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切割vs.砣切割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9122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6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切割vs.砣切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线切割vs.砣切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线切割vs.砣切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线切割vs.砣切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线切割vs.砣切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切割vs.砣切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切割vs.砣切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pyrighted Material 故宮學術季刊2005 年院慶特刊 第 23 卷第 1 期 (民國 94 年秋季),頁 35-51 線切割 vs. 砣切割 凌家灘水晶耳璫凹槽的製作實驗 鄧聰 (香港中文大學) 一、前言 二、耳璫槽為砣切割說 三、耳璫槽為線切割實驗 四、實物對比觀察與餘論 Copyrighted Material i提 要 提 要 目前學術界對史前玉器技術的爭議,砣具的有無,仍然是琢玉的核心問題所在。本文嘗試就聚訟最多的砣與線切割如何鑒別的難題入手討論。文中以凌家灘 87M15:34 一件水晶耳璫的凹槽作為個案探討,從實驗考古學角度,分析製作凹槽技術的特徵。從越槽切割面

2、和斜壁面的特徵,都顯示了 M15:34 水晶耳璫的凹槽,不是由砣具或其他片切割技術製作,而只有可能是由砂繩切割而成。 關鍵詞:凌家灘水晶耳璫、凹槽、實驗考古線切割 Copyrighted Material 1一、前言 近百年來我國史前玉器的出土十分豐富。從世界人類科技史角度考察,中國前史玉器的工藝,無疑是一項極為重大的技術成果。廿一世紀古玉技術的研究,肯定是我國考古學的重頭戲之一。展望未來中國玉器研究中,當務之急是對玉器技術術語的釐定統一,為系統的玉器研究提供最重要的基礎。1 目前我國學術界對玉器技術探索,仍處於起步的階段。2003 年由台灣大學錢憲和出版的史前琢玉工藝技術一書中,充份反映出我

3、國玉器工藝研究的狀況,呈現出極端分歧和矛盾的局面。錢憲和總結這種混雜的現況為: 專家們對一些同樣器物觀察解釋意見仍然極為分歧,仍然停留在各自表述意見的方式上,對各種述語在概念上仍沒有共同的語言。很明顯的意見的分歧,仍然主要是砣具的有無,竹管、骨管能否鑽出工整的、極細又均勻的圓槽溝,以及一些拋物線形的痕跡,是圓盤、砣切割,還是柔性線切割的爭議,以及琢玉工具的材質、類型及旋轉運動的方式的爭議。2 筆者認為,現今我國玉器工藝研究紛爭的背後,實質上是牽涉到對玉器如何觀察、解釋和紀錄的問題。從考古學角度而言,工藝技術研究是古代玉器問題探索的核心。有關古玉研究最基礎的工作,不外乎是如何就玉器製作生產與消費

4、過程中各種資料,作出正確觀察與分析。否則玉器相關資料的價值,可能會變得毫無意義。其次在玉器工藝研究基礎上,再提升到玉文化的社會、政治等範圍的討論。3因此,玉器研究者間對玉器技術的基礎,必須尋求一定的共識。目前最使我們困惑的,正是學術界對玉器工藝的理解,缺乏了最起碼共通語言的基礎。玉器技術上很多重大的問題上,都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退而求其次的,1 鄧聰: 玉器技術三題 ,錢憲和客座主編, 海峽兩岸古玉學會議論文專輯II(臺灣: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1) ,頁 563-570。 2 錢憲和、方建能: 主編序 ,錢憲和、方建能編著, 史前琢玉工藝技術 (臺北:臺灣博物館,2003)

5、,頁 II-III。 3 寺村光晴: “玉”研究思 , 東古代文化100 號(1999) 。 Copyrighted Material 2只好求自保, 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地步。連專家們都是眾說紛云,莫衷一是。無怪乎一些局外人,一方面對史前玉器精湛的技術,合掌贊嘆,但看到專家們的意見如此紛雜矛盾,使人無所適從。目前我們對玉器工藝的理解,很明顯這種 各自表述的狀況,並不健康,其禍害輕則使相關的研究停滯不前;重則使人誤解玉器學術的研究,毫無客觀可言。 目前學術界對史前玉器技術的爭議,砣具的有無,仍然是琢玉的核心問題所在。4本文嘗試就聚訟最多的砣與線切割如何鑒別的難題入手討論。文中以凌家灘 87M15:

