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定稿2011.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57429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定稿2011.2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定稿2011.2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定稿2011.2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定稿2011.2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定稿2011.2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定稿201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定稿2011.2(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课程介绍课程性质与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院校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和其它经济类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大学生的基本理论修养。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课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运行规律,打牢专业基础知识。并能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提升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授课内容: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第二章 资源及其资源配置方式第三章 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

2、配方式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六章 市场经济规律、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改革与制度创新 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体系第九章市社会主义场经济的对外开放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第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授课时数:48课时3学分。授课形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同学自学、课外阅读等相结合。作业形式:作业、读书笔记、撰写小论文等。成绩: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平时占40%,期末占60%。主要参考书目:1.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

3、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3.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4.邓小平文选(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5.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6.杨干忠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7.宋涛主编: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导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以及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研究对

4、象和 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学习内容: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 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研究 的对象和主要内容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1. 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 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或经济体制,而非社会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被采用。当市场经济与特定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时,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一般属性外,还体现出特殊性。当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联系时,它就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它与社

5、会主义经济制度相联系时,它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对象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生产什么; 怎样生产; 为谁生产。如何进行有效组合才能提高经济效率。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从总体上阐述资源及其配置;市场经济的形 成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制度基础;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运 行规律与运行机制;市场经济一般性和特殊性 ,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视角、宏观和微观两个层 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阐释市场经济的基 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基本特征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社

6、会主义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前提。场经济确立的前提。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立是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进行的。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1 1、社会主义的含义:、社会主义的含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不同理解: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不同理解: 如:如:社会主义是一种学说或思潮社会主义是一种学说或思潮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

7、形态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一种运动社会主义是一种运动 具体观点:具体观点: 观点一:观点一: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相对公平占有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相对公平占有不存在普遍的剥削关系的社会制度。不存在普遍的剥削关系的社会制度。观点二:观点二:社会主义是一种包括理论、运动、制社会主义是一种包括理论、运动、制度等形式在内,扬弃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进行度等形式在内,扬弃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进行根本性改造的世界历史过程。根本性改造的世界历史过程。观点三:观点三:社会主义是以解放和发展现代化的生社会主义是以解放和发展现代化的生产力为时代任务,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的产力为时代任务,以实现共同富裕为

8、价值目标的公有制社会。公有制社会。共性的观点:共性的观点:社社会主义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解放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不存在普遍剥削关系的社会制度。标,不存在普遍剥削关系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由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由空想科学、科学、由理论由理论 实践、由胜利实践、由胜利挫折、由探索挫折、由探索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过程。2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产生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产生于1919世纪世纪4040年代,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也

9、称年代,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也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1 1)经济根源:)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2 2)阶级根源:)阶级根源: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历史舞台。标志登上世界历史舞台。标志19 19 世纪世纪30403040年代发年代发生的生的“ “三大工人运动三大工人运动” ”。“ “三大工人运动三大工人运动” ”18311831年和年和18341834年法国里昂的丝织工人举行的年法国里昂的丝织工人举行的两次起义。两次起义。18481848年英国的年英国的“

10、“宪章运动宪章运动” ”。1844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3 3)思想根源:)思想根源:“ “三大空想三大空想” ”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学说。“ “三大空想三大空想” ”社会主义学说的代表人物社会主义学说的代表人物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在16到17世 纪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家庭手工业阶段。早期的代表人物:(英)托马斯 莫尔: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 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1516年。 (意大利)托马佐 康帕内拉:太阳城1602 年。控诉“圈地运动”造成的“羊吃人”的现象。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11、是空想社会主义发 展的最重要阶段。代表人物:(法)昂利圣西门 (法) 沙利傅立叶(英)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主张:(1)谴责财富分配不均,反对私人财富集中;(2)社会生产组织是生产者的合作社;(3)痛恨“资产阶级秩序”(商品经济)认为这种社会是建立在贪婪、利润和商人基础上的;(4)认为人类社会的贫困的根本原因是自由竞争和市场的无政府状态;(5)提倡人与人的和谐与合作,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等。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获得了科学基础,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理论基础:社会科学领

12、域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在伦敦发表。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1)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义语 。(2)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 义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基础上产生的。(3)共产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4)共产主义的实质是人的解放。(5)共产主义需要具备很高的生产力条件和 社会进步条件。6、马克思恩格斯对 科学社会主义 (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 在社会主义还没在社会主义还没 有成为一种现实有成为一种现实 制度的情况下,制度的情况下, 对社会主义生产对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和经济制度关系和经济制度

13、以及以及资本主义以资本主义以 后的未来社会进后的未来社会进 行了原则性的探行了原则性的探 讨。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产关系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生产资料 公有制公有制 一是生产一是生产 资料公有制资料公有制“共产党人可以 把自己的理论概 括为一句话:消 灭私有制。” 二是实行按劳分配二是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用共劳动者用共 同占有的生同占有的生 产资料共同产资料共同 进行劳动进行劳动共同占有劳共同占有劳 动的成果动的成果 三是共同三是共同 富裕富裕四是人的 全面发展在新的社会制在新的社会制 度中,度中,“社会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将如此迅速将如此迅速

14、生产将以生产将以 所有的人富裕所有的人富裕 为目的为目的”。“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 切社会成员有富 足的和一天比一 天充裕的物质生 活,还可能保证 他们的体力和智 力获得充分的自 由的发展和运用 ”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 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途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途径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转变为社会主义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通过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经济制度只能通过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取得政权,并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取得政权,并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1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建立建立(1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 途径途径工人阶级在其政党领导下取得政权;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具体途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具体途径通过通过“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过渡时期,完成了把资本主义私有 制和农业、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经 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本任务 ,即“三大改造”的根本任务,建立 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三三 大大 改改 造造 没收官僚资本 赎买民族资本改造个体经济建立社会 主义全民 所有制 壮大社会 主义全民 所

16、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建立社会 主义集体 所有制 三三 大大 改改 造造 没收官僚资本 赎买民族资本改造个体经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的基本途径的基本途径 1956年北 京庆祝全 行业公私 合营的游 行队伍三大改造公私合营三三 大大 改改 造造 没收官僚资本 赎买民族资本改造个体经济高级农业合作社合作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通过没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通过没收 官僚资本、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对官僚资本、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对 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来的。改造建立起来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