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方剂学-解表剂 PPT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8229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 方剂学-解表剂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医 方剂学-解表剂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医 方剂学-解表剂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中医 方剂学-解表剂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中医 方剂学-解表剂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 方剂学-解表剂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 方剂学-解表剂 PPT课件(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解表剂1医学课件概 说 一、概念: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 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 。属“八法”中的“汗法”。 二、解表剂的运用范畴:肌表是人体的藩蓠,外感六淫伤人, 一般都出现表证。无论是风寒所伤,还是 感受温热病邪,以及麻疹、疮疡、水肿、 疟疾、痢疾等初起之时,大都可见到恶寒 、发热、头痛、身疼、苔白或黄、脉浮等 表证,当此之时,都可以用解表剂治疗。2医学课件三、分类与适应范围: 辛温解表(辛热药物为主)风寒表证 辛凉解表(辛寒药物为主)风热表证 扶正解表(辛味药加益气、助阳之品)正虚表实 证 四、使用注意: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 则药性耗散,作用减

2、弱。 凡用解表剂,宜保暖取汗但解表取汗,以 遍身微汗为佳。不可令汗如水流漓,病必不 除。 表邪未尽,又现里证宜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 。 要因时因地制宜。3医学课件第一节 辛 温 解 表 4医学课件概 说 n功效:发散风寒n主治:外感风寒表证。n配伍:宣肺理气,止咳化痰之品。5医学课件麻 黄 汤伤寒论 6医学课件组成麻黄 桂枝 炙甘草 杏仁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 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 浮紧。 病机风寒袭表,肺气不宣 治则辛温解表 宣肺平喘(调理肺气)7医学课件麻黄汤主证病机分析uu外感风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伤寒)n卫阳被遏恶寒发热无汗脉浮n营阴郁滞头身疼痛,脉紧 (寒

3、邪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 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憎寒。 )n肺气不宣咳喘8医学课件方解:发汗解表,以散风寒。 君麻黄 宣肺利气,以平喘咳。 既助麻黄发汗解表。 臣桂枝 发汗解肌 又除肢烦疼。 宣畅肺气,助麻黄平喘。 佐杏仁 引肺气下行。 使炙甘草 调和诸药。 9医学课件u麻黄方基本配伍组合及特点:n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透营分之郁 ,增强发汗解表的的功效。n麻、杏宣降宣降相因,加强宣肺平喘 的作用。10医学课件使用注意 1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 方剂。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 浮紧为证治要点。因本方为辛温发 汗之峻剂。不以喘为要点 2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急性支气 管

4、炎、支气管哮喘属风寒表实证者 ,可用本方治疗。 11医学课件3本方为发汗逐邪之峻剂,是为风寒 表实证而设。历代医家对此方开列禁 忌甚多,综合归纳大体有以下几点:阳虚禁汗 脾胃虚寒禁 汗 汗家禁汗 疮家禁汗 亡血家禁汗 衄家禁汗淋家禁汗 阴虚禁汗营血虚禁汗 4中病即止,不可过服。12医学课件桂 枝 汤 伤寒论13医学课件组成 桂枝 芍药生姜 大枣 炙甘草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 病机 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 治则发汗解表 调和营卫14医学课件桂枝汤主证病机分析uu外感风寒表虚证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中风)n n卫卫 强强恶风、发热、头痛、脉浮n n营营 弱弱汗出,脉缓 (风邪伤卫,卫气外泄,

5、不能内护于营,营气虚 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n n肺胃不和肺胃不和鼻鸣、干呕15医学课件方解:君 桂枝 辛温,能宣通卫阳,祛风 散寒解肌。 臣 芍药 酸苦微寒,敛阴和营。解 表中有敛汗,和营中有调卫。 桂枝与芍药等量合用,共奏调和营卫之功: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 ;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中有源,芍 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16医学课件生姜降逆止呕,佐桂枝从增强解肌祛风之力。 佐炙甘草、大枣益气调中,助芍药以和营。 药后服粥借谷气以助药力,兼益胃气,以鼓邪外解。 使 “温覆”取其协助出汗。但汗出不宜过多,多则伤阳 。桂枝与生姜辛甘化阳芍药

6、与大枣酸甘化阴l诸药合用,组成桂枝汤,使“外证得之, 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17医学课件n本草纲目: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 麻黄,有汗用桂枝津液为汗,汗 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18医学课件服法:药后啜粥法:服药后需喝热粥(养胃气、 资汗源、助药力而鼓邪外出) 温覆微汗法:药后加衣盖被以助发汗。 药后忌口法:禁生冷、粘滑、肉、面、五 辛、酒酪、臭恶等物。 19医学课件使用注意 1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剂。 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证治 要点。 2只要是营卫不和者均可使用。 3服热稀饭以资汗源,助全方发汗解 表。20医学课件l麻黄汤与桂枝汤的比较21医学课件九 味 羌

7、活 汤 张元素方,录自 此事难知 22医学课件组成 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白芷 生地黄 黄芩 甘草 主治风寒湿袭表,兼有里热证。 病机外感风寒湿,兼有里热。 治则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23医学课件九味羌活汤主证病机分析u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n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 。n风寒夹湿证肢体酸楚疼痛。n里有蕴热口苦微渴n舌脉:脉浮,苔白或微黄。24医学课件方解君羌活 发散风寒,祛风胜湿止痛。 防风、苍术协助羌活以散风寒,胜湿止痛。 臣细辛、川芎、白芷散寒祛风,并能行气活血,宣痹以止头身之痛。 佐 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药辛温香燥之药伤津,二药相合苦寒 化燥又不助湿。

