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一九三九年英、法、苏、德三角双边的外交谈判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666068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9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一九三九年英、法、苏、德三角双边的外交谈判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略论一九三九年英、法、苏、德三角双边的外交谈判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略论一九三九年英、法、苏、德三角双边的外交谈判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略论一九三九年英、法、苏、德三角双边的外交谈判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略论一九三九年英、法、苏、德三角双边的外交谈判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略论一九三九年英、法、苏、德三角双边的外交谈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一九三九年英、法、苏、德三角双边的外交谈判(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 徽 师大学 报(哲学 杜会 科学 版)一九八五年第二期略论一九三九年英、法、苏、德三角双边的外交谈判汪宏玉徐正19 38年9月,英法德意在慕尼黑达成了暂时的妥协,但是国际局势并未因此 缓 和,相反地,从193 9年开始,欧洲上 空战云 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当时 欧洲存在着三种力量:正在策划和发动大战的法西斯德、意;推行绥靖政策 的英、法;反 对 战争、要求和平 的社会主义苏联.围绕这三种力量的角逐,出现了纵横牌 阖、扑朔迷离的三角双边外交谈判,即英法与苏联 的莫斯科谈判,英德秘密谈判和苏德谈判的复杂局面.这种三角双边关系构成了二战前夕国际关系的 基本纽结.科学地分析三角双边外交谈

2、判,正确总结其经验教训,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和现实意义.一、法 西斯德国旨在夺取欧洲,称霸世界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并不象张伯伦所说的,给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一个时代的和平”。不到半年,英法绥靖分子希冀的“和平幻梦”就被德国法西斯进军布拉格的铁蹄所踏碎。德国法西 斯并不以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而满足,它还进一步把侵略的 魔爪伸向波兰,力图夺取 欧洲大陆东部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地 区.19 39年4月3日,德国参谋部制定了“永远消灭波兰”的“白色方案”.5月2 3日,希特勒在柏林总 理府召开的秘密军事首脑会议上杀气腾腾地叫嚷,要以侵略欧洲来为德国取得更多的“生存空间”,但泽根本 不是争执的中心问题”,

3、“中心 问题”是要把德国的“生存空间向东方扩张”,所以“一有合适 的时机就进攻波兰”.希特勒基于他的“以最小的代价获取 最大的利益”的一贯方针,希望兵不血刃地夺取波兰,至少也要把武力解决波兰问题限 制在局部战争范围内.这 是因为,波兰是英法的盟国,又是苏联 的紧邻,德国一旦进 攻波兰,既触犯英法的势力范围,又直接威胁苏联 的安全,很可能使自己陷于腹背受敌、两线 作 战 的窘境。因此 他在5月2 3日军事首脑会议 上 强调 说:“我们 的任务是要 孤立波兰,孤立的成功将有决定性的意义.”所谓孤立波兰,就是争取处在德国东 西两 线的苏 联和英 法 采取 中立或不干涉政策.希特勒玩弄两面外交,认为争

4、取英法是轻而易举的。他说:“这一目的,由于法国 的内部危机,以及因法国内部危机的结果而英国退缩不前,我们认为是可 能 的。”但是,捷克事件后的英法,外交上发生了对德强硬和对苏缓解 的趋向。因此,德 国过去那 一套对英法施以战争讹诈、和平欺骗、反苏宣传的惯伎不很奏效了,需要相应的变化。于是德国着力于破坏英、法、苏莫斯科谈判(1 939年3月8月),阻挠反德联 合阵线的建立,作为头等重要问题提到外交事务日程上:并将对英法的一面外交改变为既同英法,更主要的是同苏联谈判的两面外交.应当指出,德国和英、法、苏的两面外交并不是同等的,它把英、法列为首要的假想 敌.希特勒明确表示,与英法为敌的决心不变.他说

5、:“我对于同英国达成和平解决的可能性表示怀疑.我们 必须 准备打仗”“和英国 的冲突将是生死存亡 的战争”。C因 此,德国在两面外交攻势中将英法置于次要地位。另 一方面,德国 慑于苏联 的强大国力以及它可能在建立反德联合阵线中的决定性作用 和领 导地位,因此,在两面外交攻势中将苏联置 于主要地位.总之,德国对英法苏的两面外交,有着轻重之分,重视苏联,主动争取,轻蔑英法,持强 相待,这是德国外交战略的基调.早在19 38年底,德国向苏联建议谈判双边贸易问题.19 39年初,苏联接受德国的要求开始谈判,由于意见分歧,谈判于2月中断.苏联争取英、法,在3月开始了三 国莫斯科谈判.对此,德国忧心忡忡,

