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监督的重点是对一把手的监督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8261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2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监督的重点是对一把手的监督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部监督的重点是对一把手的监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监督的重点是对一把手的监督(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版编辑?罗欣电子信箱?传真?热线电话?年?月?日星期一网址? ?内部监督的重点是对 “一把手” 的监督?郑红检察长作为检察机关的 ?一把手? 在强化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中处于领 导者? 组织者? 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位 置?其政治?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检察事 业的健康发展和检察形象的树立? 其一 言一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因 此?如何强化对检察机关?一把手?的监 督管理?对于推进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 促进检察工作健康科学发展? 提高检察 执法公信力具有关键作用?一?一把手?要自觉接受监督首先?一把手? 要努力规范权力运 行机制?切实防止权力失控?要防止检察 机关?一把手?权力的滥用?确保

2、权力的 正确行使?就必须对?一把手?的权力进 行必要的分解和制约? 其次?一把手?要坚持科学?民主? 依法决策的原则?切实防止决策失误?要充分发挥党组会?检察委员会会议?院务 会?检察长办公会的作用?坚持执行党的 方针政策? 人事任免等事项由党组会讨 论决定? 检察业务相关事项由检委会讨 论决定?日常办公事务由院务会?检察长 办公会讨论决定?防止独断专行?搞一言 堂? 第三?一把手? 要自觉执行内部监 督制度?切实防止行为失范?必须严格要 求自己?主动接受上级检察机关?同级党 委?人大?政协?本院纪检监察部门?普通 干警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定期向上级 检察机关?同级党委?人大汇报工作?带 头

3、遵守各项办案纪律和规章制度? 自身 正?自身硬?自身净?当好立检为公?执法 为民的表率?二?一把手?要重点监督?一把手?检察机关的上下级领导关系? 决定 了上级院?一把手?对下级院?一把手?的 监督?是最直接?最权威?最有效的监督 模式?因此?一把手?抓班子?带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 就是要切实有效地做好 对下级院?一把手?的监督工作? 一要严把入口? 立足防范? 上级院 ?一把手?在推荐和审查下级院?一把手? 人选时?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的用人原则和?靠实干出实绩?凭实绩用 干部? 的用人导向? 要充分听取下级人 大?组织部门和纪检部门的意见?切实把 好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个人品质关

4、?使 政治靠得住?业务过得硬?群众信得过? 自律意识强的领导干部走上?一把手?岗 位? 二要突出重点? 把握时机? 上级院 ?一把手?对下级院?一把手?的监督?从 监督内容上看? 重点是监督其决策?用 人?批案?批钱等方面的情况?从监督时 机上看?重点是监督其任职初期?婚丧嫁 娶?工作调动?退居二线前夕以及逢年过 节?生病住院等关键时期?从监督范围上 看?重点是监督其履职行为?生活行为和 社交行为? 三要拓宽渠道?形成合力?要大力支 持下级院班子成员行使监督权力? 促使他们有效地履行对 ?一把手? 的监督职 责?要大力支持政工?纪检?计财部门履 行监督职能? 定期听取相关监督部门的 情况汇报?

5、及时掌握监督信息?要发动群 众参与?通过在下级院建立?一把手?监 督信息联系点? 在纪检? 政工部门设立 ?一把手?监督热线?一把手?监督信箱? 扩大群众监督?一把手?的渠道?要高度 重视信访和群众举报?凡反映下级院?一 把手? 的问题? 要责成相关部门认真核 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要明确目的?把握分寸?对下级院 ?一把手?实施监督时?要使其真正认识 到?强化监督的本质是关爱?是保护?是 保证?作为其直接领导?上级院?一把手? 要相信?关心?支持他们?确保在实施监 督的过程中?不束缚下级院?一把手?的 手脚?不影响其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三?要靠刚性制度来监督?一把手?防止权力滥用的关键在

