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改: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8005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勇改: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李勇改: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李勇改: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李勇改: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李勇改: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勇改: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勇改: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项目名称: 大美术观背景下美术学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 项目级别: 一 般 批准文号: 2008jyxm433 项目主持人: 胡是平 项目主持人所在学校: 巢湖学院 结题形式: 研究报告及论文 项目起止年月: 2008 年 11 月 开 始 至 2010 年 11 月 结 束填表时间: 二一二年九月七日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制2一、参加研究人员及项目研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序号 姓名 职称 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1 胡是平 教 授 课程改革的总体设计2 李 勇 副教授 课程设置框架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3 汪 洋 教 授 培养模式研究4 童永生 副教授 撰

2、写相关论文5 刘 勇 副教授 学生作品创作辅导6 汪秀霞 讲 师 撰写相关论文7 王 屹 副教授 撰写课程教学大纲其中:姓名 胡是平出生年月 1959.12学 历 大专职 称 教授职 务 艺术学院院长所在单位 巢湖学院项目支持人基本情况联系电话 056523622513二、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执行情况;成果特色、推广价值以及尚有那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项目执行情况1.1 项目调研与项目规划本项目研究在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 2005 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的文件精神,通过对省内外同类专业的院校调研,基于巢湖学院艺术学院现有的实际办学条件

3、,对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作了适时的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制定了 2008 级美术学专业学年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国家对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改革,本项目组于 2009 年底认真研究了安徽省教育厅转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在 08 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符合大美术观美术学专业办学理念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于 2010 年 1 月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课程教学试点学校。1.2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改革大美术课程设置除原有的绘画、雕塑、工艺等艺术门类外,近年来又增添了 书法、设计、电脑美术等,也

4、包含了纯艺术 与设计的公共艺术,容纳中西两大美术系统。大美 术观念从根本上讲,是 对现代美术教育人才的一种素质要求,要求人才具有更为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学识修养、 宽泛的艺术趣味、阔展的审美视野和开拓的 创新精神。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主要区别与课程设置特色如下:(1)完善了学科基础课程群将过去的艺术概论课程调入到专业必修课程群中,增加了设计基础(三大构成)、设计基础(动态图像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意能力,提高表现力,并于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设计教学相联系。(2)专业必修课程学时数由过去的 876 学时改为 778 学时,其中课程设置作了很大的调整。主要变化是设置了 工艺基础5 门必

5、修任选课, 视觉传统3 门必修任选课, 工业产品与环境艺术5 门必修任选课, 数字媒体艺术2 门必修任选课, 模型制作3 门等必修课4程中的系列任选课。上述课程的设立融知识、技能、 创造、艺术和应用为一体,对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意能力,提高设计文化和设计应用能力,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3)增加了民俗学、中国传统文化、古文字学、艺术 美学四门任选理论课程,目的在于强调传统文化、 传统美学精神等,丰富、完善了理 论课程建 设体系。(4)在“工艺基 础” 和“美术表现”的课当中,为突出服务地方、应用型的办学宗旨,强调了陶艺、丝 网版画等课程设置的重要作用。目

6、的在于与含山民生瓷业、皖中印 务的校企合作联系,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运用的结合。(5)将“中小学多媒体 课件 设计与制作” 课程改为二 维、三维动态网页、标志设计两名课程,不仅满足了中、小学美术课 件制作的需要,同 时也大大加强了学生的电脑美术设计能力。另外,在课程设置时坚持因课配人,杜 绝因人设课的原则。将 “大美术教育观”具体贯穿于制定与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恪守“ 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艺术与现代造型艺术结合,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结合, 绘画艺术 与艺术设计结合” 的原则,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课程体系和合理的课时分配。尤其是在必修课和选修课模块中加大应用类艺术设计系列课程

7、的融进,形成了大美术观统领下又体现各自独立的专业群。1.3 教学管理与教学制度改革(1)强化教学环节的各项监控,使教学质量得到充分保障。要求教师将课程概述上墙,接受学生和教研室的双向监督;(2)坚持集体备课和教案评比。教研室根据教材内容体系集体研究和规划教学内容体系,分解教学单元,落实每个单 元集体备课的主讲教师人选,每个单元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每个学期末,教研室开展教案互评 及专家评阅评比,并 纳入教 师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中。(3)在全校统一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良好氛围里,本课程的常规教学管理已纳入校内教务网络系统,从学生选课 、学期 课表、质量监控、成 绩查询、学生评教等方面均由网络系统管理。

