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GPS测量数据处理_GPS原理与应用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6646577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2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GPS测量数据处理_GPS原理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九章GPS测量数据处理_GPS原理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九章GPS测量数据处理_GPS原理与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九章GPS测量数据处理_GPS原理与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九章GPS测量数据处理_GPS原理与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GPS测量数据处理_GPS原理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GPS测量数据处理_GPS原理与应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G P S 定位原理与应用 教案 第九章 GPS 测量的数据处理 第九章 GPS 测量的数据处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介绍 GPS 测量数据处理的流程,具体介绍各步骤的原理、目的、过程。 结合实例掌握 TGO 软件的操作 二教学重难点: 数据处理的系统过程; 每一步过程的作用、意义、质量控制; 实际软件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引言: 第一节 概述 一、 数据处理的任务 数据处理的任务 1、数据处理的任务: 由 GPS 接收机采集的观测值,通过数据处理,获得 GPS 网中各点的坐标 2、本章的研究对象: GPS 控制网,静态观测 3、数据处理的理论基础 相对定位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测量平差的

2、理论(间接平差)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 4、本章的目标 GPS 数据处理的流程 各步骤的基本原理、目的、过程 软件的操作以 TGO 为例 5、软件介绍 精密后处理软件 GAMIT、GIPSY、BERNES 商用软件 Trimble: TGO Ashtech: Solution Javad : PCCDU 其它 国内 GPS 有关高校、公司自行开发 二、 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预处理预处理基线解算基线解算 实时定位实时定位 GPS网平差网平差 三、 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 (1)主要任务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 (2)工具数据处理软件中的数据传输模

3、块、数据线(电缆) (3)文件格式: 本机格式:二进制文件 RINEX 格式:ASCII 文件,通用格式 (1)观测值文件:原始测距观测值(伪距、载波相位) (2)星历文件:卫星轨道信息 (3)电离层参数和 UTC 参数文件:电离层改正参数和时间转换参数 (4)测站信息文件:测站名称、观测时间、天线高等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净化观测值,提高观 测值的“精度”。 (1) 对数据进行平滑滤波,剔除粗差,删除无效无用数据; (2)统一数据文件格式,将各类接收机的数据文件加工成彼此兼容的标准化文件; *GPS 卫星轨道方程的标准化 目的:简便计算,节省内存 解决因时段、来源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得到某一时间段

4、内平滑的轨道数据 方法:用一多项式拟合观测时段内的星历数据 ),(.)(2 210 zyxitatataatPn iniiii =+=*卫星钟差的标准化 目的:解决因时段、来源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得到某一时间段内平滑的钟差数据 方法:一般用一多项式拟合 2 02010)()(ttattaats+= *观测文件的标准化 记录格式的统一 记录项目的统一 采样密度的统一 (3)诊断整周跳变点,发现并恢复整周跳变,使观测值复原; (4)对观测值进行各种模型改正,最常见的是大气折射模型改正。 第二节 GPS 基线向量的解算 基线解算的过程实际上主要是一个平差的过程,平差所采用的观测值主要是双差观测值。在基

5、线 解算时,平差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初始平差,解算出整周未知数参数的和基线向量的实 数解(浮动解) ;在第二阶段,将整周未知数固定成整数;在第三阶段,将确定了的整周未知数作为 已知值,仅将待定的测站坐标作为未知参数,再次进行平差解算,解求出基线向量的最终解-整数解 (固定解) 。 一、原理 一、原理 1、概述 (1)观测值: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 (2)其它数据: 测站信息(仪器类型,天线类型,天线高信息等) 星历(精密星历或广播星历) (3)结果 基线向量(DX, DY, D Z) 精度评定 (一般的数据处理软件都采用站星双差观测值))()()()()(1212121212kk

6、jj ik ik ij ij ikjNNNNttttt+=的几何距离、对卫星、:测站、kjttttik ik ij ij21)()()()(2121)()()()()(1212121212kkjj ik ik ij ij ikjNNNNttttt+=bjj jj vvvv+=)(2/(sec2/10 20 12 121 11 1 11 1 110 11)()()()()(dZtZzdYtYyXdtXxttiksiksiks ik ik= bkk kkvv+=)(2/(sec2/10 20 12 12x122 22 2 22 2 220 22)()()()()(dZtZzdYtYyXdtXxtt

7、iksiksiks ik ik=kjjkjkjkik ij ik ij ikjNdZnndYmmdXllttttt122222222220 20 21112 )()()()()()()()(+=+ijijijkjkjijlNzycbav12121212 12121212) 1(=线性化: x12若直接解算基线向量: = lNzcbav13 1212121213 1213 1213 12121212 13 1212 010001 LL mmmmcbav1 121 121 121 1200MMMMMM mmllNNycbav1 12121 1213 121212121212121MMLMO)()(

8、)()()()()()()()()(12121221222122121121112112nnnntLtXtAtVtLtXtAtVtLtXtA=)()()()(1121112112tLtXtAtV=)(tV=一个历元:对于两个测站、m 颗卫星,LPlBPBxBxvTT1)(=L对于两个测站、m 颗卫星:基线向量函数的标准差: 12 00 12 12 00 12 12 00 12 02 120 122 120 122 120 12)()()(zbzybyxbxbbyyyyxxb+=+=)(0121212QmmfQfQzyxfbbbbXXT bbT=+=BNAXYXXQCN()(1 = NXQNXN