6、其外交部根据希特勒的命令,于5月1 9日指令驻 苏大使舒伦堡向苏联政府表示:德国准备同苏 联恢复中断的经济谈判,企图为后继 的政治谈判奖定基础,打开德苏关系“正常化”的大门。苏联 的态度是“当我们 和英、法 进行谈判的 时候,我们并不以为有和德、意等国断绝商务关系的必要”,接受了德国 的建议.5月3 0日,德国外交部再度指示驻苏大使舒 伦堡“现在我们已经决定和苏联进行 明确的谈 判”.与此同时,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魏茨 泽克告知苏驻德代办阿斯塔霍夫:“如果苏叹不再沿着英法一道包围德国 的道路走下去,苏德关系就有改善的可 能”.德国把苏 联放弃英、法、苏联盟作为改善苏德关系的前提,这是为苏联所不能

7、接受 的.尽管苏供在同英、法谈判中已经感到“英法政有并不愿意和苏联订立平等条约”,但是,苏联政府仍然敦促英法,希望谈判成 功。8月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通过驻苏大使舒伦堡向苏联政府表示,德国方面希望改善德苏关系,如果苏联有兴趣,他本人随 时准备参加这一会谈。同日,里宾特洛甫会见苏 驻德代办阿斯塔霍夫,说苏德间在“黑海到波罗的海l沟整个地区”不存在无法解决的 问题,并建议 签署苏德议定书.由于 当时 苏英 法谈判 正在进行,苏对德的建议 没有作出反应.8月1 4日,里宾特洛甫再发特急电报给舒伦堡,要他一字不漏地读给 苏联部长会议 主席兼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听,其中主 要强调德苏关系已经“到 了一个

8、历史性的转折点”,他本人愿意到莫斯科来谈 判,改善苏德关系问题.苏联政府婉言拒 绝。从8月开 始,德国对苏 联频频发动外交攻势.这 是 因为,德国 的战争机器已经 开动,“白色方案”即将实施;英法 苏谈判 已进入关键阶段,而德对苏 的争取却无建树.从8月1 2 日至2旧,德国外交部几乎每夭指示驻苏大使馆,督促其大使抓住时机,积极行动;德苏两国外交机构明里暗里频繁联系,德国一天比一天急迫地催促苏 联作出决断.8月1 7日,舒伦堡奉命要求会见莫洛托夫,声明德 国准备同苏联 缔 结一项互不 侵犯条约,8月1 8日,希特勒指 示里宾法洛甫争取立即亲自前往莫斯科。苏联 表示一周 后才能邀请他访问莫斯科.

9、但是,心急如焚 的希特勒于8月2 0日直 接急电斯大林,要求 苏联允许里宾特洛甫访 苏,谈判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同时警告:如 果 苏联不立即同意 与德 国达成协议,苏联将卷 入德波“危机”.次日,斯大林 电复希特勒,同意里宾特洛 甫于8月23日访苏.希特勒及其同僚接到斯大林的复电后欣喜若狂,当夭晚上1 1时,德国广播电台宣布德国政府与苏联政有巳经协议缔梦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德 国外交部长将在8月23日到莫斯科完成这项谈判.8月2 2旧,里宾特洛甫带着希特勒亲笔 签发的全权证书飞往莫斯科.8月22日,苏德鉴订 了互不侵犯条约,达到了争取苏联的目 的.这 是德国的两面外交所取得的 重大胜利,标志着希特

10、勒德国发动侵波战争已推省就,并为夺取欧洲,称霸世界开拓了道路.二、英法继续奉行西堵东引的绥靖政策,妄想坐收渔翁之利。本来英法政府希望通过慕尼黑协定和193 8年9月、1 2月分别签订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构成英法德在欧洲的均势,实现西堵东引的战略目的.但是,德国占领整个捷克,一举打破英法为“西堵”而构筑的“均势,.对此,英国的外交大臣、被称为“绥靖船上的大付,的哈利法克斯也深感忧虑,“究竟德国进到汁么地方才会止步,以及它是否有止步的一夭?认为“只要纳粹分子还在执政,欧洲和平的希望就是渺茫的”.同时,国际上和英法国内舆论猛烈抨击英法政府的绥靖政策,反对法西斯的侵略行径。英法政府迫于压力,寻求对策

11、,以张伯伦3月1 7日在故乡伯明翰发表外交政策 演说为标志,开始出现对德强硬的外交趋向.3月2 0日,英法签约结盟,3月3旧作出承担波兰安全的保证.到4月中旬,英法将保护圈扩大到希腊、土耳 其、罗马 尼亚、荷兰、瑞士和丹麦等国,并开始与苏联谈判.英法外交的新动向,被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称为外交革命,.这实为过誉之词,因为:第一,这种转变只是英法绥靖政策初告破 产的 结果,是在法西斯咄咄攻势面前无可奈何的对策;第二,这种转变缺 乏牢固的 基础.英法的决策者们仍然是以张伯伦、达拉第为代表的一批绥靖分子,他们对小国的 保 证 并无具体借施.在军事上,英法没有任何有效的应变计划.5月3 1日,当波兰外长贝

