起来,他伸过手去,把诗卷接了过来,并 收白居易为弟子。顾况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么 好的诗,居天下何难!”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

6、士, 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十一岁就离家避 难,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 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道路有重大的作用。白居易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四十四岁之前在仕途上一帆风 顺,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以“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 秦中吟,三十五岁 写长恨歌 。815年因造谣中伤被贬为 江州司马。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感伤诗”代替了 “讽喻诗”,如 琵琶行 。另著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就是用新 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他提出了一种写作准则:“文章合为时 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

7、 现实主义的高潮。堪称中国古代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 白居易最为出名的作品,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 。此长诗被后代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诗最好的 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 ,加以虚构而成。诗歌情节曲折跌宕,宛转动人; 感情充沛复杂,缠绵悱恻,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十月,白居易与好友 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偶然谈及唐明皇和杨贵 妃的悲剧故事,都感慨万千。于是,王质夫提议请 白居易写一首长诗(长恨歌),陈鸿写一篇传 记(长恨歌传)。从此,传记与长诗二者相辅相 成,流传后世。创作缘由v元和元年为周至令 与友人陈鸿

8、王质夫游仙 游寺 谈及马嵬坡事 王劝曰“试为歌之何如” 白作此诗 陈作长恨歌传。v“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诵琵琶行”v“一篇长恨有风情”“古今长歌第一”长恨歌的故事条幅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

9、,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玉环入宫迷色误国贵妃受宠第一部分: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长恨的原因。杨家显贵 三姐妹国夫人 哥哥殿中少监 父亲齐国公 母亲凉国夫人 堂哥杨国忠右丞相 京城歌谣: “生女勿酸悲,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第一部分:“长恨”的原因诗歌反复渲染唐玄宗的重色、求色 ,得到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 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 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 :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 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 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汉皇重色思倾国,御

10、宇多年求不得v汉皇爱好美色,想得到绝代佳人,做皇 帝统治天下多年,却一直找不到最理想 的美人。开篇两句看似寻常,含量却极 大。作为一国之君,不“重德思贤才”, 却“重色思倾国”,能有什么好结果呢? 只七个字,就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 确定了全诗情节发展方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v她回眸一笑,就生出百般妩媚、千般娇 羞;相形之下,六宫中的美人全都黯然 失色。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又 和“六宫”形成对比。只“一笑”,就能生“ 百媚”,见出杨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 。从“一”到“百”,再到“六宫”,数字的 递升,展示了杨妃魅力的不可抗拒,为 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粉黛”, 本

11、为女性化妆用品,这里借代指六宫中 的女性。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v后宫中的美女有三千多人,但三千人的 宠爱都集于她一身。一句之中,用大小 迥异的两个数字,形成对比之势,给诗 句增添了表现力。前面“回眸”一联,采 用的是递升的夸张,此处用的则是递减 夸张,充分写出杨妃得宠之专、受宠之 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

12、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蜀中伤情归途追怀马嵬兵变贵妃之死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回宫苦思:物是人非触景生情日思夜想酸楚愁惨第二部分:第二部分:马嵬生离死别,别后绵绵相思 。第二部分:马嵬生离死别,别后 绵绵相思。“宛转娥眉马前

13、死”是悲剧的形成,是 故事的关键情节。贵妃的死,造成唐玄宗的寂寞悲伤和 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 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 ,催人泪下。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v突然间,渔阳叛乱的战鼓惊天动地而来,惊断 了宫中演奏的霓裳羽衣曲。至此,全诗的 节奏和笔调,顿时由缠绵婉转,变为劲健快捷 。“渔阳鼙鼓”句,指天宝十四载(755)十一 月,安禄山起兵叛乱。“渔阳”,郡名,辖今北 京平谷区和河北蓟(j )县等地,当时属于平 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辖区。“鼙 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这里泛指战场上的鼓 声。“破”,古乐舞曲中有“入破”,这里指破坏 。“霓裳羽衣曲”

14、,唐代大型舞曲。新唐书礼 乐志载,开元年间,“河西节度使杨敬忠献 霓裳羽衣曲十二遍”,经唐玄宗润色并作歌辞 。乐曲着意表现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 天宝后曲调失传。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v护驾的六军不肯前行,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凄楚缠绵之中,绝代美人杨贵妃就这样 被凄惨地勒死于马前。“六军”,泛称皇帝 的警卫部队。“宛转”,犹辗转,形容美人 临死前哀怨凄楚缠绵的样子。“蛾眉”,本 指美女的眉毛,后借代指美女,此处指杨 贵妃。 “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 愤于唐玄宗迷恋酒色,祸国殃民。诗句以 替罪羊之死,委婉含蓄地抨击了唐玄宗。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v一代君王,面对此状,

15、只能掩面痛哭, 却无法挽救;回头眷顾,禁不住血泪交 流。“救不得”,不是不想救,而是救不 了,是无助与无奈。既曰“掩面”,又曰“ 回看”,岂不矛盾?其实,“掩面”是不忍 见其死,“回看”是不忍无情地离去。这 里,一“血”一“泪”,一死一生,衬托出 凄惨、痛苦、万般无奈的情状。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v秋风瑟瑟,卷起漫天黄尘,君臣们历尽艰辛,通过 盘旋曲折、高入云宵的栈道,才抵达剑阁。“剑阁” ,又称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小剑山之 间,是由秦入蜀的要道。此地群山如剑,峭壁中断 处,两山对峙如门。诸葛亮为蜀相时,命人凿石驾 凌空栈道以通行。据历史记载,玄宗幸蜀并不经过 剑门关。白居易

16、如此虚构,意在借助剑门关的险峻 ,渲染一种艰辛的氛围。另外,入蜀之初在六月, 七月即达成都,一路上的真实景况也不会“黄埃散漫 风萧索”。秋天乃万物凋零、生机消歇的季节,是生 命悲剧的季节。从春天到秋天,李、杨爱情也走向 悲剧。白居易虚构路途的险峻、时景的萧瑟,无非 要与当时动荡的时局,与玄宗衰飒的心境相配合。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v蜀江一片碧绿,蜀山一派青葱,日日夜 夜触动着君王的相思之情。上句写连绵 不断的碧水青山,下句写李隆基的内心 世界。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反衬回肠荡 气的相思之情。“朝朝暮暮”,用叠词循 环往复的动态变迁,衬托李隆基内心的 孤寂与苦闷。v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v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v回到宫中,水池庭苑依然如故;太液池 的荷花、未央宫的杨柳,还是那样娇媚 动人。那荷花就像贵妃美丽的面容,柳 叶就似她的双眉,面对此景,叫人如何 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