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常遇春与陈友谅兵争池州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9198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达、常遇春与陈友谅兵争池州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徐达、常遇春与陈友谅兵争池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达、常遇春与陈友谅兵争池州(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像馆影像馆待放李陶摄7杏花村副刊201829 星期五责编/包斌 电子邮箱: 池州自古是兵家争夺的要地, 因为它是 北入江南的门户, 门户一开, 可以长驱直入徽 州、 婺州; 它是进攻应天 (南京) 的跳板, 即使 拥有强大水军, 顺长江而下攻伐应天, 也需要 池州这个据点进行陆地掩护。 历史上为争夺 池州这个战略要地, 先后发生过无数次殊死 争夺战。 其中明朝建国前朱元璋麾下的正副 统帅徐达、 常遇春在这里同陈友谅开展的争 夺战争尤为惨烈。 先说徐达、 常遇春是何等智勇双全的名 将。 徐达, 字天德, 元圣顺三年 (1332) 出生于 濠州钟离永丰乡一个农民家庭。 他和朱元璋 同乡, 小朱

2、元璋4岁, 两人从小常在一起割草 放牛。 他22岁那年, 投奔到朱元璋队伍里。 由 于从小艰苦生活磨炼, 长期军旅生涯摔打, 身 材魁梧, 体魄健壮, 又心胸宽广, 性格开朗, 长 期担任朱元璋部下的最高军事统帅。 他 “以智 勇之资, 负柱石之任” ,“廓江汉, 清淮楚, 电扫 西浙, 席卷中原, 威声所振, 直连塞外。 其间降 王缚将, 不可胜数” , 为朱元璋开创明王朝立 下了盖世之功, 被誉为明朝 “开国功臣第一” 。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 在大封功臣时, 特授他开 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 封魏国公, 年禄五千 石。 徐达为人耿直, 又谦虚谨慎, 在身居高位 后, 仍戒骄戒躁, 从不接受朱

3、元璋的特殊赏 赐。 他常年在外征战, 戍守边疆, 在京城没有 一处像样的寓所。 朱元璋打算把自己做吴王 时的旧宫赐给他, 他坚决推辞不受。 朱元璋于 是设计, 在和徐达喝酒时, 有意把他灌醉, 命 人抬到吴王府卧室床上。 徐达酒醒神清, 吓出 一身冷汗, 见到朱元璋, 匍匐在地, 连称死罪。 这使朱元璋对他格外亲近和喜爱, 特意在原 吴王府为徐达建造府第, 并在门楣上刻 “大 功” 二字。 又于洪武九年 (1376) 册封徐达长女 为燕王妃, 与徐达做了儿女亲家, 以示对他功 绩的褒奖。 洪武五年 (1372) , 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 力的骚扰, 朱元璋派徐达镇守北平练兵备边, 每年春出, 冬

4、末召回, 成为惯例。 徐达统率部 将修缮城防, 操练军马, 设备屯田, 严为防守, 使元朝残余势力不敢轻易南下骚扰, 对稳定 北方形势起到了重大作用, 被朱元璋誉为 “万 里长城” 。 洪武十七年 (1384) 闰十月, 徐达病 重, 朱元璋遣使召还应天, 翌年 (1385) 2月20 日病逝于应天府邸, 时年54岁。 朱元璋追封他 为中山王, 谥武宁, 赠三世皆王爵。 赐葬钟山 之阴, 御制神道碑文, 配享太庙, 肖像功臣庙, 位皆第一。 常遇春, 字伯仁, 元天历三年 (1330) 出生 于怀远县一农民家庭, 虽家境贫寒, 但少有壮 志, 勤勉读书, 勤习武艺, 粗通文墨, 禀性刚 毅。

5、成年后, 体魄奇伟, 身高臂长, 力大过人, 善于骑射。 23岁时, 为盐魁刘聚所得。 未久见 刘聚四出抄掠, 毫无远图, 便弃刘聚投奔朱元 璋。 行至途中, 自觉疲倦, 假寐田间。 正值朱元 璋着数骑巡弋而来, 他即迎谒马前, 自报姓 名, 并陈述过去的事实, 愿投效戎行。 朱元璋微笑道 “想你为饿乏食, 所以到此。 况你本有 故主, 我如何夺他” 。 遇春顿首泣道 “刘聚只是 一盗, 不足有为, 闻公智勇深沉, 礼贤下士, 所 以不嫌道远, 特来拜投, 得承知遇, 虽死犹 生” 。 朱元璋问:“你愿从我渡江么? ” 遇春答 “公如有命, 愿作先锋。 ” 朱元璋说 “待夺取太 平州后, 授你

