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课堂设问点优化设计的策略_兼谈经济常识的课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662831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课课堂设问点优化设计的策略_兼谈经济常识的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思想政治课课堂设问点优化设计的策略_兼谈经济常识的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思想政治课课堂设问点优化设计的策略_兼谈经济常识的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课课堂设问点优化设计的策略_兼谈经济常识的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课课堂设问点优化设计的策略_兼谈经济常识的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月刊中学版2 0 0 5 . 9( 下)张家如教法介绍J I A O F A J I E S H A O课堂提问是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 促进师生交流、增强教学实效的重要教学手段和必备的教学技能。现实教学实践中, 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人人都用,却不是人人善用。如有的发问像画龙点睛, 有的发问却似画蛇添足; 有的发问能扣人心弦, 激起学生的层层波澜, 有的发问却显得无的放矢, 索然乏味; 有的发问能驾驭全局, 使整个课堂渲染在深深的思考之中,有的发问却导致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甚至导致学生概念的错误那么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如何扬 “长” 避 “短” ? 笔者认为,“善教者

2、, 必善问; 善问者, 必善工” 。 要达到课堂提问的最佳效果, 关键在于教师备课时要重视并精心创设课堂设问的切入点,优化课堂设问点设计策略。本文以高一经济常识为例,谈谈思想政治课课堂设问的切入点及其设计的优化策略与艺术。一、 课题入手, 设问激趣思想政治课教材课题 (即框题) 与其他学科相比, 有着显著的特点, 即它比较显性地提示了本课教学的最主要观点或最根本的内容。教学中抓住了课题, 也就抓住了本课的 “纲” 。 从课题入手设问,可以从宏观上展示本课教学内容, 抓住本课教学主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 “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首先, 笔者运用C A I展示情境:据国家统计

3、局统计显示,2 0 0 4年内地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 4 . 4 %,涨幅比上年提高1 0 . 6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价格上涨1 5 . 2 %。与此同时,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4 2 2元,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实际增长7 . 7 %。其次, 结合情境材料设问并导入:(1)1 5 . 2 %与7 . 7 %这两个数字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生答: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幅度过快,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制约着居民的购房能力。)(2) 房价上涨幅度过 快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什 么?房地产市场调节失灵、热钱投机性炒房等。(3) 怎样才能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2 0

4、0 5年4月, 国务院八大措施 “砍” 房价;5月, 建设部、 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出台房地产新政。一句话,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4) 那么, 什么是国家宏观调控?为什么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怎样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运用 “时政导入法” , 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揭示课题、 引出思考) 这样, 通过 “展示情境层层设问、 环环探究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 ,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二、 重点入手, 设问引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点一般是指教学内容体系中起主要作用、关键作用的知识内容或问题, 即教材重点, 以及针对现实生活特别是学生思想实际的认识内容或倾向性问题,即教育重点。抓住重点,

5、 才能较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教育任务。在教学重点处入手、 设问引路, 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如在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课中,“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既是 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理解和运用的 “教材重点” , 又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 “教育重点” 。如何突出这一教学重点?笔者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联系, 通过设计一系列连环问题, 紧扣主题、 层层深化, 达到 “抛砖引玉、 举一反三” 之效果。1 .关于 “提倡适度消费, 反对铺张浪费” 教学, 设计了: (1) 什么是适度消费?它与抑制消费和超前消费的界限是什么? (通过 “比较法” , 让学生明确适度消费的含义。)(

6、2) 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提倡适度消费?教材第8 2页“想一想” 中的 “守财奴” 和教材第8 3页“漫画” 中的 “那个年轻人” 的消费属于哪一种消费? 他们的消费观正确吗? (通过 “举证法” ,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适度消费的必要性和正确性。)(3) 在学生列举现实消费行为的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设问: 下列消费行为中哪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用C A I展示)a .抑制型, 即认为财富有限、 消费就是浪费。b .超前型, 即超出生产水平和自身能力、 追求不切合实际的高消费。c .面子型, 即与别人攀比, 在一种非理性的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消费。d .露富型, 即向思想政治课课堂设问点优

7、化设计的策略兼谈经济常识的课堂设问艺术1 2教学月刊中学版2 0 0 5 . 9( 下)别人炫耀自己的富有、 阔绰。e .愚昧型,即一种幼稚、 无知、 落后的个人消费模式。f .实惠型, 即注重商品的实用价值。g .计划型, 即量入为出、 有计划购买、 坚持正常的消费倾向。(4) 在我们同学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 (3) 中的不正确消费现象?该怎么办? (通过 “列举法”和 “当堂练习法” , 让学生分析、 判断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才是正确的,从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5)“花明天的钱, 圆今天的梦”的信用消费方式与提倡适度消费是否相矛盾? 为什么? (联系 “热点” , 增

