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上的愚公法官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7977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屋山上的愚公法官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屋山上的愚公法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屋山上的愚公法官(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阅读 HENAN LEGAL DAILY0303责任编辑 李智群 校对 汤青霞E-mail:2015/11/30刘小坤在伏案工作刘小坤在伏案工作“我要是请假了, 山上的工 作都歇业了”2002年10月, 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的 刘小坤经公开招录进入济源市法院工作。 执行工作, 他一干就是11年。与其他法院相 比, 济源市法院案件多, 任务重, 他上山下 乡, 足迹遍布全市各个乡镇街道的大街小 巷, 汗水撒遍乡间地头的每个角落, 他办案 灵活, 总能找到双方的分歧和解决办法。11 年的风雨执行路上, 他共计办理各类执行案 1324余件, 实施司法拘留30余人次, 司法搜 查、 查封500余次

2、, 执行款项2000余万元, 接 待群众12000余人次, 成为法院的执行能手。 因为工作出色, 刘小坤多次被评为济源 市人民法院办案标兵、 先进个人清理执行积 案先进个人等。他曾连续三年被济源中院 授予个人三等功。 2013年9月初, 他被调整到王屋法庭担 任审判员。王屋法庭距济源市区近40公里, 走高速也需要半个多小时。妻子李芳芳说, 他每天都很忙, 去王屋法庭后就更是早出晚 归,“结婚11年, 他都没有带我去过济源以外 的地方” 。 2008年, 刘小坤的父亲因肝硬化在老家 洛阳的医院做手术。作为家里的独子, 他都 没有请过假, 往返于洛阳医院与济源工作之 间, 到了王屋法庭更是如此。他

3、总是说:“山 上的工作离不开我, 我要是请假了, 山上的 工作就歇业了, 山上老百姓打个官司都不容 易。 ” 去年, 他的父亲因病去世, 在家人面前 坚强的他在同事武建光面前放声大哭, 说自 己太忙了, 没有好好照顾父亲, 以后一定要 好好照顾母亲。武建光和刘小坤曾共用一 张办公桌9年。说到刘小坤, 武建光惋惜: “如今, 丢下老母亲, 他自己也走了。 ” 刘小坤曾说因为自己照顾不周, 他儿 子有好吃的总先想着妈妈, 跟他不亲。他 的离去也留给爱人一个心病, 李芳芳说: “每年法院都会有一次体检, 他都没有时间 去检查, 我好后悔没有坚持让他休假去检 查身体, 好后悔。 ” 济源市法院副院长李

4、东君对刘小坤很 熟悉,“给小坤安排工作, 他从来没有抵触情 绪, 不挑不捡, 勇于担当” 。10月12日, 在刘 小坤因背疼被迫在家休息时, 李东君还叮嘱 他:“背疼可大可小, 要好好治病。 ” 而他却不 放心山上的案子, 让同事把卷宗背到家里赶 制判决书, 结果倒在还未完成的判决书上。 “他的案子即便审结时限到了, 遇到特殊情 况, 院长还是有权限延迟6个月的。 ” 两年来, 刘小坤共收案689件, 结案625 件, 调撤各类案件270件, 案件总标的2700 余万元,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良心”王屋法庭辖区交通不便, 很多人常年外 出务工, 法院立案、 送达难度很大。20

5、13年9 月末, 王亚斌来到王屋法庭担任书记员, 比 刘小坤晚了半个月左右, 他说:“我们有时候 早上5点多就出门, 拿出去20本卷, 跑一天王屋山上的 “愚公法官”追记济源市法院青年法官刘小坤首席记者 吴倩 记者 井春冉 聂学强/文 通讯员 乔良 常晓山/图写在前面提起济源, 就会自然想 到愚公。愚公移山的故事 出自 列子 汤问 , 不顾 “年 且九十” 高龄的愚公, 毅然 “率子孙荷担” 挖山不止, 以 “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的 坚强决心和迎难而上的乐 观主义精神,“寒暑易节, 始 一反焉”“叩石垦壤, 箕畚运 于渤海之尾” 。自此, 愚公 精神广为流传, 激励了一代 代人在平凡的工

6、作岗位上 兢兢业业, 默默坚守。济源 市法院第一中心人民法庭 (王屋法庭) 审判员刘小坤 就是其中一个代表。遗憾 的是, 他却英年早逝。 “38 岁 , 生 命 就 定 格 成一个年轻的背影; 你就 这样走了, 太匆忙, 太匆 忙 甚 至 让 我 们 来 不 及道声别、 说句话, 哪怕 看上一眼” 作为一名 普通的审判员, 2015 年 10 月 18 日晚 8 时许, 38 岁的 刘小坤倒在赶制审判书的 桌旁, 抢救无效于当晚去 世。年轻的生命就此定格。 王屋法庭管辖着面积 约占济源全市的1/3多的4 个山区乡镇的民事案件。 两年的时间里, 不辞辛劳的 刘小坤像执着的愚公一样, 几乎用自己的

