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_开题会综述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661799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_开题会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_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_开题会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_开题会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_开题会综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传播 2012 年第 1 期( 总第 186 期)127思主义新闻观不是制造对抗,而是增加沟通,由此才能产生和谐。政治传播要从生活出发,了解中国国情,最终做到讲政治。他还鼓励课题组要加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选择一些专门性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专门性研讨,推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黄百炼教授也强调课题的实践性,提出政治传播研究应重点研究中国政治传播的运行机制,课题成果应能向党和政府提供加强政治传播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建议,包括政治传播的常规机制和应急机制,特别是重大的有国际影响的事件出现的时候,应保证国家的政治文化安全。建议一要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政治传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二要借鉴西方国家在

2、政治传播中的经验策略。程曼丽教授补充认为,虽然 “政治传播”这个概念在中国出现比较晚,但是实践活动一直存在,有必要对中国政治传播历史沿革做一个梳理;在借鉴西方经验上,要看到中国政治传播与西方国家政治传播的不同。最后,会议主持人胡智锋教授从 “一个共识” ( 即课题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 、“两个方面” ( 即课题研究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 、“三个层面” ( 即课题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及 “四个维度”( 即现实性、历史感、理论高度、实践效用)四个方面对课题及开题会讨论进行了总结。(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2011 级博士研究生)“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开题会综述朱楠

3、一 2011 年 12 月 17 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陶东风教授任首席专家的 2011 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举行了开题会。与会专家围绕大众文化价值理论、大众文化的价值误区、大众文化价值观比较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和意见。清华大学肖鹰教授指出,目前的课题结构框架 ( 三大板块的划分)是可行的。他也提出了三点补充建议: 1. 将大众文化的娱乐化 ( 娱乐价值)补充到研究当中,肖教授认为,近些年来在网络和影视作品当中出现的大众文化的 “恶搞”现象 (“呕像剧” ) ,是大

4、众文化极端娱乐化的表现,它体现着在当下中国什么都可以娱乐的价值误区;2. 在对大众文化运行机制的研究中,应强调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对大众文化价值观出现的基础意义,以及媒介技术的变迁所带来的影响;3. 应该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普世价值与大众文化价值的关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庆光教授认为,该项目的优势在团队投标书的设计抓住了当代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热点与问题,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并且在国际比较中研究大众文化的价值更能清晰地体现大众文化的产生根源。他提出了两条修改意见是:1. 建议在课题中加入传播媒介与载体的研究,应当考虑到当代媒介系统的复杂性。现代传媒系统中包含了主流

5、媒体、商业媒体、新媒体等力量的角逐。就主流媒体而言,虽然要贯穿主流的核心价值,但也存在着一种分裂现象,例如广告、娱乐、消费、时尚等更倾向于大众。2. 在分析大众价值与主流价值的关系时,应注意到二者的分裂与弥合。大众价值和主流价值在八十年代契合的程度较高,而到了九十年代则产生了分裂。因此,主流价值的大众化倾向、主流价值怎样让社会大众接受、大众对于个人价值的强调与主流对于集体主义的强调这二者之间分裂,应该如何在文化中得到弥合,这些都值得探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张柠教授强调:1. 大众文化中表现的是常态经验,而不是非常态经验,是日常生活的文化经验,普通大众的文化经验,而非一味强调精英经验,这和精英文化

6、是非常不同的。2. 当代大众文化生产与大众文化接受标准的关系。例如当下青年偶像观念中体现出的去道德化倾向,实际上是偶像标准的转变,即从道德标准转向了功能标准。张柠教授认为,这种转换所体现的是游戏思维对于青年一代价值观念的影响。此外,当代偶像存在着一类低级模仿人物,如凤姐、芙蓉姐姐。太湖论坛主席严昭柱研究员指出,这个课题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意义。要加强对大众文化发生学的理解,梳理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在问题的引领下展开研究。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指出:1. 要注重大众文化发生发展进程的梳理,揭示其意义与变迁。在研究当代大众文化与主流的关系时,要注意大众文化价值、主流

7、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应注意到决策层有意地泯灭大众与主流的分界,盛行畅行的大众文化一定是得到主流支持、体现主流价值的。二者已经由对峙逐渐演变成合流的关系,这一历程也体现了价值观的变迁轨迹。2. 要有大众文化价值观的顶层框架,关注国内外多载体、多媒介的复杂语境。3. 抓住经典案例、典型案例进行战略性的个案研究,在个案的深度解剖中建立模式。朱楠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开题会综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前沿128现代传播 2012 年第 1 期 ( 总第 186 期)中国艺术研究院陈剑澜教授充分肯定目前的课题设计后,提出还可以考虑补充以下内容:1. 红色经典改编与后革命时代的研究;2. “超女”文

