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四个全面促进文明发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61083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2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着眼四个全面促进文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着眼四个全面促进文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着眼四个全面促进文明发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 5年2月28日 星期六责任编辑:王珍 见习编辑:郝碧萱美编:许仲冠 电话:(01 0 )59598054 邮箱:jjbxw b 1 要闻2人民日报评论员 多少年来,在人们心目中,改革,就是解放思想敢于突破陈规,就是放开手脚打破条条框框。正因如此,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为改革划定“法治边界”时,给世界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决策中,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被视为“鸟之两翼” “车之双轮” ,成为上下贯通的“姊妹篇” ,

2、推动我们的事业滚滚向前。循此回望,一条治国理政的主线,清晰可见。2 0 1 2年1 2月,履新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 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示,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2 0 1 3年3月,刚刚当选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国人民郑重宣誓, “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 。两个场景,一种态度:尊重法律、厉行法治,是必须把握好的施政之要。基于3 0多年的法治实践,经过两年多的法治探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集理论和实践之大成,绘就全面依法治国新蓝图,为法治中国建设标定新的里程碑。全面依法治国,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来说,

3、无疑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昭告 “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 , 彰显法治权威; 强调 “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 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 ,发挥法治力量; 告诫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 完善法治实践;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 塑造法治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 开阔了法治的格局、 丰富了法治的内涵、 拓展了法治的外延, 让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思想重要组成部分, 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新境界。将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重大战略布局的一环, 标志着依法治国按下 “快进键” 、 进入 “快车道”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4、、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 回答法治统一性的问题; “五大法治体系” “三个共同推进” “三个一体建设”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 回答法治协调性的问题;“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从参与主体的角度, 回答法治系统性的问题。特别是回答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这一根本问题, 既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处在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地位, 也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对法治认识的不断深化, 正是执政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超越、 自我提升。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到当前中国发展的棋

5、局中,才能体会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无不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支撑、由法治来贯穿。从简政放权不断深入,到民生事业逐渐完善;从经济改革大刀阔斧,到党的建设抓铁有痕,法治都提供了制度保障。如果把治国比喻成一本大书,那么法治就是大纲,纲立文顺、纲举目张。治理体系中,法治体系成为关键一环;治理能力中,依法治国成为重要内容,法治的引领和规范,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在更大的坐标系中审视,一个鲜明的感受是,无论是在改革开放3 0多年历程中,还是在中国现代化百年征途上,或是世界社会主义几百年演进中,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

6、都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探索。将依法治国提升到“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高度,将目标设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立足点是坚持中国道路、完善中国制度。作为治国重器,全面依法治国书写的是法治史的新篇章,开启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举措,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法治是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重大改革需要于法有据,改革成果需要法治固化,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稳定性、规范性;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

7、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在法治确定为党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今天,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只有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全社会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大棋局,法治才能成为中国前进的坚强保障,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法者,治之端也。”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要走好中国道路、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落实好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沿着社会主义

8、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我们一定能在“四个全面”相互激荡的伟大进程中,绘就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新华社记者 孙铁翔 黄小希 顺应时代要求,思想凝聚发展共识。立足中国实际,精神汇聚前进力量。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着眼“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新经验,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鼓舞和激励全国人

9、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 胸怀发展大局 服务“四个全面”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初冬的江苏草青风和,洋溢蓬勃生机。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马不停蹄地深入企业、乡村、农户,顶着夜色到科研院所考察、听汇报。调研中,他强调: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并提出,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吹响了治国理政新号角。决胜千里之外,需要运筹帷幄;实现宏伟目标,重在统筹兼顾。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

10、定性阶段,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既表现为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国家“硬实力”的直接较量,更体现在以精神文明建设引领的国家“软实力”的深度角逐。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围绕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相关问题多次召开会议, 组织专题集体学习, 进行全面研究和部署; 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召开三次中央文明委全体会议; 召开全国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会议, 对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多次就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工作出台各类意见、 通知把握新布局、推动新发展。去年以来,党中央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推动“四个全面”战

11、略布局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摆脱贫困一书摘录了早在20多年前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有关“正确认识脱贫致富和建设精神文明的关系”的论断,书中提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向往个个“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201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他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

12、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更加鲜明地指出: “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谆谆善诱,言犹在耳。精神文明建设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以及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精神文化生活的小康。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要得以满足,让百姓过上真正“双丰收”的好日子。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崇德向善

13、的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全面从严治党,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 “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字字千钧、语重心长,深刻阐述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也传递出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指导和引领,坚不可摧、势不可挡。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里有精神,中国精神

14、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他神色坚定地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环顾全世界,很少有哪一个国家在持续奋斗中始终坚守着同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世界宣示的中国梦。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出行的首站。这充分表明,中国梦既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又表明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作为顶层设计,中国梦里不仅有实现富国强民的物质建设宏伟目标,更有催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源泉。2014年3月,习近平

15、总书记的欧洲文化之旅,更是把精神文明这一概念带向了世界: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时期下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谈到这“三个必须”时的讲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精神内涵也有着高度的凝练和概括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 。2013年全国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说: “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

16、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 “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执着追求;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2012年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组织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 。 ”“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追梦人的要求“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 。实践一次次告诉我们,中国梦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树立“三个自信” ,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