7、双脚丈量了 这片热土。他走了, 留下了 尚未成年的儿子、 怀孕6个 月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 留 下了尚未完成的几十份判 决书和当事人殷切的期望, 留下了他对法律的忠诚、 清 廉的操守、 务实的作风和司 法为民的情怀。他走了, 但 他的精神从来不会离去, 他 一直活在我们心里, 王屋法 庭这面飘扬的旗帜上总有 他的名字。 11月27日, 雪后初霁, 记者一行来到王屋山区, 探 访平凡的刘小坤那些不平 凡的点滴往事。“平凡的法官, 传递着不 平凡的感动”王屋法庭审判员曹英涛说:“我开 庭审案, 从开庭问题咋问到判决书如何 写, 都是坤哥手把手教的” 。曹英涛保 存着自己写的第一份判决书, 这份判决

8、 书被刘小坤改得面目全非, 从标点符号 到错别字再到语句表达, 都有修改,“我 很感动” 。就像欧胜宏说的:“以前看, 刘小坤就是一个平凡的法官, 跟别的法 官没有什么两样, 现在仔细回想, 他却 带给你不平凡的感动。 ” 王亚斌说:“刘法官是我工作上的 第一个导师, 是个好战友、 好师傅、 好哥 哥。 ”刘小坤一天开 4 个庭也很常见, “从来没见过刘法官中午到宿舍休息, 都是在赶制判决书” 。在他跪着说背痛 的10月12日, 上午还开了两个庭,“他 常说今天的事儿今天干完, 文书今天写 了, 明天就可以直接打印送达了” 。 10月 12日背疼后, 医生要求他必 须休养。当时正值制作判决书的

9、高峰 期, 他怎么也放心不下山上的案子, 就 打电话让王亚斌把卷宗送到他家里, 好 让他在家里写判决书。1.84米高的刘 小坤也是法院的篮球队主力, 对生活积 极乐观。曹英涛说, 刘小坤的积极乐观 一直感染他,“坤哥一直说要对未来充 满憧憬, 他说的话都记在我心里” 。 刘小坤调到王屋法庭的时候, 涉农 村信用社案件有150多起, 而到了2014 年, 涉农村信用社的案件几乎为零, 这 让宫鸣很意外。原来, 刘小坤积极结合 镇里和管理区人员, 建立和各村民调人 员的联络渠道, 成立了调解委员会, 涉 农信社的案件都调解结案了。通常, 涉 农信社的案件标的额比较小, 又面临执 行难, 调解结案确

10、属良策, 案件少了, 和 谐也就多了。宫鸣说:“我从来没有听 到小坤提出有什么问题, 他都自己想办 法克服困难, 尽力做到最好。他是我们 的 愚公法官 。 ” 在刘小坤的遗体告别仪式上, 法院 的领导同事都来了, 群众也自发前来送 别。他们一起为这个坚守职责、 爱岗敬 业、 踏踏实实、 兢兢业业的普通法官送 上最后一程。 他用13年默默的坚守表达了对法 治事业的忠贞, 诠释了爱岗敬业的内 涵, 兢兢业业地守卫着公平正义, 传递 着司法正能量。正如他的同事这样怀 念他: 你从国色天香的牡丹园中走来 你踏着王屋满山遍野红叶归去 甘甜的洛河水哺育你, 使你睿智 坚硬的济水造就了你, 让你刚毅 当年,

11、 你扶着绵绵芒山颤魏巍站起 如今, 你坚实的脊背演绎愚公传奇 能送出去两本就觉得很幸运, 能送出去5本, 那 就觉得当天出门前像看皇历了。 ” 王亚斌说, 如 果去下冶镇送达文书, 他们通常都赶不回来吃 饭,“遇到饭点, 在家的人多” 。 刘小坤总说:“人要那么多钱干啥, 够吃够住 还不行吗, 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良心。 ” 他是这么说 的, 也是这么做的。他办案中严格要求自己, 模范 遵守廉政纪律, 恪守法官职业道德。河南涛声律 师事务所律师王修德说, 2013年, 他和刘小坤到宁 夏执行一起案件, 结果去的路上弄丢了刘小坤的 钱包, 王修德就先给了刘小坤1000元钱。那次, 他们共执行回来14

