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61077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6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 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n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 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 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 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最新成果。n一、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解决了实现什 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但科学 发展观不只是解决了发展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问题 n第一,注意广义的科学发展观与狭义的科 学发展观的区别。n广义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十六

2、大以来我们党 的所有理论创新成果,其研究主题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标准表述是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n狭义发展观主要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其研究主题是实现 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我们的观点是 ,理解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广义和狭义两种 理解结合起来。 n第二,注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n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 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n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 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n这里的科学发展观只是狭义的科学发展观, 但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精神 实质。 n第三,科学发展观不只是深化了对发

3、展问 题的认识,而是深化了对四个基本问题的 认识。n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最新成果,它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是并列关系,其主题是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n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 样的发展,如何发展? n第四,科学发展观没有作为指导思想写 进党章,但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n十七大报告有两处论及科学发展观与指 导思想的关系,一是阐述报告主题时指 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4、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接着 在第二段又概括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 大战略思想”。n如何理解?n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同时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 理论地位同属于党的指导思想系列,它 们共同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属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 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n十七大报告又不将科学发展与党的其他指 导思想做并列式的表述。在新修改的党章 的总纲中表述得十分明确。总表述为:中 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 自己行动的指南。这是讲我们党的指导思 想,其中并没有包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 展观既属于指导思想系列,又属于“深入 贯彻落实”这个工作指导方针的层面。n结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 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 出了独创性的贡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也是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坚持和 实践。n二、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 化中关于发展思想的精华,但不能 用传统文化来解读科学发展观 n在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时, 我们必须承认,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

6、统 文化有十分紧密的联系。n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本” 、“和谐”、“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等思想, 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 价值,也说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十 分丰富的思想渊源。 n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 民本思想。n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主 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政 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 民价值取向,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 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 n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虽然继承了中 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

7、实质 上的区别。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 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这里的“民”顶 多是“臣民”。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阶级的统治地位,是实现“得民心、存社 稷、固君位、达邦宁”的“驭民”、“治民”之 术,其价值取向是君本位而非民本位。 n第二,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 会和谐的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周太史史 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 “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 理念。“和”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普遍具有 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包括了和谐、和 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 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 和

8、外顺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理念。n中国传统文化n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调谐”、“天 人合一”;n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合群济众”;n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和睦相处”;n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主张“善解能容”、“和 而不同”。n在理解和谐社会的时候,有不少学者直接 对其作了符合传统的解释。其实,古代社 会中的和谐思想有许多与我们今天所强调 的和谐有很大不同。比如说,古代强调的“ 天人合一”常被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实 际上“天人合一”的“天”首先指的是“天道”、 即规律,其次是“天子”、即皇帝,最后才是 指的自然。而且“天子”是“天道”的化身,是 一种虚幻的东西。我们今天对“天人合一”思

9、 想完全作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解,是将其最 不重要的思想放大了,或者说我们对“天人 合一”作了完全现代的解释。 n中国传统文化中也确实包含着社会和谐的 思想,但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社会是有 很大区别的。它所寻求的低水平的、封建 社会的和谐,而非我们今天强调的高水平 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而且他们追求 的和谐,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存在私有制 、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 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n三、科学发展观吸收借鉴了西方文 化与西方发展观的积极成果,但不 能对科学发展观作西方话语的解释n第一,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来源于近代西方人本主义。n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

10、,反对专制 、崇尚自由,反对神权、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 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 ,西方人本主义,以个人为本位、以实现自我价值 为基本追求,在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主张个人利益至上。同时,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 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 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 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 n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揭示了 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 的学说。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 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西方人本主 义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

11、,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 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因 此,我们不能用西方的人本主义来解释科学发展 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n第二,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直接来 源于国外发展观。n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外发展观在不断 演变。从20世纪50年代追求经济增长,到 60年代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再到70 年代注重可持续发展,80年代后期开始将 发展看作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 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发展 观越来越理性。 n70年代末80年代初,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 发表了新发展观一书,强调发展应该 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所谓“整 体的”,就是不仅要考虑人类整体的

12、各个方 面、而且要承认和兼顾各个方面的不一致 性;所谓“综合的”,就是要把发展的各种方 面和各种因素聚集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 紧密依存的结构;所谓“内生的”,就是强调 一个国家的内部力量和资源及其合理的开 发和利用。 n为了纠正传统发展观“见物不见人”偏向,佩 鲁综合了“人的发展第一”和“基本需求战略” 等观点,提出了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 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 人的基本需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共 同体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这种把发展重 心由客体移向主体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 观上的一个质的转变,体现了西方发展观 的进步性。 n我们不能就此得出结论,科学发展观直 接继承了西方发展

13、观,只能说科学发展 观反映了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顺应了 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 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n如果我们直接用西方发展观来解释科学发 展观,只能导致这样的结论:n第一,科学发展观只是顺应了国外发展观 的演变,因而谈不上什么新意。n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比西方国家晚了 近二十年,这是我们发展的一大失误。n第三,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只是继续照搬西 方发展模式罢了。n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实际来理解科学 发展观提出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n四、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马克思 主义发展观的精髓,但不能脱离中 国实际空谈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 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n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

14、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 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 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 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特征1经济总量规模大,但生产力 水平总体不高。n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仍居于世 界后列。n第二,经济效率不高。n第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n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当前,要着眼于建立创新型国家。n典型事例:n我国出口一台DVD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 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 国企业只能赚取1美元的利润。一台售价

15、 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 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 业获得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2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但发展的 结构性矛盾和不平衡性进一步凸现出 来。n第一,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暴露出来 ,比较突出的有:一是总需求结构矛盾; 二是总供给结构矛盾;三是城乡之间、地 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n第二,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 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情况。n第三,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n第四,政治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不平衡。3现代化进程加快,但资源压 力逐步加大。n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却是一个资源弱国。具体 表现在:n第一,人均占有资源少,资源约束明显、供需矛

16、盾 突出。n第二,资源耗费惊人,能源技术依然落后、能源效 率明显偏低。目前,在我国,“四高一多”,即高投 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的粗放经济 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 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n第三,未来发展过程中资源瓶颈越来越严重。这是 我们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 因。(新的双缺口)4环境保护一直受到重视,但 是环境状况依然持续恶化。n我国七大江河水系60%以上的水质遭到中度 和重度污染。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前30个 城市中,我国就有20个,包括天津、重庆、 沈阳、北京、上海等。n未来20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将继 续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都将 面临更大的压力。n这是我们为什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建立环 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原因。5人民收入水平整体提升,但贫困人 口仍然很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n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仍然伴随着众多贫困人口和 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具体而言,贫富差距进一 步表现为城乡之间、城乡内部、地区之间和行业 之间的差距。n一是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二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