6、34 一件水晶耳璫的凹槽作為個案探討,從實驗考古學角度,分析製作凹槽技術的特徵。所以選取凌家灘 87M15:34 水晶耳璫作為討論的核心,有以下幾點的原因。 第一:自 1987 至 2000 年間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凌家灘遺址進行了四次發掘工作。凌家灘遺址的年代,大約屬於距今 5300 多年前。在這裡出土大量精美的玉器,是由田野考古取得具有科學意義的資料。5 第二:目前我國玉器學界對線或砣切割技術的分辨,適以凌家灘遺址玉器上痕跡為最具爭議交鋒的焦點。6這個問題的解決,對 5000 多年前砣具有無的認識,起著關鍵的意義。 4 牟永抗: 關於史前琢玉工藝考古學研究的一些看法 ,錢憲和、方建能編著

7、, 史前琢玉工藝技術 (臺北:臺灣博物館,2003) ,頁 19-40。 5 a. 張敬國: 安徽含山凌家灘新石器時代墓地第二次發掘的主要收獲 , 文物研究 第 7 期,(合肥:黃山書社,1991) ,頁 259-267。b. 張敬國: 安徽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第三次發掘簡報 , 考古 ,11 期(1999) ,頁 1-12。c. 張敬國: 安徽含山凌家灘新石器時代墓地發掘簡報 , 文物 ,4 期(1989) ,頁 1-9。d. 張敬國: 凌家灘聚落與玉器文明 ,錢憲和客座主編, 海峽兩岸古玉學會議論文專輯 II (臺灣: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1) , 頁 221-230。 6 a. 楊伯

8、達: 試論先玉器工藝及玉器工藝之區別與特點 , 考古 ,10 期(2004) ,頁 62-68。b. 張廣文: 凌家灘出土新石器時代玉器上的 “V” “U”形截面加工痕與片狀厚砣具的使用 ,錢憲和、方建能編著, 史前琢玉工藝技術 (臺北:臺灣博物館,2003) ,頁 61-68。c. 同注 4。d. 黃宣佩: 良渚玉器上砣研痕之研究 ,錢憲和、方建能編著, 史前琢玉工藝技術 (臺北:臺灣博物館,2003) ,頁 67-86。 Copyrighted Material 3第三:在迄今所公布凌家灘遺址資料,其中尤以 1987 年發掘的 M15 墓的出土狀況甚為詳盡。7M15:34 水晶耳璫共存的玉

9、器、石器和陶器關係,已有文字和線圖發表。這對我們認識 M15:34 水晶耳璫的存在狀況(context) ,有很良好的基礎。 第四:迄今發掘者對 M15:34 水晶耳璫表面的痕跡,先後兩次發表了顯微觀察與研究的成果,並公布了該器物十四張不同角度拍攝的顯微照片,提供了實物對比認識的基礎。8 第五:筆者在 1999 年 5 月及 2004 年 11 月兩次訪問合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期間,幸蒙張敬國先生慷慨賜示 M15:34 的水晶耳璫。由筆者以低倍數手提放大鏡(12X)過眼觀察。 下文首先詳細綜合張敬國先生等對 M15:34 的水晶耳璫凹槽研究的成果。其次介紹由本校呂紅亮和陳瑋仿製 M15:34

10、 水晶耳璫凹槽實驗工作及觀察成果。謹以拙文就教於大方之家。 二、耳璫槽為砣切割說 凌家灘 87M15:34 水晶耳璫是本文討論的核心。這裡先交代這件水晶耳璫發現的一些情況。1987 年凌家灘第二次發掘出土共 11 處墓葬。本文所討論水晶耳璫是出於第十五號墓(M15) ,編號 34 號。據張先生的報道,M15 開口第四層下,打破第五、六層和生土。墓坑長 250,寬 134-142 厘米;墓底至口高 20 厘米。隨葬器物 123 件,其中陶器 17 件,石器 16 件,玉器 90 件。陶器器型有豆壺、豆、圜底罐、圈足壺、平底壺、大口缸和紡輪等。石器有鏟、斧、錛和鉞等。至7 同注 5a。 8 a.

11、張敬國、楊竹英、陳啟賢: 凌家灘出土玉器微痕跡的顯微觀察與研究 ,錢憲和、方建能編著, 史前琢玉工藝技術 (臺北:臺灣博物館,2003) ,頁 41-60。b. 張敬國、楊竹英、陳啟賢: 凌家灘出土玉器微痕跡的顯微觀察與研究中國砣的發現 , 東南文化 ,5 期(2002) ,頁 16-27。 Copyrighted Material 4於玉器之豐富,令人瞠目。從已發表 M15 平面圖觀察,原來埋藏的人體很可能是頭南腳北。陶器一般集中於死者的腳部或身體下肢一側及腳底附近。頭及胸部位置周圍,出土大量的玉器。據筆者的初步推測,死者胸前放置有大量玉璜,頭上有兩件冠狀玉飾 (圖一) 。此外頭的兩側各出土