6、于建立刚性 的制度?要强化?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就必须强化现有制度的刚性? 强化制度刚性? 前提是解决制度不 完善的问题?当前强化?一把手?监督的 首要任务是从建立和完善制度入手?确 保对一把手的监督工作规范有序? 进一 步完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 重要情况 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 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等 监督制度?切实从制度层面增强对?一把 手?监督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主动性 和有效性? 强化制度刚性? 关键是解决好责任 追究不到位的问题? 要在制度建设过程 中重点解决责任承担不明确的问题?每 一项监督制度的建立? 都要制定具体的 细则?真正在制度层面完善对?一

7、把手? 权力控制与监督的责任追究? 纪律追究 机制? 强化制度刚性? 重点是解决好监督 体制不合理的问题?要理顺监督体制?进 一步改革和完善纪委派驻纪检组的管理 体制?确保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能够独立? 及时?权威地履行监督职能?增强监督机构的权威性?四?要靠 ?阳 光 检 务 ?来 制 约 ?一把手?首先?要在?阳光检务?的框架内建 立?一把手?事务公开制度?权力运行过 程公开化是一切监督的基础? 为此必须 建立?一把手?事务公开制度?杜绝权力 暗箱操作?其次?要完善宣传机制?强化 舆论监督?要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加强检察外网建设等举措? 让检察机关 的?一把手?充分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8、再次?要加强和改进与人大代表?政协委 员的联络机制? 各级检察机关的 ?一把 手? 应建立定期联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员制度? 实现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 络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最后?要充 分发挥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的作用? 要依法扩大人民监督员和特约检察员的 检务知情权和参与权?拓宽检察机关?一 把手?接受监督的渠道? ?作者为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检察长谈内部监督?公诉理论征文?询问证人不应参照刑诉法第九十二条?严尚军修改后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 定对犯罪嫌疑人传唤? 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 超过十二小时?从法律文本本身来看?该条款 规定的对象仅仅是犯罪嫌疑人? 但司法实践 中出

9、现了越来越普遍的倾向?认为对证人?含 立案前被调查人? 的询问也应遵守该条的时 间限制? 笔者从四个方面阐明将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二条的规定扩大到证人的观点是对法 律文本的一种误读? 第一?从法律规定本身来看?刑诉法第九 十二条的规定仅适用于犯罪嫌疑人? 根据刑 诉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传 的犯罪嫌疑人实行传唤和拘传不得超过十二 小时?即适用该条款有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 疑人?二是不需要逮捕和拘留?该条款并未涉 及到其他对象? 包括证人? 特别是刑诉法在 ?询问证人?这一节中也没有刑诉法第九十二 条相同或类似的内容?在法律适用中?首先应 当 ?依照法律用语之文义及通常使用方式? 据

10、以确定法律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将刑 诉法第九十二条的时间要求扩大到证人是值 得商榷的? 第二? 从立法的目的来看? 刑诉法第九 十二条的规定同样仅适用于犯罪嫌疑人? 法 律是人意志的产物? 每项法律制度的确立? 均有其立法的目的? 同样? 对于十二小时制 度的设计? 立法的初衷是考虑到被拘传的犯 罪嫌疑人一般犯罪情节较轻? 犯罪事实也比 较清楚? 通过不超过十二小时的讯问就能达 到目的? 而无须采用其他更严厉的措施就足 以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由此不难看 出? 立法在设计十二小时的制度时? 其出发 点仅仅是从犯罪嫌疑人的角度? 而丝毫没有 考虑到证人的情况?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将

11、刑诉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扩大到证人是有 悖立法意图的? 第三?从当然解释的推理过程来看?得不 出刑诉法第九十二条的时间规定可以适用于 证人结论?在刑法理论上?当然解释是指法条 表面虽未明确规定? 但实际上已包含于法条 的意义中? 依照当然的道理解释法条意义的 方法?很显然?在犯罪嫌疑人和证人之间既不 存在概念上的种属关系? 也不存在事项上的 发展关系?即不存在逻辑上的当然关系?故根 据刑诉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 不能运用当然 解释的推理方法? 自然不能得出该条适用于 证人的结论?再从刑事诉讼法理论来讲?犯罪 嫌疑人与证人均属诉讼参与人? 具有各自独 立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 刑事诉讼法对各 种诉讼

