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笔记(四)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79647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笔记(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研政治笔记(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研政治笔记(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研政治笔记(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研政治笔记(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笔记(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笔记(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易错易混30点”&“毛概总结”一、易错易混 30 点【注意1】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本质属性:科学性(最根本),革命性,实践性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注意2】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规律。【注意3】 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矛盾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注意4】

2、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注意5】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注意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是确立了实践观点。【注意7】 认识的真正任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目的:实践。【注意8】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观点。【注意9】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注意10】 邓小平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根本途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注意11】 中国革命的几个问题:认清中国国情

3、,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国家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注意12】 思想路线:(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9 年旧书信中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一词,12 月古 田会议决议明确提出纠正主观主义。1930 年5 月反对本本主义初步界定了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2)1937 年实践论矛盾论对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 年,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借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来概括。(3)延安整风中,从思想路线角度,阐述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194

4、1 年5 月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注意13】 新民主主义理论:(1)1926 年前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萌芽。(2)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分析了农村根据地存在的原 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思想;反对本本主义。以上4 篇文章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3)1939-1940 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总路线内容(1948 年在晋 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表述了总路线)。发刊词总结两次胜利

5、两次失败,提“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论阐述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以上3 篇文章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4)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年集中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以上2 篇文章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注意14】 新民主主义革命力量:动力: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最基本、最根本的动力:工人。根本动力:工人和农民。主力军:农民。最可靠的同盟军:贫农。可靠的同盟军:中农。可靠的同盟者:城市小资产阶级。【注意15】 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三大: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

6、线。党的三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注意16】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注意17】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注意18】 1979 年12 月,邓小平第一次使用了“小康”概念;1980 年,提“两步走”;1987 年,提“三步走”,十三大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注意19】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抢占香港。【注意20】 1992 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九二共识”。【注意21】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

7、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注意22】 十二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正式确立“三步走”战略,确认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十四大”为标志,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新阶段。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了基本纲领。十六大:确立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注意23】 中国外交政策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对外交往根本准则: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

8、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国家主权平等。【注意24】 外交工作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注意25】 社会主义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根本原则: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注意26】 论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注意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

9、发展社会生产力;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内在要求:公平正义;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注意28】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注意29】 爱国主义(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 之心,死而后已。(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注意30】 13 个重要的“决定”:(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

10、会主要矛盾(中华与帝国最主要、封 建与人民),社会性质与主要矛盾又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4)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具体国情决定的。(5)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 质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6)中国共产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决定性因素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7)工人阶级是国家领导阶级,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 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