8、此外,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本课程教师在开课之前,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和内容的要求认真填写或修订相关课程教案,做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相一致。在 课程结束时,任课教师则必须按照课程教案考核内容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 课程考核情况分析表”,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存在问题和改 进方法加以总结。在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管 领导、专业负责人和教学管理人员每天跟踪检查教学规范与秩序,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教学检查情况报表”,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应、及 时解决。5(4)在课程管理模式上,将学分制管理模式与课程指导教师分治模式相结合,专业必修课程与相关选修课程相结合, 课程固定组合“套餐”与学生个人“自助餐”

9、相结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考察实践相结合,形成了 规范性与灵活性兼济、稳定性与应变性互为补充的课程教学管理模式,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教育见习、实习环节由过去的第 8 学期改至第 7 学期实施,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聘请多名中学教坛新星指导见习工作,加 强学生的教学实习实训工作。1.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1)课程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在尊重高等艺术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明确教学目标,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将传统 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教学(2)教学中,课程实行传统授课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课堂 讨论与课后作业相 结合, 课堂讲解与教外考察

10、实践相结合,学 术讲座与各类学术研讨会议相结合,主、 辅修课程与必、 选修课程相结合,教 师评学与学生评教相结合。 (3)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明确而恰当地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养成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学习意识,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1.5 实践教学改革(1)课程内容设置中植入“实践教学” 环节在实践教学的运作模式上,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第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设开放性、互 动性、 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活动。第二,在课程实践环节中,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美术遗迹及博物馆考察、小型 创

11、作等实践活动,然后开展分组讨论 ,在老 师指导下,撰写实践教学调研报告。第三,在专业应用环节中,由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调研情况进行选题,撰写 应用型论文。第四,将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带入课堂实践教学中。强调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要求和鼓励教师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将教师承担的部级、省级重点科研项目的内容引入教学,将有关教师发表与这些课程有关的研究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作为教学案例,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 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 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应用,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6提高。(2)教学过程中实施“ 实践教学 ”内容实践教学内容

12、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课内实践、课外实践、艺术创作实践、社会服 务与应用实践、文献检索实践、艺术考察实践。其中将 课 堂讨论作为关注的重点,使之成为师生互动的纽带,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地参观考察的教学方式突破以往较为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促进 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加 强 “教”与“学” 的互动。第一,课内实践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专题热点讨论、开展 专题小论文写作、学术交流等活 动。如安排学生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时, 观看经典美术作品的相关视频录像,组织课堂专题讨论,分小 组进行演示 汇报。

13、为提供学生在独立解读作品的基础上,集体分析欣赏作品、发表艺术、展示学 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与成就体验的机会。通过学生的主题性研讨活动, 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综合运用史论的艺术批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第二,课外实践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拟定美术学课程学习相关专题实践研究方案;指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计划,学习展开学术研究、撰写小论文和学术论文;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艺术节,撰写参赛论文;参加这些课外活动的学生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在选题以及研究过程中获益明显,对专业的认知能力、学 习绩效以及个人未来发展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第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指导全体学生学会使用计算

14、机、互 联网搜索使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途径、学习空间;利用课程已经建构上网的美术学相关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在课程每一个阶段,布置学生上网搜索相关作品的文本、音 频、 视频资料,择优在课堂上欣赏、评析,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优化教学效果。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多媒体技 术制作幻灯片,含文本、图片、音频、 视频资料,交流优秀作业和研究性学习作业,并就此进行考核。第四,艺术考察活动是美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机补充和强化,也是课堂教学的 进一步延伸。将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加深 对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的认识,提高学习的效果。通 过现场实地的观摩和学习,把 课本上的知识、课

15、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消化吸收和应用;通过美术实物的感触、鉴赏、分析,可以验证自己对美术 学知识的领会和吸收正确与否,增强学生的审美的能力,可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理论联 系实际,在 实践中进一步去 检验理论的学习, 优化美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还可指导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 观察分析和论文写作,提高他 们的分析问7题的能力。在实际的落实中,极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学 习效果。(3)实践教学中体现“ 地方性 ”特色在实践教学中凸显“ 地方性 ”文化艺术特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在艺术考察活动中,主要以地方艺术文化遗址、博物馆的参观考察为主。学校所在的巢湖市乃至安徽全省均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如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文化遗址、巢湖市紫薇洞魏晋摩崖石刻、巢湖市放王岗汉墓、安徽省博物馆、宏村明清古建筑群等。在实践教学中体现“ 地方性”特色,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 课本知识,增强本土历史文化的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第二,融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于教育教学及科研之中。积极引导老师和学生关注皖地审美文化艺术资源的研究,对 徽派图形艺术文化、巢湖流域旅游资源中的审美文化,以及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现状与未来等方面,作出专题立项研究,并将研究成果面对学生开设专题学术报告。第三,在皖南旅游风景区长期建立写生教学基地,在皖南发达城市宁国市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