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655725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插座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插座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插座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插座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插座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插座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插座设计说明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插座壳模具设计说明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成型 104 班 姓名:李冬冬 学号:201005040415 1 目录目录 一、插座壳三维实体绘制 - 2 二、塑料顾问分析 - 4 三、插座壳注塑模具设计 - 9 1.参考零件的调入 - 9 2.创建工件 - 11 3.分型面的建立 - 12 4.体积块分割 - 13 5.元件的抽出 - 15 6.开模仿真 - 15 四、 EMX6.0操作流程 - 17 五、工程图 - 23 2 一一、插座壳三维实体绘制插座壳三维实体绘制 1设置工作目录 2. 新建一个类型为“零件”,子类型为“实体”,名称为“插座壳”的文件,去掉

2、“使用 缺省模板”前面的对号,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公制单位。 3 3.经过以下特征,绘制得插座壳三维实体图 4.插座壳各部分几何尺寸如下 主视图: 4 俯视图: 左视图: 二二、塑料顾问分析塑料顾问分析 1进入 plastic advise 环境 2 选择浇口位置,如图所示 5 3.分析导向 4.材料设置,选择为 PC 6 5.选择“Details”得材料参数如下 6.下一步,材料参数设置 7.浇口位置分析 7 8选择“Molding window”,模型窗口分析 9. 选择“Plastic Filling”,塑料填充分析 10. 选择“Cooling Quality”,选择冷却质量分析 8

3、11. 选择“Sink Marks”,收缩很分析 12.熔接线及气泡分析 13.制作分析报告 9 14.查看分析报告 三三、插座壳注塑模具设计插座壳注塑模具设计 1.参考零件的调入 1). 新建一个类型为“制造”,子类型为“模具型腔”,名称为“mold”的文件,去掉“使 用缺省模板”前面的对号,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公制单位。 10 2). 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模具模型”, “装配”,再选择“参照模型”。在弹出的 对话框中选择“chazuoke.prt”。 3). 在操控面板中选择“缺省”方式放置参考模型,单击 按钮。在创建参照模型对话 框中选择“按参照合并”,放置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11 2

4、.创建工件 1).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创建”、“工件”、“手动”。在“元件创建”对话框中选择“类 型”为“零件”,“子类型”为“实体”,名称为“workp”。“创建选项”选择“创建特 征”,下拉菜单中选择“伸出项”,“拉伸”、“实体”,工作界面回到拉伸特征创建界面。 12 2).在工作区域空白处长按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选择 “MOLD_RIGHT”面为草绘平面。选择正交的水平面和竖直面两个平面作为参照,绘制如 下图所示的草绘。 3).采用双向拉伸,拉伸深度“100”,完成后工件和参照模型如图所示。 3.分型面的建立 1).手工创建侧向影线。按住shift键依次点选下面所

5、示的边线,然后选择“编辑”菜单下的 “复制”、“粘贴”。完成第一条边的复制。 13 2). 同样的方法完成其余几个孔边线的复制,完成后的模型树和曲线(蓝颜色线条)如下 图所示。 3).选择快捷工具栏中的“分型面”按钮,接着点选“裙边曲面”按钮,选择“特征曲线”, 连选上面复制的曲线,点确定,生成分型面如下。 4.体积块分割 1). 选择快捷工具栏中的分割体积块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两个体积块”、“所有 工件” , 鼠标在工作区域中靠近刚才建立的分型面时, 分型面会变色, 左键单击选择分型面, 然后在“选择”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在“分割”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完成体积块的分割。 14 2) . 系

6、统弹出 “属性” 对话框, 单击 “着色” , 观察第一个体积块的形状, 输入名称为 “cavit” 最后确定,得到型腔的体积块。同样的方法得到如下图的型芯,完成体积块的分割。 15 5.元件的抽出 1) 单击快捷工具栏中的元件抽出按钮, 在弹出的 “创建模具元件” 对话框中单击 按 钮,再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工件抽出。 2).为了使后续的开模仿真看起来清晰明确,这里需要做一些隐藏的工作。在工作区域上方 的快捷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分型面”选项,遮蔽分型面, 再选择“元件”选项,按住Ctrl 键选中参照零件“MOLD_ref”和工件“WORKP”,遮蔽 这两个元件,最后关闭对