12、0多万元执行款, 当事人非常 满意, 一直和王修德商量:“你们跑到宁夏那么远 的地方, 我也没给刘法官打过交道, 这次他的钱 包也弄丢了, 给刘法官买点啥表示一下。 ” 刚从宁 夏回来, 刘小坤就把1000元还给王修德了。遇到 当事人请客送礼, 他总会说:“如果你理亏, 我不会 为丢掉自己的工作而铤而走险; 如果你不理亏, 你不用请客送礼我也会依法办理。 ” 刘小坤还是个 “执拗” 法官, 对于那些 “老 赖” 和肆意挑战法律权威的人, 会坚决予以打 击, 维护法律权威。在执行一起债务纠纷案件 中, 被执行人秦某有执行能力却一直躲避法院 执行。执行人员每次去秦某家中, 秦某要么不开 门, 要么

13、躲避执行。他和同事连续三天早上6点 钟到秦某楼下蹲点, 掌握了秦某活动规律。在 第三天的蹲守中, 他扮作送奶工到秦某家中送 奶, 秦某没有防备, 打开了房门, 刘小坤等人趁 机而入, 对秦某实施司法拘留, 并对其家中实 施搜查, 依法执结案件。 济源市法院院长宫鸣眼闪泪花:“我从来 没有听到刘小坤提过条件和要求, 安排他到王 屋法庭, 那里条件艰苦, 案件多, 他也没说过二 话。我在法院里见到他就问:小坤, 有问题 没? 没有。 正常不? 正常, 放心。 刘小坤 经常跟同事说:谁让咱选择法律?既然选择 了法律, 就不要去后悔, 就要干好自己的活。 ”“刘小坤法官是个好人, 好人呀”刘小坤待群众

14、如亲人, 用诚心、 爱心和责任心 换来群众的尊重和信服, 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宗旨。 2010年, 刘小坤接到一起交通肇事罪的执行 案件: 济源市克井镇张某娥的丈夫被苗某撞伤死 亡, 张某娥申请执行苗某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 丈夫死后, 张某娥和女儿生活困难。执行 中, 刘小坤当即掏出500元交给张某娥, 让她暂 解一时之困。之后, 他一面加强对苗某的说服 和教育工作, 督促履行, 一面为张某娥申请社 会救助, 办理低保。最后, 通过苗某拿一部分, 司法救助一部分等措施, 该案执结。 案件结了, 但刘小坤心里对这家的挂念没 有结束。每到开学季节, 刘小坤都会准备三五 百元钱和学习用品送到张某娥家中

15、, 直到她女 儿中学毕业。张某娥见人就说:“刘小坤法官 可真是个好人, 好人呀。 ” 曾和刘小坤一起执行 案件的同事曹英涛说:“光我知道的, 执行案件 时, 坤哥贴进去就有至少3000元, 他老说不能 因为这三五百元钱让案件结不了。 ” 济源市天坛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李殿军与 刘小坤已认识多年, 他说:“小坤是个好法官, 堪当 表率。案件经他手, 法律问题清楚明晰, 他出具的 判决书连一个错别字都没有。他办案, 我放心。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刘小坤刘小坤 (左二左二) 在基层普法在基层普法刘小坤刘小坤 (左左) 在办案途中在办案途中刘小坤常说:“老百姓打个官司不容 易, 得给他解释, 让他

16、了解法院是怎么判 的, 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他们听不懂, 我 们就再解释一遍。 ” 受中国农科院委托, 某公司与当地农 户签订合同培育种子, 结果有十几家农户 未等该公司来收购就把种子卖给了前来的 购买者。依据合同, 他们除了需要赔偿种 子损失外, 还需要支付10倍的违约金。作 为某公司的代理律师、 河南剑光律师事务所 律师欧胜宏见证了刘小坤给十几家农户送 达法律文书的艰辛。“他们东一户, 西一户, 住得很分散, 并且听说公司起诉后都在躲小 坤。趁着上下班时间, 小坤就一家一家地 找, 一家一家地送传票。只要听说人在家, 不管是不是周末, 小坤二话不说就上山。 ” 开庭后, 刘小坤给每个农户讲明白 法律关系, 各自要承担的责任, 又来来 回回往公司跑, 希望公司能考虑到农户 的经济状况, 除了种子损失外, 不再追究 他们责任。最终, 该案调解结案。这起 案件只是刘小坤办理的众多案件中的一 个, 或许在他眼中, 并没有什么特别之 处, 却让欧胜宏记住了这个认真负责、 一 心为民的好法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