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方与社会责任

上传人:nbwa****ajie 文档编号:4661612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益相关方与社会责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利益相关方与社会责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利益相关方与社会责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益相关方与社会责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益相关方与社会责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竖企 I S 0 2 6 0 0 0系列讲座 利益相关方与 1何谓利益相关方 社会责 陈元 桥 ( 中国标 准化研 究院) 谈起 I S O 2 6 0 0 0 ,首先不得不说 “ 利益相关方 ” ( s t a k e h o l d e r , 又译“ 利益相关者 ” 或“ 利益攸关方 ” 等) 。这是因为利益相关方理论是 I S O 2 6 0 0 0的重要 理论基础之一, 若不深刻理解“ 利益相关方” 及其相关 理论, 则很难真正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责任的内涵和 本质 。 任 “ 利益相关方” 一词源于 1 9 2 9年通用 电气公司一 位经理的就职演说。此后, 利益相关方一词开始被广

2、 泛提及并逐渐形成一种思想。在 2 0世纪 6 0年代, 通 过瑞安曼 ( E r i c R h e n m a n ) 、 伊戈尔 安索夫 ( I g o r A n s o f f ) 等一批管理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方进 行诠释, 利益相关方理论才 日渐成熟起来。 安蒂思 潘 罗斯 ( E d i t T P e n r o s e ) 在 1 9 5 9年出版 的 企业成长 理论 中提出了“ 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 的观念,从而为利益相关方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基石。 固中 国 标 准 化2 0 1 1 0 4 方” 的定义 , 即“ 利益相关方是这样一些团体 , 没有其 支

3、持, 组织就不可能生存 。 ” 虽然该定义在今天看来并 不全面, 仅考虑了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单方面影响并 仅限于影响企业生存 , 但至少它最早为“ 利益相关方” 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随后 , 瑞安曼 ( E r i c R h e n m a n ) 提 出“ 利益相关方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人 目标 , 而企业也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 。” 这一定义虽然考虑 了利益相关方与企业之 间的相互影响 ,但仍不算全 面 。在此后的 4 0年问, 学者们从不 同视角为“ 利益相 关方 ” 给出了各种定义, 有关“ 利益相关方 ” 的定义可 达数十种 。其中, 1 9 8 4年 时任明尼苏达大学管理学院 副

4、教授的弗里曼 ( R E F r e e m a n ) 在其 战略管理: 一 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 一书中给 出的定义最具代表 性, 即“ 利益相关方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 目标的实现 , 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 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 和群体。 ”显然, 该定义是一种广义 的定义, 它将所有 利益相关方置于同一层面进行整体研究。 在综合研究各种“ 利益相关方 ” 定义及理论的基 础上, I S O 2 6 0 0 0终于在 国际层 面达成 了统一认识 , 确立 了“ 利益相关方 ” 的标准定义 。I S O 2 6 0 0 0认为, 利益相关方是指“ 与组织的决策或活动有利益关系的 个人或 团体

5、 ” 。 与前面所述各种定义相比, 该定义具有 以下显著特点: ( 1 ) 利益相关方可为个人, 亦可为团体或群体。 在 此方面 , I S O 2 6 0 0 0与以往各种定义并无实质区别。 ( 2 ) 判定是否为利益相关方 的依据仅为组织的决 策或活动是否对利益相关方 的利益产生影响。 而非双 向影响。在此方面, I S O 2 6 0 0 0有别于以往定义 中所 强调的组织与利益相关方的双向影响。 ( 3 ) 利益相关方 与组织的利益关系依组织具体的 决策或活动而存在 , 也就是说, 若不涉及组织具体的 决策或活动 , 则利益相关方无从谈起 。 2利益相关方 与社 会责任 间的关 系 之

6、所 以利益相关方理论是 I S O 2 6 0 0 0构建社会责 焦 企 任指南的重要理论基础 , 是因为在 I S O 2 6 0 0 0中, 利益 相关方涉及组织社会责任的方方面面, 决定了组织社会 责任的对象、 内容和范围。具体来说, 在 I S O 2 6 0 0 0中, 利益相关方与社会责任问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 1利益相关方是组织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 之所以提出组织社会责任对象的问题,是因为组 织履行社会责任必须首先弄清究竟对谁负责,若不理 清这个问题 , 组织的社会责任只能是虚幻的责任, 没有 任何意义。 在 I S O 2 6 0 0 0中, 组织的社会责任是指组织 为

7、其决策或活动给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所承担的责 任。初看起来, 似乎 社会 ,和l 环境 ,才是组织社会责任 最直接的对象。但事实上, 组织决策或活动的利益相关 方作为“ 社会 , 矛 口 “ 环境 ” 的代表才是组织社会责任的真 实对象。就 社会 而 言, 组织对其产生影响就意味着存 在利益关系, 自然就成为了组织的利益相关方, 例如员 工、 消费者、 客户等。就“ 环境 而 言, 组织对其产生影响 也意味着存在利益关系,自然也成为了组织的利益相 关方, 虽然动物 、 植物、 空气、 水等无法像人类一样 自我 表达期望和要求, 但作为其利益的代表, 环保组织、 动 物保护组织等可被视为其代言人

