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_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6623577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_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_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_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_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_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_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9(3):912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接收日期:2007-05-10 作者简介:黄大昉(1942-) ,男,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作物与农业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Tel: 010-68919842, 62896113; E-mail: . cn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 黄大昉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 要:生物技术同常规农业技术结合,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将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农作物研

2、究和产业化的最新进展,并建议:实行积极的产业化政策;加强科普宣传,理性认识转基因安全;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现代农业;转基因生物;产业化 Promoting Industrializ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for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HUANG Da-fang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

3、t: Biotechnolog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and promoting industrialization of GMO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modern agriculture in China. The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of transgenic crop breeding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The active policy for industrializati

4、on of GMO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biosafety were suggested. The basic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should be further enhanced.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 industrialization 为了加强“三农”工作,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自 2004 年起连续制定了 4 个中央一号文件。 今年下发 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 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

5、干意见指 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 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文 件号召: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 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 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 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一文件的颁布犹如一股 强劲的春风吹拂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和农业战 线上科技与管理人员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的积极 性。 早在 20 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将 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 靠尖端技术”。环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 形势,回顾国内外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进程,今天重 温这段讲话更觉深刻和亲切。为了加快现代

6、农业发 展,当前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将生物工程同常规 农业技术相结合,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的 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1 全球转基因生物育种持续发展, 势不可挡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 统计,自 1996 年转基因作物实现商业化以来,全 球每年种植面积均以两位数的百分率迅速增长。 1996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仅为 170 万 hm2, 1997 年猛增到 1 100 万 hm2,以后连年持续稳定增 长,2005 年达 9 000 万 hm2,2006 年又突破了 1 亿 hm2,10 年间增长了 60 多倍。19962006 年全球 转基因作物的累计种植面积已达

7、5.77 亿 hm2,几乎 与美国或中国国土的总面积相当。 过去 10 年间,全球共有 57 个国家,针对 70 余种转基因植物及产品, 进行了 32 000 次田间试验 和安全性评估,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大豆、玉 米、棉花、油菜、水稻、苜蓿、番茄、马铃薯、西 葫芦、辣椒和番木瓜等 11 种作物,50 多种转基因 抗虫、抗病和抗除草剂植物产品已投入商品化生 产。正式批准商业化种植的国家有 22 个,排在前 6 位的依此是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和10 中 国 农 业 科 技 导 报 9 卷 中国。过去被认为偏于保守的欧盟国家中已有 6 个 批准了转基因玉米的种植。 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

8、发展时间不长,但已创造 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2006 年全球转基 因作物种子市场价值已达 61.5 亿美元, 占全球作物 种子市场(300 亿美元)的 21%。预计 2010 年全球 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将超过 1 500 亿美元。转基因 生物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已成为未来全球生物经 济增长的原动力之一。另据分析,19962004 年间 由于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推广而大大减少了杀虫剂 的用量,使全球农药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降低了 15%。更为重要的是,种植转基因作物 90%的受益 者是发展中国家上千万的贫困农民,10 年间,他们 的收入增加了 130 亿美元。转基因作物不可阻挡的 发展之势,实

9、际上反映了广大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 的迫切需求和坚定信心。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应用, 尽管时有怀疑或争论,但事实胜于雄辩,其推进速 度之快,效益之显著,更让其他农业技术难以望其 项背,充分显示了现代农业技术强大的生命力。 2 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成绩斐然, 但近年产 业化速度趋缓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是国际上农业生物工程应用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国 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了 20 多年的努力,我国已 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的较 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先后获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并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基因,研制出一批转 基因作物新品种和新品系。转基因作物育种的

10、整体 发展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已处于领先地位,某些项目 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和 开发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抢占国际生物技术 制高点的成功实例。1999 年以来,国产抗虫棉的市 场份额每年以 10%左右的速率递增; 2006 年, 通过 国家或省级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达 64 个,种 植面积超过 350 万 hm2,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 70% 以上,河北、山东、河南和安徽等棉花主产省的抗 虫棉种植率已近 100%; 7 年来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超 过 0.2 亿 hm2,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十分显 著。据不完全统计,推广应用抗虫棉后我国棉农增 收节支累计约