8、化现象的政治操练意义;3. 舆论、网络媒介所体现出的民粹倾向。北京大学邵燕君教授指出:1. 只有在充分全面细致地研究大众文化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总结出大众文化价值观到底是什么,要先分析后总结。应该重视知识分子在大众文化的价值观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2. 在大众文化价值观的接受方面,应该重视读者,特别是粉丝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读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价值观,为此,应该了解粉丝并进入粉丝的内部中去。3. 目前第二板块有些抽象,应该在研究的时候加强个案分析。4. 应该关注网络游戏对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圣元教授认为:1. 应该关注资本和大众文化的关系问题,比如跨国资本、官方资本

9、、民间资本三方是如何制约大众文化的生产机制的。2. 是否可以研究研究 “教化”问题?精英文化和革命文化是反日常生活的,它实际上不是今天的主流文化,大众才是主流,可以通过 “教化”把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对接起来,激活 “教化”这个传统范畴。首都师范大学梁景和教授充分肯本课题的意义,同时建议:1. 对当代大众文化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关系进行研究,对 “价值” 、 “大众”等概念进行理论阐释,论证价值和核心价值、普世价值的关系。2. 价值观批判与价值观建构之间的关系、建构的具体路径需要论证。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1. 注意大众文化价值观内外两个层面的可能存在的分裂;2. 大众文化的娱乐生产

10、机制与大众文化的编码解码机制的阐释,大众文化的受众心理调查很重要。3. 关注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发生意义变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肖士兵处长要求:认真吸收专家意见进行修改提高;项目要定位和落脚在应用、对策方面;每年要按照规定提供两份以上的 “成果要报”和 “工作简报” ;项目如果有重要的变更调整必须审批;严格执行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遵守关于成果宣传的相关规定。二2011 年 12 月 18 日上午,课题组成员陶东风、王德胜、赵勇、陆扬、仓理新、石凤珍、贺玉高、和磊、徐艳蕊、冯学勤、杨光、凌燕、胡疆锋、徐海龙、孙士聪继续开会。以课题申报阶段拟定的研究计划为基础,首先是认真研究和落实 17 日

11、专家咨询会中专家提出的意见,经过热烈的讨论,课题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课题的总体框架,修订了子课题的设置和分工,初步制定了课题进度的时间表,并大致拟定了各项资金的使用计划。课题组成员就课题的内容框架和研究计划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课题的优化和展开意义重大。本课题的首席专家陶东风教授指出,大众文化是改革开放的伴生物,必须注意它和市场经济的密切联系,在研究中一方面要认识到大众文化价值观中的进步性,另一方面也要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其中存在的诸种问题。同时,为了加强本课题的应用性和对策性,应该在原先课题框架的基础上增加若干专门的调研项目。复旦大学中文系陆杨教授提出,本课题目前的精英立场较浓,几乎接近于大众文

12、化价值观批判,在研究过程中需加以注意,避免一味批判而丧失研究的中立立场。另外,陆杨教授还建议课题最后成果采取专著加调研报告的形式,这样既兼顾了学术价值和实用性,又使研究过程和结论更加严谨、扎实、有说服力。针对陆扬教授对于课题研究立场的提议,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德胜教授认为,在尽量保持中立立场的同时,也不能失掉立场,因为研究只有从一种价值立场出发才能展开,才更加有现实意义。子课题 3 的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应当注意大众文化价值观与传播的关系,并着重揭示大众传媒的主导力量,同时也应该留心娱乐问题在大众文化中的重要意义。王德胜教授还建议,为了保证调研报告的质量,在设计调研

13、问卷时可以委托专门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赵勇教授建议关注大众文化中大众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的复杂关系和相互作用:大众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一直处在相互之间反复不断地排斥、博弈、容忍、合谋、同意的过程中,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就是在各种价值观的力的交互作用中产生和展开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和磊副教授提出,应当重视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力求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为政府文化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以求对中国当下大众文化的发展产生有益的推动作用。和磊副教授还提醒大家注意在论述主流文化价值观与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关系时,应当注意界定 “主流文化价值观”是指什么,是大众文化体现的主流价值观,还是官方价值观,以免产生误解。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光副教授认为,课题应当关注时尚观在大众文化价值观中的特殊意义,因为时尚实际上是美学和大众文化结合的产物,或者说是大众文化的美学,对时尚观的研究将有利于认识大众文化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因此提议将对时尚观的研究列为一个新的子课题。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仓理新教授提议设立一个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定量分析。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冯学勤副教授提醒大家注意课题各部分的协调与衔接,后期的修改和统稿工作至关重要,以保证本课题作为一个整体的连贯性。(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前沿朱楠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开题会综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