8、,成为组织的利益相 关方。社会或环境事业的倡导团体, 可能会因组织决策 和活动与其所倡导的事业相关且存在重要影响而成为 组织的利益相关方。 2 2利益相关方的期望是组织确定其社会责任的重 要 依据 在理清“ 对谁负责” 之后, “ 需负哪些责任” 这一 问 题便又有了解答依据。 组织在确定对利益相关方需承 担哪些社会责任时, 自然首先要考虑利益相关方 的期 望 。在此使用“ 考虑” 而不用“ 满足 ” 一词, 是 因为组织 需权衡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与组织实际的能力和条件 以及成本和效益, 只是尽可能而不是不顾一切地满足 利益 相关 方 的期望 。 为此 , I S O 2 6 0 0 0在阐述组

9、织社会责任核心主题 和问题时, 就每个核心主题和问题分别列 出了利益相 关方可能的相关期望 。据此, 组织在确定其社会责任 时便有了明确的指导方 向。 中 国 标 准 化2 0 1 1 0 4圈 壅叠 2 3利益相关方决定了组织社会责任范围的大小 从利益相关方的定义可以看出, 只要与组织的决策 或活动存在利益关系, 哪怕是很小的利益关系, 均可称 为其利益相关方。依此推断, 组织的利益相关方便会异 常庞大, 甚至无穷无尽。 对于组织来说, 任何利益相关实 践均变得既不现实也不可行。为此, I S 0 2 6 0 0 0建议组 织在实践中可将其利益相关方按优先顺序排列以确定 重要或关键的利益相关

10、方, 仅针对这部分利益相关方来 确定其社会责任。由此看来, 组织重要或关键的利益相 关方决定了组织社会责任范围的大小。 3利益相关方的识别 、 参 与和沟通是组织最基 本 的社会责任实践 从利益相关方和社会责任间的火系, 我们可以看 到, 利益相关方在组织的社会责任实践中占有极为重 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此, 识别利益相关方, 促进利益相 关方积极参与同组织之 间的对话 , 保持与利益相关方 之间 良好的沟通, 这些都成为了组织最基本的社会责 任实践 内容, 对于组织社会责任活动至关重要。 3 1识别利益相关方 在识别利益相关方时需注意的是, 利益相关方与 组织决策或活动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定具有

11、正式关 系( 如合 同等) , 甚至相关各方并不一定意识到利益关 系的存在 ( 如可能有潜在影响等) 。为此, 组织尽管不 能识别 出所有利益相关方 , 但仍应努力识别尽可能多 的利益相关方。 识别利益相关方的最好方法就是调查 了解利益相关方如何受到或可能受到组织决策和活 动影响, 从而确认哪些与其构成某种利益关系。这种 利益关系可能是有关要求得到某应得之物或者要求 某项权利得到尊重的主张。 组织可能有很多利益相关方, 不同的利益相关方 有着各 自不同的利益, 有时甚至相互冲突, 例如同一项 决策或活动可能既带来增加就业等积极影响, 又带来 环境污染等消极影响。某些利益相关方是组织的组成 部分

12、, 如组织的成员、 雇员或所有者等 , 他们在组织 目 标及其实现过程中有着共同的利益, 但这并不意味着 他们与该组织有关的所有利益均相同。 为此, 在确定利 益相关方的相关性或重要性的优先顺序时, 组织应对 各项利益相互权衡, 综合判断, 原则上应以是否符合可 持续发展来加以判定。 3 2促进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同组织之间的对话 为了帮助组织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有必要促进利 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同组织之间的对话, 以便为组织提供 决策所必需的信息。通过推动利益相关方的参与, 组织 可了解其决策和活动对特定利益相关方可能造成的后 果,确定如何更有效地增加其积极影响和减少消极影 响,协调组织和利益相

13、关方及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 冲突。 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一种互动式的双 向交流, 可有多种形式 , 如: 个人会晤、 会议 、 研讨会 、 公开听证、 圆桌讨论、 咨询委员会、 定期信息通报、 网 络论坛等。 3 3保持与利益相关方之间良好的沟通 社会责任沟通有各种不 同的形式 , 例如: 与利益 相关方会谈或对话; 与利益相关方就社会责任特定议 题或项 目进行沟通; 定期公开报告并为利益相关方提 供反馈机会等 。 目前,越来越多的组织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向利益相关方报告 自身社会责任绩效, 并提供公正和 完整的社会责任绩效信息, 包括: 成果、 不足及弥补不 足的具体方式等。 社会责任报告可以是组织所有活动 的整体报告, 也可以是某特定地点或场所活动的单独 报告。 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是组织社会责任活动很有价 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 是促进组织与利益相关方问保持 良好沟通的重要工具。盈 作者简介 陈元桥 , 研究员 , 中国标准 化研 究院质量管理分 院质 量管理领 域高级 主任研 究员 。中国 I S 0社会 责任特 别工作组秘书长 , 中国唯一不间断 参与 I S 0 2 6 0 0 0制定工作全过程的 I S 0 2 6 0 0 0注册专 家。具有 2 O多 年国际和国内标准化科研工作经历。 圈中 国 标 准 化2 0 1 1 0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