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 北师大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4660520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 北师大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1861年改革学科网小知识: 近代俄国是斯拉夫 人建立的国家,盛 行封建农奴制,最 高统治者称沙皇。 zxxkzxxk17世纪,俄国开始出 现手工工场,但工商业 发展极其缓慢。1689年,彼得大帝掌 握实权,开始进行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增 强了俄国的经济军 事实力,巩固了专 制统治,为对外侵 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到19世纪中期俄国 资本主义工业有了 发展,但速度缓慢 ,原因是什么? 农奴制的阻碍组.卷.网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进一 步激化了国内的矛盾1861年改革的背景(原因 )目的:巩固统治,缓 和阶级

2、矛盾,增强国 家实力,避免人民革 命的发生。1861年改革(亚历山 大二世)阅读课本“自上而下 解放农奴”一目:归 纳改革的主要内容( 基P48)。改革的性 质和作用。读课本74页“想一想” 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 ,总值约6、5亿卢布,而需付出 的赎金却高达9亿卢布。后来他 们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卢布 。 列宁说:“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 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说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地 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巩 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身利益 而进行的。它实质上是沙皇政 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 进行的敲诈和掠夺,是一次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练习 1、进行废除农奴制改

3、革的沙 皇是() 2、时间是()年 3、这次改革的目的是() 4、改革的性质是() 5、俄国在废除农奴制改革的 同时,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学习 西方的()1、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势力2、俄国1861年改革区别彼得 一世改革的根本不同是( ) A、自上而下的改革 B、受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 C、代表农奴主阶级的利益 D、引起社会性质的变化3、俄国1861年改革与中国同时期 开始的洋务运动相比,共同点是( ) A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改革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取得了成功 D都发展军事工业、创建海军4、“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 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列宁的这句 话反映了() 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吃 人”的悲剧 B、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人奴隶 的悲剧 C、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 如洗5、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 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 据是(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C推动学校教育,符合近代化 趋势 D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读P76材料,上述规定说明了什么? 农民虽然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 依附,但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居 住地区的村社管理,仍然要服 从地主的义务,这说明改革很 不彻底,广大农民并没有获得 基本的民主权利,改革是为维 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