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new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662233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23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new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湖南省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new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湖南省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new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湖南省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new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湖南省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new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new(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写作背景及意义 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是农总行授权在湖南省经营的一级分行,现有在职员工17000 余人,拥有 14 个二级分行,1 个培训学校,900 多个营业网点,资产负债总规模达 1300 亿元,是湖南省金融系统中网络覆盖面最广、服务领域最宽、机构人员规模最大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目前,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拥有完善的产品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了包括人民币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综合类业务、电子渠道类业务在内的 20 多个系列 200 多个品种的产品集群,可根据客户的特别要求,度身定做金融产品,解决“一揽子“理财方案,产品服务延伸到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 能有效

2、满足广大客户各个方面金融服务的需求;坚持实施“科技兴行、行兴科技“的发展战略,成功搭建了连接城乡、沟通海内外的金融电子化网络高速公路,实现了结算业务的全国联网处理,让广大客户随时随地体会到现代化科技带来的服务便利;拥有 40 多万家的庞大客户群,其中省政府确定的 60 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有 40 家花落农行;狠抓标准化优质服务,率先在全省各地开办大型金融超市,房产、保险、律师、公证等中介机构“流水线”服务程式,最先在全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导入 ISO9000 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被誉为 9001-2000 版本中国金融第一证;服务手段人性先进,在持续做好柜台服务、上门服务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推

3、广了“95599”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高科技服务手段,全省共发行各种银行卡 400 多万张,发展特约商户 4000 余家,安装 POS 机具 4000 多台,ATM 自助柜员机500 多台,高科技硬件服务设施遍布城乡,形成了所特有的规模经营效应;拥有庞大的客户经理队伍,客户经理设置贯穿省、市、县、营业网点多层经营环节,能随时为高价值客户提供一对一的金融服务。 在我国银行业即将全面开放,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同业竞争不断加剧,金融脱媒日趋明显,传统业务空间日益狭小,高风险、高资本占用的外延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银行经营模式面临转型的背景下,发展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的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

4、行降低经营风险、改变盈利结构、促进增长转型的战略性支柱业务。杨明生行长在2007 年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农行建设成为“最大的服务三农的银行,最大的中小企业银行,最大的个人银行和最大的城乡网络银行” 、 “通过与存贷业务的交叉营销,逐步扩大银行卡、网上银行、支付结算、代理保险、基金等产品的市场规模,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使农行成为县域先进金融产品的推广者和农村金融层次提升的引导者” 。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的融资方式更加富有多样性,也更直接,这导致了直接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 使商业银行以信用中介机构身份运用风险管理职能谋利的能力相对弱化,意味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将会因为这一变化而

5、相对萎缩,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带来了对金融服务的巨大需求, 这种需求的增加不仅表现2在数量上,还表现为对金融服务品种的多样化和层次的深入化上,这为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市场基础,商业银行凭借其支付中介职能、金融服务职能和信息优势开展的中间业务,将因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需求而大大地增强,现代信息技术更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迅猛发展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1.结束了银行单纯依靠存贷款利差获取利润的局面,多层次多品种的中间业务多渠道开拓了盈利来源。 2.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可以扩充商业银行的功能,提高商业银行的声誉,

6、密切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 3.促使商业银行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如更大覆盖范围的服务网络,高技术服务手段,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4.中间业务的迅猛发展还促使商业银行重新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并相应地再造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近年来,中间业务已成为湖南农行实现进一步增长的突破口。湖南省农业银行除了继续经营好原来的传统中间业务外,开办了多项新的中间业务。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给湖南省农行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发展中间业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1. 2 国内外中间业务研究理论综述 1.2.1 与中间业务有关的国外金融理论 中间业务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寻求金融创新的过程, 可

7、以说它是金融领域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在其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当中。西方经济学家从理论上提出了不少思路。下面笔者择其主要学说评述。 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威廉L西尔柏在1983 年 5 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详述了金融创新的动因,并用直线程度模型加以说明。他认为金融创新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微观金融组织,为消除或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认为,金融压制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外部约束,主要是政府等监管机构的管制,其二是内部约束,即金融企业制定的利润目标、增长率、资产比率等。这两个方面的金融压制,特别是外部条件发生变化而产生金融压制时, 实

8、行最优化管理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企业将会从机会成本角度和金融企业管理影子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区别来寻求最大程度的金融创新。 西尔柏的理论是从利用微观经济学对企业行为分析入手, 主要侧重于金融企业与市场拓展相关联的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交易创新,解释金融企业的“逆境创新”,而对与金融企业相关的市场创新,以及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引发的金融创新皆不适应。 而事实上金融创新并非金融企业的孤立行为,金融创新是经济活动在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重新组合的反映。要使各种创3新稳定下来,实现规范化、合理化,还需要制度创新作保障,而制度创新并不是指完善原来的制度,而是一种在市场规避型创新之前,顺应金融体系发展的客观需要,