8、使 甘草调和诸药25医学课件u九味羌活汤的服药方法: n 一、若寒邪较甚、表证较重,热服 本方,服药后喝稀粥以助药力 。n 二、若寒邪不甚、表证较轻,温服 本方,不必喝稀粥。26医学课件u九味羌活汤的配伍特点 n 一、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 n 二、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 “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 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27医学课件n太阳经:羌活 n阳明经:白芷 n少阳经:黄芩 n太阴经:苍术 n少阴经:细辛 n厥阴经:川芎28医学课件使用注意 1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痠楚 疼痛,口苦微渴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治疗感冒、急性肌炎、风湿 性关节炎、偏头痛等病,属外感风

9、寒 湿邪,兼有里热证候者。 29医学课件小小 青青 龙龙 汤汤伤寒论30医学课件组成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炙甘草 桂枝 半夏 五味子 主治外寒内饮证。 病机风寒束表,寒饮内停。 治则辛温解表,温化痰饮。 31医学课件小 青 龙 汤 组 成 趣 记32医学课件小青龙汤主证病机分析: 伤寒表不解(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 身疼痛、无汗 脉浮外邪引动内饮 内饮招致外邪心下有水气 (内有寒饮) 喘咳、痰多清稀 、胸痞、干呕 苔白滑内外相饮,饮动不居 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 33医学课件方解君 针对表寒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 桂枝 发汗解表 助麻黄; 温阳化饮 助里饮之化 臣 针对里饮

10、 干姜 温脾退化水饮,温肺通调水道 细辛 温肺化饮,起肾阳,助表邪外出 佐助佐制半夏 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五味子 酸收敛肺气止咳 芍药 调和营阴 使 炙甘草 调和诸药 34医学课件n小青龙汤配伍特点:散中有收,开中有合。 n温化寒饮的常用组合: 干姜 细辛 五味子35医学课件n本方以麻黄、桂枝解表散寒,配伍白芍酸 寒敛阴,是散中有收;干姜细辛半夏温化 痰饮,配五味子敛肺止咳,令开中有合, 使之散不伤正,收不留邪。36医学课件n干姜、细辛合用五味子是是治疗“寒饮射 肺咳喘”的常用组合,前二者辛温发散, 恐其一伤肺气,二来伤阴,故加五味子敛 肺止咳,共奏温化寒痰之功37医学课件运用n辨证要点:恶寒

11、发热,无汗,喘咳,痰多 而稀,苔白滑,脉浮。 n使用注意: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 宜使用。38医学课件止止 嗽嗽 散散医学心悟医学心悟39医学课件组成 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甘草 陈皮 主治风邪犯肺证。 病机风邪犯肺,肺气失宣 治则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40医学课件止嗽散组成趣记41医学课件止嗽散主证病机分析 外感风邪微有恶风发热咳嗽咽痒,咯痰不爽舌苔薄白,脉浮缓42医学课件方解紫菀 君 苦、温润入肺 , 理肺化痰止咳 百部 白前降气祛痰 止咳化痰 力大大增强臣 一宣一降,止咳化痰 桔梗宣肺止咳 荆芥祛风解表 佐 陈皮理气化痰 使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合桔梗、荆芥又有利咽止咳之功

12、。43医学课件配伍特点n温而不燥,润而不腻, 散寒不助热,解 表不伤正。 44医学课件n方中君药紫苑、百部性温而不热、润而不 腻,功可化痰止咳;臣药桔梗、白前,其 性皆平;佐药荆芥辛而微温。全方药味少 ,量小,故而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 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的特点。 45医学课件运用n辨证要点: 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 薄白。 n使用注意: 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者,不 宜使用。46医学课件思考题n1.麻黄汤、桂枝汤在组成、主治、功效方 面的异同?n2.为什么说九味羌活体现了“分经论治” 的配伍特点?47医学课件第二节 辛凉解表48医学课件概说n功效:疏散风热。n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

13、证。n配伍:清热解毒或宣肺利咽之品。 49医学课件银 翘 散 温病条辨 50医学课件n组成连翘 银花 桔梗 薄荷牛蒡子 竹叶 荆芥穗 生甘草 淡豆豉 n主治温病初起。 n病机风热袭表,肺卫热郁。n治则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51医学课件银 翘 散 组 成 趣 记52医学课件主治证候分析: n外感风热,邪郁肺卫。风热袭表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或有 汗,脉浮数咽痛咳嗽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53医学课件方解君 银花、连翘 既有辛凉透邪、清热之功,又具芳香辟秽解毒之效。 薄荷、牛蒡子 辛凉之性疏风清热而利咽喉。 臣 荆芥穗、淡豆豉 辛温之性助君药解表,芳香辟秽。 竹叶 清上焦热 佐 芦根 清热生津 桔梗 宣肺止咳 佐使 甘草 既可调和诸药,又可合桔梗清利咽喉。 54医学课件n配伍特点n1、辛凉方中配伍少量辛而微温之品,是 为去性取用之法。 n2、辛凉透表与清热解毒相配,是为清疏 兼顾,以疏为主。55医学课件运用 n辨证要点: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 浮数。 n使用注意: 1、外感风寒及湿温病初起禁用。 2、 不宜久煎。56医学课件n服用方法n温病条辨银翘散煎服法要求: “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 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