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65806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研究Vol. 14 ,No. 10 ,1998 科学哲学论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尚 东 涛人类社会诞生后,生物的进化,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界与生物的关系,即自然选择;另一方面是社会与生物的关系,即社会选择。所谓社会选择,是指生物物种在社会系统的动态制约中,一些物种生成、 一些物种消失、 一些物种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社会选择,不同于达尔文所说的作为自然选择的补充的 “人工选择” 。社会选择的原始发生,是史前的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在社会的食物需求、 非食物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的无限扩张的推动下,社会选择已经历经了弱选择、 次强选择和强选择三个历史阶段,展示着社会选择的实践力量。社会选择

2、的价值判断是历史的具体的,具有相对属性,绝对理想的社会选择,只应当辩证地认为是相对理想的价值形态的社会选择构成的。实现绝对理想的社会选择,没有它途,只有使相对理想的价值形态的具体社会选择无限展延。论证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从哲学层面弥补了生物进化研究中,无视社会选择的片面性,昭示了社会实践在生物进化领域已有的和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有多重重要启示,最具现实意义的至少可以包括:任何社会选择(社会实践)的价值都是相对的,不能企求无代价的社会选择(社会实践) ;克服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是继续坚持社会选择(社会实践) ,而不是相反;对人

3、类中心主义的所有批判,在整体倾向上都是错误的,特别是在现时代的中国更是这样。1 社会选择的原始发生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大约34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后,绵绵不断,消长演变,生物界的历史始终表现为进化的过程。当人还未被称其为人的时期,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机制。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来说是非线性的,表现为一个复杂的整合。在现代进化论的解释中,自然选择并不仅仅去掉具体的生物物种的有害基因,保留有利的性状,而是在消除有害基因的同时,还保留有害的甚至死亡的基因。自然选择对生物物种并不平等,对一些物种来说是推动其进化加速,对另一些物种来说则可能是推动其灭绝的发生。直到第四纪,自然选择才使人类的祖先 古猿

4、,成为当时在智力方面最为发达的动物。在漫长的自然选择中,人类祖先的体质形态、 行为特征、 群体关系等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终,人类在自然选择的推动下诞生了。作为类的存在物的人,个体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在时序上是难以区分的。人、 人类、 人类社会,在这个意义上,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因而,人类社会的形成,也就是自然选择的功劳了。没有自然选择,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诞生。社会由人组成,人既是生物的,又是有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这就使社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 能动性的、 别于动物和其它生物的动态系统。作为动态系统的社会,从能动性出发,必然将自己的类的特有属性和功能,诉诸于和自己同处

5、的其它生物物种,或保护推动其生存繁衍,或破坏迟滞其生存繁衍,作出自己特有的选择。这种选择,是社会的属性,是与社会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说,自然选择推动了社会的诞生,那么社会选择的发生,也就是自然选择的推动了,是自然选择推动了社会选择的原始发生。我们所说的社会选择,不同于达尔文提到的 “人工选择” 。因为,在我们看来,社会由个体的人组成,但社会却不能归结为个体的人。社会具有自己所处5的那个层面的特质,是个体的人所不具备的。选择主体的差异,必然引起选择活动和选择结果的差异。这种差异,规定了社会选择与 “人工选择” 的不同。一般说来,“人工选择” 制约于社会,是社会选择着“人工选择”,而不是相反。当然,

6、社会选择的目的,在实际生活中要通过 “人工选择” 来实现。这恰恰说明,社会选择并不是与 “人工选择” 同一层面的选择。2 社会选择的三重动力社会选择,在自然选择的推动下,一经发生,便形成自己独特的动力结构,在与自然选择的交互作用中,主要在自己的动力结构的推动下运作。社会选择的动力结构由三重动力构成。首先,社会的食物需求动力。人是 “异养者生物”,社会可以看作是 “异养者生物种群” 。食物需求,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需求。人类社会的食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界。而生物物种的种类、 数量、 性状等等,不可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的食物需求的满足,关键在于社会如何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保护、 培育、 驯养、

7、 开发有益于满足食物需求的物种,即对生物物种进行社会选择。社会的食物需求,在数量上自人类始,始终是一种增长的态势。一则因为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即使人均食物需求量不变,总量也是持续增加的。二则因为社会对食物需求的质量不断提高,需要大量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致使食物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这些因素,推动社会必须对越来越多的物种进行选择,以满足社会的食物需求的不断增长。其次,社会的非食物物质需求动力。被广泛引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费尔巴哈 中的一段话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 食、 住以及其他东西。 ” 作为特殊的 “异养者生物种群” 的人类社会,其特殊性就在于不仅需要食物,同时还需要衣、住以及其它东西

8、。而衣、 住和其它东西中的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于生物界。但生物界不仅不会满足社会的食物需求,而且也不会满足社会的衣、 住和其它物质需求。这同样需要社会对生物物种发挥自己的选择作用,这同样需要社会对越来越多的物种进行选择。否则,无法满足社会的非食物物质需求。再次,社会的文化需求动力。如果说人类社会的特殊性在于不仅需要食物,而且需要衣、 住以及其它东西的话,这是在物质层面的分析。如果在非物质层面看,人类社会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文化需求。而后者,是其它生物种群根本不具备的。社会的文化需求,相对于生物物种来说,会产生一种规定,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需要生物物种的直接保障。由此,一定的社会对生物物种的选择行