12、克 请英国政官确叨说明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军事防御措施时,英政府 无言 可答.在经济上,英法对小国的援助也是一句空话.19 39年4月至6月,波兰不断请求英国给予货款,并派 出以波兰 银行总裁为团长的代表团专程赴英谈判,提出借款六千万英镑.英国只同借波意八百万英傍,并附有苛刻条件,导致谈判的失败,就连法西斯德国也看出英法联络小国对德国的包围“是建筑在泥土的基础之上,;第三,这种转变仅仅是 策 略的转变.英法对德国的政治绥靖,表面上放弃了,而经济上的绥靖明里暗里仍在进行,与德国划分势力范围,全面解决与德国的矛盾的企图没有放弃.总之,19 39年3月捷克论亡以后,英法外交政策本质上仍然是绥靖路线的继续

13、,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攻势,英国带头与德国进行秘密谈判,但是,它又不愿甘拜下风而损害自己在 欧 洲的利益,便使出以苏压德的一手,企图造成“东西 两线的影子”夹 击德国的战略态势.从现象上看,英法外交战略联德反苏到联苏反德,似乎来了个一百j 十度的大转弯,其实这只是英法在欧洲力量对比格局变化的条件下,维持“均势”的新手法.过去,他们联合德 国,建立.西方反布尔什维 主义的屏障”,镇压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操纵欧洲局势:此时,他们联合苏联,对付猖 狂起来的德国,欺骗世界舆论,利用苏联为反德“承 担全部义务重担的苦力.英法引导德 国向东扩张,希望在普鲁士一波 罗的海苏 联一线,造

14、成苏德对抗和冲突,无论谁胜谁负,都能达到削弱自己的对手,坐收渔利的目的.此由可见,英法“外交革命”背后的两外面交,既不是联苏和德的等距离外交,也不是联苏抗德的强 硬外交;而是假联苏真和德,继续控制欧洲局势的曲线绥靖外交。这里,让我们以战前英法与德国关系的史实,进一步分析英法两面外交的实质及其后果.193 9年5月间,英法国内联苏抗德舆论方兴未艾,英德秘 密外交谈判就开场 了.4月底,英国为抗议德 国占领整个捷克而召回的驻德大使汉德逊,此时又返任了.5月中旬,英国保守党著名活动家拉蒙德一沃尔夫在同德国外交部官员吕特尔谈话的时候说,英国为照顾德国的利益,准备放弃在东欧和东南欧的大部权利,慕尼黑协定

15、后英国同德国合作的政策没有改变.6月8日,张伯伦在与德国代表佐尔茨的会谈中说:“他一直认为,解决欧洲 问题 的唯一 途径,只能通过柏林伦敦这一条线”还向 对方暗示,他将继续奉行慕尼 黑政策,并可放弃同 苏联的谈判.紧接着,张伯伦的 顾 问 桩 拉斯威尔逊与德 国高级 经济专员沃塔特在6、7月进行多次谈判:7月2 9日,英国工 党活动 家罗巴克斯烦同德 国驻英使馆参赞考尔达特会谈;8月7日至此口,英闪工业家代表团团长斯宾塞与德国 纳悴二号人物戈林会谈.英方的主张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其一,德国不干涉英帝国的事务,英国则尊重德国在东欧和东南欧的“利益范围”,英德 可以就市场、原料乃 至叭 民地问题

16、进行谈判,划分各自的“扩张空间”:其二,英德两 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谈判裁减军备,发表共同声明,表示双方都愿意缓 和 目前的政治气氛.在缔结了英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条件下,英国将解除其对波兰、土耳其等国提供保证的义务,停止同苏联的谈判,并促使法国取消法苏互助条约.问题十分清楚,英国张伯伦政府企图以部分满足德国对殖民地、势力范围 的要求,甚至放弃波兰,开放德国以东的“生存空间”,诱使德国向苏联推进.然而德国对英国 的建 议很不放心,因为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以后,英国 国内反德、反绥靖主 义 的势力大大增 强了,反对“第二次慕尼黑”的浪潮席卷全 国,任何主张与德国妥协的人都被看成版 徒.因此,德国怀 疑张伯伦政府的信誉力量,认为在这种气氛下,“未必会有一个英国政府能同德国 达成承担什么义务的协定”,甸同时,还考虑到,即使达成协定,实现各条款的内容需 要一个很长 的时间,必然会延误“白色方案”的实施,从而丧失了德国在战略力量对比上的暂时优势和发动战争的有利时机.因此,英德的秘密谈判,尽管英方热情积极,但一直处于不死不活的僵局之中。德国与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