12、一件耳飾9,其中左側的 M15:34水晶耳璫,就是本文討論的核心。 張敬國、楊竹英和陳啟賢三位先生就 M15:34 水晶耳璫的形制和工藝,發表詳細觀察及照片。M15:34 水晶耳璫呈扁圓球形,球體偏側一邊有凹槽。耳璫高1.2、徑 1.5、凹槽寬 0.3、深 0.2 厘米。有關耳璫凹槽形態方面,原報告者觀察認為: 將凹槽部份放大 20 倍,見有磨擦凹痕,非常直,計有 4 道。靠近底部的一道凹痕(簡稱 B1) ,最寬約 0.4 毫米,斷面呈直角槽形,底面平滑;其上一道凹痕(B2)斷面斜向一邊;再上一道凹痕(B3)斷面呈三角形;最上一道凹痕(B4)即靠近球體位置的斷面呈圓弧形。由這四道不同的凹面組成

13、寬度為 0.3 厘米的凹槽柄。 (圖版一) 10 上文中謂: .磨擦凹痕,非常直,計有 4 道 ,這 4 道磨擦的凹痕,都是見於凹槽柄圓柱体上。可能是作者的筆誤,否則不會把弧狀的擦痕都寫成非常直 。弧線和直線的區分,相信是有一定的客觀準則。究竟 4 道磨擦凹槽是如何製作形成的呢?報告者認為: 從這四道凹痕觀察,其表面平直光滑,顯然應是高速旋轉碾琢留下的痕跡.而鏡下所見平行排列的磨擦線痕肉眼根本就看不到。這裡的平直光滑 、 平行排列與上文非常直相互呼應。這確是令人相當費解的。看來作者是認為高速旋轉碾琢做成的痕跡,應該就是非常直或平直光滑 。作者沒有進一步明言高速旋轉碾琢工具的內涵。只是補充說:

14、耳璫凹槽部位的琢製,離開車床和工夾具一類的裝置也不能9 鄧聰: 從河姆渡的陶質耳栓說起 , 杭州師範學院學報 ,2 期(2000) ,頁 14-21。 10 同注 8b,頁 18。 Copyrighted Material 5完成。11 張敬國先生的另一論文曾指出: 出土的文物證明,凌家灘先民已經發明機械砣具,用砣具進行片狀切割,用砣砂輪進行琢磨拋光。在使用砣具時已發明了原始車床和鑽床,在使用砣具時,被切割品必須要固定在平面上,這就是原始的車床。 12 以上反映了原報告者對 M15:34 水晶耳璫製作的一些意見。 三、耳璫槽為線切割實驗 2004 年 11 月 3 至 7 日間,筆者承張敬國先

15、生邀請,又一次訪問了合肥安徵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 日在張先生引導下,重遊了巢湖一帶,特別是凌家灘遺址各處發掘的區域。5 日在考古所內,筆者與張先生及楊竹英研究員一同觀察了若干凌家灘遺址出土文物,得以親手接觸到玉器實物,受教益匪淺,大飽眼福,人生幸何如之。張先生對於凌家灘玉器的研究,鞭辟入裏,如 98M29:15 玉人背後隧孔上玉芯意義的論述等。然而,張先生論及某些問題如凌家灘玉器中砣具的加工,卻非筆者所敢領教。我認為凌家灘玉器並無砣具加工。在觀察 M15:34 水晶耳璫凹槽之際,我相信該器的凹槽為線切割技術所製成。張先生不以為然。我告訴先生回港後將以實驗證實自己的見解,為比較參考之便,乞請先生

16、惠賜水晶耳璫凹槽照片乙張,供研究發表之用。 11 月 29 日至 12 月 3 日,幸得以邀請張先生來我校香港中文大學訪問。30日張先生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觀察了本校所藏大嶼山白芒遺址玉作坊資料,對玉作坊流程中各種形態毛坯、半製成品、角料等及玉器加工的工具,作了深入的觀察。在港期間,張先生依約惠贈筆者幾張水晶耳璫的數碼照片。這幾張照片曾在先生發表的論文中,已一再引用過,當然是十分珍貴的科學資料。上述11 同注 8b,頁 26。 12 張敬國: 讀玉凌家灘 , 安徽科技 ,1-2 期(2002) ,頁 62-64。 Copyrighted Material 6簡略記述筆者與張先生在凌家灘遺址出土玉器工藝切磋的一些歷程。筆者既有緣得睹凌家灘玉器的光華 , 又幸蒙張先生慷概惠贈極其難得的照片 , 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