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现场查勘技术与责任认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661630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课 现场查勘技术与责任认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十三课 现场查勘技术与责任认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十三课 现场查勘技术与责任认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十三课 现场查勘技术与责任认定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十三课 现场查勘技术与责任认定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课 现场查勘技术与责任认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课 现场查勘技术与责任认定(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场查勘技术与责任认定锁辉“车、证、人、路、货、行”六个方面“问、闻、看、思、摄”五字法取证四个基本问题:保险车辆、保险责任、谁的责任、损失金额三项技能:调查取证、现场图绘制、现场查勘报告填写两个顺序:由表及里、由前往后查勘现场查勘654321方法和准则一个目标:有利于车主、修理厂、保险公司现场查勘技术的内容l1、车辆调查技 术l2、调查取证技 术l3、现场照相技 术l4、现场绘图技 术现场查勘技术 -车辆调查技术l(1)、查验保险标的 。(2)查验保险车辆的行驶 证,重点内容包括: (3)查验第三方车辆信 息 (4)查验保险车辆的使 用性质桑塔纳2000 VIN位置现场查勘技术 -车辆查验技

2、术l查验标的是否改装、加装:除公安部102号令第16条在不影响安全和 识别号牌的情况下:除小型、微型载客汽车 加装前后防撞装置;货运机动车加装防风罩 、水箱、工具箱、备胎架等;增加机动车车 内装饰不予办理变更登记的三种情形之外。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允许擅自改装机动 车底盘、轮胎、车身、车灯、引擎、变速器 、排气系统的行为均为非法改装。改装车的主要方面:1擅自改变车辆类型或用途。 (1)将客车改为货车 (2)货车改为客车 (3)普通货车改为专用货车 (4)专用货车改为普通货车 (5)卧铺客车改为座位客车 (6)座位客车改为卧铺客车。2在“新规定”中明确规定,汽 车的变更内容可涉及“改变 车身颜色

3、、更换发动机、更 换车身或者车架”,车主应 当在变更后10日内向车管所 申请变更登记,车管所须在 受理当日为车主办理相关手 续,包括在机动车登记证书 上签注变更事项,收回行驶 证,核发新行驶证。改装车的主要方面:改装车的主要方面:3擅自改变车辆外廓 尺寸或者承载限值。 或增加车辆外廓尺寸 ;擅自增加或者减少 轮胎数量;擅自增加 或者减少车轴数量; 擅自增加客车座位或 者卧铺铺位。 现场查勘技术 -调查取证技术l调查取证内容:出险时间;出险地 点;出险原因(近因) ;驾驶员基本情况;出 险经过与原因(驾驶员 自己填写或签字确认) ;处理机关;财产损失 情况;人员伤亡情况; 施救情况;事故现场笔

4、录;现场物证现场查勘技术 -调查取证技术1)沿着车辆行驶路线勘查。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 地面痕迹清楚的现场 2)从现场中心(接触点)向 外勘查. 这种方法适用于现场 范围不大,痕迹、物体集 中的现场。 3)从外向现场中心勘查这种方法适用于范围 较大,痕迹比较分散的现 场。事故现场笔录l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乘车人数及载物名称、数 量l2、发生事故时道路的交通情况l3、双方车辆在路上各自行驶的方向、位置及速度l4、发生事故前当事各方发现自己与对方和关系方的距 离,发现险情后采取的措施l5、当事人自述发生事故的经过l6、车、人碰撞、碾压部位,车、人损失情况l7、在行车中是否发觉机件有异常现象l8

5、、当事人陈述发生事故的具体原因及其对事故的看法l9、走访证人时,应详细询问发生事故前后听见的情况.现场查勘技术 -现场痕迹和物证l 现场物证是证明保险事故发生的最客观的依据,收 取物证是查勘第一现场的最核心的工作,是确定是否 为保险责任的依据. 交通事故痕迹物证 :遗留在交通事故现场或从交通事故 现场带走能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物质和痕 迹。 附着物 :在交通事故中形成,沾附在肇事车辆、人体、 路面及其他物体表面能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质 。 散落物:遗留在交通事故现场,能够证明交通事故真实 情况的物品或者物质。 地面痕迹: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事故车辆轮胎和部件 、人体以及与事故有关的

6、物件等与地面接触而遗留在 交通事故现场的痕迹,地面轮胎痕迹 :l车辆轮胎相对于地 面作滚动、滑移等 运动时,留在地面 上的印迹。包括: 滚印;压印;拖印 ;侧滑印;搓划印 等末速为零的刹车印公式:V0 =2gS (1)末速不为零刹车印公式:V0 = V2+2gS (2) 式中, V0 为机动车制动前的行驶车 速; V 为机动车中止实施制动的末 速; 为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附 着系数); S 为制动的距离现场查勘技术 -现场照相技术现场照相:方位、概览、中心、细 目。 (1)方位,必须体现现场地形环境与 交通事故之间的联系,包括弯道 、坡道、交通标志、路口、建筑 设施等,让人看照片就知晓事故