6、此职。 ” 遇春拜谢, 遂与朱元璋同 行。 是年 (1355) 6月常遇春等自和州出师渡 江。 战船顺风顺水, 直达牛渚矶江面。 朱元璋 战船正要靠岸, 守岸元军乱箭飞石如蝗虫骤 雨向船砸为。 朱元璋高声喊道 “哪个先登上矶 头, 我封他为正先锋。 ” 常遇春, 左手执盾, 右 手执戈, 勇立船头, 船未靠岸, 大吼一声, 如离 弦之箭, 跃上江岸。 元军被他的神勇吓得目瞪 口呆。 一老兵反应快, 急用长矛刺来, 常遇春 挟住长矛, 将他拽倒在地, 顺手一搠, 结果了 老兵性命。 朱元璋手下将士一拥而上, 把元兵 杀得四处逃窜。 朱元璋攻占采石矶后, 兑现诺 言, 封常遇春为正先锋。 次年六月

7、, 又攻占集 庆, 改为应天府, 为朱元璋开拓江南、 壮大力 量, 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升他为元帅。 至正十九年 (1359) 7月, 常遇春率部一路 杀来, 先攻龙游城, 再攻取衢州。 他在戎马倥 偬间, 还吟赋 龙游道中 一诗, 以纪其行:“策 蹇龙游道, 西风妒旅袍, 红添秋树血, 绿长旱 池毛。 比屋豪华歇, 平原杀气高。 越山青入眼, 回首鬓须搔。 ” 字里行间, 流露出英雄豪气。 至 正二十年, 常遇春与陈友谅在应天城西北的 龙湾开展一场恶战, 陈友谅大败。 常遇春战功 卓著, 升行省参知政事。 龙湾战后第三年 (1363) 常遇春与陈友谅60万大军在鄱阳湖血 战36天, 陈友谅被

8、流矢射死, 陈友谅军覆灭, 常遇春升为平章政事。 至正二十七年 (1367) , 朱元璋为北上灭 元, 以徐达为大将军, 常遇春为副将军, 率25 万大军挥师北伐, 在洛水之北击溃元军。 洪武 元年 (1368) 徐达、 常遇春, 连克德州、 通州, 夺 取开平 (今内蒙古正蓝旗东) , 全歼留守元军。 继之一举攻占大都, 改名北平。 洪武二年 (1369) 7月7日, 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 行 至柳河川 (今河北龙关县西) , 得暴病卒于军 中, 年仅40岁。 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惊, 赐葬钟 山之下, 并亲自出奠, 追封常遇春为翊运推诚 宣德靖远功臣, 开府仪同三司、 上柱国、 太保、 中书

9、右丞相, 追封 “开平王” 。 谥曰忠武, 配享 太庙。 封子常茂为郑国公, 岁禄二千石。 再说徐达、 常遇春与陈友谅争夺池州的 几场硬战、 大战。 元至正十五年 (1355) 三月北方红巾军起 义领袖郭子兴病亡, 朱元璋实际掌握了军队领导权。 六月与常遇春渡过长江, 夺取太平 (当涂) , 翌年六月攻占了集庆 (南京) , 改集庆 为应天府, 并以应天为中心向外扩张。 他一方 面在新占领区内大力发展生产, 一方面派兵 出击, 先后攻占了苏南和包括池州、 徽州、 宁 国等地在内的皖南地区, 进而向浙西发展, 力 量日益强大。 至正十六年 (1356) 池州为陈友谅所占。 翌年十月, 朱元璋遣部

10、将李文忠攻取池州, 直 达青阳等地。 但立足朱稳, 就被陈友谅的部将 复夺。 从此拉开了池州、 青阳之间得而复失, 失而复得的拉锯战。 至正十八年四月, 陈友谅部将赵普胜攻 伐池州。 朱元璋派大将徐达率俞通海、 赵德 胜、 俞廷玉与其争夺。 俞通海战不过赵普胜, 赵德胜出马助战, 二战一, 也战不过赵普胜, 后徐达亲自上阵, 三战一, 也只战成平手。 徐 达只好率俞、 赵退出战场。 赵普胜攻下池州, 守将赵忠战死于城墙外。 赵普胜率军直取青 阳。 当时青阳县无城池, 守将八扎不花望风而 逃。 赵普胜直捣九华山。 在北入九华山的六泉 口为乡义军钱清所阻。 两军厮杀一日, 赵普胜 军死伤惨重, 不

11、能前进一步, 只好撤退。 钱清何许人也? 钱清 (1342-1367) , 字公 清, 青阳县八都 (杜村乡) 五阳人。 性明俊, 轻 财重义, 少好学, 博涉群书, 尤精研兵法韬略。 元末集义旅, 卫乡邑。 九华山北麓, 地形险要, 官兵、 土豪、 乡勇常在此争斗, 当地百姓深受 其害。 乡民推举体魄魁伟、 勇智过人的钱清为 首领, 拿起武器, 保卫乡民的生产和性命安 全。 年仅十六岁的钱清, 不负乡亲的重托, 组 织义旅, 驻六泉口, 择险筑石门寨, 保家卫邑。 且说徐达率俞、 赵两将败退后, 徐达与二将商 议再战赵普胜策略。 徐达说 “普胜那厮, 骁勇 绝伦, 以勇对勇无法战胜他, 只能