11、250 亿元,纺织业和消费者获利 120 亿元;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约 60 万 t,有效地保障了棉花生产, 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民健康。 目前, 国产抗虫棉不仅完全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在国 内市场上稳占优势,而且开始向印度出口,参与国 际市场竞争。除了抗虫棉以外,转基因抗虫杨树和 抗病毒番木瓜近年在我国也进入了产业开发阶段。 我国科学家在水稻等植物基因组研究、抗病虫水 稻、抗旱耐盐作物、以及旨在改良作物品质,提高 产品营养与药用价值的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 研究中都获得了可喜的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 响。 近年来,围绕转基因生物育种,我国在转基因 生物安全管理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方面也实现

12、了与 国际接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大量科学试 验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批准种植和销售的转基因作 物产品中不存在安全性问题,也未发现拟待开发的 抗病虫水稻和玉米对健康和环境有不良影响。 相对而言,农业生物技术是国内外差距较小的 高技术领域之一,我国也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 拥有转基因作物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家之一。如果抓 住现代农业发展的机遇,从高起点切入,完全有可 能实现技术创新与跨越发展。然而,由于受到国际 上所谓“转基因安全性争议”的负面影响,我国转 基因作物应用的审批速度放慢了。中国作为一个发 展中国家和产粮大国,粮食安全可谓重中之重,尽 管研究成果不少,但 10 年来竟然没有一例粮食作

13、物获准生产应用。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我国是全球 最早开发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曾多年处于世界第 4 位,但自 2003 年起退居第 5 位,2006 年又降到第 6 位,竟落到印度之后。产业 化速度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整体 发展的突出矛盾。 3 关于加快转基因生物育种发展的建议 最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已被列为国 家“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20062020 年)科技 发展规划中与宽带通讯、基础制造、探月工程、载 人航天、大飞机等齐名的 16 个重大专项之一,表 明国家对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 盼。为了将这一战略部署落到实处,现提出以下建 议。 3.1

14、 实行积极的产业化发展政策 尽管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作为具 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 “三农”3 期 黄大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 11 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依然十分严峻,对此必须 站在战略高度上对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进行决断和把握。产业化是转基因生物育种的不竭 动力和最终目标。建议有关部门审时度势,在对国 内外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的基 础上,权衡利弊,统一认识,果断地提出适合我国 国情的、积极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发展政策。应在继 续加强和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管理的同时,对现 行审批政策和标准进行必要的调整,并采取切实可

15、行的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 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总体水平虽与发达国家存在 一定差距,但在某些技术前沿和传统育种项目上已 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转基因抗病虫水稻技术成 熟,效益巨大,迄今未发现安全性问题,对国际贸 易影响相对较小,无疑是我国大宗转基因粮油作物 产业化的首选。建议近期以此为突破口,重点推进 转基因水稻的产业化。目前,对集饲料、粮食作物 为一身的玉米也须给予高度重视,考虑到多家跨国 公司纷纷推出转基因抗虫玉米,企图抢占我国市 场,加快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玉米 的研发已迫在眉睫。对其他转基因作物也要扬长避 短,统筹考虑,应针对不同作物制定相应的研究开 发和产

16、业化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支持和促进我国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并在激烈的国际竞 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3.2 加强科普教育宣传, 理性认识转基因生物安全 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生物 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等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很容易 接受外部各类信息的影响,公众在信息传播中始终 处于被动地位。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教育、传播与 普及,提高公众(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决策者和 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才能突破制约我国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因此,希望今后充分发挥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特别是科协组织在科普宣传 中的作用。科学家应当深入群众,提供相关的科学 信息,提高公众对基因,转基因和生物安全的理性 认识。新闻媒体是大众舆论传播的载体,更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