7、话框退出。 6.开模仿真 1).在开模仿真之前先制模(即生成带浇注系统的制件,应该叫充模),点选下拉菜单中的 “制模”,再点选“创建”,并输入名称“1”,完成制模。 16 2). 点选下拉菜单中的“模具开模”,再点选“定义间距”,点选“定义移动”,系统弹 出“选择”对话框(系统要求选出移动的元件),选择型腔,系统再次弹出“选择”对话框 (系统要求选出元件移动的方向),选择一条竖直的变,如下图所示,然后输入移动的距离 “100”,单击下拉菜单中的“完成”按钮,完成型腔的移动。 17 3).型下一步采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型芯的移动,最终效果如下图。 四四、 EMX6.0操作流程操作流程 1.设置工作目

8、录,单击菜单栏中的“EMX 6.0”“项目”“新建”命令,弹出“项目”对话框。在 “数据”选项组的“项目名称”文本框中输入“EMX_sample1”。在“选项”选项组中点选“毫米”单 选钮,;点选“组件”单选钮,如下图所示。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EMX组件的创 建。 2. 单击菜单栏中的“EMX 6.0”“模架”“组件定义”命令,弹出“模架定义”对话框。选择模架供应商为“futaba_s”,系统弹出更新元件提示,选择“”,将尺寸选择为“270300” 系统弹出更新元件提示,选择“”。 18 3. 单击(从文件载入组件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载入EMX组件”对话框,如图所示。单击“载入EMX

9、组件”对话框中的(从文件载入组件定义)按钮,所选的模架加载到“模架定 义”对话框的视图中。单击确定按钮,模板加载到图形区中。 4.模板加载完成后,“模架定义”对话框和图形区显示如下图所示。 19 5. 单击“模架定义”对话框中的“打开型腔”按钮, 系统弹出“型腔”对话框。 按照下图所示设置型腔参数,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对型腔尺寸的设置。 6. 右击“模架定义”对话框中如下图所示的B板(即型腔板),系统弹出“板”对话框。在对话 框中双击厚度尺寸,修改板的厚度值为“50”,如图所示。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图形区 自动更新。A板的厚度为“30”,这里不做修改,如果需要修改,方法一样。 20 7.

10、隐藏定模座板和型腔板,下面开始装入成型组建。 8.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添加) 按钮, 弹出“打开”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选择mold.asm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元件显示在图形区中。首先点选成型组建中型芯部分的底面,再点 选模架动模板切槽的底面,在操控面板中选择两面重合。 11.整体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21 12.单击菜单栏中的“EMX 6.0”“项目”“分类”命令,弹出“分类”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 置每一个加载元件的类型,双击圆圈处,就可以修改其类型,如下中图所示,修改后如下右 图所示,完成后单击“分类”对话框的确定按钮。 13.取消定模两块板子的隐藏,打开“EMX 6.0”“模架”

11、“组件定义”命令,在“模架定义”对 话框中选择“定位环定模”,弹出“定位环”对话框,选择厂商为“hasco”,如下图所示,定位环 的定位有两个元素,一是轴,一是面,默认的轴心是模具中心。单击(确定)按钮。 14.系统默认选择定模座板,点选定模座板上表面,装配完成的定位环如下图所示。 22 15.在“模架定义”对话框中选择“主流道衬套”,弹出“主流道衬套”对话框。选择型号为 “Z512r”,修改长度值为“46”,如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修改,图形区自动进行更新。 16 单击菜单栏中的“EMX 6.0”“模架”“元件状态”命令,弹出“元件状态”对话框。单击选 择所有元件类型按钮选中全部选项,如图

12、所示。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系统自动更新图 形区的模型,模架会出现导柱、导套、拉杆、螺旋和复位元件,如图所示。 17. 单击菜单栏中的“EMX 6.0”“模架开模模拟”命令,弹出“模架开模模拟”对话框。勾选“模拟组”选项组中的所有复选框,单击计算新结果按钮,系统经过计算后会列出结果步距,如图所示。 23 18.点选,出现动画播放窗口,选择播放按钮,完成开模仿真 五五、工程图工程图 1. 新建一个类型为“绘图”,子类型为“模具型腔”,名称为“chazuoke”的文件,去掉 “使用缺省模板”前面的对号,选择“使用模板”,选择“a3-drawing”进入工程图界面。 24 2.单击右键,选择“插入普通视图”,选择“chazuoke.prt”,选择合适位置单机左键插 入视图 3.选择“几何参照”,定义合适的参照面,插入基本视图 4.在插入视图上右击,选择“插入投影视图”,得到如下结果 25 5.按住ctrl键选择三个视图,双击,类别选择“视图显示”,显示样式选择“消隐”,相切 边显示样式选择“无” 6选择“文件”“保存副本”,结合CAD,得到三视图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