12、参与人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都有 明确的规定? 彼此之间自然不存在参照和类 比的关系? 第四?从司法实践来看?将刑诉法第九十 二条的规定适用于证人造成了一系列的困 惑? 困惑之一是最大程度上保护相对人权益 的旨意与司法实际的结果严重背离? 在司法 实践中?特别是在侦办贿赂案件中?由于十二 小时的限制?司法机关往往为及时固定证据? 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不得不对一些本可不需 要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的?污点证人?采取强制 措施? 从而出现了法律适用与立法初衷背离 的局面?困惑之二是司法权受到侵蚀?司法机 关多寻求?法外力量?的支持?在司法权的实 际运作中?特别是查办贪贿大要案过程中?对 于刑诉法第九十二条

13、的误读? 使得司法机关 不得不为赢得一定的时间而借助于其他手 段? 如实践中最为多见的是借用纪检监察机 关的?两规?两指?困惑之三是职责难以厘 清?衔接不顺畅?案件多生波折?这不仅影响 了案件的有效查处? 也影响了法律的正确实 施? ?作者为江苏省海门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公诉权: 司法性与法律监督性的合一?赵俊峰公诉权的性质? 是指公诉权在一 国国家权力结构中所处的地 位和 归 属? 是决定其在国家管理活动中起作 用的根本属性?在讨论公诉权性质时? 既不能以合法性来说明理论上的应然 性?更不能以合目的性来替代合法性? 必须从应然与实然相结合的 角度 出 发?遵从?法理根据?宪政制度?的思维 方

14、式? 以普遍的法理根据和宪法确定 的政治制度为前提? 客观地反映出我 国公诉权的特有品性?逻辑自律性与经验他律 性的概念界定笔者认为? 在我国现行社会生活 条件下?公诉权的基本属性?是逻辑自 律性与经验他律性的合一? 自律概念 的基本涵义就是指自主地自我约束和 自我控制?本文的?自律?并不完全等 同于伦理学意义上基于道德 的 ?自 律?而是特指公诉权存在的?先在性 根据?他律?是指接受他人约束?接受 他人的检查和监督? 具体到公诉权制 度? 则表现为公诉权的行使原则?功 能?范围等?都需要受到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的一定限制与制约? 并不以主权 者的意志为转移?其不是绝对的? 逻辑自律性说明了公诉

15、权性质的 合理根据? 而经验他律性则表明其在 特殊社会情势下所谓的限制? 即被赋予必要的新的内涵? 公诉权的这种逻 辑自律性与经验他律性两重性? 即合 一性?是公诉权性质之所在?其表现特 征为司法性与法律监督性的合一?公诉权的司法性?逻辑自 律性的体现?一?司法性的特征 司法的内容受各国传统及时代因 素影响? 无法以一定的方式加以界定? ?年通过的联合国 ?关于司法机关 独立的基本原则?强调?各国应保证司 法机关的独立?并将此原则正式载入其 本国的宪法或法律之中?司法机关应不 偏不倚?以事实为根据并依法律规定来 裁决其所受理的案件?而不应有任何约 束? 也不应为任何直接间接不当影响? 怂恿?压

16、力?威胁或干涉所左右?不论其 来自何方或出于何种理由? 据此文献? 可从中抽象出世界各国对 ?司法性?以 下四个特征普遍的认同?独立性?裁 量性?中立性?合法性? 司法权的四个特征?也是司法权内 在规律的显性表征? 是无论任何国家? 任何宪政体制?任何文化传统都具备的 客观存在?是司法权自发形成的先在的 ?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表现?即自律? ?二?公诉权司法性表征 ?公诉机关的地位和活动在国家 权力体系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公诉 机关在组织机构? 人员构成等方面独 立于其他权力机构? 即实行所谓检察 独立原则?公诉活动具有很强的裁量性?公 诉检察官的公诉活动实际上包括两个 内容?一是审查证据材料?决定是否起 诉并在法庭上出庭支持公诉? 这其实 是一种形式裁量的过程? 二是根据证 据审查的情况并结合其他法律规定的 因素?作出不起诉决定?终结案件的进 程? 这是一种类似于审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