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地图学6[含最后论文的选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661661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地图学6[含最后论文的选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理论地图学6[含最后论文的选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理论地图学6[含最后论文的选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理论地图学6[含最后论文的选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理论地图学6[含最后论文的选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论地图学6[含最后论文的选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地图学6[含最后论文的选题](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heoretical Cartography-8Chen Chen YufenYufen理论地图学理论地图学第一章 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一章 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二章 理论地图学与地图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章 理论地图学与地图学的理论体系第三章 地图信息论与地图信息传输论第三章 地图信息论与地图信息传输论第四章 地图模型论第四章 地图模型论第五章 地图符号学第五章 地图符号学第六章 地图感受论第六章 地图感受论第七章 地图空间认知理论第七章 地图空间认知理论第七章 地图空间认知理论第七章 地图空间认知理论7 7第一节空间认知的基本概念第一节空间认知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地图空间认知研究基础第二节地图

2、空间认知研究基础第三节地图空间认知工具第三节地图空间认知工具第四节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第四节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第五节地图空间认知实验方法第五节地图空间认知实验方法一、认知(cognition)的概念? 认知是信息处理过程;认知是信息处理过程;? 认知是问题解决或思维;认知是问题解决或思维;? 认知是心理上的符号处理;认知是心理上的符号处理;? 认知是研究知识的获得、储存、转换及运用;认知是研究知识的获得、储存、转换及运用;? 认知是一组相关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 思维、判断、推理、问题解决、学习、想象、概念形成、语言使用等等。认知是一组相关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 思维、判断、推理、问

3、题解决、学习、想象、概念形成、语言使用等等。第一节 空间认知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空间认知的基本概念7-17-1第一节 空间认知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空间认知的基本概念7-17-1认知是一组相关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思维、判断、推理、问题解决、学习、想象、概念形成、语言使用等等。认知是一个人认识和了解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时所经历的各个过程的总称,包括感受、发现、识别、想像、判断、记忆、学习等。认知是一组相关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思维、判断、推理、问题解决、学习、想象、概念形成、语言使用等等。认知是一个人认识和了解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时所经历的各个过程的总称,包括感受、发现、识别、想像、判断、记

4、忆、学习等。第一节 空间认知的概念第一节 空间认知的概念7-17-1 Cognition: - Knowledge (acquisition, storage 研究认知过程和地图的相互作用中出现的思 维构成Olson 1979;?“视觉认知视觉认知”在地图理解中的作用Robinson 在地图理解中的作用Robinson ?受人们的经验和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的地图 阅读的认知方面Guelke 1979。受人们的经验和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的地图 阅读的认知方面Guelke 1979。第二节 地图空间认知研究基础第二节 地图空间认知研究基础7-27-22、技术背景新技术对地图空间认知研究的需求、技术背景

5、新技术对地图空间认知研究的需求?地图制作与生产已不再是地图学者的专利地图制作与生产已不再是地图学者的专利?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地图的使用方式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地图的使用方式?多媒体电子地图制图技术对地图空间认知的影响多媒体电子地图制图技术对地图空间认知的影响?网络地图产生地图新功能网络地图产生地图新功能?虚拟地形环境提供空间认知新工具虚拟地形环境提供空间认知新工具第二节 地图空间认知研究基础第二节 地图空间认知研究基础7-27-2四、与认知地图学的区别认知地图学认知地图学较零散,没有 完整体系较零散,没有 完整体系针对纸质地 图,静态视觉认 知针对纸质地 图,静态视觉认 知地图使用的认 知过程地

6、图使用的认 知过程地图空间认知地图空间认知有理论框架, 将有关研究组织 成一个系统,有 理论体系。有理论框架, 将有关研究组织 成一个系统,有 理论体系。主要针对电子 地图,静态与动 态认知(视觉、听 觉、触觉等),多 层次、多方位。主要针对电子 地图,静态与动 态认知(视觉、听 觉、触觉等),多 层次、多方位。地图制作与地 图使用的认知过 程地图制作与地 图使用的认知过 程第三节 地图空间认知工具第三节 地图空间认知工具7-37-3一、空间认知的主要手段空间认知手段空间认知手段直接方式直接方式间接方式间接方式实地考察实地考察阅读文字资料阅读文字资料观看图片观看图片使用地图(集)使用地图(集)

7、使用三维景观模型使用三维景观模型空间、时间、 视觉、心理的 局限性补充实地考察的不 足,显示内容和范围 有局限,不可量测第三节 地图空间认知工具第三节 地图空间认知工具7-37-3二、地图是空间认知的重要工具 为建立整体概念提供空间参考框架;为建立整体概念提供空间参考框架; 提供尺寸、维量、范围、连续性和分散性等方面的正确 视觉估计和印象,使提供尺寸、维量、范围、连续性和分散性等方面的正确 视觉估计和印象,使“可比性可比性“成为可能;成为可能; 在地图上可以研究有关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 分布的相关性。在地图上可以研究有关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 分布的相关性。 便于把统计信息与空间