9、从无到有地形成新的制度内容乃至整体的制度体系。 要求政府放弃以往对金融过程过多干预的政策,转而实施一种较为宽松的制度。如果说金融市场创新是对制度安排的规避,那么紧随其后的制度创新则是对市场创新的宽容和放纵。 这是一种自发行为和自觉安排之间的辨证关系。 凯恩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凯恩 (E.J.kane) 于 1984年提出来的。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就是指回避各种金融管制的行为。 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实际上,规避已经被认为是合法的了。由此,凯恩设计

10、了一个制定规章制度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制订经济规章制度的程序和被管制人规避的过程是相互适用和相互作用的,通过这样一个互动过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和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金融的控制和因此产生的规避行为是以辨证形式出现的,从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决策角度看,则可认为是自由与管制的博弈。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金融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通过创新来逃避政府的管制,但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制度稳定时, 政府又会加强管制, 这种管制将导致新的一轮创新。 因此,金融制度的静态均衡几乎是不存在的,管制和规避引起的创新总是不断交替,形成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凯恩的理论比西尔柏的理论涵盖更广泛,更重视外部环境对金融创新的影响,他不

11、仅考虑了市场创新的起因,而且还研究了制度创新过程以及二者的动态过程, 把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看作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力量与政治力量不断斗争的过程和结果。但规避理论似乎太绝对和抽象化地把规避和创新逻辑地联系在一起,与现实有一定差距,这主要表现为凯恩内心所设想的制度创新总是想管制型发展,而现实却是制度创新一直主要向以自由放任为基调的市场创新退让。 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 希克斯 (J.R.Hicks) 和尼汉斯(J.Niehans )1983年 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有两层含义: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

12、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希克斯把交易成本和货币需求与金融创新联系起来考虑,认为: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需求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高低使经济个体对需求预期发生变化; 交易成本降低的发展趋势使货币向更为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产生新的交换媒介、新的金融工具;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就会刺激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 交易成本理论把金融创新的源泉完全归因于金融微观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交易成本下降,这未免太简单化了。因为金融交易成本的下降并非完全由科技进步引起,还有其他诸如竞争、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 制度学派的金融创

13、新理论。以戴维斯(S.Davies) 、诺斯(North)、沃利斯(Wallis)等4为代表制度学派在 1983 年对金融创新的研究较多。这种金融创新理论认为,作为制度创新的一部分,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的制度变革。基于这种观点,金融体系的任何因制度改革的变动都可视为金融创新。因此,政府行为的变化会引起金融制度的变迁,如政府要求金融稳定和防止收入分配不均等而采取的金融改革,虽然是以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为明显特征,但这种制度变化本身并非“金融压制”,而是含有创新的成分。比如 1919 年美国联邦储蓄体系和 1934 年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他们都是作为政府当局稳定金融体系而采取的有

14、力措施,他们虽然是金融管制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认为是金融制度创新行为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其他金融创新理论还有格林(B.Green)和海伍德(J.Haywood)的财富增长说、格利(J.Gurley)和肖(E.Shaw)1985 年发表的金融中介说等等。 以上理论大多主要侧重金融实务而非金融制度,而且创新诱因也都主要针对微观主体而言。而金融制度创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或金融当局推进的,尽管许多制度创新的需求来自微观金融主体,至少,就外在制度或非隐性制度的创新而言是这样的。因此,作为涉及金融整体运行,推动主体较为特殊的金融制度创新,就不能简单地主要基于微观层面对其诱因加以分析和概

15、括。 1.2.2 国内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研究 近几年,针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文章不断涌现,倪泽强(2005)认为传统的赢利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应该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赢利结构。夏斌(2006)认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信用、市场和操作方面的风险,应当从加强系统管理和长远规划、规范收费、提高产品创新,加强风险识别、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防范风险。从银行系统、产品、预警、人员多个角度提出了风险防范方法参考。方智毅(2005)认为“在进行中间业务定价时,要根据收益与风险相匹配、收益与成本相匹配、 投入与产出相匹配和与需求弹性相结合等定价原则,充分考虑市场

16、竞争的变化情况,不断调整价格策略,寻求新的价格均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从收益配比、市场供需、价格竞争等角度阐述了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策略。刘刚(2005)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达得益于其相关立法的完善,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同样应有相应法律的促进和保障, 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立法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从法律的专门性、内控性和国际性方面加以完善,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进行分业经营的法律、法规的确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但是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加快,很多不利约束也正在逐步被解除。连平(2005)在21 世纪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提出了:以服务新兴市场为主导取向的中间业务发展市场化、 以各类银行业务相互联动为纽带的中间业务发展综合化、以制度化建设和技术配套为核心的中间业务内部支撑体系再造的战略思考。 51.3 总体思路与基本内容 总体思路是针对湖南省农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利用市场营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相关理论, 通过对湖南省农行中间业务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湖南省农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综合比较分析, 从市场开发及内部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湖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