12、以计取胜” 。 商议的办法是: 赵德胜率先杀至赵普胜营前, 诱其率兵迎战, 俞通海率军袭击其背, 徐达率 军外围包抄, 这战法果然生效, 赵普胜军腹背 受敌, 势不可支, 没奈何只能大吼一声 “撤 退” , 率军向西 (安庆) 遁去。 徐达率赵德胜攻 城, 池城元军守将洪钧, 不知厉害, 挥兵出城 迎战, 被赵德胜擒获, 守兵见主帅被擒, 都弃 城逃生, 复得池州城。 赵普胜料定徐达会乘胜前进, 向安庆方 向追杀他部。 便在安庆对面的雁汉港设伏, 以 逸待劳, 迎战徐达。 雁汉港水域地形复杂, 酷 似迷魂阵, 易守难攻, 更难退防。 徐达派部将 俞廷玉率师先行, 赵普胜见俞廷玉进入伏击 阵中,

13、 吹起胡哨, 各舟闻声竞至, 围攻廷玉坐 船。 廷玉挺立船头, 督兵猛战, 约一两个时辰, 支持不住, 本想调转船头, 且战且退, 被赵普胜军中标箭射中左腮, 晕仆舱中, 顿时舟中大 乱。 亏得俞通海前来接应, 才将全舟救出, 余 舟多被赵普胜夺去。 廷玉死, 对徐达震撼太大, 军中将士也以 为赵普胜如此强悍, 怕再战池州。 朱元璋获悉 军情后, 说 “普胜勇而寡谋, 友谅贪而忮功, 若 用离间计, 一夫已足, 何庸过忧? ” 徐达便派一 牙将潜至安庆, 收买赵普胜门客赵盟, 在友谅 军中散布谣言, 说 “赵普胜恃功, 谋叛友谅” 。 陈友谅探普胜虚实, 派人暗访, 果得赵普胜 “满口侈述战功

14、, 骄矜不已” 。 是年 (1360) 五 月, 陈友谅为徐达离间计所惑, 即带重兵, 自 至安庆, 说是与普胜会师, 进攻池州。 赵普胜 忙至雁汉港迎迓, 才登舟, 即被拿下, 一语未 完, 已经身首异处了。 朱元璋闻讯大喜, 厚赏 了离间人赵盟。 遂调回徐达, 令与李善长留守 应天。 陈友谅杀了赵普胜后, 挥师东下, 攻伐池 州。 陈友谅依然兵力强大。 缺少主帅徐达的常 遇春, 深知在池州城区这块地域与陈友谅决 战, 胜数率很低。 他率万余士兵主动移师青 阳, 设伏于北入九华山的山谷间。 派乡义军引 诱陈友谅进入山谷, 然后聚而歼之。 陈友谅中 计后, 乡义军钱清利用六泉口的有利地形阻 击

15、于前, 埋伏于山谷两侧的常遇春包抄于后, 围追堵截, 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在冷兵器时 代, 数万人聚合于一条山谷中, 彼此刀砍矛戳 箭射剑刺, 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 陈友谅军死 伤十万人 (此伤亡数过于夸大) , 被生擒者达 三千人, 溃不成军, 他带着残兵败将, 仓皇逃 离青阳, 撤退到池州, 然后败走江洲 (九江) 。 常遇春部也伤亡惨重, 在九华山休整。 常遇 春、 陈友谅两军争夺池州之兵战, 自此结束。 常遇春后被封 “开平王” 。 故六泉口又世称 “开 平寨” 。 陈友谅、 常遇春在青阳大战之后, 留下和 产生了一批名胜古迹。 六泉口。 由青阳县五溪桥向东沿河行进, 约八里许, 路的

16、左侧, 有一村庄名叫 “六泉 口” 。 村中有一清泉, 滃然仰出地表。 泉水甘洌 味美, 清澈见底, 出水丰盛, 久旱不涸。 村中居 民围水成池, 池方圆不足两丈, 布有六个泉 眼, 故名 “六泉” 。 相传此泉为常遇春率部开挖 的。 当年常遇春驻兵于此, 正值大旱, 山塘枯 竭, 河水断流。 常遇春为军民解渴, 亲自带兵 四出寻找水源, 见此地土壤湿润, 便奋力挖 之, 露出泉眼, 涌出清水, 先后掏出六个泉眼, 汇成一泓清泉。 此地环境优美, 为古人喜游乐 道之地 。 留下了赞美的诗句, 如 “来自六泉 口, 疑入武陵园” ;“山钟九华秀, 水爱六泉清” 等。 又是地形险要的军事要地 “险固四寨, 为用兵之地” 。“六泉” 之名, 说法有三, 一说陈友 谅、 常遇春大战之前就有此泉名; 二说为钱清 带领乡义军开挖, 只是开挖泉眼之功冠为官 大的常遇春所戴; 三是为常遇春所开挖。 何说 精准, 无从考证。 但常遇春在此大败陈友谅却 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清代诗人钱文贤有诗点 赞此战 “逼仄信山行, 流溪咽不鸣。 何年留此 寨, 犹记说开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