8、分布结合起来,即给统计信息以 空间定位。便于把统计信息与空间分布结合起来,即给统计信息以 空间定位。 有助于建立正确的心象地图。有助于建立正确的心象地图。第三节 地图空间认知工具第三节 地图空间认知工具7-37-3三、地图空间认知的特点1、认知范围广阔1、认知范围广阔地图空间认知是基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知,这种环境随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地图空间认知是基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知,这种环境随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2、认知对象特殊2、认知对象特殊地图空间认知的对象是地图,地图是现实环境的抽象,而不是现实 环境本身。地图空间认知的对象是地图,地图是现实环境的抽象,而不是现实 环

9、境本身。3、认知方式主要是视觉认知3、认知方式主要是视觉认知 空间认知是一种多感觉道的认知,但地图空间认知主要是一种视 觉认知。空间认知是一种多感觉道的认知,但地图空间认知主要是一种视 觉认知。4、认知难度大4、认知难度大 地图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示三维地理环境,从地图上建立心象地图 往往比从实地环境建立心象地图要难得多,且有较大变形。地图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示三维地理环境,从地图上建立心象地图 往往比从实地环境建立心象地图要难得多,且有较大变形。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7-47-4心象地图心象地图(mental map)指的是人通过多种手段获取空间 信息后,在头脑中形成的

10、关于认知环境(空间)的指的是人通过多种手段获取空间 信息后,在头脑中形成的关于认知环境(空间)的“抽象替 代物抽象替 代物”。心象地图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环境信息加工的过程,就 是心象地图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环境信息加工的过程,就 是认知制图认知制图(cognitive mapping)。认知制图和心象地图的研究始于60年代,认知制图和心象地图的研究始于60年代,认知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思维科学、地理学与地图学认知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思维科学、地理学与地图学都有相应的研究。都有相应的研究。心理学家:心理学家:把地图当作研究工具,揭示某些认知过程;把地图当作研究工具,揭示某些认知过程;地图学家:

11、地图学家:了解地图的空间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改善 地图设计而增强地图信息传输效率。了解地图的空间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改善 地图设计而增强地图信息传输效率。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7-47-4一、认知制图Cognitive mapping: a process composed of a series of 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s by which an individual acquires, codes, stores, recalls, and deco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lative lo

12、cations and attributes of phenomena in their everyday spatial environment. Simply put, it i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a mental map.认知制图是一个抽象概念,包括使我们能够收集、组织、存贮、回忆和利用有关空间环境信息的那些能力或思维能力。认知制图是一个抽象概念,包括使我们能够收集、组织、存贮、回忆和利用有关空间环境信息的那些能力或思维能力。Downs, R. & Stea, D. 1973- Image and Environment: Cognitive Mappin

13、g and Spatial BehaviourDowns, R. & Stea, D. 1977- Maps in Minds: Reflections on Cognitive Mapping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7-47-4二、心象地图1、心象的概念1、心象的概念心象可以定义为由心象可以定义为由记忆记忆产生的类似于感觉经验的内部表征。心象是人脑对当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产生的类似于感觉经验的内部表征。心象是人脑对当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7-4

14、7-4心 象视觉心象视觉心象听觉心象听觉心象味觉心象味觉心象嗅觉心象嗅觉心象触觉心象触觉心象运动心象运动心象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7-47-42、心象的来源2、心象的来源外部事物 刺激外部事物 刺激感觉感觉刺激 后象刺激 后象知觉知觉知觉 映象知觉 映象记忆记忆 心 象心 象感知、记忆感知、记忆外部事物外部事物 心 象心 象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图7-1通过感知觉产生心象的过程图7-2通过形象思维产生心象的过程图7-1通过感知觉产生心象的过程图7-2通过形象思维产生心象的过程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7-47-43、心象地图的概念3、心象地图的

15、概念心象地图心象地图是表征环境信息的一种心象形式。是由记忆产生的类似于地图的一种内部表征。心象地图主要是一种视觉心象。是表征环境信息的一种心象形式。是由记忆产生的类似于地图的一种内部表征。心象地图主要是一种视觉心象。认知地图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是人类关于世界的内部表征。(cognitive map),是人类关于世界的内部表征。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心象地图与地图的联系与区别:心象地图与地图的联系与区别:7-47-4共性共性客观世界的 模型,具有 概念性和符 号性符合人的 图形感受空间环境 信息的载 体,可进 行传输客观世界的 模型,具有 概念性

16、和符 号性符合人的 图形感受空间环境 信息的载 体,可进 行传输区别区别存储与显示 媒介不同信息稳定 性不同信息更新 速度不同真实性 不同信息提取 快捷程度 不同信息容 量不同存储与显示 媒介不同信息稳定 性不同信息更新 速度不同真实性 不同信息提取 快捷程度 不同信息容 量不同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7-47-44、心象地图的特性4、心象地图的特性特性特性不完整性不完整性变形性变形性差异性差异性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动态交互性动态交互性心象地图的内容是不完整的。心象地图的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同一空间环境不同的人所产生 的心象地图是有差异的。心象地图能够承担“操作”任务。心象地图是人与环境进行 实时交互的产物。心象地图的内容是不完整的。心象地图的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同一空间环境不同的人所产生 的心象地图是有差异的。心象地图能够承担“操作”任务。心象地图是人与环境进行 实时交互的产物。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第四节 认知制图与心象地图7-47-45、心象地图的建立5、心象地图的建立心象地图的建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