8、强学生的辨别、 应用能力。 )2 .关于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教学,设计了:(1) 家庭消费按内容可分为哪几种?什么是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通过 “问旧启新” , 引出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及其内容。 )(2) 一个家庭直到一个国家只注重物质消费、轻视精神消费行吗?为什么? (通过 “由小到大”的提问方式,强调精神消费的重要性。 )(3) 教材第8 4页漫画 “小儿麻痹症” 说明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和打算? (通过 “列举法” , 引导学生明确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的紧迫性, 培养参与意识。 )(4) 现阶段我国兴起的“教育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 重要性的认识。3 .关于 “

9、提倡消费的科学性” 教学, 设计了:(1) 当今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消费的科学性?(2) 联系身边实际,列举不良消费习惯的表现及其危害。(3) 我们同学中有没有类似的不良消费习惯?该怎么办? (通过 “层层递进” 的设问方式, 让学生明确 “提倡消费的科学性” 的必要性、 自觉性。)4 .关于 “发扬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精神” 教学, 设计了:(1)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仅仅是一种经济 (消费) 行为吗? 为什么?(2) 有人认为 “国家富裕了,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过时了” 。你说对吗? 为什么? (通过 “辨析法” , 全面理解 “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精神及其必要性。)(3) 你对教材第8

10、6页 “想一想” 及谚语是如何理解的? (通过下面引导, 消化该部分知识, 并促使学生内化为觉悟,外化为行为。 ) 总之,通过上述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促使学生较有条理地领会教学重点, 初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三、 困惑入手, 设问解疑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难点一般是指学生难以掌握、 难以接受的知识或不易解决的认识问题。 教学难点往往会使学生的思维、思想发生困惑, 备课时必须认准, 精心设问, 帮助学生排疑解难。在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课中,“国际市场上的不等价交换” 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笔者紧紧抓住 “价值规律”这个关节点,设计了如下问题。(1) 请 学 生 回 忆 价

11、值 规 律 基 本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那么,什么是等价交换呢?等价交换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后, 等价交换就成了价格与价值相符。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 世界市场商品交换要遵循价值规律、 实行等价交换吗? (通过 “问旧启新, 层层推进” , 让学生明确 “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的观点。 )(2) 那么,在现实世界市场上, 商品的交易是否实行等价交换了? (C A I展示:材料一2 0 0 5年3月份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变动简析: 铜、 锑、 原油、 椰油、 大米、 玉米、 糖和蓖麻油

12、等价格虽上涨了5 %,但一些主要工业制成品如冷轧卷 (钢) 板、 钢筋却分别上涨了2 0 %多。材料二高科技出品管制魔诫: 中国出口1亿条牛仔裤=一架波音飞机。 ) 材料说明了什么? 什么是不等价交换? 为什么会出现不等价交换现象?材料说明了不等价交换。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 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一方面压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另一方面提高发达国家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有人将其形象地称之为剪刀差。不等价交换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交易的一方凭借其在政治、 经济上的优势地位, 人为地抬高某些商品的价格、 压低另一些商品的价格。 不等价交换的本质是什么呢?从广大发

13、展中国家人民身上榨取高额利润 (通过 “环环紧扣、 层层探究” , 让学生明确不等价交换的产生原因、 方式及本质, 从而也为“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则” 的教学奠定基础。 )(3) 面对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同学们说说应该怎么办? 反对不等价交换、 推进世界市场的发展。请举例说明我国政府在反对不等价交换、推进世界市场的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 “多哈” 会谈等。 联系实际,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正确性。 )总之, 通过上述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使抽象问题形象化、 理论问题具体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

14、 从而达到分解教学难点、 降低教学难度, 为学生排疑解难的目的, 从而使学生准确、 全面地理解“世界市场的健康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 热点入手, 设问探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是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学以致用是思想政治课最根本的教育与教学目的。从当代国内国际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入手设问,或运用教材基本理论去分析说明这些 “热点” , 或运用这些 “热点” 演绎基本理论, 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课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5、”的教学设计中, 笔者抓住了国务院出台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的政策, 以及由此在教法介绍J I A O F A J I E S H A O1 3教学月刊中学版2 0 0 5 . 9( 下)部分学生中产生的 “国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平分秋色了,不再分主次地位了” 的思想 “疑点” , 设计了如下系列问题。 (1) 展示情境材料: 据统计, 目前我国个体、 私营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3 3 %; 过去1 0年间, 个体、 私营经济对G D P的贡献已从不到1 %提高到2 0 %以上,平均每年提高近2个百

16、分点。问: 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2) 既然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我们要不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生答:要鼓励。 ) 教师归纳: 对! 我们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 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及积极的一面。针对其消极的一面, 我们应该怎么办?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实行引导、 监督和管理。 国务院出台的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突出知识重点和教育重点。 ) 这样, 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党和国家方针、 政策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力量, 探究基本经济制度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 认同并选择合理的、 正确的价值标准。五、 总结入手, 设问延思新课结束往往要对整节课的知识进行整理、 归纳, 使学生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