7、在什么地方;应拍摄受损标的的全 景照片。 (2)概览,要拍摄受损标的的基本全 貌,要反映车辆与各痕迹、散落物 位置,痕迹旁放置皮尺;从照片上 可看出受损的大致范围,能反映 受损车辆的号牌(3)中心:主要反映接触点与 各车辆、痕迹、散落物位 置关系,有些位置关系用 钢卷尺固定; (4)细目:拍摄受损标的的受 损部位和程度的近景照片 ,以免证据消失现场查勘技术 -现场照相技术又是单方事故!咦!地面怎么会有这么多 轮胎印!看出来啦!这哥们开车水 平不咋的!就算给赔了,还不知道够 不够轮胎磨损费!标的车身油 漆后杠痕迹不连贯叶子板痕迹出现断层明显的污渍附着物少了一 块灯碎了 !地面咋这 么干净呢 ?大

8、灯刮出 花来了前杠也刮出 花来了!现场查勘技术 -现场图绘制技术l 重大赔案应绘制机动车辆保险车辆事故现场 查勘草图。l 现场记录图是记载和固定交通事故现场客观 事实的证据材料,应全面、形象地表现交通事故 现场客观情况。实质是一张被保险车辆事故发生 地和环境的小范围地形平面图。l绘制各类现场图需要做到客观、准确、清晰、形 象,图栏各项内容填写齐备,数据完整,尺寸准 确,标注清楚。用绘图笔或墨水笔绘制、书写。现场查勘技术 -现场图绘制技术现场记录图、现场比例图、现 场分析以正投影俯视图形式表 示 .l 交通事故现场图各类图形符 合应按实际方向绘制。交通事 故现场的方向,应按实际情况 形在现场图右

9、上方用方向标标 注;难以判断方向的,可用 “”或“”直接标注在道路图 例内,注明道路走向通往的地 名。图形符号 a. 量方位方向:公路走向 直:中线与北向夹角 弯:弯前直线中线与北向夹角和弯半径距离:选固定点为基准点,如里程碑、线杆等b. 定现场:定位方法:三点法、垂直法、极坐标法c. 量路况: 路面宽、路肩宽l量车辆位置:轮胎外沿与地面接触中心点到道路边缘的垂直距离e. 量制动印痕l量接触部位:高度、面积g. 量其他车、人、物的痕迹 现场丈量图例现场查勘技术 -查勘结论l 填写查勘报告l 初步确定保险责任l 现场查勘是理赔的前 期工作, 它关系到本次事 故是否是保险事故保险 人是否立案,工作

10、做不 好,后面的工作无法进 行。各保险公司对该工 作都列为重中之重。责任认定三、交通事故认定定义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 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 验、鉴定结论,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 当事人的责任作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论。定性:有无违法行为,既认定当事人有无责 任定量:指当事人违章行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 的大小,即应承担责任比例的大小。 四、责任认定原则(一)依法定责原则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主要内容:右侧通过、各行其道、 先后通行、安全原则 (二)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通过现场查勘得到的事实认定责 任,包括客观的直接证据和主观 的间接证据四、责任认定原则1、路

11、权原则 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是 交通安全的重要保证的基本原则 。现代化交通设施给所有的交通 参与者规定了各自的通行路线, 行人、不同类型的非机动车和机 动车都有各自规定的通行路线。四、责任认定原则2、安全原则(1)合理避让原则。交通事故的形态千变 万化,事故原因多种多样,交通参与者在享 受通行权利的同时,如遇他人侵犯己方的合 法通行权,必须做到合理避让,主动承担维 护安全的义务。 (2)合理操作原则。合理操作原则为:交 通参与者在参与交通运行时,为了保证交通 安全,应主动杜绝一些法律法规未禁止,但 有可能存在危险隐患的行为。如果实施了上 述行为且造成了交通事故,应负事故责任。 四、责任认定

12、原则3、分析因果关系的原则要分析与事故发生有直接的、内在 的、必然的、联系的违章行为。4、全面分析、综合评断的原则主要是路权原则 和安全原则,路 权原则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大小的 根本原则,起主导作用。当违反路 权原则的违章行为与违反安全原则 的违章行为造成事故发生时,前者 负主要责任 五、责任认定与推定1、责任认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 门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 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程 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依据:现场图、现场照片、各种鉴定 结论 责任分为:全部 责任、主要责任、同 等责任、次要责任,属于交通意外 事故的无则。认定程序:审核资料分析原因上报审批宣布五、责任认定与推定2、责任推定 (1)发生事故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 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 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2)逃逸交通事故未侦破,可以做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时确定受害 人有责,无证据则确定受害人无责任。五、责任认定与推定n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确定后,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将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交有关事故当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