9、XNNN)(NXN NNCN1 XXCCCQQXNXX=()(106ppmmfb=bb为整数:整周模糊度未知数,NX3、考虑整周模糊度 121212LXAV=:基线向量未知数,为由两类未知数组成CXX:实数RATIO=采用最小二乘法不能直接解算出模糊度的整数结果 4、基线解算的过程 (1) 第一步是获得实数解(浮点解 ) , NNX)min=(2) 第二步是通过搜索找到满足下列关系的模糊度参数的整数值 P n(3) 第三步获得位置向量的整数解(固定解) 定义: 最小次最小PVVPVVTT/反映了所确定的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该值总大于 1,越大越可靠 二、质量控制 二、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的目

10、: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分析提供合格的基线向量结果 2、质量控制的内容 (1)质量评定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对基线向量结果的质量进行评估,发现不合格的基线。 (2)质量改善通过数据处理的手段,提高基线向量的质量。单位权方差因子(单位权方差 因子又称为参考因子。 ) fPVVT =0V为观测值的残差; 为观测值的权; 为观测值的总数。 (2) 观测值的 RMS: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1=nVVT RMSRMS表明了观测值的质量,观测值质量越好,RMS越小,反之,观测值质量越差,则越大,它不受观测条件(观测期间卫星分布图形)的好坏的影响。 RMS依照数理统计的理论观测值误差落在 1

11、.96 倍 RMS 的范围内的概率是 95%。 (3) RATIO RATIORMSRMS=次最小最小RATIORATIORMSRMSRDOP反映了所确定出的整周未知数参数的可靠性,这一指标取决于多种因素,既与观测值的 质量有关,也与观测条件的好坏有关。 (4)同步环闭合差:同步环闭合差是由同步观测基线所组成的闭合环的闭合差 由于同步观测基线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得同步环闭合差在理论上应总是为 0 的,如果 同步环闭合差超限,则说明组成同步环的基线中至少存在一条基线向量是错误的,但反过来,如果同 步环闭合差没有超限,还不能说明组成同步环的所有基线在质量上均合格。(5)异步环闭合差:不是

12、完全由同步观测基线所组成的闭合环称为异步环,异步环的闭合差称为异步环闭合差。 当异步环闭合差满足限差要求时,则表明组成异步环的基线向量的质量是合格的;当异步环闭合 差不满足限差要求时,则表明组成异步环的基线向量中至少有一条基线向量的质量不合格,要确定出 哪些基线向量的质量不合格,可以通过多个相邻的异步环或重复基线来进行。 (6)重复基线较差:不同观测时段,对同一条基线的观测结果,就是所谓重复基线。这些观测结 果之间的差异,就是重复基线较差。 4、说明 、RDOP和这几个质量指标只具有某种相对意义,它们数值的高低不能绝对的说明基线质量的高低。若偏大,则说明观测值质量较差,若值较大,则说明观测条件

13、较差。 三、影响因素 三、影响因素 1、影响因素 基线解算时所设定的起点坐标不准确 少数卫星的观测时间太短,导致这些卫星的整周模糊度无法准确确定 在整个观测时段里,有个别时间段里周跳太多。导致周跳修复不完善。 在观测时段里,多路径效应比较严重,观测值的改正数普遍较大。 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 2 、改善质量的方法 删卫星; 截时段; 改变截止高度角; 改变其他控制参数; 数据删除的标准:编辑因子 RATIO 的阈值 大气折射延迟改正方法或模型 四、 坐标转换问题 坐标转换问题 TiiiiXYZ= byxb=HLBZYX,yxHLB,二维基线向量二维基线向量 三维基线向三维基线向量量P13

14、4第三节 GPS 定位数据处理的网平差 GPS 基线解算就是利用 GPS 观测值,通过数据处理,得到测站的坐标或测站间的基线向量值。 我们在采用 GPS 观测完整个 GPS 网后,经过基线解算可以获得具有同步观测数据的测站间的基 线向量,为了确定 GPS 网中各个点在某一坐标系统下的绝对坐标,需要提供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 尺度基准,而 GPS 基线向量只含有在 WGS-84 下的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而我们布设 GPS 网的主要 目的是确定网中各个点在某一特定局部坐标系下的坐标, 这就需要通过在平差时引入该坐标系下的起 算数据来实现。当然,GPS 基线向量网的平差,还可以消除 GPS 基线向量观

15、测值和地面观测中由于 各种类型的误差而引起的矛盾。 根据平差所进行的坐标空间,可将 GPS 网平差分为三维平差和二维平差,根据平差时所采用的 观测值和起算数据的数量和类型,可将平差分为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等。 一、网平差概述 一、网平差概述 网平差需要解决的问题: (1)消除 GPS 网几何上的不一致性 闭合条件 重复条件 附合条件 (2)评定 GPS 网的内符合精度 (3)确定点在指定参照系下的坐标 二、网平差的分类 二、网平差的分类 1、根据平差的维数 (1)三维平差:在三维空间中进行(2)二维平差:在二维平面上进行 2、根据参与平差的观测值和 约束条件 (1)自由网平差:观测值全为 GPS 观测值,已知条件不使网产生由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