9、为中,蕴含着充足的文化动力。比如,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食物习俗文化或饮食规则。像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就禁食猪肉和酒类等等;犹太教教义禁食非反刍或偶蹄的动物的肉、 无翅无鳞的鱼、 蛤蚝虾蟹等海味。这就意味着,社会对生物物种的选择态度,规定于文化。一定的社会必定在一定的文化规定下,进行社会选择。对生物物种社会选择的文化规定,还可以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社会选择的差异来考察。比如,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生物物种选择的价值观念是有差别的。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前,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是征服自然,因而使一些生物物种受到损害。在此以后,人类社会开始对保护生态平衡形成共识,因而对物种的选择逐渐

10、持一种全新的态度。现实中,社会选择的动力是重叠的,而非单一起作用的。在三重动力中,食物需求和非食物物质需求,共同构成基础动力。文化需求在起源上,是前者派生的。但是,后者一经形成,便无休止地作用于前者,甚至使前者发生相变。社会选择的动力是运动变化的,这种运动变化主要呈发展的趋势。这里说的发展趋势,包含着无止境的含义。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 费尔巴哈 中所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 这种社会需求的无限扩张,使社会选择的动力,永不枯竭。3 社会选择的历史阶段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活动,贯穿于迄今的人类社会。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社会的历史

11、是一部社会对生物物种的选择史。如果从社会选择的力度来区分,这一历史大体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弱选择阶段。6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14卷 第10期对生物物种的弱社会选择历史阶段,大体可以认为与狩猎与采集历史时期相对应。在这一阶段,社会的食物需求,主要依赖野生的动物和野生的植物,社会成员靠采集坚果、 植物、 水果和猎获野生动物来支持食物需求。这种方式,似乎对生物物种的影响并不特别显著,但社会对生物物种的选择力量却实实在在存在着。比如,对某种野生动物的大量捕杀或对某种野生植物的广泛采集,都会偶然地改变这些物种的基因构成。特别是当人类社会不能再纯粹依赖于野生动植物的恩赐时,驯养动物和种植成为重要社会实

12、践,这就对于生物物种的社会选择力度有了空前的增大。但是,这一阶段,社会选择的力度总体是弱的。其次,次强选择阶段。在狩猎与采集社会后期,农业和畜牧业诞生,其重要标志是农耕社会形成。在这一历史阶段,开始运用可运用的方法,灭虫、 防兽、 减灾、 供水、 供肥、 喂养,控制一些物种的再生率。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生物物种的选择扩大了范围,培育的优良生物物种越来越多,淘汰了一些不利于社会需求的生物物种,使社会对生物物种的需求,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同时,文化的累积,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技术和科学的发展,使社会对生物物种的选择力度远远超过前一时期。我们称这一社会选择历史阶段为次强选择阶段。再次,强选择

13、阶段。工业化时代以来,社会对生物物种的选择力度空前增强。蒸汽大王翻转了整个世界,包括着生物界;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世界的影响,也包括着生物界。比如,当代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生物中的DNA提取并移植的基因工程,使动物、 植物品种的性状发生改变。就植物范围来说,目前除了在大豆、棉花、 水稻、 玉米、 油菜、 甜菜、 蕃茄、 苜蓿等方面取得了用植物基因工程改良的新品种外,已经开始尝试用基因工程改良比较复杂的性状,象改善作物的营养成份、 改变花色、 提高抗逆能力、 控制果实成熟等。就哺乳动物来说,动物基因工程通过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并使其表达,从而得到了新型动物。目前,已获得明显效果的主要在动物抗病毒育种

14、、 提高哺乳动物的生长速度、 改良哺乳动物品质性状、 增强哺乳动物适应性、 改良哺乳动物的生产性状等等方面。无论是动物品种,还是植物品种,社会选择凭借基因工程之中介,其前景是非常宽阔的。尽管眼下在量上显示出有限性,但已具备了量的无限的理论和现实的可能性。众所周知,具体物种的人工干扰而发生变异的现实,始终承受着社会伦理的力量,受着道德的评判和检验。这正表明,人工选择不能替代社会选择,社会选择对生命的东西,有着无限的责任。一般说来,当着社会选择进入强选择阶段后,社会选择的特质,才空前充分地表达出来。4 社会选择的价值判断从二值逻辑出发,社会选择的价值属性,无非可以区分为正价值和负价值两类。判定一定

15、的具体的社会选择的价值属性,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关涉到多重因素。这些因素至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的价值与后果价值。具体的社会选择,总是有目的和后果的。一般说来,社会选择的目的总是有益于社会的。无法设想,与社会目的相悖的社会选择行为会实际发生。当然,现实中个体的选择行为,有时会与社会目的相背,但这类行为不会为社会所选择,而恰恰相反,社会选择会运用自己强大无比的实践力量,使这类行为 “流产” 。这就是社会选择的逻辑。具体的社会选择的后果的价值,既可能与目的相一致,也可能与目的不相一致。这主要因为实际选择中,实践活动与环境交互作用所致。生物物种的社会选择后果,是可控与不可控的统一,当可

16、控的可能性实现时,其后果一般与目的相一致。相反,则不一定。比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从日本引进的葛藤,由于可控性丧失,其后果与目的大相径庭,不得不对葛藤宣战。其次,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具体的社会选择,其后果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后果的价值,基于选择对象的物种的性状等的改变。然而,任何物种性状的改变,都会对其它物种产生影响,直接后果展延开来,产生了间接后果,后者的价值即间接价值。一般说来,社会选择的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的属性间的一致,存在着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实现,需要多重因素的支持。倘若某一因素产生偏移,就可能使可能性的实现受到干扰或阻碍。比如,扩大7论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农作物物种的量,在直接价值上当然有益于社会。但是,如果因此而大量排挤其它植物物种,使其量绝对减少,甚至某些植物物种灭绝,而生物多样性减少。这种展延性后果的价值,目前的共识是无益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这就表明,社会选择的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并不总是一致的。直接价值有益于社会,间接价值却不一定有益于社会。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来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