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阳期望,黄凤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62219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阳期望,黄凤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阳期望,黄凤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阳期望,黄凤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阳期望,黄凤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阳期望,黄凤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阳期望,黄凤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7第 1 6 卷 第 4 期2014 年 4 月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6 No. 4 Apr .,2014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阳期望1, 黄凤兰2(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510; 2.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香港)摘 要: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的临床疗效。方法: 搜索2000年以来国内外有 关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 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2、 有16篇文献共计1 14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 Meta分析显示, 针刺治疗DPN的有效率明显好于药物 组 (P50%, 说明研究间具有异质 性,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2) 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 (OR) , 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 (WMD) , 各效应量 均以95%可信区间 (95%CI) 表示;(3) 用漏斗图分 析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共检索有关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的文献625篇, 去除重复及雷同文献实际命中411 篇。通过浏览标题和摘要筛选出79篇RCT研究, 进 一步阅读全文并严格参照纳入与排除标准, 最终确 定16篇2-17符合要求

3、的文献 (16个研究)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学评价 (1) 文献基本特征: 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有明确 诊断标准, 共计1 141例, 其中治疗组611例, 全部使 用针刺治疗 (含毫针、 电针) ; 对照组530例, 主要药 物为弥可保、 B族维生素、 尼膜同等。各研究间组别 的基线均衡性良好, 具有可比性; 观察指标分别采 用了临床疗效、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浆NO含 量等。 (2) 质量学评价: 16篇文献只有1篇Jadad评分 等于3, 其余均为低质量文献 (12分) 。其中, 只有9 篇文献具体描述了随机方法 (7个用了随机数字表, 1个为分层抽样, 1个按入院顺序随机分

4、组) ; 所有文 献均未提及随机化隐藏方法; 除1篇采用单盲外其 余均未提及盲法; 只有1个研究随访了3个月, 其他 所有文献均未提及病例的剔除、 失访与退出情况。 (详见表1)than that of the drug group(P0.00001, respectively) . The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ies of median and peroneal nerve were obviously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drug group(P=0.03,P=0.02) and the plasma NO level was not

5、ab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rug group(P=0.005) .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DPN is outstand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can obviously relieve DNP symptoms, improve the conduction velocities of peripheral nerves and increase the

6、content of NO in plasma.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ed quality of documents, mo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large sample and multi center were needed to provide more convincing evidence. Key words: acupuncture treatment;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systemic review; Meta-analysis13916 卷 辽宁中医药

7、大学学报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学评价作者及年份研究例数随机方法 分配隐藏 是否双盲 有无随访 Jadad评分治疗组/对照组 钱伟华2000 30/30 分层随机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2董彦敏2003 67/31 未详述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1薛莉2004 34/34 未详述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1李瑾2005 30/30 未详述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1张子谦2006 46/46 未详述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1任建军2007 30/20 随机数字表 未提及 否 3个月 3王春霞2009 30/30 未详述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1强宝全2009 40/40 随机数字表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8、 2吉学群2010 40/40 随机数字表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2赵志轩2010 48/30 未详述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1费爱华2011 30/30 随机数字表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2姚晓文2012 40/40 未详述 未提及 单盲 未提及 1陈跃来2009 34/29 随机数字表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2刘智斌2009 30/30 随机数字表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2李永方2003 48/36 随机数字表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2马素起2010 34/34 入院顺序 未提及 否 未提及 2 2.3 Meta分析 2.3.1 DPN总有效率的比较 有14个研究2-15比较了针刺和药物治疗DPN的临

9、床疗效, 共计994例患者。各研究间经2检 验, 具有良好的1同质性 (P=0.42,I2=3%) , 采用固 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针刺组529例, 有效476例, 总有效率89.98%; 对照组465例, 有效 297例, 总有效率63.87%, 针刺组的有效率明显优 于 对 照 组 Z=9.51, OR=5.51, 95%CI(3.87, 7.83) , P0.00001。 (见图1)图1 针刺与药物治疗DPN的总有效率比较 2.3.2 DPN感觉传导速度比较 (1) 胫神经: 有3个研究9, 11, 13比较了DPN患者胫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 共计188例, 针刺组、 药物

10、组各94例。研究间经2检验, 具有良好的同质性 (P=0.95,I2=0%) ,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 针 刺对DPN患者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优 于药物组Z=5.22, WMD=1.68, 95%CI(1.05, 2.32) , P0.00001。 (见图2)图2 针刺与药物对DPN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的影响(2) 腓总神经: 有3个研究5-6, 10比较了DPN患者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 共计270例, 其中针刺 组153例, 药物组117例。研究间经2检验, 具有良 好的同质性 (P=0.24,I2=30%) ,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分析。结果显示, 针刺对DPN患者腓总神经

11、感觉传 导速度的改善明显优于药物组Z=6.27, WMD=3.34, 95%CI(2.30, 4.38) ,P0.00001。 (见图3)图3 针刺与药物对DPN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的影响 2.3.3 DPN运动传导速度的比较 (1)正中神经: 有4个研究6, 8, 11, 16比较了DPN患者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 共计283例, 其中针 刺组144例, 药物组139例。经2检验研究间具有 异质性 (P=0.07,I2=57%) ,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 果显示, 针刺对DPN患者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 改善明显优于药物组Z=2.15, WMD=2.02, 95%CI (0.18, 3.8

12、6) ,P=0.03。 (见图4)图4 针刺与药物对DPN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影响 (2) 腓总神经: 有5个研究2, 5, 8-9, 16比较了DPN患者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 共计313例, 其中针 刺组164例, 药物组149例。经2检验, 研究间具 有异质性 (P0.000 01,I2=95%) ,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分析。结果显示, 针刺对DPN患者腓总神经运动传 导速度的改善明显优于药物组Z=2.25, WMD=4.15, 95%CI(0.53, 7.77) ,P=0.02。 (见图5)图5 针刺与药物对DPN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影响 2.3.4 DPN血浆NO含量的比较 有

13、2个研究3, 12比较了DPN患者血浆NO含量的影响, 共计120例, 针刺组、 药物组各60例。经 2检验, 研究间具有异质性 (P=0.05,I2=74%) , 采 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针刺对DPN 患者血浆NO水平的提升明显优于药物组Z=2.80,140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6 卷WMD=6.15, 95%CI (1.84, 10.46) ,P=0.005。 (见图6)图6 针刺与药物对DPN血浆NO水平的影响 2.4 发表偏倚 在同类型的研究中, 阳性结果的论文总是比阴 性结果的论文更容易被接受和发表, 过分强调阳性 结果可能造成误导18。因此, 有必要对是否存在发表偏倚进行识别。本次研究我们对入选14篇文献 的总有效率进行了发表偏倚分析, 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